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17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温室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温室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

近年来,中亚部分国家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

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亚"智慧大棚"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是()

A.甜菜

B.棉花

C.蔬菜

D.苹果

2.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智慧大棚"可以让中亚农业()

A.生产成本降低

B.产品市场扩大

C.杜绝环境污染

D.产品品质提高

【答案】1.C2.A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以及解读信息的能力。

【1】

据材料可知,"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因此可判断“智慧大棚”中种植的农产品应属于单产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大面积种植的产品不能发展温室生产。

故选C。

【2】

据材料可知,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因此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智慧大棚"最主要的是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故选A。

【点评】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渗透到农产品销售、物流和服务监管的各个环节。

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号称"千湖之国",其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

阅读芬兰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国湖泊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河流侵蚀

C.海洋遗留

D.断裂下陷

4.芬兰号称"北欧锯木场",与此称号关系最紧密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光照充足

C.蒸发量少

D.河流众多

5.某日两地居民在P点和赫尔辛基同时观测到日出,P点居民观测到太阳从正北方升起,则该日赫尔辛基的日落时间为()

A.0:

20

B.12:

20

C.23:

20

D.23:

40

【答案】3.A4.C5.D

【解析】

【3】

芬兰纬度较高,第四纪冰期冰川广布,在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大大小小的洼地,当冰川消融,积水成湖,A对。

河流侵蚀、断裂下陷一般形成狭长的谷地,而不是零散的湖泊;海洋遗留形成的海迹湖一般面积较大;BCD错。

故选A。

【4】

芬兰号称"北欧锯木场",说明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一般分布在水分较好的地区,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较小,故AD错。

芬兰纬度较高,冬半年白昼时间短,光照条件差;而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的水分条件较好,能够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故C对,B错。

故选C。

【5】

P点居民观测到太阳从正北方升起,说明P点正值极昼,当地地方时为0时,赫尔辛基在P点以东,经度相差5°,由于两地居民同时观测到日出,故赫尔辛基日出为0:

20,则可以推算该日赫尔辛基的日落时间为23:

40。

故选D。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利用日出时刻,计算出日落时刻,可以利用0时或12时为对称点,日出和日落时刻到12时(或0时)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总部位于深圳的B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锂电池、电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业务,自主研发、生产和自主品牌是其突出特色,它在全球六大洲设立有30多个工业园。

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各国相继隔离,口罩、防护服用品需求激增背景下,B公司位于总部附近的汽车工业园迅速自主研发和加工口罩生产线,生产相关抗疫医疗物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B公司总部附近工业园能够迅速转产口罩主要是因为深圳()

A.供应链保障能力强

B.口罩产业协作性好

C.航空运输条件优越

D.有较高品牌知名度

7.B公司深圳园区还可以迅速转产的工业产品是()

A.橡胶轮胎

B.导航地图

C.光学设备

D.鞋帽制品

【答案】6.A7.D

【解析】

【6】

口罩生产涉及的生产部门较少,协作性要求不高,B错。

航空运输条件优越便于口罩的及时运输,但不是影响口罩生产的主要条件,C错。

口罩生产属于转产,不是原公司的产品,与品牌无关,D错。

B公司总部附近工业园能够迅速转产口罩主要是因为深圳工业体系完善,口罩生产的供应链保障能力强,A对。

故选A。

【7】

工业园可以迅速转产的产品主要是对于原料和技术要求不高的产品,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

橡胶轮胎对于原料需求较高,A错。

导航和光学设备对于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利于迅速转产,BC错。

从工业联系的角度来看,B公司深圳园区生产口罩在生产设备、原料、劳动力方面与鞋帽制品相关性最大,可实现迅速转产,D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联系,仔细阅读材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美国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始于20世纪20年代,结束于60年代,均为自发性的移民。

1920~1930年农村移民主要迁往大城市,规模较小,且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

1930~1960年农村移民与教育没有相关性,规模较大,与非农区经济呈正相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一般而言,农村人口大量离开农业地区将使原农村地区人民生活大为改善,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在1920~1930年的美国出现,主要是当时()

A.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

B.国家重点发展城市忽视农村发展

C.美国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D.美国城市工业以高精尖产品为主

9.1930~1960年美国农村移民与教育没有相关性,其背景应该是()

A.农村农业经济不断萎缩

B.工厂流水线工人需求多

C.城市生产条件改善明显

D.城乡经济水平差别缩小

10.根据1930年美国前后农村移民规模的差异,体现出1930年前后美国()

A.迁移距离的差异

B.科学水平的差异

C.交通水平的差异

D.工业规模的差异

【答案】8.C9.B10.D

【解析】

【8】

由1920~1930年农村移民主要迁往大城市,规模较小,且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可知,这一时期不可能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A错误;国家配套政策扶持农业经济发展,会促进农村发展,与题干不符,B错误;美国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农村人口大量增加,迁移量小,影响了原农村地区人民生活大为改善,C正确;这一时期美国正处在工业初级阶段,D错误。

故选C。

【9】

由1930~1960年农村移民与非农区经济呈正相关,且规模较大可知,非农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与农业区差距扩大,工厂流水线工人需求多,为了就业,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移民到城市,B正确。

故选B。

【10】

1930年代前美国人口迁移量少,1930年代美国后大量人口迁往城市,且与教育没有相关性,说明此时美国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导致差异的原因主要为工业规模的差异,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的迁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

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完成下面小题。

11.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2.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地壳抬升导致河段变高

D.流速变慢导致河床变宽

【答案】11.B12.D

【解析】

【11】

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依次为乙甲丙,故选B。

【12】

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游河流流速变慢,外力沉积作用使得河床升高,河道变宽,D对。

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河流自海拔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处,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从图中河床海拔即可判断河流上下游关系。

某地理研学旅行团队在世界某区域进行陆地研学活动,绘制出该区域两个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该研学团队发现某时段内乙地比甲地日出早约32分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时段内甲地比乙地昼长()

A.长32分钟

B.短32分钟

C.长24分钟

D.短24分钟

14.若一探险爱好者从乙到甲沿所在地形区旅行,其行进方向和路程最接近()

A.自东北向西南1100km

B.自东南向西北1100km

C.自东北向西南900km

D.自东南向西北1400km

【答案】13.B14.D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3】

据图可知,甲位于20°纬线,乙位于30°纬线,据材料可知,某时段内乙地比甲地日出早约32分钟,说明乙地昼长比甲地长,甲地比乙低短,A、C排除;据图可知,甲位于148°E经线,乙位于152°E经线,两地经度差4°,乙地地方时比甲地早16分钟,则乙地日出时间实际比甲早32-16=16分钟,根据正午12时平分白天,则乙地昼长比甲长32分钟,所以该时段内甲地比乙地昼长短32分钟。

故选B。

【14】

据经纬度和地形剖面图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澳大利亚境内,甲在乙的西北方向,因此从乙到甲行进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A、C排除;同一经线上两地纬度差1°经线段长度为110千米,因此可判断该路程应大于1100千米,B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1°纬度距和在赤道上1°经度距的水平实地距离约为111千米。

(40000千米÷360°≈111千米/度,为了方便计算也可用110千米。

);同一纬线上两地,根据经度差计算距离:

L=经度差×111千米/度×cosα(α为该纬线的纬度)同一经线上两地,根据纬度差计算距离:

L=纬度差×111千米/度。

"冰与火"之国,其首都雷克雅未克所需能源不是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号称"无烟城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冰岛降水丰富,天气多变,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其冬季降水成因主要是()

A.对流运动

B.锋面抬升

C.旋转抬升

D.地形抬升

16.雷克雅未克被称为"无烟城市",与其自然地理成因相似性最大的现象是()

A.新加坡"花园城市"形成

B.东非大裂谷频繁火山活动

C.拉布拉多半岛的曲折海岸

D.巴塔哥尼亚高原风沙频繁

【答案】15.C16.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冰岛的气候形成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

通过区域定位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冰岛,该地区冬季形成的降水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冰岛低压造成。

【15】

冰岛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因此冬季降水的主因不是大气的对流运动,A错误;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影响较小,因此该地区冬季降水的主因不是由于锋面抬升形成的,B错误;冬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冰岛上空形成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上空形成亚洲高压,在加之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冰岛冬季降水主要是低压系统导致大气旋转抬升所形成的,C正确;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冰岛受西风的影响小,不会形成大量地形雨,D错误。

故选:

C。

【16】

雷克雅未克被称为"无烟城市",主要是冰岛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张裂地带,多火山活动。

新加坡"花园城市"形成主要是因该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光热充足,A错误;东非大裂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活动,B错误;拉布拉多半岛的曲折海岸多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C错误;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南美洲西风带的背凤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风沙频繁,D错误。

故选:

B。

【点评】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情况:

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特别是位于刚果河下游的英加市附近的河段,在25km的范围内河床总落差达近100m。

位于此处的英加电站1、2号已建成,3号正在建设中。

下图是英加水电站位置图和引水及电站布局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英加1、2、3号利用河道旁边平行的峡谷,采用无坝引水的方式发电,与修建拦河大坝抬高水位发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A.对水能资源利用更充分

B.能减少投资和移民数量

C.更有利于改善通航条件

D.有效调节水位季节变化

18.刚果河下游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缓慢,利用率很低,主要是因为()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地震等灾害③开发会影响通航等④淹没损失大⑤周边国家经济落后,电力需求少⑥资金技术等不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答案】

17.B18.C

【解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开发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7】

采用无坝引水的方式发电,与修建拦河大坝抬高水位发电相比,二者都可以对水能资源充分利用,都能很好的改善通航条件,以及有效调节水位季节变化,但是无坝取水工程简单,投资少,对天然河道的影响较小,因此相比具有的优势是能减少投资和移民数量,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8】

据图可知,刚果河流经赤道地区,流域内位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且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径流量大。

流域内地势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但该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资金和技术不足,⑤⑥正确。

故选C。

【点评】无坝引水是不设拦河闸或壅水坝而从天然河道中取水的方式。

一般适用于河道水量较丰富,引水比不大,水位及河势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引水要求的情况,无坝取水工程简单,投资少,对天然河道的影响较小。

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近日,国家水利部等提出到2035年华北地区地下水要实现采补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下图是河北三地间1964年-1998年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所示地理现象在一年中表现最突出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农业措施是()

A.重力漫流灌溉

B.禁止开采水源

C.调整种植结构

D.雨季雨水回灌

【答案】19.B20.C

【解析】

【19】

本题主要考查华北地区水资源最短缺的时间。

根据所学知识,华北地区春季冬小麦返青,用水量大,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没有到来,降水较少,故华北地区春季需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因此水位较低月份是4月,B正确。

故选B。

【20】

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华北地区气候干燥,重力漫流灌溉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A错误。

禁止开采水源不符合实际情况。

B错误。

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作物,可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C正确。

雨季雨水回灌不是农业措施,D错误。

故选C。

吉林省长春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4.8℃,最高温39.5℃,最低温-39.8℃,降雨集中在夏季。

长春市东部丘陵是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景观,景观区中存在少量砍伐和种植现象。

据统计,该区域河流含沙量6月较小,7、8月达最大。

下表为该市东部丘陵森林景观区中5-9月降水量、径流深度和侵蚀量的统计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降水量(毫米)

径流深度(毫米)

侵蚀量(吨/平方公里)

5月

73.5

7.1

136

6月

125.2

119.3

7321

7月

156.4

24.6

1342

8月

268.3

52.3

1564

9月

162.9

16.7

1973

(注∶将计算时段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径流深度)

21.长春市东部丘陵区6月侵蚀量最大,据材料推测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A.土层松软

B.土地裸露

C.坡度较大

D.降水强度

22.流经长春市东部丘陵区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7、8月,与此现象关联最紧密的是()

A.河道随降水量变化呈现季节变迁

B.土壤侵蚀物质转移过程造成时滞

C.水利工程旱季拦截雨季释放过程

D.植被对搬运物的阻滞与涵养过程

23.长春市东部丘陵区9月份侵蚀量比7、8月份都多,主要原因是()

A.月降水量比较大

B.雨季时间较长

C.植被叶片密度小

D.径流深度较深

【答案】21.A22.B23.C

【解析】

【21】

根据材料可知“将计算时段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径流深度”,据表可知,长春市东部丘陵区6月径流深度最大,土层比较松软,所以会造成侵蚀量最大的结果,故A正确。

6月为夏季,植被茂密,土地裸露较少,故B错误。

坡度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自然因素,不会在6月出现较大变化,故C错误。

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降水强度的大小,故D错误。

所以本题选A。

【22】

该地区6月份降水较小,侵蚀量最大,但含沙量较小,7、8月,降水量较大,但侵蚀量小,含沙量却最大,原因是土壤侵蚀物质转移过程需要时间,故含沙量最大出现的时间往后推移,故B正确。

根据已知材料,无法判断出河道是否随降水量变化呈现季节变迁,故A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有水利工程,故C错误。

植被对搬运物的阻滞与涵养过程会使河流含沙量减少,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所以本题选B。

【23】

与8月相比,9月降水量比较小,故A错误。

据表可知6月份侵蚀量最大,说明不是雨季时间越长,月侵蚀量越多,故B错误。

9月进入秋季,长春地区植被开始落叶,植被叶片密度小,对雨水的阻挡作用小,侵蚀作用增强,故C正确。

据表可知9月份径流深度较浅,故D错误。

所以本题选C。

(一)必考题∶共45分。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高加索地区由大致呈现西北-东南向的大高加索山脉、科尔基斯和库拉河低地,小高加索山脉以及亚美尼亚高原组成。

大高加索北侧叫前(或北)高加索地区,山脉南侧叫外高加索地区。

巴库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意为"风城",四季多风,秋季尤甚。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内力作用对该地区山脉走向的影响过程。

(2)从走向的角度分析高加索山脉对中部低地区域气候的影响。

(3)请说明巴库秋季多风的原因。

【答案】

(1)大致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大致呈东西走向;受内力挤压,形成大致东西走向的褶皱山脉与低地。

(2)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冬季北风,使得中部低地区域较为暖和;南部小高加索山脉阻挡夏季南部暖热气流,使得中部低地较为凉爽。

平行的大小高加索山脉中部所形成的低地可使得西风深入东部且有加速效应(狭管效应)。

(3)位于里海岸边,多昼夜间海陆风;附近有高大山地,地形起伏大,多山谷风秋季多风;西部为大致东西向低地,对秋季开始盛行的西风阻挡小;秋季处于气候变化时节,南北气流影响明显。

【解析】

本题以高加索地区为背景,考查高加索地区地形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印度洋板块纬度较低,亚欧板块纬度较高,板块交界地带呈东西走向;受南北方向内力挤压,形成一系列大致东西走向的褶皱山脉与低地。

(2)北部大高加索山脉海拔高,对北部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明显,使得中部低地区域冬季比较温暖。

南部小高加索山脉能够阻挡夏季来自南部的暖热气流,使得中部低地免遭热浪的侵袭,使当地较为凉爽。

呈东西走向的大小高加索山脉有利于西风的深入,狭管效应明显,使中部低地能够受到西风的影响。

(3)高加索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位于40°N附近,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对秋季开始盛行的西风阻挡小,使巴库秋季风力大;周围多高大山地,地形起伏大,易形成山谷风,使当地多大风。

巴库位于里海岸边,有利于海陆风的形成。

2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角,是世界的最东北端,有"地球东极"之称。

首府首府阿纳德尔是一座彩色城市,房屋外墙涂刷各中鲜艳的色彩,被称为"俄罗斯最明亮的城市"。

近年来常常出现建筑物倾斜和裂缝现象,并有倒塌危险。

阿纳德尔河口处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该溺谷呈V形,原来位于陆地上,后被海水淹没。

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居民点较少,以小镇和村庄为主,居民点之间以直升飞机或小飞机为主要运输方式。

(1)请从气温的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以及该城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

(2)从水文角度分析阿纳德尔河对阿纳德尔溺谷影响。

(3)请分析楚科奇地区居民为什么只能乘坐直升机或小飞机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

【答案】

(1)该地气候寒冷,彩色建筑较为醒目,提高人们的心理热度;彩色外墙能多吸收与保存外界的热能;近年来全球变暖,该地区冻土解冻,地基变形,建筑出现裂缝。

(2)地质历史上阿纳德尔河流水速度快,流水侵蚀形成V形河谷;溺谷形成后,阿纳德尔河带来泥沙对阿纳德尔溺谷进行淤积。

(3)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少,镇与镇距离远;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道路。

【解析】

本题以俄罗斯楚科奇地区自然环境及聚落分布和交通方式为材料,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难度较大。

【详解】

(1)从气温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的原因主要从不同颜色对光热的吸收作用角度考虑,而裂缝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考虑。

读图可知,该地纬度较高,位于北极圈附近,气温低,彩色建筑外墙吸热能力强,同时,可以提高人们心理热度,有助于防寒。

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要结合材料“近年来”,说明建筑出现裂缝与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有关,主要是下沉系数差异导致的,由于全球变暖,冻土融化,地基变形,出现裂缝。

(2)水文角度分析河流对溺谷的影响主要从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两方面考虑。

河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地质时期,流水侵蚀使得V型河谷形成。

而溺谷形成后,河流沉积作用增强,泥沙淤积作用增强。

(3)由材料可知,“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居民点较少,以小镇和村庄为主”,说明当地人口稀少,主要是由于纬度高,气温过低,不适宜人类居住,城镇之间距离较远,人们出现少。

同时,该地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缺乏,居民较远距离出行需要借助直升机或者小飞机。

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总部位于广州的M企业主要生产外销产品,十年前该企业将其生产基地迁往西部某省省会,最近两年,该企业又将其生产基地迁往该省所属的C县城,并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下,在其下面的几个乡镇建立分散的扶贫生产车间,扶贫车间工人主要来自该镇贫困劳动人口。

生产车间的原料除了来自广州外,还有来自该县本地农产品。

(1)指出M企业在县城所属的镇上建立扶贫生产车间对企业的好处。

(2)说出分散在各个镇上的扶贫生产车间对当地镇与乡村间联系的影响。

(3)为减少企业相关运输费用,请你为该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答案】

(1)节省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优惠。

(2)充分利用当地农村原料加强了镇与乡村之间人口流动;提高了镇和乡村间货物的往来频率;促进了镇与乡村间信息和文化的交流。

(3)提高当地原料来源比重;从省会城市直接出口等。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