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说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508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个说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换个说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换个说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换个说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换个说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换个说法.docx

《换个说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个说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换个说法.docx

换个说法

换个说法

换个说法,让孩子听话

(共4页)

  在我们的父母训练班上,问起“你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

“不听话!

  做事磨蹭、丢三落四、和小朋友打架、在家乱丢东西、跟大人顶嘴、事事对着干……诸如此类的问题,归根到底用家长们的一句话说就是“孩子不听话”。

那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父母要如何讲话,孩子才愿意听呢?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的方法无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有99%的家长仍然在用一些无效的方法对待孩子。

  举个例子来说,你工作一整天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最需要坐一会儿,休息休息,你想利用这段时间看看晚报。

但是,孩子却一直嚷着要你陪他玩,他拉你的胳膊,爬到你的大腿上,把报纸弄成一团,可是你实在是无心跟他玩耍。

 

  此时,你会怎样应对呢?

  1、“你去找别的东西玩。

”(命令指挥)

  →父母欲以命令指挥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多半会产生抗拒,与父母对着干。

  2、“如果你还是继续赖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就会生气了!

”(警告恐吓威胁)

  →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父母是不爱他的。

 3、“别人在看书看报的时候不能打扰。

”(劝告训诫)

  →这意味着你的需求比孩子重要,所以,他应该不顾自己的需求而遵照你的想法去做,这样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自我。

  4、“你为什么不去外面玩呢?

”(提供建议)

  →由父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感到“我不相信你有解决这问题的能耐”。

  这些说话方式都没有正确表达父母此刻的感受,孩子也不能理解,却只感到是被父母拒绝了,所以激发了孩子对父母的攻击,也就是所谓的“和父母对着干”。

  其实,如果朋友到家里来,脚踩到新椅子上,你会很客气地表达你的担心;很累的时候朋友邀你赴宴,你会委婉地谢绝,都不会用以上的四种方法。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呢?

 

  每天被父母指挥、控制、命令,孩子就会采取自卫,对父母充满敌意,加以抗拒;而一旦孩子习惯了被家长控制、强迫,他们又会自然形成服从别人的性格,一切问题都等别人来给自己解决的方案。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磨蹭、拖拉、从不考虑父母的需求,事实真相是,是父母自己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体谅他人的机会。

 变“你”为“我”,这样讲话最有效

  到底怎样讲话孩子才听得进去呢?

有效的方法是放弃“你”的讯息,采用“我”的讯息。

  ×矛头指向“你”

  很多父母由于不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反而造成孩子的对抗和不理解,其实父母的谈话有效或无效,其最大的差别是:

所传达的是”你”的讯息还是”我”的讯息。

  请您反省自己给孩子的信息,是否都以“你”为开头:

你烦死了;你不准这样;你难道不……;你如果不住手的话我就要……;你就不能乖一点;你太不听话了…… 

  √“我”的感受是……

  当您只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带给您的感受是什么,此时,所传达的讯息就变为“我”的讯息了。

  比如,疲惫的你可以说:

  “我很累了,想休息,现在也没力气和你玩,你看怎么办呢?

  这样,您自身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还充分让孩子掌握了主动权,使他能发挥创造力解决面临的问题。

 又如,一个孩子在踢爸爸的小腿,请比较下面两种讯息给孩子的感觉有何不同:

  1、哎呀!

痛死我了,我不愿意被人踢。

  2、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以后不准你这样踢人,知道吗?

  第一句话告诉了孩子他这一踢给您的感觉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

第二句话则告诉孩子他很坏,并警告他下回不准再犯。

显然,第二句话更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叛逆。

  “我”的讯息让孩子更能体谅他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伤害,所以能帮助孩子成长,替自己的行为负责。

  试一试,表达“我”的讯息

  表达“我”的讯息是需要勇气的,但绝对值得一试。

一开始还不熟练时,可以先掌握一个特定的形式,您可依据下列3个步骤:

  1、描述自己觉得困扰不安的行为。

必须注意的是,只描述行为本身,而并非指责行为的当事人,例如:

你把东西丢到全家共用的客厅里,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2、陈述自己的感受。

例如:

我很生气

  3、陈述理由。

例如:

你乱翻东西以至于我的一份材料找不到了,可能影响我明天的工作。

  进一步,可以用“当……,我觉得……,因为……”的句型来表达”我”的讯息,其模式为:

事实—感受—理由。

例如:

你和小朋友在小区的道路上踢球,我很担心,因为有汽车进出,很不安全。

  父母在孩子面前真诚地表露自己,也可以让孩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这样,亲密的亲子关系建立好了,父母所有的生活智慧和建议才能被孩子接受。

换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儿子终于要去钢琴考级了,虽然是钢琴三级考试,可是,对于才七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大事情了。

  早在三个月前,就拿到了要考试的曲目,做为大人瞎算算,二个练习曲,三个乐曲,用上九十天的时间练习是足够没有问题的,但是想弹的正确,熟练,还是需要下一翻苦功的。

可是儿子游心就是太重,因为练习了二年的电子琴加二年的钢琴,对琴已经进了倦惫心理,总是时不时的找出好多理由来逃避练习。

于是,对曲子弹奏的进展总是特别的慢,三首曲子只背出来二首,而且总是背错,指法也总不对,手型就更加不行了,软棉棉的,撑不起来。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这个一直以来都对孩子练琴不上心的妈妈,也不免着急起来,不由的对儿子在练琴上加大了压力,打呀,骂呀,劝呀,哄呀,所有做妈妈能用的上的手段全用上了,唯独没有给孩子信心。

只要孩子在弹奏中一出现小小的差错,就立马让他停下来,重装弹奏。

儿子也开始动起来了对付我各种手段的对策,看我发了狠了,就老实一点,对他松了,他又回到了老样子,最重要的是手指总是不能站起来弹奏了。

  在考前最后二次去老师那儿指导时,对已经背出了曲谱的儿子,钢琴老师也开始对儿子这次考试失去了信心,老师叹着气对我说:

“这次考试,杰杰可能没法通过,你要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吧!

  特别失望的回到家,心理上做了好了他通不过的思想准备,反而不再对他严厉管制。

静下心来,抱着儿子跟他谈起了心来:

“儿子,你是不是以后不想再弹琴了?

  儿子小声的,怕怕的说:

“嗯!

如果可以的话,妈妈你会同意吗?

  我考虑了一下,回答了儿子的问话:

“宝贝,妈妈不会让你做你不想做的事的,你如果是真的不想再学习钢琴,妈妈不会勉强你的,只要你能天天快乐的生活着,妈妈也会为你快乐的,你开心,妈妈就开心,同样,你不开心,妈妈心里也会不开心的。

你是妈妈身上的一部份组成的,你的烦恼就是妈妈的。

  “妈妈,你不开心,是不是我也会不开心呢?

  我亲了亲儿子的脸,反问他:

“你感觉到妈妈的不开心了吗?

  儿子沉默了~~~~~~~~~~~~~~~~

  我不是个会说大道理的人,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就对儿子说,来,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

“你不是特别喜欢世界名人们成长的故事吗?

以前我们读的全是外国的名人成长故事,妈妈今天给你讲个我们中国的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好吗?

”(我家有一本《100个世界名人成长故事》,他特别喜欢看,常拿出来让我读给他听)

  “你不是喜欢写毛笔字吗?

我们就来讲讲书法家的故事吧!

知道米芾,王羲之吗?

我们先来说说米芾吧。

  米芾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特别喜欢认字,可是他妈妈买不起纸和笔给他练字,于是,他就天天只能拿着小树丫在泥土地上划字,米芾每认识一个字,一天中只要有空,他就会在泥地上练习着写,一遍一遍,直到天黑下来,才会回家。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米芾长大了,认识了好多字,会写好多文章,而他家门前的泥地,却给变成了泥沙地。

最后,米芾成了那个朝代中的大丞相。

  再来说说王羲之吧,王家是个大户人家,后面有个大花园,花园边有十个大水缸,里面种着许多漂亮的莲花。

王羲之小时候特别调皮和贪玩,每次爸爸教他学习,他总是逃避,爸爸一时生气,就罚他用后花园中其中一缸水做水磨墨,直到这缸水磨出的墨全部写完字。

没有想到,王羲之一时赌起了气来,就这样一赌气,整整写了十年,十缸水终于让他写完了,而身边让他洗笔的池子,也变成了墨池。

  还有一个叫王冕的孩子,从小喜欢画荷花,可是他是个放牛的孩子,哪来钱买纸和笔给他画画,于是他就只能天天一边放牛,一边爬在池塘边用树枝在地上照着荷花的样子画,天晴也画,阴天也画,雨天也跑去画,他画的荷花越来越象,足能以假乱真,成为了画荷花的大画家。

  儿子,妈妈给你讲的故事好听吗?

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

  最后,我对儿子说:

“好了,这次考试,我们就当是一次游戏吧,成功与失败,妈妈不会太再乎的,只要我的宝贝用了他最大的努力,给自己这几年的学琴生涯来一个最好的答案吧!

  儿子没有给我马上能看的到的行动,还是在那儿疯一样的玩着他喜欢的玩具,看他喜欢看的电视,我也不再去对他的行为指责,想想,他终究还是个孩子,还是爱玩的年龄~~

  可是从哪天起,却明显的发现他会自觉去练习琴了,虽然开始时时间会很短,有时只有十分钟,就跳下了琴座。

渐渐地,在钢琴前做的时间比以前长了些,有时还会主动跟我说,妈妈你来陪陪我弹琴好吗?

看看我的手指站的漂亮吗?

只要他邀请我时,我就会不时的给他一些鼓励和赞美,有时还请他为我多弹几遍,因为我被他的优美的曲调所陶醉~~~~就在最后的几天里,儿子已经自觉的为自己合理的定下了练习计划,而他所弹奏的曲子早已熟记于心,并能通过弹奏,正确的表达出这个曲子述说的内容。

  终于要走入了考场,虽然认定儿子一定能通过,可是,说真的心里还是慌的很,怕儿子会怯场,会忘曲子,怕儿子的手指站不起来~~~~~我不敢看儿子弹琴,更不敢听,其实在门外等待的我,比孩子更心急,更害怕失败。

听着站在窗外看儿子考试过程的其他家长评论着儿子弹的真好,节奏也特别稳定,心态特别的好,我不由的一种骄傲从心中升起~!

  儿子很快从考场出来了,我明显感到我的两腿已经不能前步,儿子把证书高高的拿给我,无所谓的跑开去跟他认识的小朋友去玩了。

证书上所有的曲目老师全给他打了优秀,当时的我的心情,只能用一个字来表达——晕!

看着四周围着看我手中证书的妈妈们的羡慕眼光,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可以说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儿子,妈妈真的为你自豪!

  让我庆幸的是,我当时放弃了一些说教,放弃了对孩子的棍打,还给孩子一些他的空间。

儿子才会把我当朋友,站到了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心境。

很多时候孩子的调皮跟你做对,是因为你自己在遇事时的心乱了,急了,变的不再能让他能理解,父母在重要的事情上先乱了阵脚,孩子才会跟着乱~而父母心静,孩子自然也不会大乱。

教育与引导孩子不是靠使用父母的权力和威严,如果换一种孩子能接收的方式,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如何教育“问题”孩子

“我的孩子在家调皮捣蛋,在学校却很内向,心理热线能不能帮忙?

”、“我孩子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老师说他也不听,怎么办?

”8月份,《教育专刊》推出心理报道以来,许多家长相继打来电话向《教育专刊》诉说孩子成长中的苦恼。

  家长们的烦恼集中在孩子不爱说话、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喜欢“自说自话”,有的脾气粗暴,甚至还会打人……而最令家长们苦恼的是,不管老师怎么教导、自己在家里如何纠正,始终不见奏效。

本期,我们挑出四位有代表性的“问题”孩子,听听心理专家给家长的建议。

  症状一:

在外孤僻在家闹

  13岁的小苏今年刚上六年级,这个在大人眼中乖巧、文静的孩子却让苏妈妈伤透了脑筋。

据苏妈妈说,从小学一年级起,小苏就显得有些胆小:

不敢跟老师说话,不喜欢跟同学玩,课堂上从不回答问题,在班上人缘也不好。

学习上遇到不会的也不问,作业从不让人看,成绩很差。

每学期孩子的评语都是“内向、孤僻”。

  更让苏妈妈头疼的是,孩子在学校很孤僻,在家里却很调皮,爱捣乱。

“有时候气得抓过来就打,”苏妈妈说,因为孩子校里校外两个样,学习成绩又不好,家长除了批评教育外,也没少打骂,但孩子还是没什么改观,苏妈妈很无奈。

  专家点评:

  以上情况说明孩子性格比较胆小怯懦,跟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再如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

  再者,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表现,从未关心孩子内心的变化,如在学校是否快乐。

苏妈妈不该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孩子的好坏,也不该简单地采取“打骂教育”,可以多陪陪孩子,了解他的内心,鼓励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请进来,走出去,孩子会慢慢开朗起来。

  症状二:

喜欢打人太自我

  “我儿子总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晋江林妈妈的儿子小林,今年6岁,正上幼儿园大班。

在班上,别的小孩都比较听老师的话,唯独小林,不仅不听话,还常常自言自语,一个人说话、唱歌声音很大,比较不在意旁人的感受。

  做事精神也不集中,常常这件事还在做,他又跑去做另一件事。

比如画画,小林不是画到一半就跑了,就是干脆把画都撕了,颜色也不大懂得认。

在班上,也不爱和小朋友说话。

小林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喜欢打人,跟他关系越好、越亲密的人,他越会打。

  专家点评:

  “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能林妈妈没有要求孩子从小一件一件地处理事情,或者在孩子做事的时候常中途打断他,导致小林做事虎头蛇尾。

  “喜欢打人,越亲密的人越打”,很可能是小林在小时候刚开始出现类似行为时,林妈妈和林爸爸没有及时制止,反而觉得孩子很可爱,和他嬉戏,这实际上无形中鼓励孩子这种“打人”行为的再次出现。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总是与他们的内心想法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彻底纠正孩子不听话,还必须深入孩子的内心,用心灵与之进行对话,这样才能真正感化他们,使他们自觉发生转变。

同时,父母在想方设法纠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有不当之处,是否有过激行为,是否考虑过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等。

  症状三:

爱和大人唱反调

  李阿姨的孩子小李在一所市直小学上五年级,不喜欢看书,作业比较潦草,成绩一般。

孩子平时很少找同学聊天,喜欢待在家里跟大人“唱反调”。

平时,夫妻俩如果让孩子帮忙做点家务事或者催孩子读书,小李都是推三推四,甚至大讲粗话,对父母很不尊重。

  李阿姨说,家里来客人时,孩子不仅会直呼客人姓名等,还常常干扰大人谈话。

让夫妻俩很尴尬,下不了台。

  专家点评:

  小李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其实是他的防御心理过强造成的。

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前期,像李阿姨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了“小大人”的意识,逆反心理比较强,一听到李阿姨的话,不管对错都抵触、都反驳。

  “唱反调”折射出李阿姨平时对孩子的管教可能过于严厉、专制,一味打压孩子。

而当家里来客人时,李阿姨碍于面子,在客人面前对孩子的“唱反调”行为不好进行及时教育。

而小李只有此时才可以找到情绪宣泄的途径,他当然会紧抓机会不放了。

  专家提醒家长,遇到像孩子“唱反调”时,家长要先分析孩子说的是不是对的,另外还要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在孩子提出反驳时,能够晓之以理,说服他们。

对于处于春春发育前期的孩子,家长平时跟孩子说话时要注意让他有一定的自主权,对孩子的自尊心进行保护,要不当外人面直接批评,要多表扬、鼓励,不要一味“压服”孩子。

  症状四:

上课不听回家学

  “孩子上幼儿园一年多了,还是不适应。

”石狮的黄先生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

但孩子从进幼儿园第一天起,就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小朋友交流。

  “幼儿园老师在教唱歌、跳舞的时候,我小孩待在一边不肯动也不学。

”黄先生说,令人奇怪的是,小孩回到家以后,孩子就会把老师教过的动作、唱过的歌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复习”。

  一年多来,据黄先生观察,孩子平时也不大爱和人说话,尤其不爱搭理陌生人。

  专家点评:

  “孩子上课不学回家学”,可能是黄先生担心孩子翘尾巴,对孩子的批评多于赏识、鼓励,导致孩子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在幼儿园里不敢与人交流,也不敢表现。

另一方面,孩子内心又非常渴望表现自己,所以才会在回家后自己私下苦学,希望能有表现的机会。

黄先生应该和幼儿园老师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表扬,为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逐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专家团提醒家长: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过分保护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从幼儿时代开始就很少与外人接触,所以多数孩子养成了内向、沉默寡言的习惯。

特别在儿童时代,生活经验不足,所以自信心也不容易建立。

家长应多鼓励孩子与人接触交往,别人表示的对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注意与人交往。

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

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让他习惯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树立自信。

解除不听话孩子的“魔咒”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被大人施加的魔咒的约有三种:

时间魔咒、完美魔咒和“不要长大”魔咒。

被魔咒束缚的孩子,容易紧张、讨好大人、退缩、自我贬抑、对自己没有信心、不快乐。

  时间魔咒。

孩子因为幼稚,所以做起事来比较慢。

但是大人会紧张地催促:

“快吃”、“快写”、“快穿”……甚至大声斥喝或惩罚。

孩子在被催赶的制约之下,学到紧张和焦虑,行为可能愈来愈慢,表现可能愈来愈不好。

我们为什么要让生活过得这么紧张呢?

为什么要把亲子关系弄得那么紧绷呢?

“慢”才能腾出成长的空间哪!

  完美魔咒。

孩子因为幼稚,所以做起事来比较不完美,但是大人会紧张的加以责备:

“再用功一点”、“多加努力”、“怎么退步了”、“我们以你为荣”……

  大人不断的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于是缺乏成就感、自信心、尊严,而且背负太多的责任。

孩子会误以为是为大人学习的,他们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不要让大人失望。

我们为什么不能包容他们那种不完美的孩子气呢?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保持他们天性的天真活泼,却要让他们适应大人的脚步呢?

孩子是不宜提早成熟的!

  “不要长大”魔咒。

由于大人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于是处处替他们代劳;即使孩子已经上了大学,对许多生活琐事仍然不放心。

“孩子,不管你几岁,在爸爸的心目中你永远是小孩子!

”“你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我们在暗示孩子不要长大。

在许多情况,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而且想自己做决定,却不敢做决定,“我要问妈妈看看是否可以……”孩子更不敢顶撞大人,即使大人的要求明显的不合理。

我们给孩子太多的罪恶感,使他们不敢自主决定。

  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理想的步调和速度成长,是自私的,不但不可能,也很残忍。

解除孩子的魔咒,必须从调整我们这些不合理的期望做起。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你是否经常被孩子折腾得头晕脑涨?

你的孩子是否常常和你作对?

你面对自己的孩子是否总是束手无策?

  一个5岁的小女孩,睡前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要求:

“妈妈,我要吃麦当劳!

”“乖孩子,今天先睡觉,妈妈明天带你去买!

”“不!

我现在就要!

”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眼看着就要被女儿逼得歇斯底里了。

一个11岁的男孩正面临升初中考试,放学一回家就玩起了电脑,爸爸催他看会儿书,结果反遭白眼:

“我就是这样的人,要是对我不满意,那你们当初把我生出来干什么呢?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父母的你是否感觉到这些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我相信你会说:

“是!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

“现在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你要是批评上几句,孩子就越发变本加厉,有的孩子和父母怄气,还以纵火、偷窃相威胁,甚至采取更为极端的做法——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各位父母,当你们碰到这种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恼羞成怒?

歇斯底里?

甚至拳脚相向?

……是这样的吗?

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

相信各位做父母的会问: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控制孩子的脾气呢?

”“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呢?

”……相信你这样的问题会有一大堆。

不要着急,我理解你为子女教育殚精竭虑的心情。

《魔法1-2-3》就将为你释疑解惑,你关于子女成长的所有心事都将因为该书的出版而尽得其解。

在书中,世界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托马斯·费兰就给各位做父母的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办法——魔法1-2-3。

魔法1-2-3,它是魔法吗?

不是,它不是神话传说中的魔法,但是针对2-12岁的孩子来说,它却有着同魔法一样的威力。

《魔法1-2-3》中的案例生动、真实而鲜活,论述精辟但不失诙谐、幽默,为做父母的你提供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在书中费兰博士匠心独具,把每个成功家长的工作概括成3个简单易行的步骤:

第1步:

制止孩子的“消极行为”。

你可以通过极为简单的技巧,使孩子不再做那些让你厌烦的事(哭闹、纠缠、撒泼、打架,等等);第2步:

激励孩子的“积极行为”。

通过学习几种有效的手段,就能让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做事(清扫房间、收拾东西、按时就寝、完成功课,等等);第3步:

密切你和孩子的关系,通过掌握4种实用的策略,巩固和加深你同子女的关系和亲情。

  “问题”孩子将不再是问题,你望子成龙的夙愿也将在子女的成长上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让你的家庭教育从此步入轻松、高效、快乐之轨,这也是我们极力引进该书的愿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