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3677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6和7,并会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标识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学具操作,学生掌握5~7的数字的顺序,会比较5、6、7这三个数的大小,并会用“<”“>”表示。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难点:

6、7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学习流程

一、激情导入

点一排同学报数,请报6的同学站起来回答他报的是几?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数数6、7

出示课本39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问图上有什么?

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多少桌子?

多少椅子?

小结:

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在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在数1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2、认识6和7。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

(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出示计数器,请一学生先拨5颗,问,再添一颗是几颗?

6再添上几是7。

老师再演示一遍,学生再数一遍。

3、比较大小。

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同学们知道谁大谁小吗?

655675

765767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认识6和7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从小到大数到7,然后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

观察课本40页数一数缸里有几条鱼?

从左边数第7缸有()条鱼。

有7条鱼的是第()缸。

小组之间相互提问题。

小组上台展示。

2、教学6、7的写法。

3、教学6、7的组成。

出示6块磁铁,把它们分给两位同学,可以怎样分?

小组讨论交流。

如果是7块磁铁呢?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做一做。

67

324325

2、再画几个就是7个?

请你接着画。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剪一剪

一根绳子剪6次,剪成()段。

2、填数。

1

1

2

2

1

 

第二课时6和7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在具体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进行计算。

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学习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在黑板上的左面贴5块磁铁,右面贴1块磁铁。

(1)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如果我们从左往右看,请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列式:

5+1=6)

为什么5+1=6?

你是怎么想的?

(5和1合成6,所以5+1=6)

(2)如果从右往左看,想一想能用另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

1+5=6)

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写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同一幅图,我们写了两个算式。

(3)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2、在黑板上贴出6块磁铁,然后分出5和1。

(1)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部分?

从6里面去掉拿掉的磁铁,还剩下几块磁铁?

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怎样列算式?

(列式:

6-1=5)

为什么6-1=5?

你是怎么想的?

(6可以分成1和5。

(2)如果我们从右往左看,你能怎样列算式?

(列式:

6-5=1)

为什么6-5=1?

你是怎么想的?

(6可以分成5和1。

小结:

我们知道从总数去掉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能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可以得到左边的部分。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出示课本42页小红花图,仔细观察。

(1)一共有多少朵花?

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从右往左看呢?

(2)如果去掉2朵小花,还剩下几朵小花?

怎样列式计算?

如果去掉4朵小花,还剩下几朵小花?

怎样列算式?

小组讨论交流。

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学生自主完成小棒和三角形图。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42页“做一做”

2、在里填上“+”或“-”。

51=652=361=761=5

71=666=063=352=7

3、看图写算式。

=

=

=

=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

++=6+=7

那么=()=()-=()

 

第三课时6、7的画图式加法应用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的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6、7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会用6和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用6和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卡片)

2+5=3+2=5+2=1+6=

3+4=2+4=4+3=3+3=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6和7的加法应用。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出示76页情境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小兔。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几只小兔?

2、谁能根据上面小朋友的回答,用完整的话说说图的意思?

生汇报:

草地上左边有4只小兔子,右边有2只小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讲解:

要求一共有几只兔子?

我们在图上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

它的名字叫大括号。

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一共、总共、总数的意思,并用手势表示)。

还有一个新朋友:

“?

”,“?

”表示什么呢?

就是提出问题,表示是多少,是几。

大括号下面画“?

”表示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一共、总共有多少只兔子。

谁能再来看图用完整地说一说图的意思呢?

3、谁能用学过的本领解决这个问题?

生解答:

4+2=6(师板书)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出示课本46页“做一做”图。

根据图画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列式计算。

 

(1)

 

=(个)

 

(2)

 

=(只)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自己编写6或7的画图式加法应用题。

第四课时6-7的画图式减法应用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大括号”和“?

”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进一步对“大括号”和“?

”的理解。

难点:

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都看过什么动画片呢?

(生回答)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喜羊羊图片,先说出图意再列算式,再次强调大括号和问号在图画中各代表什么。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出示青蛙图提出问题:

图中都有什么?

图中大括号表示什么?

图中“?

只”表示什么?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怎样计算呢?

3、总结:

“?

”在大括号下面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

”在上面表示的意思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先说出图意再列算式

1、

 

=

 

2、

=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看图片编写应用题

第五课时8和9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体会8、9的基数含义。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9.

2、知道8、9的序数含义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正确读写8和9。

难点:

体会8、9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一所小学的一

(1)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里护理花草。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教学8、9的基数的含义。

观察课本50页情境图。

(1)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它们有多少?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来数,如:

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

(2)8棵树、8朵花、8个大字用数字几来表示?

(8)

(3)9盆花、9个人、9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

(9)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和9.(板书课题)

(5)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呢?

2、探究8和9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老师逐一拨珠子,当拨到第8颗、第9颗时,问:

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出示直尺图,让学生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3、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交流合作8和9的序数含义。

出示课本51页动物图。

(1)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边数的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2)老鼠排第一,谁排第9?

龙排第几?

(3)各小组像上面这样互相提问题。

(4)小组展示、汇报。

2、教学8和9的写法

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

上面的圆要写小一点儿。

下面的圆写大点儿;写9,先写圆再写竖。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练习十一第1、2、3题。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比()个,比()个。

第六课时8和9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8、9的组成。

难点:

掌握8、9的组成。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练习。

7的后面是(),前面是();9的前面是(),后面是();7和9的中间是()。

2、顺数和倒数0——9.

3、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8和9的组成。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8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8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

88 8  8

71625 3 44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如果是9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应该怎样分?

小组合作,一名学生负责记录。

小组汇报交流。

师生做游戏——对口令。

师:

1和7.生:

合成8......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52页“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54页练习十一第4、5题。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个

第七课时8、9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及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2+4=1+5=6-1=2+2=3+2=

4+3=6-3=7-2=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出示红花图片。

(左边5朵,右边3朵)

2、根据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红花?

(5+3=8或3+5=8)

(2)一共有8朵红花,左边有5朵,右边有几朵?

(8-5=3)

(3)一共有8朵红花,右边有3朵,左边有几朵?

(8-3=5)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出示7个红色圆片。

2个白色圆片。

2、学生独立写四道算式。

3、小组合作提问题。

4、小组汇报。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53页“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55页练习十一第6题。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把1,2,4,5填入图中,使横行和竖行相加得数相等。

 

第八课时8、9的图画式应用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地说出解题过程。

3、体会用数学的过程,感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会看图,并结合图意解决问题。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带给我们什么?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观察课本57页情境图。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数学问题。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鹿,思考一下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你的想法在你的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汇报:

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3、谁能根据你学到过的内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4、求还剩几只?

就是把总数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9-3=6

5、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蘑菇,图画中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什么?

6、图中告诉我们树根下有6只蘑菇,右边有2只蘑菇,求一共有几只蘑菇?

7、求一共有几只,就是合起来,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

6+2=8

8、学生分组说一说看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弄清已知什么。

(2)确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

9、请同学们再看一看图中的天鹅,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58页练习十二第1题。

2、一共有8只小鸟,飞走了5只,还剩下几只?

3、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课本58页练习十二第3题。

2、小白兔拔了4个萝卜,小灰兔拔了5个萝卜,它们两个吃了6个萝卜。

还剩几个萝卜?

第九课时10的认识和组成

学习目标

1、全面认识和掌握数字10,认读数字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及10的写法。

2、通过摆一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学习重难点

10的组成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有一天,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是队长,9命令其他数字排好队,他看见0最小,走到0面前骄傲地对0说:

“你呀,没头没脑,最小,怎么和我比!

0听了很伤心,这个时候,1走到了0旁边,和0一起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教育了9,结果9没话可说了。

2、猜猜看,1和0用什么方法使9没话可说?

3、1和0站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数字10.

4、对于10,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位好朋友。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学习数数和认数

1、观察课本59页主题图。

(1)图上有()个小朋友,加上()个老师图上一共有()个人。

(2)图上有()只鸽子。

2、出示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拨9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

一共有几颗珠子?

3、出示尺子,9在()的后面,()在9的后面,9再添上1就是()。

4、比较大小

出示点子图,数一数、比一比。

能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比大小吗?

生汇报师板书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10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10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师板书。

2、学习10的写法

10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两位数,也是最小的两位数,而9是最大的一位数。

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也不能太近。

举起你的右手跟着写一次。

打开书本60页,把10这一行写完。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数学课本60页“做一做”。

2、课本62页练习十三第1、2、3题。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填一填,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等于10.

 

第十课时10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出示1个数,同学们出1个数,合起来凑成10。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出示兔子图片。

同学们兔子爱吃胡萝卜,可小白兔和小灰兔因为分胡萝卜发生了争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2、小白兔和小灰兔摘了10根胡萝卜。

小白兔说:

“我大你小,我吃9根,你吃1根。

”同学们能根据小白兔的分法,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1+9=10

可小灰兔不同意小白兔的分法,它说:

“应该你吃1根,我吃9根。

”谁能根据小灰兔的分法写一道减法算式。

9+1=10

谁能根据这幅图写两道减法算式?

10-1=910-9=1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上面的两种分法它们都不同意,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它们分一分,除了黑板上的分法,还有哪种分法?

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汇报。

3、你们认为在这些分法中哪一种分法它们都会同意?

(5和5)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61页“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62页练习十三第4、5、6、7、8题。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1010-=

第十一课时连加连减

学习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的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难点:

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知

4+1=5+2=5-2=8-2=10-4=3+4=

5+3=7+1=3-1=6-2=6-6=7+3=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观察课本65页第一幅小鸡图。

小明在喂  只小鸡,先跑来了  只小鸡,又跑来了  只小鸡?

一共有

只小鸡?

可以列式计算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5+2+1=8

2、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结:

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算出得数,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观察课本65页第二幅小鸡图。

(1)院子里共有  只小鸡,先走了  只小鸡,又走了  只小鸡,在小明面前只剩下  只小鸡。

可以列式为      。

(2)小组讨论8-2-2=   

(3)小组汇报交流。

(4)小结:

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65页“做一做”。

2、课本66页练习十四第2、4题。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把6、0、7、1四个数填在。

 

第十二课时加减混合

学习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变换过程。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5-2-1=8-5-3=9+0+1=4+3+2=5+4+1=6-5-1=

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提问:

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生:

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认真观察课本67页第一幅天鹅图。

湖里有  只天鹅,飞来了  只后一共有  只天鹅,又飞走了  只天鹅后湖里剩下  只天鹅,可以列出算式是      。

像这样有加也有减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4+3-2=  

2、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结:

先算4+3=7,再算7-2=5

4、认真观察课本67页第二幅天鹅图。

(1)湖里原有  只天鹅,飞走了  只天鹅后,湖里剩下  只天鹅,第二天,又飞回来  只天鹅,这进湖里有  只天鹅,可以列出算式       

(2)小组讨论4-2+3=  (先算4-2=2,再算2+3=5)

5、小结:

计算加减混合时,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课本67页“做一做”。

2、课本68页练习十五第1、3、4、5题。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算一算。

++=6

++=9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