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69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docx

江苏省基础教育语文课本文言文实虚词一词多义字典式全整理G完结

该:

1、动词。

欠。

你该我的欠。

2、代词。

这,那。

特指的人或物。

该次会议,该案件等

赅:

1、形容词。

齐全,完备。

成语:

言简意赅。

改:

1、动词。

改变。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

2、动词。

改正。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丐:

1、动词。

乞求,请求。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2、名词。

乞丐。

南帝北丐。

盖:

1、名词。

伞或古代装在车上的像伞一样的东西。

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2、动词。

超过,胜过。

成语:

盖世英雄。

3、动词。

遮盖,覆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

4、语气词。

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

可以翻译成:

大概,大约,至于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世将伐颛臾》

5、连词。

表猜测。

可翻译成大概,也许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6、连词。

表假设。

大概,如果,假如。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7、连词。

表原因。

可翻译成:

大概,因为,为的是。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注:

“盖”的意项中第4至7个都可以大致上翻译成大概的意思,其中有表现口气较缓和,婉约,说话比较谦虚的语境。

概:

1、动词。

概括,总括。

成语:

以偏概全。

2、副词。

大概,大略。

词语:

概况。

3、副词。

一概,一起,全部。

成语:

一概而论,概莫能外

干:

1、名词。

盾牌。

词语:

大动干戈。

2、形容词。

与“湿”相对。

干燥,不湿。

床头屋漏无干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动词。

冲,顶。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兵车行》

4、名词。

河岸,水边。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宾至》

5、形容词。

枯,枯萎,干涸。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6、动词。

干涉,干预。

后宫干政

7、形容词。

干净,洁净。

成语:

不干不净。

8、动词。

冒犯,触犯。

成语:

互不相干。

9、动词。

关于,有关系。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

动词。

做,办,管理。

词语:

干事,干活。

11、名词。

草木的主干。

词语:

树干。

甘:

1、动词。

情愿,乐意。

成语:

心甘情愿

2、形容词。

甜味的。

成语:

同甘共苦

3、形容词。

美好的,动听的。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4、形容词。

味道好。

成语:

食不甘味

敢:

1、形容词。

谦辞。

有冒昧的意思。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2、形容词。

勇敢,有胆量。

敢怒而不敢言。

3、副词。

用于反问,有“岂敢”的意思。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兵车行》

4、副词。

莫非,大约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刺客列传》

感:

1、动词。

感染,染病。

略感风寒。

2、动词。

感动,使人心动。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琵琶行》

3、动词。

感慨,感叹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

4、动词。

感应,感受。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5、动词。

感谢

成语:

感恩戴德,

6、名词。

感想,想法。

成语:

百感交集。

扛:

1、动词。

双手举。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项羽本纪》

刚:

1、形容词。

坚硬。

成语:

以柔克刚。

2、形容词。

刚强,刚直。

成语:

无欲则刚,刚正不阿。

3、形容词。

强硬,固执。

成语:

刚愎自用。

4、形容词。

强劲,有力。

成语:

血气方刚。

5、副词。

刚才,方才。

刚来,刚走等。

纲:

1、名词。

法度,秩序。

成语:

三纲五常。

2、名词。

渔网上的总线,后指事物的总要或关键部分。

成语:

提纲挈领。

皋:

1、名词。

岸,水边的高地。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横塘路》

高:

1、名词。

高处,高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

2、形容词。

离地远,与“低”相对。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2、形容词。

程度或等级高。

成语:

劳苦功高,功高盖主。

3、形容词。

尊贵。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4、形容词。

(年龄、声音等)大。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

5、形容词。

高尚,清高。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渔父》

6、形容词。

敬辞。

敢问官人高姓大名。

《林教头风雪山水庙》

7、动词。

提高,抬高。

成语:

高抬贵手。

膏:

1、形容词。

肥沃的。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

2、名词。

古代医学中指心尖上的脂肪。

成语:

病入膏肓。

3、名词。

脂肪,油脂。

成语:

民脂民膏。

寄言纨袴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林黛玉进贾府》

4、名词。

膏药,药膏。

成语:

狗皮膏药。

缟:

1、名词。

白色的绢。

成语:

齐纨鲁缟。

槁:

1、形容词。

草木干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

稿:

1、名词。

诗文的草稿。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屈原列传》

告:

1、动词。

告知,告诉。

词语:

奔走相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2、动词。

祭告,把大事上告天帝或祖宗。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

3、动词。

报告。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4、动词。

请求,申请。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5、动词。

告发,控告。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淮阴侯列传》

6、动词。

请假,古代官员休假。

词语:

告假。

戈:

1、名词。

一种兵器。

词语:

枕戈待旦。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名词。

战争。

(常用作:

“干戈”一词)

成语:

大动干戈。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世将伐颛臾》

割:

1、动词。

割取,割去,割让。

成语:

割地赔款。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2、动词。

分割,划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

3、动词。

切割,用刀子割,划。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动词。

宰杀。

成语:

任人宰割。

5、动词。

断绝,舍弃。

成语:

忍痛割爱

歌:

1、名词。

古诗体之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动词。

唱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林。

《醉翁亭记》

3、动词。

歌咏,歌颂。

成语:

歌功颂德

4、动词。

作歌,编歌。

可引申为:

创作,撰写。

因为长句,歌以增之。

《琵琶行》

5、名词。

歌曲,能唱的诗。

成语:

歌舞升平,载歌载舞。

革:

1、动词。

铲除,消灭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2、名词。

用皮革制成的甲、胄、盾等。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

《刺客列传》

3、动词。

改变,变革,改革。

成语:

洗心革面。

4、名词。

皮革,去了毛的动物的皮。

成语:

马革裹尸。

阁:

1、名词。

特指女性的卧房。

成语:

闺阁绣户。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

2、名词。

一种小楼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

3、名词。

收藏书籍或供佛的地方。

词语:

藏经阁。

词语:

束之高阁。

格:

1、动词。

击,打。

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李广列传》词语:

格斗。

2、名词。

格式,标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

3、名词。

格子,小格,空格。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活板》

4、名词。

风格,格调。

成语:

独树一格。

葛:

1、名词。

葛的纤维织的布,葛布衣服。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升序》

隔:

1、动词。

隔开,隔离。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阿房宫赋》

2、动词。

间隔,距离。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泊船瓜洲》

3、名词。

隔阂。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舸:

1、名词。

船,大船。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

个:

1、量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

2、代词。

这,此。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亘:

1、动词。

横贯,连接。

成语:

亘古不变。

更:

1、动词。

改换,调换,更换。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赤壁赋》

2、副词。

相互。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陈情表》

3、副词。

也,还,还是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指南录后序》

4、副词。

再,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5、量词。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成语:

半夜三更。

6、副词。

另外,同时。

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高祖本纪》

7、动词。

交替,更替。

相继。

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

《滑稽列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活版》

8、动词。

更改,改变。

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刺客列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9、副词。

更加。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10、动词。

经过、经历。

成语:

少不更事。

庚:

1、名词。

年龄。

词语:

贵庚。

2、名词。

天干的第七位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离骚》

羹:

1、名词。

用肉或菜调和五位做成的浓汤。

也可以指有汁的肉。

成语:

残羹冷炙

耿:

常用作耿耿。

1、形容词。

忠诚的样子

成语:

忠心耿耿。

2、形容词。

不能忘怀的样子。

成语:

耿耿于怀。

绠:

1、名词。

汲水桶上的绳索。

词语:

绠短汲深。

梗:

1、名词。

灾难,灾祸。

成语:

从中作梗。

鲠:

1、名词。

鱼刺,鱼骨。

成语:

如鲠在喉

工:

1、名词。

工匠,有技艺的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2、名词。

纺织、刺绣、雕刻等手工艺方面的工作。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3、形容词。

精巧,精致。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扬州慢》成语:

巧夺天工。

4、动词或名词。

工作。

成语:

鬼斧神工,消极怠工。

公:

1、名词。

公家,公共。

与“私”相对。

成语:

公私分明。

2、名词。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公、侯、伯、子、男。

鹿鼎公。

3、名词。

先秦对诸侯的通称。

齐桓公,晋文公。

4、名词。

古代称高等级官员,或追赠谥号有“公”字者。

称曹操为“曹公”

5、名词。

称丈夫的父亲,或太监。

词语:

公公。

6、名词。

对人的尊称。

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陈涉世家》

7、形容词。

公平,公正。

成语:

奉公守法。

8、副词。

公开地,不避讳地。

公然行凶。

功:

1、名词。

功绩,功勋,功劳。

成语:

劳苦功高。

2、名词。

功效,成绩。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

3、名词。

丧服名。

有大功,小功之分。

大功服丧9个月,小功服丧5个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陈情表》

4、名词。

功夫,工作,事情。

成语:

功到自然成,前功尽弃。

5、名词。

功德,德行。

成语:

功德无量。

6、名词。

事业,功业。

成语: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攻:

1、动词。

学习,研究。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2、动词。

攻打,进攻。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3、动词。

指责,抨击。

词语:

人身攻击。

4、动词。

治疗。

成语:

以毒攻毒。

肱:

1、名词。

胳膊,手臂。

成语:

股肱之臣

宫:

1、名词。

宫殿。

帝王的住所。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阿房宫赋》

2、名词。

刑罚的一种,

宫刑。

恭:

1、形容词。

恭敬,有礼貌。

貌恭而不心服。

《谏太宗十思疏》

躬:

1、副词。

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出师表》

2、代词。

自己,自身。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陈情表》

3、名词。

身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动词。

弯身。

成语:

卑躬屈膝。

1、名词。

古代的一种酒器。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拱:

1、动词。

拱手,双手抱拳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成语:

拱手相让。

2、动词。

钻,顶。

肥猪拱门。

共:

1、形容词。

一样,同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2、副词。

共同,一道。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

3、副词。

总共。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核舟记》

4、动词。

共同享用或承受。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李广列传》

5、通“供”。

动词。

供应,提供。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贡:

1、动词。

进贡,把物品进献给皇帝。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管仲列传》

2、名词。

贡品,进献的物品。

成语:

称臣纳贡。

供:

1、动词。

供养,养育,侍奉。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

2、动词。

奉献,供应。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刺客列传》

3、动词。

供给,给予。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升序》

4、动词。

供述,陈述。

成语:

供认不讳。

勾:

1、动词。

用笔打勾。

古人读书的一种习惯,表示读书停止之处或字有错误。

也可以指对内容的圈划。

成语:

圈点勾画。

2、动词。

勾起,引起,勾引。

成语:

勾魂摄魄。

3、动词。

取消,涂掉。

成语:

一笔勾销。

沟:

1、名词。

水渠,水道。

成语:

千沟万壑。

2、动词。

挖沟,隔开,断开。

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淮阴侯列传》

钩:

1、名词。

古代一种兵器。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名词。

刻镂下的痕迹,纹路。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核舟记》

3、动词。

牵引,连接。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成语:

钩心斗角。

4、名词。

钩子,悬挂器物的用具。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苟:

1、副词。

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2、连词。

如果,假如。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构:

1、动词。

离间,挑拨,罗织罪名对人进行陷害。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2、动词。

建造,营建。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赋》

购:

1、动词。

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2、动词。

买,购买。

词语:

收购,并购。

诟:

1、动词。

指责,辱骂。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垢:

1、名词。

耻辱。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报任安书》成语:

忍辱含垢。

2、名词。

污秽,脏东西。

成语:

藏污纳垢,蓬头垢面。

估:

1、动词。

估计,估量。

词语:

高估,低估等。

沽:

1、动词。

买或卖。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将进酒》

姑:

1、名词。

丈夫的姐妹。

词语:

姑姑,姑奶奶。

2、名词。

对妇女的通称。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观刈麦》

孤:

1、形容词。

孤独,孤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2、形容词。

单一,无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3、名词。

孤儿,无父无母的幼儿。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陈情表》

4、名词。

古代王侯的自称。

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辜:

1、名词。

罪名,罪责。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指南录后序》

酤:

1、动词。

买酒或卖酒。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高祖本纪》

诂:

1、动词。

对古代语言文字的解释。

训诂学。

汩:

1、形容词。

水急流的样子。

成语:

汩汩水流。

2、形容词。

迅疾的样子。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谷:

1、名词。

困境。

成语:

进退维谷。

2、名词。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3、名词。

山谷,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道。

成语:

空谷足音。

使大军伏马邑旁谷,《李广列传》

股:

1、名词。

大腿。

词语:

头悬梁,锥刺股。

2、名词。

直角三角形中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勾股定理。

3、量词。

一股清泉。

骨:

1、名词。

骨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名词。

作品的比例和风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名词。

人的品质,气概。

成语:

仙风道骨。

4、名词。

遗骨,尸体,死者。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罟:

1、名词。

网。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贾:

1、名词。

商人。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琵琶行》

2、动词。

做买卖。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管仲列传》

蛊:

1、动词。

诱惑,欺骗。

成语:

蛊惑人心。

淈:

1、动词。

搅浑,搅乱。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渔父》

鼓:

1、名词。

一种乐器。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将进酒》

2、名词。

鼓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动词。

击鼓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4、动词。

弹奏,敲击乐器

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

5、动词。

摇动,振动。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渔父》

固:

1、动词。

巩固。

稳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形容词。

坚固,牢固。

成语:

固若金汤。

3、形容词。

坚决,顽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4、副词。

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

5、副词。

本来,原本。

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六国论》

6、副词。

的确,确实。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7、副词。

仍然,依然。

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

8、副词。

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

9、形容词。

顽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六国论》

10、副词。

究竟,到底。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故:

1、名词。

缘故,原因。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形容词。

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倒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形容词。

从前的,过去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4、形容词。

衰老的,衰弱的。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5、名词。

老交情,老朋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6、副词。

故意,特意、

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7、连词。

因此,所以。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顾:

1、动词。

回头,回头看。

成语:

左顾右盼。

2、动词。

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项脊轩志》

3、动词。

拜访,探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4、动词。

照顾,照料。

成语:

自顾不暇。

5、动词。

顾虑,考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6、副词。

只是,不过。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7、副词。

难道,反而,岂。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8、副词。

但是。

顾自民国肇造。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剐:

1、动词。

古代酷刑,把犯人的肉一块块地割下来。

成语:

千刀万剐:

寡:

1、名词。

古代君主的自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2、名词。

寡妇,死了丈夫的人。

成语:

鳏寡孤独。

3、形容词。

少。

成语:

寡廉鲜耻。

卦:

1、名词。

《周易》中象征自然界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

八卦,乾卦,坤卦等。

2、动词。

占卜,卜卦。

算一卦。

挂:

1、动词。

悬挂。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2、动词。

登记,记录。

成语:

挂一漏万。

乖:

1、形容词。

乖巧,机灵。

成语:

伶俐乖巧、

2、形容词。

听话,懂事。

乖乖的。

3、形容词。

违背,不协调。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林黛玉进贾府》

怪:

1、名词。

怪物,怪物,奇怪、不常见的事物。

《齐谐》者,志怪者也。

《逍遥游》

2、动词。

奇异,惊奇,觉得奇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3、形容词。

奇异的,不常见的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始得西山宴游记》

4、动词。

埋怨,责怪。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公子列传》俗语:

都怪你。

关:

1、名词。

关口,关隘,,关卡,要塞。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2、动词。

关门,关闭。

成语:

关门阖户

3、动词。

牵连,涉及,关系。

成语:

无关紧要,休戚相关。

4、名词。

机器的枢纽。

成语:

机关算尽。

5、名词。

关键,重要的食物。

成语:

生死攸关。

观:

1、名词。

值得观赏的事物。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2、动词。

观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动词。

考察。

观孔子之遗风,《太史公自序》

4、动词。

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5、动词。

观赏,欣赏。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6、名词。

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高大的建筑物,也可理解成驿馆。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7、名词。

道教的庙宇。

词语:

道观,三清观。

8、名词。

观念,态度。

成语:

悲观厌世。

官:

1、名词。

官位,官职。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2、动词。

做官,为官。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琵琶行》

3、名词。

官员。

成语:

贪官污吏。

4、名词。

对人的敬称。

成语:

客官,新郎官,官人等。

5、名词。

感官,感觉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解牛》

纶:

1、名词。

一种头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冠:

1、名词。

帽子。

成语:

衣冠楚楚。

2、名词。

形状像帽子一样覆盖在顶上的东西。

鸡冠子。

3、动词。

戴帽子。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4、动词。

超出众人,位居第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项羽本纪》词语:

冠军。

5、动词。

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赵世家》

鳏:

1、名词。

无妻或丧妻的人

成语:

鳏寡孤独:

馆:

1、名词。

房屋类建筑的通称。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滕王阁序》

2、名词。

宾馆,客舍。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指南录后序》

管:

1、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