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294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docx

最新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

 

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

平海大桥施工测量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横跨稔平半岛,起于广惠高速公路与深汕高速公路交界处,途径惠东县白花镇、稔山镇、巽竂管理区,终点位于惠东县平海镇油麻园,全长31.352km。

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土建工程平海大桥工程范围为桩号K14+13.111~K16+865.111线路全长为2.852km,主桥为双塔单索面P.C斜拉桥,跨径组合为152m+300m+152m,主塔高120.623米。

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加密

业主交桩提供的首级施工控制网点为LB36,LB40,LB42(如图一所示)。

图一

由于点位较少,离桥轴线较近,在以后的施工中可能被破坏,并且现有控制点不能构成大桥施工控制网的基本网形,为保证大桥施工控制网有一定的图形强度,保证各工序施工放样的精度符合设计、规范及本工程的特殊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开工前在原有点位基础上增加PH01,PH02,PH03三个点(如图一所示),组成一个平海大桥的独立控制网,构成平海大桥的首级施工控制网,作为今后施工放样和控制网加密的基础。

2.1首级控制网的复测

2.1.1概述

为了检测首级网成果的可靠性,对平面控制网运用GPS静态测量方法进行复测,采用的GPS接收机为LeicaATX1230GG/RX1250XC接收机(标称精度为3mm+0.5ppm),平差采用随机徕卡LGOOFFICE处理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三等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作业。

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进行检核,执行国家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规范要求,所用的仪器为DS1级精密水准仪。

2.1.2平面控制网的检测方案

对(图一)所示的控制网按边连接方式以三角形或四边形同步观测,主要技术指标按表1所列要求严格控制。

三等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表1

项目

规范要求

实际作业

接收机类型

双频或单频

双频双星

仪器标称精度

10mm+5ppm

3mm+0.5ppm

卫星高度角

≥15°

≥15°

数据采样间隔

10~30s

15s

观测时段长度

20~60min

≥60min

有效观测卫星数

≥5

≥6

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6

≤6

外业作业严格按以下要求进行:

每测站观测前须检查接收机电池电量和内存容量是否满足观测时段要求,并在检查天线和主机等各项联结无误后,方可开机。

作业时观测人员应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一次天线高,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若天线高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观测期间观测人员不得远离测站,要防止接收机震动,更不得移动,并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电话。

GPS控制网平差计算:

为了保证数据的统一性、适用性,检测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与设计交桩一致,即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采用“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独立坐标系”,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椭球长半径a=6378145m,扁率=1/298.257),中央子午线为114°45′抵偿面大地高为65m。

平差计算使用徕卡随机LGO软件进行,先对外业观测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通过闭合环闭合差和重复基线较差来评定。

经计算所有基线组成的三边形闭合环中三维向量闭合差,重复基线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均满足要求后,在WGS84基准下进行无约束三维自由网平差,通过后再在“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独立坐标系”中固定三点进行约束平差,编写复测成果报告,复测成果报告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方可用于主体结构施工放样。

2.1.3高程控制网检测

由于平海大桥跨度较大,高程复测分别对北岸和南岸的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采用DSZ2水准仪用几何水准方法进行。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待栈桥搭建到条件允许时再进行南北两岸跨海三等水准联测。

2.2加密控制网建立及施测

根据施工阶段、施工部位、施工精度要求及时进行一、二级施工控制网加密。

平面控制网加密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高程加密采用几何水准与三角高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精度要求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相关等级要求,平面施测精度为:

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5mm;高程精度为:

每公里全中误差≤±6mm(三等)、≤±10(四等)。

根据大桥主体施工测量控制需要,合理布设加密控制网点,拟定计划、方案、措施,及时加密,同时采用不同方法相互校核。

特别是承台以上上部结构放样时,精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即时在已竣工的承台、墩上设置加密控制点,以便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等常规方法来进行放样定位。

加密网测设完毕后,采用国家科学技术鉴定认证的测量平差计算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并进行各项精度评定,编写技术总结。

测设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放样。

三、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3.1栈桥施工测量

栈桥施工测量的关键工作就是钢管桩的施打定位。

陆上或滩涂区的钢管桩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出钢管桩的中心位置进行定位。

水上钢管桩采用计算方位角进行前方交会进行定位,偏差在±100mm范围内即可施打下沉。

钢管桩下沉过程中垂直度控制采用上述前方交会的两台全站仪或经纬仪在测站上运用竖丝控制。

3.2钻孔桩施工测量

钻孔桩施工中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定位下沉钢护筒并测量其平面位置与护筒顶标高;钻孔时就位、调整钻机位置保证钻头位置位于桩位中心。

3.2.1钢护筒下沉定位测量

分别在两个可以通视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如果没有可以通视的控制点可以提前进行加密。

通过计算方位角进行前方交会进行定位,偏差在±50mm范围内方可进行下沉施工。

护筒顶标高测量利用加密高程点,采用几何水准法测量,并用油漆标记清楚。

钢护筒垂直度控制采用两台全站仪竖丝法控制。

3.2.2钻机定位测量

根据放样的钻孔桩中心纵横轴线初步就位钻机,然后实测钻机悬吊钻头钢丝绳中心位置,调整钻机使钢丝绳中心与设计桩中心重合。

再在周围做好十字护桩,在钻孔过程中随时利用护桩检查钻机钢丝绳中心位置,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3.3承台、塔座、墩身施工测量

承台、塔座、墩身施工放样的目的是确保承台、塔座、墩身细部结构的几何形状、垂直度、平面位置、高程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承台、塔座干施工,需先安装钢吊箱并封底。

3.3.1钢吊箱施工测量

①钢护筒、钢管桩中心坐标、倾斜度及倾斜方向测定

钢护筒解除约束之后,进行钢护筒中心坐标、倾斜度及倾斜方向精确测量,钢护筒倾斜度及倾斜方向测定采用垂球法,并用经纬仪竖丝法校核。

推算钢吊箱设计底高程处钢护筒中心坐标。

根据测量精度,确定钢吊箱底板预留孔中心坐标及预留孔尺寸。

②钢吊箱底板预留孔开孔放样

首先在钢吊箱底板上建立平面相对坐标系,然后建立几条平行于桥轴线的副轴线和几条平行于墩轴线的副轴线,副轴线交点就是各钢护筒设计中心。

采用经纬仪定线,结合钢尺量距,在钢吊箱底板上放样各钢护筒中心,根据钢护筒外半径划线开孔(考虑扩孔半径)。

③钢吊箱安装定位控制测量

以钢吊箱纵横轴线为基准,设置对称控制测点,在钢护筒上放样出钢吊箱安装控制线。

安装过程中运用GPS-RTK实时测量钢吊箱顶口轴线点三维坐标,用对称中心法算出钢吊箱中心坐标,及时掌握钢吊箱偏位、扭转情况,并按差异沉降法推算钢吊箱倾斜度,以垂球法校核。

3.3.2承台、塔座施工测量

①封底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

承台封底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用测深锤进行,其关键是控制封底混凝土顶面高程,力求封底混凝土顶面平整。

②钢吊箱上新增二级加密控制点及桩位偏差测定

为保证承台施工的精度和结构尺寸,方便承台施工测量,在钢吊箱上新增二级加密控制点(经常校核二级加密控制点)。

桩位偏差测定完毕编制竣工资料。

③承台细部结构放样

在钢吊箱上标示承台轴线,并将轴线标示于钢吊箱内壁。

采用精密水准仪将高程基准自钢吊箱顶面引测至内壁不同标高处。

在主塔承台上预埋沉降、位移观测标志,要求观测标志按永久性观测点设置。

3.3.3墩身施工测量

①平面位置放样

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墩身轴线点及轮廓点进行精确测量放样、定位。

根据实测模板轮廓点及轴线点高程,计算相应高程处墩身轴线点及轮廓点设计三维坐标,若实测三维坐标与设计三维坐标不符,重新就位模板,调整至设计位置。

断面尺寸检查采用检定钢尺直接丈量。

②高程控制

承台上的高程基准传递至墩身,其高程基准传递方法以全站仪EDM三角高程测量为主,以水准仪钢尺量距法校核。

③垂直度控制

每节段放样时均以底口、顶口实测点的三维坐标进行比较并推算中心坐标,其平面位置不仅要满足外形尺寸的要求,还要满足垂直度的要求。

每节段的垂直度控制是由上一节段的竣工成果中心偏差与本节段中心偏差的代数差不超过H/1000(H为节段高度)来实现的。

3.4主塔施工测量

主塔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和施工工艺来编制,测量重点是保证塔柱各部分结构的倾斜率、垂直度、外形几何尺寸、平面位置、高程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以及保证一些内部预埋件的空间位置。

主塔施工前,应在南、北边墩加密布设一级施工控制网点,以确保主塔的施工测量精度。

塔柱施工首先进行劲性骨架定位,然后进行塔柱截面轴线点、角点放样及塔柱模板检查定位与预埋件安装定位,各种定位及放样以全站仪三维坐标法为主(测站布设于南、北边墩。

)。

①轴线点、角点坐标计算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以及主塔施工节段划分,建立数学模型,编制数据处理程序,计算主塔截面轴线点、角点三维坐标,计算成果编制成汇总资料,报监理工程师以及测控中心审批。

②劲性骨架定位

塔柱劲性骨架是由型钢加工制作而成,定位精度要求不高,其平面位置不影响塔柱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即可,平海大桥主塔塔柱线形以垂直线形为主,劲性骨架可采用垂球法控制。

③塔柱截面角点放样

根据施工图纸事先算出每一节模板顶口的理论坐标,现场用极坐标法放样。

做法如下:

在每一节模板安装定位前,在劲性骨架四拐处焊上钢板(高程用钢卷尺控制比理论模板顶口高20厘米左右)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段放样出该节段模板顶口的平面位置。

④塔柱模板检查定位

模板定位时,操作人员利用上述放样的角点以拉线法配合目视法进行模板初步定位,再用全站仪极坐法直接测出模板顶口的四角点的实际三维坐标,与理论值相比较,如实测塔柱角点及轴线点三维坐标与设计三维坐标不符,重新调整模板,直到满足规范要求。

塔柱壁厚检查采用检定钢尺直接丈量。

⑤施测时间

为减少大气、温度、风力、风向等外界条件对放样点位及塔柱模板检查定位影响,测量作业选择在气候条件较为稳定、塔柱受日照变化影响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

3.5索道管定位测量

3.5.1主塔索导管定位测量

主塔索导管安装定位精度要求高、难度大。

为确保工期和索导管安装定位质量,采取以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安装定位主塔索导管。

当主塔混凝土浇筑到一定高度,将要安装索道管时,在主塔已经浇筑段模板顶面和待施工段的劲性骨架上(如图二所示),通过全站仪精确的放样出索道管中心线所在的竖直面abcd或a’b’c’d’,使其为所有同一面的索道管顶口和底口中心点的公共基准面,根据放样出a、b、c、d点的三维坐标,通过悬线法和垂球法配合钢尺量距精确的调整索道管顶口和底口中心标志点位置,使其达到设计位置,初步固定后再以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实测索道管顶口和底口中心标志点三维坐标,将其与设计的三维坐标比较,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调整索道管位置,直至满足要求后将索道管完全固定牢固。

图二

3.5.2主梁索道管的定位测量

主梁索道管的定位控制必须以主塔索道管的定位控制为依据,他们的基准必须相同,计算出各索道管顶口和底口的空间三维坐标,采取以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放样定位主梁索导管顶口和底口位置,全站仪测量测站布设于南、北边墩,一级加密控制点上。

主梁索道管定位的高程控制应以主塔高程起算点为基准。

由于混凝土主梁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施工特性显著,为了克服这种动态施工特性对索道管精密定位的影响,根据主梁施工中的监控程序和施工设计线性的要求,按照相对时间法的原理,将索道管的高程定位分为两种状态:

一种是以监控测量时刻为基准的绝对高程状态;另一种是具体定位时的相对状态。

前者是在监控测量时刻测定主梁悬臂前端高程线性点的瞬时绝对高程;后者是在索道管定位期间,不管梁面高程是否受动态影响而发生变化,总是以前段高程线性点在监控时刻的瞬时高程为起算高程。

利用这两种状态的定位控制和相对时间关系,解决了动态特性对梁面标高变化的影响,将索道管的定位高程都统一到监控状态时刻施工设计线性的高程系统内。

为确保索导管安装定位精度,必须固定测站控制点、后视控制点、后视校核控制点。

索导管定位及竣工测量,要求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正倒镜两测回观测。

3.5.3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索道管定位精度分析

索道管定位是斜拉桥施工中精度要求最高的一项测量工作。

按照精密工程测量原则,对影响它们位置精度的每一项误差因素都必须顾及其影响,并加以消除或尽量减小其影响。

影响索道管位置的误差因素除测量误差之外,主梁动态施工中荷载变化、索力作用、温度变化等都对管口位置发生影响。

按照缆索必须与管口同心的工程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还必须顾及缆索垂曲对索道管倾角数据的影响,因为尽管在缆索两端施加了很大的拉力,但由于缆索自重作用将使拉紧的缆索形成一悬链线,因此在计算索道管定位数据时设计和施工监控方应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定位数据的修正值,保证定位精度。

现仅对采用徕卡TCR1201R400全站仪进行索道管定位测量精度作出分析如下:

运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放样,放样误差主要包括测站点点位误差和放样测量误差,其中测站点采用高精度GPS静态测量,并且采用固定测站点和后视点的方法,测站点点位误差可以控制在±3mm以内。

以下对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在索道管定位施工测量中的精度进行分析:

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对于待定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公式为:

X=X0+d×cosα

(1)

Y=Y0+d×sinα

(2)

H=H0+i-v+d×tgβ+(1-K)×d2/(2R)(3)

其中X、Y、H、X0、Y0、H0分别为待定点和测站点三维坐标,d为待定点到测站点水平距离,α为方位角,β为竖直角,i、v分别为仪器高和棱镜高。

平面位置精度:

(1)、

(2)式进行全微分可得:

mx2=(md×cosα)2+(d×sinα×mα/ρ″)2(4)

my2=(md×sinα)2+(d×cosα×mα/ρ″)2(5)

利用莱卡TCR1201R400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

1+1ppm)进行测量,取d=300m,α=300,mα=±1″,md=±2mm。

代入(4)、(5)式得:

mx2=(2×cos300)2+(300000×sin300×1″/206265)2=3.53

my2=(2×sin300)2+(300000×cos300×1″/206265)2=2.59

即:

mx=±1.88mm,my=±1.61mm

取控制点误差±3mm,仪器对中误差±1mm(采用激光对中),棱镜对中误差±1mm,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放样点的平面测量误差mx′、my′分别为:

mx′=±

=±3.81mm<±5mm

my′=±

=±3.69mm<±5mm

因此在索道管施工测量中,该方法测量的精度能保证索道管轴线平面位置偏差小于±5mm的要求。

高程精度:

在(3)式中,(1-K)/(2R)为球气差改正系数,在仪器中已按K为0.13(据有关资料,在我国K值在0.11~0.19之间变化)进行改正,主塔施工时前视距离在300m以内,由△K引起的球气差改正数在10-4数量级以下,对待定点高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

对(3)式进行全微分可得:

mH2=(md×tgβ)2+(d×secβ2×mβ/ρ″)2+mi2+mv2(6)

在高程传递时,按三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距离为300米时,观测高差限差为

=±6.5mm。

现用三角高程传递,竖直角测量误差mβ=±1″,取d=300m,md=±2mm,β=200,mi=mv=±2mm.代入(6)式得:

mH=±

=±3.35mm<±5mm

即在索道管施工定位时以1″级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距离控制在300m以内时,其观测精度能达到三等水准观测精度,并能满足索道管定位高程误差小于±5mm技术要求。

以三维坐标法进行施工测量,放样精度能满足规范、设计对索道管定位平面、高程误差都不超过±5mm的要求。

3.6牵索挂篮悬浇施工测量

3.6.1挂蓝拼装测量

挂蓝拼装测量主要是按设计尺寸数据定位出挂蓝的主纵梁、横梁、走道等构件的正确位置,方法是在1#块钢管桩支撑顶部根据挂蓝设计尺寸放样出其轴线与标高,控制挂蓝拼装。

3.6.2挂篮定位测量

1里程调整测量

挂篮正确的里程位置按矩形网前端的里程控制线和挂篮底板的主梁横梁轴线方向标志为依据,利用钢尺和线锤进行距离测量,如果测量值和设计值不符合,则借助千斤顶调整挂篮的里程至设计里程。

然后在顺桥向方向与挂篮底部设置纵移支撑,防止挂篮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发生位移。

2中线调整测量

将全站仪安置于主梁中心点,以主梁中心线后视点定向,按方向线法测量挂篮中线标志至主梁中心线方向的偏离值,应小于±10mm。

3.6.3挂蓝标高调整测量

挂蓝行走到位,轴线调整到设计位置,并将挂蓝后端锚固后,再在挂蓝底板上放样出现浇节段的里程端线,在其上立尺调整标高。

确定挂篮高差预期值是挂篮标高调整的首要任务。

通过根据主梁纵向设计坡度值,加上一个监控方提供的预抬值来确定挂篮高差预期值,这样便可通过张拉缆索调整挂篮高差值达到预期值。

挂篮标高设定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

标高设定时,将两根事先制作好的标尺安置在现浇段梁底前端线测量点3和4(如图三所示)处,并加以固定。

图三混凝土主梁梁顶面水准点与梁底标高测点位置示意图

水准仪安置在塔柱施工水准点与标尺之间,尽可能保持等视距和固定脚架不变。

每次观测均以施工水准点作后视,已浇段梁顶面高程线性点1和2、现浇段梁底测点3和4分别作前视,进行高程联测,已浇段梁底测点3和4高程由高程线性点依据高差传递推算得到,而现浇段梁底测点3和4高程则直接由标尺读数计算得到。

箱梁顶标高放样是基于挂篮所处动态状态条件,根据各断面的设计尺寸与底板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来确定,同时通过采用实时测量挂篮相对于已浇段的高差值,按块件纵、横坡度及放样控制点间距离值计算出箱顶标高修正值,再以标尺读数放样方式,推算控制点放样读数,从而进行逐点检查、调整,使实测读数符合放样读数,其误差不得大于±10mm。

3.6.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监视观测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分阶段对挂篮的状态进行监视观测,一般按开始、1/4、1/2、3/4和结束五个阶段观测,其观测方法与挂篮标高设定完全相同。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经最后一次监视测量结果,如果挂篮高差(即现浇节段相对于已浇阶段线型)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则应进行调整。

即同时测量和调整索力及挂篮高差,以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3.7变形和施工监控测量

3.7.1变形测量观测方法

主墩承台的沉降观测采用三等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每月施测一次。

主塔的变形监测采用徕卡TCR1201+R400全站仪(标称精度:

1″,1mm+1.5ppm)全站仪极坐标法。

测量时间根据挂篮悬浇进度进行,如果出现异常,根据需要增加观测频率,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7.2三等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50mm;

位移观测: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10.0mm。

3.7.3主墩承台沉降观测

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承台不均匀沉降将直接影响到主塔施工质量和斜拉索施工的准确性。

为确保缆索施工准确到位,主梁施工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有必要对承台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方法是在承台顶面设立沉降观测点(见图四)。

3.7.4主塔变形观测

施工过程中,应监测主塔的相对及绝对位移,以能及时准确反映主塔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确保主梁施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并分析主塔的稳定性,为整个施工的决策提供依据,以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根据我部测量仪器及技术条件,对主塔进行《工程测量规范》三等变形测量。

测定主塔由于温差、风力、风向等因素引起的偏移及其变形摆动规律。

主塔施工期间应埋设主塔变形测量监控标志,监测主塔变形,作为主塔施工参考。

1观测点布设

主塔变形观测点布设在塔顶(埋设变形观测棱镜),变形观测棱镜共2个,布置于桥轴线两侧塔顶处。

变形观测点既是垂直位移观测点,又是水平位移观测点。

2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主塔变形测量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

绘制主塔在主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曲线图,为下道工序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8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施工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定和衡量全项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准确反映混凝土浇筑后各结构部位定位点的变形情况,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编制竣工资料的原始依据。

竣工测量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物的特征角点及轴线点三维坐标,结构物的断面尺寸、轴线、垂直度。

竣工测量测设方法采用GPS卫星定位法结合全站仪三维坐标法。

根据测量成果编制竣工测量资料,并整理、分类归档。

四、施工测量质量技术管理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建立严格的测量校核、复核、审核技术管理制度,除在测量部门内部实行自检制度外,项目部实行项目总工程师、专职质检员、测量技术主管三级参加的技术复核制度,单项技术干部参加并负责单项的测量技术复核工作。

技术管理流程如下:

 

 

1、测量内业管理

(1)施工测量放样方法、施工测量方案以及重点部位施工放样计算数据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结构物特征点、轴线点施工测量放样定位。

(2)测量部接到技术部门的受控文件、施工图纸以及测量委托单后,方可进行内业计算。

(3)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测量技术的审核工作,并参加单项工程的检查与验收,项目经理或总工负责施工测量方案及报验资料的审批。

2、测量外业管理

(1)测量外业作业前,测量人员必须明确测量任务和设计意图。

(2)测量外业作业要认真、仔细、随时检查,做好原始记录,做到测量成果具有可追溯性,原始记录本分类归档保存。

(3)测量外业计算数据、外业观测记录进行100%复核,确保原始记录及计算正确无误。

(4)测量外业实行观测、记录、前视、后视签名校核制度,并进行自检、互检、专检。

(5)外业放样结束,要做好与施工技术员的交接工作。

(6)执行前馈控制、阶段控制、跟踪控制的运作理念,工序流程形成相互制约的整体,杜绝任何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的现象发生,否则不得进入后续工序作业。

五、测量人员及仪器

5.1测量人员:

高级工程师1人,

工程师(技师)2人,

测量员(高级测量工)5人,

辅助工4人

5.2测量仪器:

徕卡TCR1201R400全站仪(标称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1ppm)

徕卡TCR1202R400全站仪(标称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1+1.5ppm)

徕卡双频双星ATX1230GPS(1+2)接收机一套(静态:

3mm+0.5ppm,动态定位10mm+1ppm)

DSZ2水准仪(标称精度为±1mm/km)2台

3m双面水准尺

计算机5台

可编程计算器(卡西欧4850P)5台

六、施工测量安全防护

6.1测量人员及仪器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测量人员除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安全带,水上作业穿救生衣,自觉遵守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常规安全防护外,大桥施工为立体交叉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