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205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 专题2doc.docx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升练专题2doc

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近代西方世界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广东雅礼中学)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

【答案】 A

【解析】 C项叙述的情况并不符合当时两国的实际;D项金银需求量大的并不只是局限于西、葡两国;而谈地理优越的话,法国和英国地理位置也不错,在这点上西葡两国并不占绝对优势;只有A项,当时两国刚刚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且对探险活动大力支持,这是造就新航路探险由西葡两国领导完成的主要原因。

2.(2015·泰州)“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引起了商业革命B.引起了价格革命

C.开始了殖民扩张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信息“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可知新航路开辟使贸易活动范围扩展、商品种类增加,这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A项符合题意。

3.(2015·南通)“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

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

”据此推断科恩是(  )

A.荷兰的殖民官员B.印尼的民族英雄

C.西班牙的探险家D.法国的殖民总督

【答案】 A

【解析】 该题需要研读出材料所隐含的信息内容,即荷兰在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过程中,与葡萄牙等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亚洲抢占殖民地的事实。

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地点与时间信息,并与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相关史实相联系。

B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可以从国籍印尼来排除。

4.(2015·泰安)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①③符合当时殖民者的入侵给北美洲带来的灾难;②与史实不符,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种族奴役、灭绝政策,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后来不得不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④与时间不符,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

所以应选C。

5.(2015·安徽六校教研会)“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

A.天才发明者无法决定历史的发展轨迹

B.历次工业革命很少将科学原理付诸实践

C.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

D.科学研究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 C

【解析】 由“……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可知材料强调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C项正确。

材料并不是强调科学发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问题,A项与题意无关;历次工业革命特别是后两次将大量的科学原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源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D项符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

6.(2015·滨州)《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珍妮纺纱机

C.发电机D.电子计算机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该现象出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C项发电机是这一时期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排除A、B、D三项。

7.(2015·江西五校联考)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  )

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

B.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

D.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820年至1870年”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从图表材料可以看出,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

8.(2015·惠州)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D.自然环境的改善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欧洲人口激增,比世界其他地区增长速度快很多,1750~1850年间,正是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故A项正确。

民主制度与人口增长没有必然关系,B项错误;殖民扩张只能导致财富增加,且时间要早于材料时间,C项错误;自然环境是否改善材料没有体现,D项也可排除。

9.(2015·临沂)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生产模式的转型

C.创新机制的激励D.市场需求的带动

【答案】 D

【解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技术发明的影响,故B项错误;创新机制的激励也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原有的生产工具代表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利润驱使生产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导致“连续涌现新奇事物”,这是根源,故D项正确。

10.(2015·潍坊)“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

”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答案】 B

【解析】 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不是“光荣革命”的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体现封建专制的结束,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世纪中叶,与“光荣革命”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是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5·泰州)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

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时间

结果

1832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年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英国议会改革使民主不断扩大范围,但无法体现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从题干信息“1832年中产阶级、1867年城市工人、1884年农村工人、1928年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可知,英国的议会改革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特点,故B项正确;表格中只是体现英国议会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民主的趋势,但并不能就此推断实现了选举权利的平等,故C项错误;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推动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原因,但不是其主要特点,故D项错误。

12.(2015·南通)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合众国不得授予任何贵族爵位,凡是在合众国担任任意职务……非经国会同意,不得从任何国王、君主或外国接受任何种类的……官职或爵位。

”这一规定旨在(  )

A.保持国会绝对权威B.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C.防止封建君主专制D.保障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 D

【解析】 美国当时排除贵族爵位,是因为美国人将平等视为全部制度的基础,防止特权以及由此造成的对个体独立精神与尊严的侵犯,而独立精神与个人尊严是共和政体最好的保障。

从一般解题技巧来看,C项还是为了保障D项,即从根本上维护共和政体。

此外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C项也与美国国情不吻合。

正确答案D。

13.(2015·广州)教授马克垚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一革命后为下列哪一政体的建立提供前提(  )

A.君主立宪制B.总统共和制

C.议会共和制D.开明君主制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可以看出题干中所指国家是美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对的对象是英国,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故选B。

14.(2015·孝感)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

“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

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  )

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

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

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

D.私人垄断发展获得法律保障

【答案】 D

【解析】 题干信息“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可知题干强调的是重新解释法人,故A项错误;此题目考查的是“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的影响,而非理论来源,故B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知最高法院的修正案不但维护产权,还有维护生命和自由的权利,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出现了私人垄断,从材料信息“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可知保护了私人垄断,故D项正确。

15.(2015·北京西城)某学者称:

“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专制君主的存在。

”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18世纪初的法国B.18世纪后期的英国

C.19世纪末的德国D.20世纪后期的日本

【答案】 C

【解析】 “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专制君主的存在”表明该国政体中君主的权力极大,但又不是君主专制政体,应属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结合所学知识,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政体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6.(2015·海南模拟)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

他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明智者学派(  )

A.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B.言行体现了艺术性

C.十分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奠定奴隶主民主派的理论基础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古希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故A项正确。

言行的艺术性不属于智者学派的特征,故B项错误。

智者学派重视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研究,自然学派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故C项错误。

奴隶制民主政治是智者学派产生的基础,故D项错误。

17.(2015·嘉兴)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

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  )

A.孟子 苏格拉底B.孟子 普罗塔哥拉

C.墨子 亚里士多德D.韩非子 柏拉图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信息“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可以判断这是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思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可以概括出是孟子和普罗塔哥拉的主张,故B项正确;题干信息“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因此墨子不符合,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代表,而材料“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强调的是儒家,故D项错误。

18.(2015·嘉兴)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

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知文艺复兴没有在热那亚兴起的原因是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而不是经济实力弱,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并非是对中世纪封建文明的延续,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能否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关键是谁掌握了城市的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3~14世纪,此时工业资产阶级并未产生,故D项错误。

19.(2015·绍兴)马丁·路德说:

“除非一切人为制定的教义不论其内容如何都被干净彻底地加以废除,否则就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一丝希望。

我们唯有获得了福音书所带来的自由,才能在一切方面依照它所做出判断并指导我们的生活。

”这一观点蕴含的思想不包括(  )

A.“主权在民”思想B.“理性”思想

C.“信仰得救”思想D.自然法思想

【答案】 A

【解析】 “主权在民”思想认为国家主权来源于人民,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主权的内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由材料“才能在一切方面依照它所做出判断并指导我们的生活”可知马丁·路德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符合“理性”思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信仰得救”是指信仰耶稣,人的灵魂就可以获得救赎,题干中马丁·路德认为要获得救赎就要信仰福音书(《圣经》),要靠自己的虔诚信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自然法与人为法相区别,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认为法律起源于自然状态,马丁·路德认为教义不应该由人为制定,与自然法的观点相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015·潮州)“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殖民扩张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

【答案】 D

【解析】 注意关键词“怀疑”“理智”“自然规律”这些都反映了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想,故选D。

A项与材料“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不符,排除该项;B项是人文主义复兴时期;C项是人文主义发展;而启蒙运动则是发展到理性的阶段。

21.(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

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

他说的“外物”包括(  )

①神职人员 ②苦修行善 ③阅读《圣经》 ④购买“赎罪券”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说明马丁·路德主张只有内心的坚定信仰才是获得灵魂救赎的唯一途径,即主张“信仰得救”,一切外在事物对拯救灵魂并不起作用,所以①②④符合马丁·路德的“外物”条件,而③阅读《圣经》是信仰上帝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不在“外物”范围之内,故本题选择C项。

22.(2015·潍坊)某思想家时说“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

这位思想家应是(  )

A.苏格拉底B.薄伽丘

C.马丁·路德D.伏尔泰

【答案】 C

【解析】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批判教会贪腐,材料中信息不符合他的思想,故B项错误;“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是信仰得救的体现,属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3.(2015·淄博)恩格斯说: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

A.肯定人性B.信仰上帝

C.提倡理性D.宣传科学

【答案】 C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可知他们为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依据所学,法国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

依据所学,肯定人性属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信仰上帝属于宗教改革的主张,故A、B两项错误。

宣传科学虽然属于启蒙运动的主张,但不属于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与题干中“主要表现在”不符,故D项错误。

24.(2015·福建质检)《世界史纲》指出:

“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

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

”该论述(  )

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马克思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再结合选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25.(2015·海南模拟)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

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

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

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B.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答案】 D

【解析】 题干所给材料中“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表明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其民族精神,故D项正确。

对民主政治的推动、对国际工运的支持、改造旧世界的理想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C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2015·合肥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刺史的职责是“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

……“六条问事”是:

第一条,势家豪族土地数量和住宅规模超过制度规定,依仗财大势强欺凌贫穷弱势者。

第二条,“二千石”不按皇帝命令办事,不遵守法律制度,背公向私,假借诏令以牟私利,损害百姓利益,掠夺民脂民膏,聚敛财富,为非作歹。

第三条,“二千石”不认真查明疑难案情、草率定案,胡乱杀人、怒则乱罚。

喜则乱赏,烦扰苛暴,残民以逞,为百姓所痛恨,弄得天怒人怨,山崩石裂,灾异妖言并出。

第四条,“二千石”选人用人不公,嫉贤妒能,压制人才,任人唯亲,亲近信用顽劣奸诈之徒。

第五条,“二千石”子弟仗势逞威摆阔,干预公务,染指司法,向主管人员请托。

第六条,“二千石”不讲公德,不顾体统,低三下四地巴结豪强,贿赂公行,破坏政令。

(汉代郡守、国相年俸二千石谷物,所以常称他们为“二千石”)。

——摘编自田九川《历史上的“刺史巡视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刺史巡视监察的对象、内容。

(5分)

材料二 据《世法录》记载,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御史雷励误把良民判为徒罪。

明太祖查获其事,责之曰:

“朝廷能使顽恶慑服,良善得所者在法耳。

少有偏重,民无所守。

尔为御史,执法不平,何以激浊扬清,伸理冤枉?

徒罪尚可改正,若死罪论决,可以再生乎?

”并命法司论雷励之罪,以示警戒。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宣宗又特谕都察院:

“朝廷设风宪(掌管监察的御史),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

近年以来,未尽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倒置,风纪废弛。

令吏部:

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选授)风宪。

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

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

(2)提炼材料二中明朝有关监察方面的主要信息。

(4分)

材料三 1967年英国通过《议会行政监察专员法》,规定议会行政监察专员终身任职,直到退休年龄。

只在行政监察专员有严重不法行为时,由议会两院弹劾才能免职。

监察专员的职责是监督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办公,防止其不当活动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保证对受到政府不当活动侵害的公民提供必要的补偿。

监察专员管辖范围,限于公民因中央行政机关的不良行政(包括行政人员偏见、疏忽、迟缓、不作为及其他)而使利益受到侵害时的申诉。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简要说明。

(不得摘抄原文)(3分)

【答案】 

(1)对象:

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豪强地主。

(2分)

内容:

行政、司法、用人及管教子弟、官德官风等各个方面。

(2分)

(2)问责、纠正监察官员执法的失误;严格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和追责。

(4分)

(3)有法律保障;行政监察专员终身任职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体现了议会对政府的监督。

(3分)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关键词“势家豪族土地”“二千石”分析,其中“二千石”指的是地方高官。

第二问内容依据信息刺史的职责是“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归纳。

(2)依据材料二第一小段材料可知明太祖严厉问责、纠正监察官员执法的失误;依据材料二第二小段材料可知明宣宗时期严格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和追责。

(3)依据“《议会行政监察专员法》”“行政监察专员终身任职,直到退休年龄”“监察专员的职责是监督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等信息归纳特点。

27.(12分)(2015·孝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405~1433)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1487~149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共同点一:

都把目标投向了印度洋

原因:

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

共同点二:

背后的支持力量都是专制君主

原因:

海外探险航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君主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

共同点三:

尽可能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

原因:

海外探险航行风险巨大,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有利于节省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每一点6分)

【解析】 依据材料中所给地图信息可以看出,二者在目标上都是海洋。

其形成此特点的原因结合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可知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可知二者都是在封建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航行,究其原因就是海上航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而封建王室有实力提供这些条件;结合所给地图中展现的航路来看,都是在先前丝绸之路航线的基础上进行的航行,究其原因就是要将风险降到最低,节省成本。

28.(12分)(2015·泰州)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