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516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8 大小:17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8页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2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docx

煤矿操作规程大全

一、通风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测风员操作规程

一、安全规定

1、矿井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测风地点、位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测风应在专门的测风站进行,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要选择巷道断面规整、无片帮、空顶、无障碍物、无淋水和前后10米无拐弯的直线巷道进行。

3、测风操作时要遵守下列规定:

(1)回采工作面的风量一般应在工作面的进风巷、第一、第二回风巷分别测定,除了按周期测定外根据需求随时进行测定。

(2)掘进工作面的测风,一般应测定掘进工作面风量、掘进巷道风量、局部通风机风量、局部通风机所在巷道风量、风筒漏风量等,除了按周期测定外根据需求随时进行测定。

掘进工作面风量,可以在距工作面20米左右的地方选择巷道断面规整处测定,也可以测定风筒出风口处断面的风量;局部通风机风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测定局部通风机两端巷道的风量,其差额即为局部通风机风量。

(3)各硐室风量,应在硐室的回风侧进行测定。

(4)主要通用风机风量的测定:

在主要通风机扩散器出口布置测点(轴流式风机用等面积环原理布置测点),测3—5次,取其平均值。

4、测风时要避开巷道行人、行车频繁的时间,避开附近风门开关频繁的时间,测风时不得有人员、车辆经过。

注意避开架空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5、反风时的测风操作,应按照反风演习计划和规程对反风演习时风量测定的规定进行。

二、操作准备:

1、明确任务:

明确测风地点、项目,即测量所测地点的巷道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2、准备仪器:

下井前要选好所要使用仪表的类别、型号,并检查仪表是否完好、风表校正曲线是否吻合,配备长度0.5米左右的非导电表把。

带齐必需的各类检测仪器、记录工具、皮尺、温度计、秒表等。

各种仪器(仪表)要符合以下要求:

(1)风表开关、回零装置、指针灵敏可靠,外壳以及各部件、螺钉无松动、异常,校正曲线吻合。

(2)秒表的开关、指针灵敏可靠,计时准确。

(3)瓦斯检测仪器要部件完整、电路(气路)畅通、气密完好、光谱清晰。

(4)皮托管的中心孔和管壁孔无堵塞,压差计的玻璃管无破损、刻度尺清晰,各部件、螺钉、胶皮管齐全,各旋钮灵敏可靠,注入的液体符合规定要求,补偿式微压计的反射镜及针尖完好。

三、操作顺序: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检查仪器→下井测风→测温度→测气体浓度→填测风手册→填测风记录牌板→整理仪器上井→填测风报表

测压、测空气相对湿度及测空气密度以及反风时的操作,应参照上述操作顺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

四、正常操作:

(一)测风

1、根据所测地点的风速,选择合适的风表。

2、选用风表移动路线:

可以采用折线法、四线法、迂回八线法、12点法、标准线路法等方法之一。

3、测风开始应关闭计数器,将风表指针回零(不能回零应记录初始数据),在风表运转30秒时再开动计数器。

在开停风表计数器的同时,开停秒表。

4、测风过程中,风表移动要平稳、匀速,不允许在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在1分钟走完全程而改变风表移动速度。

5、风表在移动时,测风员持表姿势应采用侧身法。

测风时风表不能离测风员身体及测风地点顶、帮、底部太近,一般应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

6、测风过程中,测风要能够看到刻度盘。

风表要与风流方向垂直,在倾斜井巷中更要注意,角度不得大于10度。

7、在同一断面处测风不得少于3次,每次的结果误差不应超过5%,如果误差大于5%,需要加测1次,直至满足要求。

计算时取3次的平均值。

8、根据风表校正曲线的公式计算所测巷道的真风速。

9、计算所测巷道的实际风速。

采用V=KV真公式。

式中K可以从校正系数表(巷道断面和测风员所占的面积影响系数)中查得或采用K=(S-0.4)/S计算。

(S—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积,平方米)。

10、当巷道风速低于0.3米/秒时,可以用烟雾法测定。

即选一段10米长、巷道断面规整、无拐弯的直线巷道,1人在起点释放烟雾(可以选用四氯化锡、四氯化钛),另1人在终点用秒表记录烟雾到达的时间,然后采用下式算出风速。

V=KL/t

式中K—系数,0.8—0.9;

L—起点到终点的巷道长度,米;

t—间隔时间,秒。

11、采用下式计算所测巷道的实际风量。

Q=VS

式中:

S—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积,平方米。

V—计算的巷道平均风速,米/秒;

12、温度的测量,应采用最小分数为0.5℃并经过校正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温度计要离开人体或其他发热体0.5米以上。

待测量一段时间,温度计读数据稳定以后,记下温度计读数。

采、掘面测量温度的地点为:

距掘进工作面壁2米处,采煤工作面(壁式)在回风巷距采煤壁15米处。

机电硐室测量温度的地点在回风口处。

13、瓦斯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测量,可以参照瓦斯检查员、火区检查员的操作规程执行。

14、将所测实际风速、计算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时间,记入测风手册。

15、将所测实际风速、计算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时间填入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

16、上井后要及时填写测风报表,做到“牌板”、“手册”、“报表”三对口。

17、风表要放入风表盒保存、携带,避免碰撞,不能用嘴吹动或用手拨动风表叶片,不要交给非测风人员管理。

18、风表使用完毕以后,如果叶片、轴上有水珠,应用脱脂棉轻轻擦去,或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后放入风表盒保存。

19、风表的螺栓,螺帽不得随意拧紧或拧松,需要维修时,要交专门的维修人员。

20、测风员发现风速、气体浓度、温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通知所涉及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采取撤离等措施,并立即向通风科和调度室汇报。

(二)测压

1、携带测压仪表、工具、材料,并检查其可靠性,应该做到:

(1)空盒气压计无破损,刻度及温度校正表齐全,量程合乎要求。

(2)压差计或补偿微压计不漏气,装有酒精。

(3)精密气压计要充足电,显示数据稳定。

(4)皮托管不堵塞,胶皮管气密性良好。

2、测量绝对压力时使用空盒气压计、精密气压计;测量相对压力或压差时使用U型水柱计、单管倾斜气压计、补偿微压计;测量静压差时也可以使用精密气压计(使用精密气压计时要同时测定测点的标高和空气密度)。

3、用空盒气压计测压时,应将仪器盒面平行于风流方向放置,等待10—20分钟,一边注意指针的位置,一边用手轻击气压计的玻璃,至指针稳定后,读出测点的大气压力。

4、U型压差计或U型倾斜压差计在测压前应注入蒸馏水或酒精,U型管两侧的液面应处于同一水平。

5、操作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配备皮托管和胶皮管,皮托管的管嘴应正对风流方向。

6、测定时先将仪器调平,把三通旋扭转到测压位置,用短胶管排出寄存于仪器中的气泡,调整仪器液面至零位,确定仪器的校正系数K值,然后把上风侧测点皮托管一号端连接到测压仪的“一”号端,稳定后,读出读数。

7、将读数计入记录本,用读数乘以K值,即为两测点的压差。

8、使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注意:

(1)测定时,应防止水、杂物堵塞胶皮管,防止车辆、行人、设备等挤压胶皮管。

(2)仪器和胶皮管的接点要严密,防止漏气影响精度。

(3)携带压差计行走时要小心,防止损坏和溢出酒精。

9、使用精密气压计(又称为数字式气压计)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操作前的准备:

将电源开关拨到“电源通”的位置,接通电源;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电池”位置,此时显示的值为电池的电压,如果该值小于规定值时,应及时更换电池或充电;电池电压正常后,将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仪器通电15分钟后,方可开始工作。

(2)测量绝对压力时,应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位置,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字与仪器本身标注基数的代数和即为该测点的绝对压力(数字前有“-”号时为负值。

(3)测量静压时,应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的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转动气压调节旋钮,使数字显示零值,再将仪器移到下1个测点,仪器显示值为2点之间的相对静压差。

需根据压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分档。

10、使用精密气压计时要注意:

(1)接通电源后至少15分钟仪器才能工作。

(2)由于气压变化使气压差值来回跳动时,读数应取平均值。

(3)测定流速较大的气流静压时,静压管应尽可能与气流方向平行。

(4)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电源开关关闭,切断电源。

(5)若仪器发生故障,应送修理部门检修,不要随意更换元件。

(三)其他参数的测定

1、空气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测定可以采用手摇湿度计或风扇湿度计。

2、湿度计的两支温度计应完好、准确,盒中的钥匙、纱布、滴水管、查对相对湿度的牌板要齐全。

3、手摇湿度计的使用,净水湿润的纱布(湿润程度以不滴水为宜),包在任一支温度计的水银球外面,手握摇把,使其120转/分钟的转数均速旋转1-2分钟,待数值稳定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根据干、湿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从相对湿度查对表上查得相对湿度。

4、使用风扇湿度计时,用发条开动风扇,形成风速为2米/秒的气流,待温度计的数值稳定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根据干、湿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从相对湿度查对表上查得相对湿度。

5、湿度计使用时应注意:

(1)人员不能对着仪器呼吸。

(2)必须在温度计的读数变化稳定后再读数。

(3)旋转风扇湿度计的发条时,不要过紧、过猛,以防止上断发条。

(四)空气密度的测算方法

1、用空盒气压计测定空气的大气压力,用湿度计测定空气的干温度和相对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空气密度。

ρ=(0.003458-0.003473)P/T

式中:

ρ—空气密度,千克/立方米

P—大气压力,帕;

T—空气绝对温度;

T—273+t(t—干温度计读数,℃)。

(五)反风演习时的测量:

1、明确人员分工,每个测点安排相应的测风员和瓦斯检查员。

2、将测定的各测点和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停止运转、反转、再停止运转、恢复正常运转的时间计划进行详细记录并携带下井。

3、准备好各种仪器、仪表(参考测风时的规定)。

4、进行测定。

(1)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时的测定,要在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前20分钟测定,测定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做好记录(含时间记录)。

(2)记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时间和主要通风机反转的时间。

(3)主要通风机反转时,应每隔10分钟测定一次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做好记录(含时间记录)。

(4)记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时间和主要通风机恢复正常运转的时间。

(5)主通风机恢复正常运转后,第10分钟、30分钟进行两次测定,测定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做好记录(含时间记录)。

5、测定过程中,要及时向通风科和调度室汇报测量结果。

6、收好各类仪器、仪表。

7、汇总各测点的测量数据,填写反风测风报表。

8、协助完成反风演习报告。

(六)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测定:

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测定,可以采用下列3种方法之一:

(1)用风表测定时,先在风机吸风口前10米巷道测得风速,计算出该处风量,再在局部通风机后5米处的巷道测得风速,计算出该处风量,两处风量之差就是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2)用皮托管压差计测定时,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外加一节风筒(刚性),在距离吸风口4—6D(D—风筒直径)处选定测点,再在局部通风机后部6—14D处选定一个测点。

为了求得平均风速,用等面积环的原理在测量断面布置6—10个测点,用压差计测出测点的速压后,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V均=×

式中:

V均—断面平均风速,米/秒

ρ—测点的空气密度,千克/立方米

hVI—各测点测得的速风压,帕

n—同一断面布置的测点数

根据算出的平均风速,可以求得测点的风量。

(3)在局部通风机的进、出风口直接用高速风表测定时,应当手持风表紧靠防护网,按照绕线法在吸风口全断面均匀地移动1分钟而测得,测风人员须站在一侧,不可正对进、出风口。

(七)测算风筒的漏风率

风筒的漏风率可以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1)漏风率:

即风筒漏失的风量占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百分数,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P漏=×100

式中;P漏—风筒的漏风率%

QS—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立方米/分钟

Q—风筒出口风量,立方米/分钟

(2)百米漏风率:

即平均每百米风筒的漏风量占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百分数。

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P=[(Qf-Q)/Qfl]×100×100%

式中:

P—风筒的百米漏风率,%;

Qf—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立方米/分钟;

Q—掘进工作面风量,立方米/分钟;

l00—风筒长度,米。

(八)计算矿井通风参数

1、矿井有效风量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Q有效=ΣQ采i+ΣQ掘i+ΣQ硐i+ΣQ其他i

式中:

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可以用测量风量×测量点空气密度/1.2);

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Q硐i—第i个硐室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Q其他i—第i个其他用风地点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2、矿井有效风量率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C=(Q有效/ΣQ通I)×100%

式中:

Q通I—第I台主要通风机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3、矿井外部漏风量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Q外漏=ΣQ通I-ΣQ井I

式中:

Q井I—第I号风井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4、矿井外部漏风率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L=Q外漏/ΣQ通I×100%

5、矿井等积孔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A=1.189×Q/

式中:

Q—实测矿井风量,立方米/秒;

h—矿井的通风阻力,帕。

二)局部通风机安装工操作规程

一、安全规定

1、安装以前必须在地面对局部通风机进行试运转,保证完好、满足供风要求。

2、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时,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3、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时,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掘进巷道口10米以外的回风侧。

4、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在设计的地点,安装地点应支护良好、无滴水。

5、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抽出式为吸风口)的风量,应大于局部通风机的最大吸风量,并保证该处巷道的风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6、局部通风机进风口前5米围不得有杂物或障碍物。

7、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两闭锁”。

8、安装完后,要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操作准备

按通风科下达的任务,列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分别通知机电队、运输队。

三、操作顺序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运送→安设支架(吊挂件)→安设风机(安消间器)→安过渡节→安风筒→接线→试机。

四、正常操作

1、用车运送局部通风机到安装地点。

要注意与装卸工人密切配合,防止损坏风机和碰伤人员。

2、安设稳固的局部通风机标准

采用底架时,底架离地高度应大于30cm;采用吊挂式时,局部通风机吊挂高度及与顶、帮间距要符合规定要求。

3、将局部通风机安放在底架上(或挂好),固定好。

4、安装风机与风筒之间的过渡节,中间要加垫圈,上紧螺栓,要保证密封性。

5、安装风筒,要与过渡节接牢,不漏风。

6、待开关,相关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机,如果运转不正常或有其他问题,必须调整、处理,直到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行为止。

五、特殊操作

1、安装抽出式风机前,首先应进行瓦斯检查,安设地点前后10米围和风筒吸入口,只有当瓦斯浓度符合规定时,才准安装和接火。

2、安装抽出式风机,必须同时安装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3、抽出式风机抽出的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2%时,应安设瓦斯遥测和风量自动控制装置。

4、湿式除尘风机安装结束后,应检查风叶与筒壁的间隙,间隙不得小于2.5mm。

5、我矿安装局部通风机时,要使用双电源、双风机,并能自动切换,保证可靠的供风。

6、拆除风机时应在接到通风科的通知后,按以下顺序操作:

拆除风筒→拆除接线→拆除过渡节→拆除风机→拆除支架→装车运输。

(三)局部通风司机操作规程

一、安全规定

1、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停机,严禁无计划停风。

2、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不准停止局部通风机的运转。

3、启动前,应先由瓦斯检查员检查掘进工作面及停风区和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各处瓦斯浓度符合规定时,才能启动。

超过规定浓度时要立即向调度室、通风科汇报并处理。

4、局部通风机进风口前5米围不得有杂物。

5、必须挂有局部通风机管理牌板,填有司机、风机编号、风筒长度、使用地点、风机型号、功率等容。

二、操作准备

启动前先检查局部通风机的网罩是否牢固,机体是否稳固,进风口附近是否有易被吸入的杂物,风机与风筒的连接是否牢固,检查风电闭锁装置是否完好。

三、操作顺序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检查气体浓度→检查风机、风筒→断续启动→观察运转情况

四、正常操作

1、接班后,要检查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使用情况。

2、同一地点安装2台以上局部风机及其开关时,应有明显的标志,便于准确区分,操作前要看清牌板,以免发生误操作。

3、局部通风机应断续启动,不要一次启动,以防止风筒脱节或吊环脱落。

4、局部通风机的开关应标明正反向的位置,操作前要仔细观察。

5、局部通风机启动后,如果发现旋转方向不对,应当停止运转,待停稳后再将开关手柄搬向另外一个方向。

6、局部通风机启动后,发现机体颤动、异常时,要及时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7、专职司机除了要观察局部通风机运转情况和巡视风筒外,不得擅离职守。

8、兼职司机必须在局部通风机启动10分钟后,经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时,方可从事情其他的工作,但必须时刻注意局部通风机的运转情况。

9、局部通风机的电动机轴两端的滚动轴承,需要定期添加润滑油。

10、局部通风机的要及时添加润滑油,润滑油应采用1号、2号锂基润滑油或2号、3号钙基润滑油。

11、润滑油的加注,应填满轴承腔的1/2,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流失。

每月可以加注1次,每3—6个月将轴承座拆开进行1次清洗换油。

12、没有通风科的正式通知,不得擅自决定移动局部通风机。

五、特殊操作

1、局部通风机运转中,发出沙沙声时,说明缺润滑油,要及时添加润滑油。

2、局部通风机运转中,发生低沉的运转声时,说明局部通风机的电压过低,此时局部通风机的供风量有较大的下降,要根据情况,及时测定风量,如果影响安全生产,要立即撤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3、发现局部通风机外壳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要撤出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4、为了保证局部通风机在单巷长距离供风时的正常运转,可以采用双路供电,以备电路发生故障时,及时接通备用电路供电。

5、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后,司机必须通知工作面撤出人员,并在巷道口2米处设备醒目的栅栏,禁止人员进入停风区。

6、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后,要立即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等待处理,不得离岗。

7、抽出式的局部通风机的操作规定,除了上述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操作程序。

(1)抽出式风机应安装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

(2)使用无除尘装置的风机时,在距风机5米处的风筒应安设水幕喷雾装置,并正常使用。

(3)启动前须先打开安全风窗,待正常运转后方可逐渐关闭。

(4)当风机的瓦斯浓度超限时,可以打开安全风窗,逐渐调节风窗渗入新风。

(5)启动湿式除尘风机前,首先接通水管,在保证连续供水后方能启动风机。

(四)风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煤矿的风筒工作人员。

第2条风筒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1、负责所管辖区域的风筒的运送、安装、维修和拆除。

2、不用的或已经损坏的风筒及时回收上井。

3、及时修补现场破损的风筒。

4、及时整理、接好脱节的风筒。

上岗条件

第3条风筒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风筒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并掌握对局部通风和局部通风机开停的有关规定。

2、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选用风筒的有关规定。

3、掌握风筒安装、使用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

4、熟悉所分管区域的掘进工作面的情况。

5、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6、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7、掌握下井须知等有关安全规定。

安全规定

第5条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乡镇煤矿不大于5米,必须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第6条风筒必须使用有“煤安”标志的合格产品。

第7条风筒拐弯处要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

第8条一台风机不允许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第9条风筒管理要做到“五不让”:

即不让风筒落后工作面的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让风筒脱节破裂、不让别人改变风筒的位置和方向、不让风筒堵塞不通、不让风筒浸在水中。

操作准备

第10条入井时要携带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了解工作地点的风筒直径、长度、是否需要新接风筒。

操作顺序

第11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安装时:

运输----吊挂----检查。

拆除时:

拆除----运输----检查(晾晒)----修补----保存。

正常操作

第12条风筒的吊挂要平、直、稳、紧,避免风筒被刮破、挤扁、放炮崩破。

第13条风筒吊挂要逢环必挂,尽量靠近巷道一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第14条吊挂风简要采取由外向里的方向,逐节连接、吊挂。

第15条风筒的接头要严密,胶质风筒采用反压边接头。

第16条铁风筒与胶质风筒连接处要加软质衬垫,并用铁丝箍紧,确保不漏风。

第17条风筒的直径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需使用过渡节连接。

应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第18条斜巷和立井施工时,风筒更要注意接头牢固,防止脱落。

第19条经常检查风筒的质量,发现有破口、漏风,要及时修补。

第20条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风。

确需停风时,应按照矿井技术负责人签发的停风计划执行。

第21条在正常工作中,如果风筒突然断开、大破裂,影响到正常供风时,应及时通知受影响地点的人员撤出,并尽快修复、更换。

在更换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有害气体的积聚情况,按照有关规定操作。

更换完毕后,要向调度室和通防部门汇报。

第22条巷道掘进完成以后,应在通防部门的指挥下及时把风筒全部拆除。

拆除的风筒要运至井上,冲洗、晒干、修补完好。

第23条拆除独头巷道的风筒时,不得停风,要由里向外依次拆除。

第24条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附近操作时,必须先和输送机司机联系好,必要时可以停止输送机运转,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第25条在电机车运行的巷道中吊挂风筒时,要设安全警戒,严防被车刮、撞。

在架线电机车巷道中施工时需要停电。

在巷道高处吊挂风筒时要设台架,操作时要站稳。

第26条风筒过风门时,要加接硬质过渡风筒通过风门,不得用软质风筒直接过风门。

第27条在巷道中开挖水沟时,要用掩护物遮挡风筒,以防止放炮崩坏风筒。

第28条风筒吊挂一般应避开电缆、各种管线,以免相互影响。

第29条地面修补风筒:

1、修补风筒时,粘补风筒的胶浆应按要求配制。

根据破口大小,裁剪补丁(以圆形为好);补丁四周应大于破口3厘米以上;补丁边应裁剪成斜面;补丁和破口处应刷净漏出风筒原色,晾干后涂上胶浆进行粘贴,粘贴后应用木锤砸实,使其粘贴严密;最后应再涂上滑石粉。

2、10厘米以上的破口,应先用线缝合后,再进行粘贴。

3、风筒上的吊环应齐全,吊环间距应一致,能保证风筒吊挂平直;两端铁圈要缝牢。

4、修补好的风筒应妥善保存,每季度要晾晒1次。

5、制作过渡节风筒时,长度应大于3米。

6、修补风筒时,应准备1台局部通风机,用来吹干风筒。

7、汽油、胶水必须单独存放,应保持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