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801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x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

榆林市第一小学高艳霞

一、问题提出

 在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美感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中,它所占的比重较大。

而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

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现在教改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此,本人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二、分析问题

现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缓慢。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是过程过于繁杂,分析全问答式的,需理解的过于繁多,课堂对话冗长,使阅读教学成了高耗低能的产物。

教学中创设的情景往往不合理;忽视目标,任意拔高;训练盲目。

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

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不行的。

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进行各项训练活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抓住教材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与看、思、写、画、唱、演相结合,争取较好的教学效果。

(1)阅读与观察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记叙性文章。

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

在感知的基础上,先根据文章叙述的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创新,然后结合形象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再进行练习与巩固。

在教学中,尽量把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2)阅读与思维创新相结合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求异环节,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3)阅读与写话相结合

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读与写既相互对应,又相互联系。

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达,读是写的基础。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

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阅读与画、唱、演相结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

画画、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四、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能够喜欢阅读教学,不畏惧阅读教学。

学生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学习阅读,通过学习,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至少,要能够增加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阅读教学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5月)

1、认真的研究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

2、确定课题,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明确方向。

3.选定研究人员。

第二阶段:

实施初级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

1、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有关理论。

2、积极参加课题讨论、借助网络加强阅读技能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5月)

1.多种形式了解课题开展以来的情况。

2.多种形式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

课题阶段性总结(2010年6月—2010年8月)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榆林市第一小学高艳霞 

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们低年级语文组积极地参与了《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课题在我校开展一年半了,我们语文组教师以课堂教学创新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这一年半我们主要完成的内容有:

组建研究小组、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计划,论证课题研究方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及教育理论培训与学习。

学校及教研组多次组织实验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

使教师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及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上接受了课题研究,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二、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

从课题立项起,我们语文组教师就着手对我校学生的阅读教学现状展开调查。

首先,我们对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王组长及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对我校各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听课摸底并开了座谈会。

在和老师们的座谈中发现不少教师以课时紧、任务重、学生能差为由而以讲代读,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更没有给学生阅读创新的机会,以至造成阅读文章少、慢、差、费(读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测评,在对学生问卷调查中了解到:

喜欢读书的学生较少,许多学生家中无书报,不喜欢积累和背诵,许多学生不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外人物、时间、美好的环境和优美的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课题组达成了共识: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创新时间,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阅读能力,这一阶段,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上,具体做法如下:

(一)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较为薄弱,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

我们利用教研组集中开展业务学习,先后学习了《新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新课程标准》及课题研究有关理论知识。

我们采取了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课题组成立、理论学习、调查摸底、制订实施方案到指导具体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尤其郝校长在百忙之中积极地参加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给予广大教师的业务指导,在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们的课题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着。

(二)  勇于实践探索、寻求教学途径规律

根据学校阅读教学现状,我们指定了《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方案,并在学校各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初步的有效的探索和实验,我们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进行实践。

1.立足课堂、探索研究策略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丧失生命力。

因此、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

一方面,每一位实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力求突出研究重点,展示一定阶段的收获,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了上课、听课、评课的研究全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创新、提高。

通过我们对阅读教学实践的大胆尝试,使实验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提高。

2、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兴趣

一个年以来,我们围绕研究重点,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我们做了初步探索和思考,也提高了我们的认识。

(1)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兴趣。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对课外阅读给予了规范。

规定学生课外阅读篇数,要求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读、大声读、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感悟,乐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为学生阅读展示搭建起了广阔的平台。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学生的自主感悟能与日俱增。

三.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发展和提高

1.学生方面。

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整体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将语文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

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外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开拓了眼界,能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实践,充分开发学习潜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师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教学观念有了转变,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了出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方面的培养,能应用新课标的理念。

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并能积极地转变了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方式,重构创新教学。

3、在学科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拓展了学习空间。

四、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不足。

2、 对于优等生和有活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再进一步挖掘培养。

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要再上台阶。

3、该怎样丰富学生活动,使我们在教学中创设的活动行之有效而不是徒有形式。

总之我们低年级组研究的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教师收益颇多,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种种原因在所难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实验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潜心研究、真抓实干,严格按课题实施方案去做,一定会有收获的。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课题研究计划

(二)

榆林市第一小学高艳霞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创新。

因此,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2)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

建立创新教育正是顺应人的和谐自然发展的需要。

因此,创新教育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3)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改变儿童学习起步阶段主体地位不受尊重的现状,让学生参与选择决策,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要求。

因此,创新教育是适应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2、课题提出的意义

(1)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提炼、培育而成。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学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每个学校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能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因此,创新阅读教学是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2)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创新式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语文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创新式阅读教学”。

所谓“开放创新”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创新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创新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

创新式教育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沟通,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

创新式阅读教学体现在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时空上的纵深化,教育方法上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弹性化,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化。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和创新阅读的兴趣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

3、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的能力,

4、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6、发展学生阅读评价和审美的能力

7、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创新,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技能、阅读情感三方面。

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主要由老师来确定,且比较重视阅读认知目标的完成,而阅读技能、阅读情感等目标,还处于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地位。

教师没有去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兴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获取方法有培养兴趣。

而开放性教学目标除了体现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之外,还要体现出目标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的多元化,体现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和教师指导确定相结合的方向。

2、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创新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创新,要体现学生阅读选择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教师必须打破阅读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

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敢于超越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为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言文字。

要使语文知识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创新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连贯性,体现学生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

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局限于语文课堂中,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

阅读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和有机整合。

阅读教学的过程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还要抓好课外辅导和实践,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4、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环境的创新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的阅读教学空间、开放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阅读教学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创新,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将课堂移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如阅览室、室外等。

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5、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创新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创新,要体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方式和评价目的的多样化。

教师要打破自己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和评价权威的局面,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让家长来参与学生的阅读评价,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

2、实践操作法

3、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1、认真的研究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

2、确定课题,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明确方向。

3.选定研究人员

第二阶段:

实施初级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2月)

1、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有关理论。

2、积极参加课题讨论、借助网络阅读技能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提高自身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

1.多种形式了解课题开展以来的情况。

2.多种形式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

课题总结(2011年6月—2011年7月)

做好相关测评工作,撰写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总结榆林市第一小学高艳霞

一、背景和意义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

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审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存在这样的倾向:

偏重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忽视对文本中言语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思维训练的培养。

由此带来的教学内容泛化和教学活动外化使得教学层次低下,师生常常浅浅地走进文本,理解内容后又浅浅地走出文本,课堂实际效果甚微。

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学习语文最关键的时期,改革低年级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要先认字后写字,增加识字量,减少写字量,要扩大阅读量,增加名句名篇的记诵,减少“微言大义”式的分析。

二、理论依据

1、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

动机是制约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因素。

正确和远大的动机是积极学习的原动力和源泉。

2、从人文的角度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阅读应指涉人的心灵,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应该具备价值引导的功能。

阅读一旦失去了趣味,任何文本都将成为面目可憎的木乃伊。

快乐的对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3、情境的创设,架设了一条连结现实世界和课文内容的桥梁,唤醒了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使得学生很快从现实生活进入到课文情境之中,从而为学生感知书面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5、迁移与学习息息相关。

人们通常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所以,每当有新的学习理论提出,迁移理论也随之更新。

当代著名的学习理论有奥苏泊尔有意义言语学习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式理论和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策略理论。

每一迁移理论都有许多实验证据和不同的教学含义。

现代迁移理论中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在迁移问题上的新贡献。

在他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含迁移。

这不仅说明了迁移的普遍性,而且指出了迁移的本质;不仅重视了迁移的分析概括过程,而且阐明了迁移发生的“同化”心理机制;不仅承认知识学习在迁移中的必要性,也肯定了迁移中智力的运用。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解释和解决课堂中的学习与迁移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6、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一个创新系统,而不能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

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得到扩展,而且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语文是有用的。

三、目标

小学一、二年级,是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善于抓准时机,不仅要为听、说打好基础,而且要为读、写打好基础,以便在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儿童接受信息和学习媒介越来越多,思维空间逐步扩大,求知欲更加强烈,而他们口头语言的发展已接近成熟。

1、侧重让一年级孩子说一句四素(时、地、人、事)俱全的话,如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

2、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把要我读变换成我要读。

3、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如自主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四、主要内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

这种语文实践只有和生活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因此,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这为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提供了极好的语文环境。

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

这些都为语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1.听说读写协调发展以读写为主,又重视听说,注意听、读、说、写四种能全面培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与其他学科改革同步发展,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统筹安排,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同步发展。

3.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根据语文特点,把课内的语文教学与课外的语文活动结合起来,使课内与课外联成一体,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研究方法

该课题使用了实验法,分析法。

通过课堂实践进行实验,分析,看到了读写结合的光辉前景。

六、步骤

(一)准备阶段

1、组建课题研究学习小组,对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所需要的组内分工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等进行初步的指导。

2、在研究组成员的相互听课和研究讨论中,初步感受到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二)实施研究阶段

1、在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和家庭学习背景及其变化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验。

2、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使学生养成一有空就读书的好习惯。

每天中午午饭后,由班长组织学生读课外书,在班级里形成一种喜爱读书的氛围,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为三年级的作文打好基础。

3、每周回家花30分钟读报纸,请家长配合和督促,并指导。

4、每节语文课前读儿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