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29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docx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

以下是收集的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

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___、天主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江畔的洛阳桥头。

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

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

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

我们身后的这棵松树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

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

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

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

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

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

“谁人下得海。

”一个衙吏随即答道:

“小人夏得海!

”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

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

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

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

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

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

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

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___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

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

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___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

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

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

“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金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前往金湖的途中,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金湖。

金湖位于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内,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是国内少有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

1980年,国家在金溪上游的芦庵滩修建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由于电站大坝的建设,在泰宁县境内形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人工湖,并因金溪而命名为金湖。

金湖湖面呈圆弧形,宛如一轮新月,景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8平方公里,蓄水7亿多立方米。

从泰宁县城到电站大坝,全长62公里,所以有“百里金湖”之称。

金湖水深色碧,岛湖相连,湾汊相间,群峰竞秀,洞奇石美,青山绿水间随处可见丹崖悬瀑、古寺险寨、渔舟农舍和古木山花。

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圆缺,展现在游客眼前的都是一幅幅浓淡相宜、富有诗情画意的泼墨山水画面,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景区内有赤壁丹崖、水上一线天、猫儿山、白水氵祭瀑布、十里平湖、醴(lǐ)泉岩、虎头岩、甘露岩及甘露寺、尚书墓等名胜古迹180多处。

说着说着就到了,那就让我们一路游览吧……

水漈瀑布,又称白水漈瀑布。

瀑布分为两层,间距百余米,上为斜漈瀑布,下为水漈瀑布,上下瀑布断崖均宽约10米,深约20米,远眺似白练悬空,是金湖最大的瀑布。

它发源于泰宁第二高峰——峨嵋峰的九栋岭,在两山对峙间,石峡中开,流水奔突而下,汇聚沿途的小溪、山泉注入金湖,人在百米之外便能听到瀑布轰雷般的响声。

每当雨过天晴,瀑布周围雾气腾腾,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悬挂其中,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瀑布之上,有一处新开发的景点——野趣源。

那里四周林木葱郁,环境幽雅清新,野趣无穷,其中还备有帐篷、吊床、小舟,可以开展野炊、探险、划舟等游乐活动。

绝壁上的岩穴,是明末爱国志士邱嘉彩携妻奉母隐居的地方。

邱嘉彩当时选择此地栖身,寓“大明江山千疮百孔,遗民无立锥之地”之意。

清廷多次召邱为官,他都不去,并在吟诗时,每缀以“日、月”二字,以表示怀念明朝之意。

当时人们深为邱嘉彩之举感动,称他为“国之肖臣,母之肖子”,后人也就把这块岩石称为肖岩。

白水漈西北侧是醴泉岩,岩中有一座禅寺。

在醴泉岩左侧的石壁上有一条裂缝,一股清泉从约70米高的空中直泻而下,一年四季长流不绝,水质清甜,称为醴泉,醴泉岩也因此得名。

醴泉禅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毁于元代兵乱,明代重建,1982年在原有的基础上依岩重修。

这里有两重山门,第一重横书“醴泉禅寺”,第二重横书“巢云古刹”。

门上还有两幅,一幅“天洒岩涧雨,洞波风壁水”,另一幅“石隐天开面,泉流月有声”,都写得非常真实生动。

寺庙建在这高约30米、宽15米、深18米的大岩穴中,正殿为单檐歇山式两层木构建筑,不施片瓦,冬暖夏凉。

岩前翠松茂盛,环境幽雅。

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每年都有许多鸳鸯成双成对地从外地迁来过冬,所以这个小湖泊又称“鸳鸯湖”。

鸳鸯湖口的山峰,由于暴雨烈日的侵蚀,山峰表面灰褐粗糙,仿佛一位饱经沧桑、满脸皱纹的老人,称“月下老人”。

孤立的山岩,看上去像一对充满柔情蜜意的情侣,他们紧靠在一起互诉衷肠,身旁还有一个小孩子。

从整体上看,这个场景就像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这就是情侣峰。

相传玉皇大帝有个弟弟叫逍遥君,他与王母娘娘的一个侍女相爱,私奔到人间,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定居了下来,还生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

玉帝和王母发觉此事后,大为恼火,便派天兵天将抓他们回天庭。

这些天兵天将知道玉帝与逍遥君手足情深,况且看到他夫妻男耕女织、恩爱幸福,便请玉帝开恩。

玉帝要考考这女子的才智。

他亲自下凡,看到这个侍女果然美貌非凡,便以自身出对,对侍女说:

“你看我——一身蟠龙,龙缠身,身动龙飞;”侍女笑了笑,马上答道:

“您看我——一头顶凤,凤骑头,头摇凤舞。

”也是以自身作对,而且在气势上不输于玉帝。

玉帝听了很满意,便破例恩准他们留在人间。

赤壁丹崖,通称大赤壁。

三国赤壁之战,周瑜巧借东风,以火攻大败曹操,历史上很出名。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误把湖北黄冈赤壁当作赤壁大战的战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一大片赤石峭壁宽约500多米,高约100米,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垒突兀,倒影红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声,直呼其为大赤壁。

金湖景区主要是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但是丹霞地貌与这么大的水面结合,碧水丹山,斐绿叠丹,这就很少见了,大赤壁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

这里虽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绿水浩荡,丹崖壁立,斑斓绚丽,气度不凡,别有一番意境。

大赤壁附近还有镜屏峰、蚌壳岩、公子峰、梅泷湾等景点。

左侧那一块方形岩壁,高约100米,宽60多米,厚只有1米左右。

侧面看,就像一只大象的鼻子;正面看,又像一面漂亮的大镜子。

水上一线天,是金湖景区很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这里岩危壁峭,合掌双峰相互挤轧,湖水上涨浸过山腰,形成深绿色的狭长水巷,只容一只小船擦崖而过。

石壁左侧的五个大字“水上一线天”,是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题写的`。

现在小舟徐徐而入,这条水道宽仅2米,长300多米,峭壁高约百米,仰望只见残天一线,俯视惟有水光一脉。

水尽处豁然开朗,进入这一个圆形深潭,各位抬头仰望,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蓝天,有没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各位一下子都成了“井底之蛙”。

峭壁竦立间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称五马落槽。

这边有块岩石,像观音菩萨的侧身像。

峭壁上长满各类花草,其中有石兰、吊兰和还魂草等,还有两股飞泉由上而下直泻深潭,响声铮铮然,更显得潭色如碧。

这里空气清新,如果是夏天,还可以尽情享用一下大自然慷慨赐于的“天然空调”。

大家可以敬情体会!

各位团友,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西湖公园,它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载,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

后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水晶宫(在今水关闸附近),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偕后宫游西湖。

西湖成了闽国王朝的御花园。

此后渐成游览区。

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

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民国三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3.62公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扩建,特别是xx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扩建旧景点,经修复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复整妆,湖复易容”,神采顿开。

西湖现在总面积约45公顷,水面面积约30公顷。

它通过柳堤桥、步云桥、玉带桥、飞虹桥,把西湖中的开化屿、谢坪屿与窑角屿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景区。

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修复及新增的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诗廊、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各位团友,大家现在到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平潭海坛天神景区。

海坛天神是平潭岛奇石“双绝”之一(另一为石牌洋),位于南海乡塘屿南中村南海中,天神头枕沙滩,足伸南海。

身长330米,体宽150米。

胸高36米,头长33米,头宽35米,头高31米,脖子长18.3米,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特征,其高4.15米,围径4.50米,为周边渔妇传宗接代膜拜物,相传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

周身均为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状风化造型世所罕见,天下奇绝。

最妙的是,在海坛天神身上,居然还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景致,比如那个男性特征近看又是一只倒放的靴子。

天神身上围绕的天然海蚀裂纹好象万里长城。

在身体中部,有许多圆柱型的石头,大小不一,近乎纯圆柱,好象天庭的柱子折断,散落人间。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各位团友,现在到了位于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是石牌洋景区。

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

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

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

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十几分钟的渡船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

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

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

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

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___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

“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

“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与半洋石帆相对应,在看澳村海边,由于海水侵蚀和自然风化,岩壁花岗岩风化,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像。

石像曲膝盘坐,身高12米,肩宽12米,头、身、手、足毕现,形象生动,状如半浮雕。

围绕佛身有一条棕黄色的火成岩脉,就象献给佛像的一条金色“哈达”,也是自然巧合,佳趣天成。

另外,这里还有许多天然海蚀景观,例如双龟接吻,青蛙等,值得一看。

各位团友,位于平潭岛南隅,距城关1.5公里的龙凤头(龙王头)海滨浴场。

海滩宽500米,连绵9.5公里长,坡度仅2.2度,是全国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砂粒晶莹洁白,星罗棋布的岛礁,后有茂密的森林,滩上可以行车走马,海中可以畅游娱乐。

是喜欢游泳的游客不可不去的一处胜地。

平潭岛的沙滩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沙子非常细腻,你可以整个人躺上去,也不会任何不适。

还有沙子非常的白,岸边那些被太阳晒干后的沙子居然是接近乳白色的,非常好看。

另外,平潭岛的海滩非常的平缓,格外开阔,也适合开展沙滩排球、掷飞盘等娱乐活动。

龙凤头浴场面向东方,是一个非常适合看海上日出美景的地方。

您可以清早4点早早赶来,或者干脆晚上花几十元租个帐篷,与朋友杯筹交错,彻夜不眠,静待那美丽壮观的一刻。

各位团友,南寨石景是位于平潭岛南部的北厝镇的一处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

在方圆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遍布着风化花岗岩体,体积硕大、形态各异,其中奇特与象形山石景观40余处。

典型景观有骆驼岩、鸳鸯理翅、花豹巡山、神龟石等等,堪称岩石动物园。

南寨石林的海蚀景观集中于五峰一谷,即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与神龟谷,山势不高,易于攀登,景点众多,非常适合摄影留念。

大家现在来到将军山原名老虎山,1996年3月19日上午___在此附近海域进行了反独立大规模军事演习,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128位将军在此山检阅。

为纪念此事,故改名将军山。

山顶有一纪念塔,高约10层,是一观景佳处,可俯瞰海湾美景。

各位团友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设置在当时将军们作战指挥的山洞中,当时的器具摆设都原封不动,内有一小放映厅,播放当年军事演习的壮观场面。

山下有古代摩崖石刻,适合爱好书法者参研。

山中有一处长数百米的一线天,山路曲折迂回,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极富挑战性。

各位团友,位于王爷山南麓,有一直径近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蚀竖井唤作“仙人井”,井壁陡直,井底有三小洞与海洋相通。

“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间裂开之大峡谷,唤作仙人谷。

东海仙境在此处,谷外为浩淼之大海,侧有小洞与仙人井相通。

潮水未涨之时,游人可沿岩壁进入井中。

井底遍布浑圆的鹅卵石,系海水侵蚀自然形成。

此时,人若从“井”口观井底,岩壁陡峭、斑驳落离,井底之人状如幼蚁,观井之人心底发虚,脑袋晕旋,恐恐高症发作而赶紧收兵;人处井底则向上坐井观天,下面浪花奔涌脚底而来,涛声阵阵张弛有致为浪花吻岩霰雪飞散而伴奏,洞中凉气逼人乃至阴风徐来。

面对斑驳剥落之巨岩怪貌,人们不禁慨叹大海和岁月沧桑老笔之神奇。

平潭岛的三十六脚湖是天然淡水湖。

总面积210万平方米,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

岛上居民生活用水都此,三十六脚湖同时也是一个旅游胜地,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福建省帆船队将此地作为训练基地。

清代诗人俞廷萱在此留下了美丽的诗句:

“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烟波阔,不知领得几多秋。

平潭岛最高的山峰是君山,海拔434米,有插云峰、观日台、锣鼓响石、跃龙岗等景点。

峰颠云绕雾合,怪岩若隐若显。

各位团友,讲解到此为止,下面给大家三十分钟时间自由参观拍照,十七点我们准时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福建景点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