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土设计GXG.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63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土设计GXG.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排土设计GXG.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排土设计GXG.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排土设计GXG.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排土设计GXG.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土设计GXG.docx

《排土设计GXG.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土设计GXG.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土设计GXG.docx

排土设计GXG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

 

排土设计

 

编制单位:

XXX煤矿地测技术科

编制日期:

二〇二〇年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煤矿

排土设计

 

编审人员

项目编审

姓名

专业

签字

编写人

XXX

采矿

XXX

采矿

技术负责人

XXXX

测绘

第一节矿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1、位置

X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煤矿(以下简称XXX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煤田铜匠川详查区的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准格尔旗神山镇,矿区的地理坐标为:

东经:

XXXXX

北纬:

XXXXXXXX

2、交通

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XXX煤矿北行1.2公里可达神~弓公路,沿神~弓公路北行6公路即可到达109国道,沿国道西行9公里与包头~府谷公路相连,沿包府公路到东胜市约10公里,东胜~包头有运煤专线,里程为100公里。

本矿交通极为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

 

图1-1-1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矿区的地形特征为侵蚀性丘陵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基本呈一斜坡状。

区内地形复杂,受毛乌素沙漠的影响,本区大部被风积沙覆盖,区内沟谷纵横,多为向源侵蚀。

三、水文

区内由西北向东南流向的杨森~XXX,位于矿区的西部,中部为XXX支流,大体上形成“平行状”水系,矿区的北部有一较大沟流过,为本区内的间歇性地表水体。

四、气象

本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沙漠的高源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全年少雨,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最大冻土深度1.50m。

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降雨量为194.7~531.6mm,年蒸发量为2297.4~2833.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5倍。

春冬两季风力较大,一般在4级以上,最大风力可达10级,风向多为西北风。

五、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知:

本区所处地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0,对照烈度为7度,据了解本区近年来未发生过地震。

第二节资源条件

一、矿田地层构造

(一)区域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

东胜煤田铜匠川区内大部被风积沙及黄土覆盖,基岩在详查区东部的较大沟谷中出露,依据地面地质及钻孔等资料可知,区内地层由老至新有:

上三叠统延长组(T3Y)、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中侏罗统安定组(J2a)、上侏罗~下白恶统志丹群(J3-k1Zh)、第三系(N2)、及第四系(Q)。

详见东胜煤田区域地层表(表1-3-1)。

2、区域构造:

东胜煤田铜匠川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胜隆起之东南边缘地带,基本构造形态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走向N25°W,倾向S65°W,倾角1~3°,具有宽缓的波状起伏。

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地层一览表

表1-3-1

地层

单位

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岩性

Q

全新

统Q4

0~68.24

16.41

主要由风积砂层,次为河流淤积、洪积层。

风积砂成份以细粒石英为主,沙流淤积层岩性为砂、粉砂或砾石,洪积层以砂、砾石为主。

更新

统Q3

上部为淤积层,岩性为砂、粉砂及黑色土壤,底部为马兰黄土,岩性为淡黄色亚砂土,柱状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

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R

N2

0~10.14

4.43

上部为粉红色砂质粘土、亚砂土,下部为灰色、桔黄、棕红色砾岩夹棕红、棕黄色砂岩,分选及滚园度差,呈半胶结状态,松散。

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上侏罗

下白垩统

J3~K1zh

7.37~185.85

85.86

上部以砖红、粉红及灰绿色的细、粉砂岩为主,局部含砾,泥质胶结,较疏松,具大型斜层理。

下部为紫红、桔黄色的杂色砾岩及含砾粗砂岩互层,夹粉砂岩,砾石以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石英岩等组成。

分选差,磨园中等,泥质胶结,较疏松。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J2

J2a

11.26~48.74

27.47

为一套紫红、砖红、黄棕色中、细粒砂岩,中夹灰紫色砂质泥岩。

底部为浅黄色,向上变为浅紫色的巨厚层状砂岩。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J2z

15.56~161.85

96.07

上部为一套杂色的细、中粒砂岩,颜色为灰白、灰黄、灰兰、灰绿、灰紫色等,泥质或粘土质胶结。

底部为厚层状的灰黄色中粗粒砂岩,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

含较多铁质、泥质结核。

底部局部含1号煤层。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下侏罗统

J1-2Y

J1-2Y3

39.70~84.09

63.06

上部主要由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2号煤组成。

底部为灰白、黄绿色细、粉砂岩及泥岩,具小型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J1-2Y2

33.10~78.30

63.77

主要由灰—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和3、4号煤组组成。

底部为厚层状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具波状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J1-2Y1

13.66~96.97

64.96

主要为灰、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灰黑色、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煤组成。

含5、6号煤组。

底部为灰色~灰白色的细中粒砂岩,局部相变为粗砂岩或砾岩,发育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上三叠统T3y

>132.80

由灰绿色、灰白色细、中粒石英砂岩组成,含较多云母及少量的暗色矿物,粘土质胶结,局部地段顶部有明显的风化壳产物。

(二)矿田地质构造

1、矿田地质

本矿田位于铜匠川详查区的东南部,地形切割较为严重,约有50%的地段被第四系风积砂与黄土覆盖,其它为基岩出露,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据钻孔资料揭露,区内地层由老到新有:

(1)上三叠统延长组:

(T3-y)

岩性特征为灰绿、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含较多的云母及少量的暗色矿物,中上部夹煤线或油页岩,该组地层为煤系地层的沉积基底。

(2)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

该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砂岩及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组成,该组地层的上部含煤性较好,发育的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本矿所采的3-1煤层就位于延安组的中上部,下部含煤性也较好,5-1煤层厚度较大,平均5.37米,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其它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与不稳定煤层。

该组地层平均厚度为206.22米,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3)中侏罗统直罗组:

(J2Z)

该组地层岩性为一套杂色的细、中粒砂岩,泥质或粘土质胶结,较疏松,含有铁质结核和硅化木。

区内所有钻孔揭露,由于遭受后期剥蚀,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为2.02~152.23米,平均厚度119.52米,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该组地层仅在核实区西北角残存并出露。

(4)第三系上新统(N2)

区内零星赋存,主要岩性下部为灰色、棕黄色砾岩夹棕红色砂岩,呈半胶结状态,松散;上部为粉红色砂质粘土、亚砂土,含白云母碎片及钙质结核,该层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厚度3.44~12.52米,平均7.68米。

(5)第四系(Q)

区内广泛分布,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底部为更新统马兰组黄土(Q3m),岩性为淡黄色亚砂土,柱状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厚约12米;下部为更新统淤积层(Q3a12)岩性为砂、粉砂及黑色土壤层,局部赋存;上部为全新统风积砂(Q4eol),在区内大面积覆盖。

2、矿田构造:

本区位于铜匠川矿区东南部,其构造特征和铜匠川矿区相一致,为一向SW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3°。

褶曲与断层均不发育,无岩浆活动,为简单构造地区。

二、含煤地层

本区的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为一套以内陆盆地沉积为特征的碎屑岩含煤建造。

依据其岩性、岩相及含煤特征,将该组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段,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下岩段(J1-2y1)

该岩段位于延安组下部,岩段厚度为56.73~96.97米,平均72.05米。

底部主要为一套由中~粗粒砂岩或含砾粗砂岩组成的粗碎屑岩。

岩石呈灰白色,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其矿物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粘土质胶结,具角度较缓的交错层理。

中上部为一套由砂岩、泥岩及煤层构成的含煤沉积。

砂岩层厚度相对较小,横向上连续性较差,具槽状交错层理。

在粉砂岩及泥岩中发育水平层理、波状及透镜状层理,局部可见小型交错层理、浪成沙纹交错层理。

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但一般保存不好,多为植物茎部及叶部残片。

该段发育5、6号两个煤组,4~15个煤分层。

具含煤层数多,层间距小,煤层厚度除5-1煤层达5米左右外,其它煤层厚度均较小,横向上变化大的特点。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中岩段(J1-2Y2):

5号煤组顶板砂岩至3号煤层顶板砂岩底界,该段的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的粉砂岩、砂质泥岩与3-1、4-1号煤组组成。

局部常相变为粗砂岩及泥岩。

在煤层底板常出现砂质粘土岩和根土岩。

尤其是在3-1号煤层底板,常可见到一层砂质粘土岩或粘土岩。

该段岩层主要由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岩段厚度为49.93~68.70米,平均厚度62.81米。

分选、滚圆度均较好。

层理以波状及交错层理较为常见。

植物化石极为丰富,且保存完整。

动物化石主要是瓣鳃类、介形类的淡水动物化石。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上岩段(J1-2Y3):

由3号煤组顶板砂岩至延安组顶界,全段厚度12.34~39.59米,平均厚度28.66米,该段赋存有2号煤组。

岩性以灰白色的中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2号煤组组成。

其中粗碎屑岩在本段占有很大比例,并多以透镜体出现。

在各类岩石成因标志上显示出以小型波状及交错层理为主,属板状和槽状类型。

泥质胶结为主,含有少量炭屑和植物化石,并呈水平状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含煤性

在延安组含煤地层中,自上而下各岩段均有煤层赋存。

由于各煤层所处环境位置不同,致使各岩段煤层发育情况及含煤性亦各不相同。

延安组含煤地层中含煤10~18层,一般为14~16层;含煤总厚度为12.99~28.41米,平均20.57米。

含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总厚度10.14~20.98米,平均15.36米。

延安组地层平均厚度为206.22米,该组地层总含煤系数为10%,可采含煤系数为8.2%。

依据延安组各岩段的环境及岩性特征、煤层自身的发育情况及组合关系,将区内煤层自上而下划分为2、3、4、5、6五个煤组,11个分煤层。

其中2号煤组位于上岩段(J1-2y3),内含2-1及2-2两个煤层,2-1煤层在本区遭受剥蚀,不发育,2-2煤层也遭受剥蚀,在区内大部残存。

上岩段中含煤1~7个分层,一般为2~3层。

含煤总厚度3.62~11.92米,平均7.92米。

上岩段地层总厚度平均为67.65米,岩段含煤系数11%;3~4号两个煤组位于中岩段(J1-2y2)。

主要含3-1、4-1煤层。

该岩段中含煤2~8层,一般3~5层。

含煤总厚度6.25~11.26米,平均8.83米。

中岩段地层平均厚度为62.81米,其含煤系数为14%;5、6号两个煤组位于下岩段(J1-2y1)。

两煤组自上而下可分出5-1、5-2、6-1中、6-1下、6-2中、6-2下六个主要煤分层。

下岩段中含煤4~15层,一般8~11层。

含煤总厚。

XXX煤矿各煤层情况一览表

表1-3-2

煤层号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m)

顶板

底板

可采

情况

稳定

程度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2-2

0.26-1.35

0.81

砂质泥岩

细砂岩

局部

可采

不稳定

38.98

3-1

1.40-4.52

3.59

砂质泥岩、砂岩

砂质泥岩、泥岩

大部

可采

不稳定

17.52-35.52

28.60

4-1

0.23-2.66

1.57

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

大部

可采

不稳定

23.58-45.19

34.07

5-1

4.72-6.02

5.37

全区

可采

稳定

8.77-15.39

11.11

6-1中

0.70-1.07

0.92

大部

可采

较稳定

8.73-26.78

18.03

6-2中

0.29-1.63

1.13

局部

可采

不稳定

第三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一、工程地质特征

1、松散层的土工试验

本区第四系松散层覆盖面广,厚度为0.50~33.25米,一般厚度为9.05米。

为了说明区内松散层的工程地质特征,从土样试验成果可知:

检散层比重为2.69g/cm3;渗透系数为5.6×10-3m/s,不均匀系数为2.18,含水量为2.4%;孔隙度为39%,天然休止角在干燥状态为40度,含水状态为30度。

2、基岩岩石物理力学试验

详查区内有专门性的地质岩样钻孔2个,其岩石力学试验资料,可作为本区岩石力学性质的综合评价依据。

根据测试结果,将岩石分为三类,即:

砂岩类、粉砂岩、泥岩类。

按照抗压强度的大小,分别确定岩石的坚硬级别。

(1)2-2煤顶板岩石力学性质:

1)砂岩类:

容重为2.089~2.497g/cm3,一般为2.341g/cm3。

孔隙率为4.55~20.66%,一般为10.66%。

凝聚力为3.48~10.96兆帕。

抗剪强度随着角度的增加正应为18.4~4.3兆帕,剪应力为18.4~9.0兆帕,测试角分别为45°、55°、65°三个角度(下同)。

具有抗剪强度由硬级~软级的变化趋势。

抗压强度为13.3~43.5兆帕,一般为31.85兆帕,属硬~特硬级。

2)粉砂岩类:

容重为2.350~2.493g/cm3,一般为2.432g/cm。

其它各项指标近于砂岩类。

抗压强度为9.9~52.4兆帕,一般为35.99兆帕,属软~特硬级。

3)泥岩类:

容重为2.190~2.467g/cm3,一般为2.420g/cm3。

孔隙率为6.03~13.37%,一般为7.57%。

而泥岩类的软化系数为0.18~0.87,一般为0.41,为遇水易软化的岩层。

天然状态下的抗强度为9.4~46.5兆帕,一般为31.8兆帕,属软~特硬级。

4)2-2煤岩石力学性质:

容重为1.260~1.368g/cm3,一般为1.306g/cm3。

孔隙率为2.15~8.69g/cm3,一般为6.56g/cm3。

抗压强度为17.7~26.2兆帕,一般为22.2兆帕,属硬岩级。

(2)2-2~3-1号煤顶板岩石物理性质:

1)砂岩类:

容重为2.059~2.530g/cm3,一般为2.257g/cm3。

孔隙率为2.56~22.42%,一般为15.27%。

凝聚力为3.79~8.39兆帕,一般为6.20兆帕。

抗剪强度具有随着角度的增加,应力呈减小的变化。

正应力为17.0~3.4,剪应力为17.0~7.5兆帕。

抗压强度为16.7~60.5兆帕,一般为36.2兆帕。

属硬~特硬级。

2)泥岩类:

容重为2.360~2.486g/cm3,一般为2.423g/cm3。

孔隙率为5.02~10.45%,一般为4.73%。

凝聚力为3.52~7.55兆帕,一般为5.98兆帕。

而软化系数为0.18~0.51,一般为0.39。

是极易软化~易软化的岩石,具有失水分解成片状和粉末状的性质。

剪应力的变化同上,正应力为16.0~2.9兆帕,剪应力为16.0~6.8兆帕。

抗压强度为15.1~87.6兆帕,一般为37.7兆帕。

属特硬级。

该段内的粉砂岩,介于泥岩类与砂岩类之间,各项力学试验指标近于砂岩类,属特硬级岩层。

3)3-1号煤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容重为1.24~1.346g/cm3,一般为1.298g/cm3。

孔隙率4.02~10.79%,一般为6.82%。

抗压强度为10.1~21.7兆帕,一般为17.1兆帕,硬级属软~中等。

二、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条件

本矿位于铜匠川矿区的东南部,地形切割比较严重,沟谷十分发育,地表水体较为集中,地下水体较为分散,属地表迳流区。

水文地质条件为一类二型。

区内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区西北部,标高为1465米。

最低点为XXX,标高为1385米,地形上为一个北西高,南东低的斜坡状山地。

本区主要研究2-2煤顶板直接充水层与第四系松散层之间的相互关系,3-1、4-1号煤主要含水岩段、隔水岩段的特征及充水方式,其次是4-1煤组以下的地下水的主要特征及对未来矿坑的影响。

该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三者相互依存,条件简单。

主要充水以第四系松散层补给2-2煤顶部潜水。

其次是以裂隙为主的承压水。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可划为一类一型,但沟谷地段为一类二型。

第四节排土场边坡稳定

一、排土场基底及排弃物料概述

外排土场位于首采区南部,外排土场基地第四系(Q)覆盖层为黄土堆积,由冲积、风积、洪积和坡积物组成,以黄褐色、灰白色、浅黄色、杂色粉砂、细砂、亚砂土、砂土、残积砾石及灰黄色、浅灰色含砾粗、细砂等组成。

揭露地层厚度2.50m~35.43m,平均14.84m。

排土场基底较稳定、平坦,对露天矿边坡稳定影响小,不受地表水影响。

露天矿外部排弃物料由表层沙土、各种泥岩与砂岩的混合物所组成。

大部分为泥岩,占所有剥离物的75%以上。

内排土场位于5-1煤层底板以上,基底为泥岩,基本呈水平状态。

排弃物料一般按地层顺序排放,只有局部存在混排现象。

基底受地下涌水及大气降水的影响,认为有残余水存在。

二、排土场边坡稳定计算

1、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因素

(1)边坡高度

(2)坡面角度

(3)基底倾斜角度

(4)物料抗剪强度指标

(5)地表水的冲蚀

(6)其他外在因素

以上各因素均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排土场边坡稳定性。

2、在无排土场有关工程地质资料情况下,作以下假定。

(1)排弃物料抗剪强度指标由类比法取得。

容重r=1.95t/m3

内摩擦角26°

凝聚力C=1KPa

(2)排土场基底基本水平且稳定

(3)排弃物料边坡的潜在滑动模式为圆弧滑动。

(4)计算中考虑地震影响

排土场帮坡体是由土沙和岩石混合物料排弃而成,分层排弃的土沙和岩石,在顺台阶坡面上分层不很明显,松散体又经压实已产生再生凝聚力。

所以滑坡破坏模式也是上部垂直裂缝,下部呈圆弧面滑落,如果基底不稳定,还将牵动基底隆起或基底顺层滑坡。

根据排弃物料岩性组合分析,未来排土场边坡潜在滑动模式可能为圆弧切底滑坡。

3、计算方法

(1)滑动模式确定

根据工程地质岩性组合特征,岩层产状,构造的分布情况及采场边坡形成的条件来看,未来边坡滑动模式主要是切割弱层而产生圆弧滑动。

滑动模式如图2-2-1所示。

设计以端帮帮坡角做为采场边坡稳定计算的目标,计算在什么角度的边坡条件下,端帮和工作帮的稳定系数。

其计算方法为Bishop法。

根据计算分析可知:

在边坡高度155m时,帮坡角38°,稳定系数1.302,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所确定的露天矿境界以此为据。

(2)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采用了Bishop条块法,采用迭代法逐次逼近求解。

采场预想滑面示意见图2-2-1。

数学模型如下:

F=

式中:

X=〔Ci+(rhi-rW·hWI)tgφi〕△Xi/cosαi

Y=tgαi·tgφi

Z=rhi△Xi·Sinαi

Q=

rw·Z2·α/R

必须满足条件:

(1)δ′=

(2)cos(1+Y/F)>0.2

式中:

F——稳定系数

Ci——瞬时粘结力

r——岩石容重

hi——条块高度

rW——水容重

hwi——水位高

Φi——瞬时内摩擦角

△Xi——条块宽度

αi——条块底面倾角

Q——张裂隙水的水平作用力

δ′——有效正压力

经计算,外排土场排弃高度95m,边坡角22°,稳定系数为1.37。

内排土场排弃高度为80m左右,边坡角23°,稳定系数为1.33。

原设计排土场最终边坡角为18°,该矿实际外排土场边坡角度大于34°,并没有产生滑坡现象。

故本设计外排土场边坡角选择22°,内排土场边坡角选择23°。

设计所取用的边坡角满足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要求。

同采场一样,在本矿进行进一步的边坡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后根据具体条件对上述露天矿边坡角进行修正。

排土场稳定系数、帮坡角与深度关系见插图2-3-1《排土场帮坡角α与稳定系数K关系曲线》。

三、保持排土场边坡稳定的措施

1、依据剥离物的强度调整排弃顺序

坚硬物料排在边坡的下部,排土场中部可适当排弃一些强度低的物料,而周边对边坡稳定要求较高的部位则必须排弃一些强度较大的物料。

2、完善采掘场、排土场周边防排水体系

(1)在外排土场未建立之前,排土场周边的排水系统必须尽早建成。

为此,在排弃时,基底尽量排弃块大的、坚硬的、遇水不易粉化的岩石,尽量不要破坏原有沟底的迳流条件,保证暴雨时畅通无阻。

(2)为了保证排土场边坡稳定,外排土场上盘边坡周边建立挡土墙,使排土场上部积水不得顺排土台阶坡面流下,冲毁排土场边坡。

在排土场基底低洼处建立完善排水系统,使排土场汇集的雨水尽快排出,以提高内、外排土场边坡整体稳定性。

3、加强排土场基底管理

(1)在排土场底部应尽量排弃块大的、坚硬的、遇水不易粉化的岩石,以保证排土场基底的稳定性。

(2)排土场基底的积水要及时排出,确保内、外排土场边坡稳定。

(3)必要时在煤层底板设置“鱼刺状”的排水沟和集水沟,沟内设滤水管或盲沟形成沿内排土场底部的排水系统,及时将内排土场底部的水排出。

(4)定期监测内、外排土场底部及上部边坡的滑坡动态,及时采取稳定边坡的措施。

4、控制雨水、地下水渗入内排土场底部的措施

(1)在排土场达到最终位置的平盘和坡面铺设一层渗透系数小的粘土,用压路机压实,形成防渗层,在其上再铺一层土壤,绿化植被;

(2)在内排土时沿端帮境界排弃10m宽的隔水墙,减少地下水的渗入。

5、在边坡形成期间和形成之后,应定期监测外排土场边坡的位移变形情况,当发现某一部位变形异常,应提高监测频度,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6、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产工程地质勘探,边坡地表,加强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如有异常立即采取工程措施。

7、编制较完善的滑坡灾害应急抢救预案。

8、对边坡的重点部位,应设置GPS监控点,以精确控制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本矿采空区位置不在露天矿最终边坡处,所以采空区对边坡稳定没有影响。

第五节边坡监测

滑坡一旦发生其危害性是不可估计的。

根据露天矿边坡变形具有持续时间长,变形量大,而且直接危害性大的特点,建立起有效的动态监测系统,对边坡变形进行监测,对地面设施的基础变形、沉降进行监测,准确预报滑坡灾害,是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和边坡治理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一、监测设备

常用的监测系统有GPS地表位移动态监测系统,位移计地表位移自动监测系统。

本设计地表位移监测采用位移计监测。

1、位移计地表位移自动监测系统

(1)系统组成

本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现地监测单元(MCU)、监测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及安装设施构成,主要安装设施有水泥测桩、连接钢丝、线缆沟、MCU安置坑。

(2)自动监测系统功能

通过在边坡中固定位置埋设固定桩,固定桩之间铺设位移传感器及连接钢丝,将现地监测单元(MCU)埋装于边坡顶部或安置于监测房内,MCU将采集到位移传感器的拉伸信号转换处理后,通过无线CDMA网络或有线以太网络传送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

二、监测制度

1、露天矿最终边界线200m范围内,应建立地表位移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