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267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装施工方案.docx

《吊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装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吊装施工方案.docx

吊装施工方案

重庆市观音洞水库1#复建人行桥工程

 

 

编制单位:

四川中成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7月15日

 

上部吊装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施工设计图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GB01-2003)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5其他相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2.1设计情况:

观音洞水库1#复建人行桥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

观音洞水库上游,距离水库坝址大约3.1km,是一座主跨为175m的双塔单跨悬索桥,矢跨比1:

10,主缆线形采用二次抛物线。

其中索塔桥面以下部分均为实体板式塔墩,桥面以上为矩形双塔柱。

塔柱横向从塔顶向塔底倾斜以满足桥宽布置的需要。

上部主要构造为:

主缆两根,采用7股直径46mm钢芯钢丝绳困扎而成,索面横向间距3.0m;吊杆均采用24mm圆钢,下端通过M24高强双螺母锚固于横梁下端,上端锚固于索夹上,均采用镀锌工艺防腐,桥向间距为3.0m;索夹采用铸钢结构,每个索夹分为左右两片加工制造,通过高强螺栓将两片索夹连成整体;桥道系采用槽钢纵横梁和C30预制人行道板。

2.2主要工程量

部位、内容

单位

数量

备注

主缆钢丝绳

T

31.51

吊杆系

T

9.85

纵横梁槽钢

T

30.71

预制人行道板

m3

51.1

3人员、机械、设备计划

根据该塔特点、工程量,拟计划投入如下人员、机械、设备:

人员、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

类别

2014年

2015年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安装工人

10

10

卷扬机10t

2

2

手拉葫芦20t

2

2

300kw发电机

1

1

电焊机

3

3

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现场实际施工难度、我公司综合实力,计划该部位工程在2014.10.1-2014.11.20内完成:

 

上部构造施工计划横道图

项目

单位

数量

2014年10月

2014年11月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主缆

T

31.51

吊杆系

T

9.85

纵横梁

T

30.71

安装预制板

m3

51.1

5上部构造及附属设施

5.1拉杆安装

5.1.1拉杆采用Q35-C钢制作,直径42mm,在厂家进行定制生产,进场时,由监理、质检站各相关人员进行各项指标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5.1.2运至现场的拉杆必须按规定进行存放,确保不被雨淋、水湿、生锈。

5.1.3安装前,对拉杆进行先做无粘结处理,将拉杆涂抹黄油后用塑料包裹,确保安装后不被锚碇混凝土粘结,使拉杆失去应有的活动性。

5.1.4在锚碇混凝土浇至距离锚碇板底标高1m时,在锚碇板、拉杆中间位置、锚碇前部预埋槽钢;浇至锚碇板底标高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根据拉杆计算的纵向高程留置台阶状,并预留连接钢筋或连接石,进行预埋钢板,拉杆定位辅助钢板安装。

5.1.5为使拉杆的位置、高程,尤其是仰角达到设计要求,拟计划在拉杆中部增加辅助定位钢板一块,与锚碇块后、锚碇混凝土前面原设计的钢板一起,对拉杆位置进行固定,并且有效的防止拉杆因为自重力原因在中部下坠。

拉杆固定图

5.1.6使用预埋槽钢固定好控位钢板后,即进行拉杆安装。

安装完成后,请监理工程师至现场进行高程、位置、仰角、安装牢固性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5.1.7对于锚碇板的浇筑,由于受预埋槽钢的限制,只能扩大锚碇块体积进行浇筑。

不管锚碇块还是锚碇混凝土,在该层浇筑时,严禁混凝土直接倾倒在拉杆及预埋的控位钢板、槽钢上,应使用人工进行少量的铲埋,直至将拉杆埋置至一定的深度为止。

在控位钢板拉杆的正上方位置,可焊接一段钢筋,作为标志,以免振动器触及拉杆。

5.2索鞍安装

5.2.1索鞍的制作在有相应资质的工厂进行定制,外观尺寸、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2.2工厂加工好后,运至现场。

应由监理、质监站等单位一起对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3索鞍加工时,分成四块。

索鞍底座、辊轴挡板加工为一块;辊轴为一块;索鞍上板、承压板、加劲板、缆槽为一块;索鞍罩为一块;减轻安装重量。

5.2.4安装平台使用原索塔施工时所搭设的支架平台。

5.2.5吊装设施主要使用吊装缆索。

先将索鞍底座使用缆索滑行至索塔中线位置,人工辅助将其推至索塔顶预留螺栓位置,再缓慢、沉稳放下,进行固定。

再安装辊轴,同理安装索鞍上板等。

5.2.6索鞍的上半部分安装时,应留足预留量再进行固定。

预留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2#、3#塔分别向边跨预留45mm、42mm,在缆索及桥道系安装完成后拆除预留固定件。

5.3主缆

5.3.1主缆架设

架设主缆前先按设计图完成材料转运缆索工程及塔顶、锚顶上主缆架设设施的布置,材料转运缆索上设置支撑钢丝束的滚筒,主塔鞍座及散索鞍座按设计规定预偏。

首先安装第一根基准束,须在夜间恒温下精确测量该束边跨、主跨中央的高程.同时要测得主塔的倾斜量、钢丝表面温度并进行线型调整,然后固定在两端锚碇相应锚杆上。

其余一般钢丝束按设计编号顺序以基准束为准按相对垂度控制标准进行安装。

钢丝束的安装由材料转运缆索上的牵引索拽引,通过材料转运缆索上的支承滚轮由西锚碇拖引至东锚碇,用手动导链装入锚杆接头。

在鞍座位置用导链吊装入鞍座内。

在整个拖引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钢丝束发生扭转现象。

六角形断面的钢丝束在鞍座处按照设计要求整形为矩形截面。

为此在鞍座上方安设有临时收紧钢丝束的滑车组装置,可将鞍座两侧各20m左右的钢丝束收紧,使该端钢丝束处于放松状态,便于索股整形入鞍,如图3.12所示.

图3.12鞍座节段钢丝束整形示意图(mm)

5.3.2主缆挤紧

首先对主缆进行初整圆。

整圆之前应对主缆进行及时的调整使所有的钢丝保持平行。

整圆的办法是用φ10mm钢丝绳隔着麻袋缠绕主缆两圈,两端通过导链连接材料转运缆索横梁,边收紧导链边用木槌敲打主缆,整圆后用钢包扎带捆扎。

整圆次序是先主跨L/4、L/3、L/2和边跨L/2位置,间距约60m,以后用二分法直到每5m一道为止。

初整圆后的空隙率为24%~32%。

主缆采用挤缆机进行挤紧,如图6所示。

索股挤紧以主缆直径控制为主。

主缆挤紧是从主塔塔顶位置向下移动挤紧机并进行挤紧。

挤紧前应拆除钢丝束的定型包扎带和初整圆的捆扎带,挤紧间距为1m,挤紧后每隔0.5m用钢包扎带捆扎。

 图3.13主缆挤紧图

在挤紧机离开5m后测量主缆的横径和竖径,算出主缆的空隙率。

主缆挤紧后横径在575~580mm之间、竖径在546~554mm之间,空隙率为17.8%。

主缆直径测量方法如图3.14所示。

 图3.14主缆直径测量图

5.3.3主缆线形测量控制

5.3.3.1测点的布设

为了方便测量及满足控制主缆线形要求,主缆垂度测点布置如图3.15所示:

 图3.15主缆垂度测点布置图

5.3.3.2测量方法

用三角高程方法测量主跨跨中主缆高程。

主缆高程均是指基准索的高程。

5.3.3.3基准索架设线形调整测量

为了尽量减少施测过程中基准索的跨间温差,测量时间均在夜间零点过后进行。

通过钢丝束锚端千斤顶调束如图3.16所示。

 图3.16主缆锚端调索装置图

5.3.3.4一般索股的测量调整

一般索股架设期间的测量调整工作也是在夜间进行,测量的内容是用大型卡尺测定一般束与基准索之间的高差,如图3.17所示,并以此数值和计算的误差范围进行调整,力求使上下层索股之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

一般索股架设期间,须定期复测基准索的垂度。

 图3.17索股相对垂度测量图

5.4索夹吊索安装

吊索采用骑挂式,索夹为马鞍形.吊索采用7-19φ3mm镀锌钢丝绳制作,吊索直径为45mm,考虑到调整线形的需要,吊索与加劲箱梁间通过φ100mm大螺杆进行连接,通过调节大螺杆的有效长度可以达到调节主缆和主梁线形的目的。

吊索锚头采用冷铸锚。

索夹吊索结构如图3.18所示。

 图3.18索夹和吊索的构造图

5.4.1索夹安装

索夹安装前,在气温恒定的夜间,对所有索夹的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放样,纵向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

利用跨过塔顶和散索鞍顶门架的1t缆索吊机将索夹吊运到位进行安装就位,用电动扳手将索夹上的φ27mm高强螺栓拧紧,控制轴力为340kN。

索夹螺栓紧固分三个阶段:

索夹安装时、全部梁段架设完毕、二期恒载施加完成。

要特别注意在架梁过程中对索夹螺栓拉力的检查,确保任何情况下拉力不小于280kN,以防索夹发生滑动。

5.4.2吊索安装

每一根吊索由φ45mm镀锌钢丝绳和冷铸锚头、夹具固定锥体组成,加工过程使用了2次60min、800kN预张拉工艺以消除结构变形。

吊索安装前对工厂预制的每根吊索长度进行张拉试验:

在320kN张拉力作用下精确测量其实际长度,测量的结果将作为调整吊索锚板高度的依据。

吊索由主塔吊机提升后再转1t缆索吊机运输到位安装.索夹吊索的吊装方法如图3.19所示。

 图3.19索夹和吊索吊装示意图

5.5主缆防腐

根据设计图纸大桥主缆的防腐方案,主缆系统主要防腐结构如图3.20所示。

图3.20主缆结构防腐结构示意图 

5.5.1主缆缠丝

这项工作可在成桥通车后进行,采用φ4.1mm软质镀锌缠绕钢丝,所用的缠丝机械均为我国自行研制的产品。

现场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道工序:

5.5.2主缆表面清理

本道工序要求表面清理原主缆表面的挤紧捆扎带、束股外露纤维带、砂尘、砂浆、油污、水分等异物,直到触摸无污迹为止。

5.5.3缠丝作业

主缆缠丝与涂敷密封膏是两道紧密衔接的工序。

本桥采用的主要为半自动机械缠丝与手动机械缠丝两种方法,局部因无法安装施工机械而采用了人工抽拉缠丝。

全部缠丝

作业均要求钢丝缠绕紧密,并分段焊接固定牢靠。

缠丝拉力按1.4kN控制。

5.6质量检验要求

主缆架设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索股高程(mm)

基准

中跨跨中

±L/20000

全站仪:

测量中跨

边跨跨中

±L/10000

上、下游高差

10

一般

相对于基准索股

0,+5

全站仪或专用卡尺:

测跨中

2△

锚跨索股力偏差

符合设计要求

测力计:

每索股检查

3△

主缆空隙率(%)

±2

量直径和周长后计算:

测索夹处和两索夹间

4

主缆直径不圆度(%)

2

紧缆后横竖直径之差,与设计直径相比,测两索夹间

主缆防护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缠丝间距(mm)

1

插板:

每两索夹间随机量测1m长

2△

缠丝张力(KN)

±0.3

标定检测:

每盘抽查1处

3△

防护涂层厚度(μm)

符合设计要求

测厚仪:

每200m测1点

5.4吊杆系、桥道系安装

5.4.1吊杆系安装时,使用缆吊将吊杆系构件吊运至安装位置,利用主缆搭设安装操作平台,对吊杆系构件逐一进行安装。

5.4.2安装操作平台使用滑轮架设在主缆上,平台分为两层,一层在主缆上方,安装索夹及吊杆上部;一层位于主缆下方,设置手拉葫芦,控制平台上升下降,用于安装纵横梁。

5.4.3两层平台均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大于1.2m,立杆横向间距小于0.35m。

5.4.4下层平台调整高度时,两侧葫芦需匀速运行,严禁一侧拉伸葫芦。

5.4.5纵横梁及限位角钢的焊接均需达到1级焊接,焊缝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必须饱满,表面光滑,无多余焊渣。

5.4.6人行道板安装时,同样利用缆吊吊运至安装位置,再人工搬运至精确位置,与限位角钢咬合。

安装人员必须站于已安装完成的人行道板上,安装下一块板。

人行道板安装要求平稳、牢固。

6安全确保措施

6.1上部构造施工期间,派遣专职人员现场监督,对违规作业进行立即纠正,安全隐患立即排除。

6.2在施工前,对各类别人员均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及交底,告知潜在危险、预防措施、应急方法。

6.3操作面满铺脚踏板,脚踏板采用坚实的钢拉板或木板,不得留有空隙或探头板,脚踏板上的油污、泥沙等应及时清除,防止滑倒。

6.4应按规定挂设安全网(立网和平网),安全网内不得有杂物堆积,破损的安全网应及时予以更换。

6.5作业平台的承重必须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不得多人集中在作业平台的某一部位进行作业,以防发生突然断裂伤人。

6.6作业平台的临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2m,水平横杆的间距不大于0.35m,强度应满足安全要求。

6.7临时配电线按规范架设整齐,必须使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按照要求使用标准化配电箱,箱内应安装漏电保护器,下班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有可靠防雨设施。

6.8上下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

下层作业人员应处于上层作业人员和物体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隔离防护网。

6.9在高处进行点焊作业时,作业点下方及火星涉及范围内,必须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要备至消防器材,严禁电焊人员将焊条随手乱扔。

6.10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6.11经诊断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时,严禁从事本安装作业。

6.12安装人员应头戴安全帽,身穿紧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腰系安全带。

安装人员必须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结构上(主缆),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可随意缠在腰上,不应超过3m。

6.13作业时安装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酒后和过渡疲劳的人员进行安装作业。

6.14安装作业时,所有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

所有物件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清理时应采用传递或系绳提溜方式,禁止抛掷。

6.15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和大雨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安装作业。

暴雨过后,必须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生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漏雨、漏电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设置。

6.16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

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有关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

6.17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

危机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6.18安装作业时,专人负责指挥,缆吊操作人员,平台操作人员均需佩戴对讲机方便联系,并听从现场负责人统一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