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581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docx

解剖学地教案设计

解剖学教案

课题:

   第一章绪论

时间:

    2004年9月 (4课时)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并了解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重点与难点:

 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两对概念的含义及区别。

教具:

    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

有许多人一提到“解剖”就想到拿刀子在尸体上割。

因为“庖丁解牛”“解剖而视之”已经叫人把解剖定论为“支解和剖析”。

在医学上这是十分正确的,而对于造型艺术而言,仅仅只知道人体有那些骨骼和肌肉是很不够的。

有的人看了几本解剖书,人体有多少肌肉、多少骨骼记得滚瓜烂熟,然而面对模特时却不知如何下笔。

因为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活人是一个整体,他是许多肌肉和骨骼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的构造我们把它称之为结构。

(出示多媒体课件和骨骼标本)

当医生拿起手术刀的时候,他要准确地打开人体身上的某一块肌肉的某一个部位,直取病灶。

而当艺术家操起画笔或是一块泥料时,他所想到的不只是某一块肌肉或某一个部位,而是许多肌肉和骨头加起来的东西──结构。

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未来艺术家所需要掌握的东西。

人体结构是很复杂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体时,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哪一块肌肉和哪一块骨头,而是他的整体结构。

如我们可以把头部理解成一个球体加楔形,或者干脆把它看成是一个卵形;颈子看成是一个柱体;胸部和臀部是两个楔形;四肢看成是圆柱体和截锥体。

对人体结构的这样一种理解我们把它叫做几何结构。

世界上所有的人肌肉和骨骼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这些相同的肌肉和骨骼由于型号不一样,而组装出千差万别的人体形态。

形态和动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体的运动状态叫做动态,人们的动态是可以相互模仿的,例如,军人的步伐可以整齐划一,体操表演者和舞蹈演员可以把动作模拟得微妙微肖,天衣无缝。

但是他们的面部五官各具特色,千人千面,剥下他们的外衣其肌肤胖瘦、体表曲线和外形比例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不同是形态上的不同,是难以模仿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是双胞胎也会有区别。

人体形态和个体特征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人体形态部分)

第二节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

有人认为不学人体结构,只要通过千百次刻苦训练也能画好人体。

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这样做会使自己走很多弯路,而且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也不可能不去研究对象,比如哪里是骨点、哪里是肌肉,对象形体结构的转折、比例形态等,你不得不去思考。

实际上你还是在研究人体结构。

须不知最后还是比学过人体结构的人稍逊一筹。

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

美术作品反映社会反映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我们要画好运动中的人物形象,其肌肉变化和骨点位置光从表面去看是画不准的,必须知道皮下的结构是怎样的,再看表面起伏才知道哪里是重要的结构,哪里是偶然的起伏和非本质的可画可不画的东西。

因而“不学人体结构也能画好人体”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纯粹从表面去模仿必然要走弯路浪费很多时间。

西方许多艺术大师都对人体结构和形态有很深的研究,达•芬奇还亲手解剖了十几具尸体并做了大量的笔记。

(出示达•芬奇手稿图)

第三节解剖史话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公元前3──2千年就有了解剖的记载,而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在西方研究解剖的时间较早一些,古埃及时就有了对解剖的研究,木乃伊就是见证。

因为制作木乃伊需要解剖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解剖知识。

(出示《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

在罗马皇帝奥古士都的御医摩撒故里,人们发现了解剖石雕的遗迹,细观胸廓为人的骨骼,而位于其内的是猿心,可见古代西方把人的遗体也看得很神圣。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正式确立者,首推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他亲手解剖尸体并写下了大量的笔记,画下很多解剖图,而且对人体解剖结构和比例形态做了很深入的研究。

他说:

“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位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案)形是希腊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

”“躯干各部分的比例:

矮胖的其各部分也肥短,瘦长的其各部分也瘦长,大小适中的其各部分都适中。

(出示达•芬奇比例图)

在我国,“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上。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三)里有这样一节: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在该书《灵枢•骨度第十四》中还有关于比例的论述“黄帝曰:

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

伯高曰:

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发所复者颅至顶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我国宋代画家李嵩也曾绘过一幅《骷髅幻戏图》,这说明我国古代画家对人体结构也曾有过思考,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画家对人体解剖没有深入直观的研究,所绘骷髅只是画家对人体骨骼的一种推测而已。

(出示李嵩《骷髅幻戏图》)

我国古代还有“立七、坐五、盘三”的人体比例口诀、“三停五部”的五官比例法则和人物面部形态的“面像八格”等人物画诀。

这些画诀对于我们现在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仍然很有用,谌称“祖传密方”。

作业:

 

1、解释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

2、谈谈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

3、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书上,那段文字是怎么说的?

参考书目:

《金超教授授课记录》本人整理

《艺用人体解剖学》文金扬编著朝花美术出版社56年10月第1版

《人体与绘画》[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4年4月第1版

《画手百图》[美]佐治•伯里曼著张健生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9年4月第1版

《艺用人体结构》[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8年9月第1版

《动态人体解剖》[德]约•谢培德著广西美术出版社90年4月第1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王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96年12月第1版

课题:

   第二章人体概论

时间:

    2004年9月 (4课时)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个整体概念。

要求学生掌握解剖术语。

重点与难点:

 构成人体的基本形、解剖术语

教具:

    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形态

人为万物之灵,造化之颠。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通过同大自然搏斗和优胜劣汰规律的反复考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使自己达到了健与美的最高峰。

人类的直立行走使人体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腰前凸是人类的重要形态特征,一般脊椎动物脊椎是“C”形,而人是“S”形,人体脊椎有四道弯曲,即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骶后凸。

这是由于人体直立行走,要保持重心的稳定而形成的优美曲线。

人脑的容积增大。

胸廓变得扁平,肩胛骨后移,以适应人体各种活动。

手足分化为上肢从事精巧细致的劳动,下肢则支撑人体重量,从事行走跑跳。

上肢变得短小而灵活,下肢变得粗壮而稳健。

而被认为是人类近亲的猴,其手足的形态差别较小,分工也没有人类明确。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形态)

第二节构成

用几何的观点将人体结构抽象化,将各个部位归纳成基本形,可以把头部看成是一个球体;胸廓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髋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四肢可以看成是圆柱体和截锥体。

人体的头、胸廓和躯干是靠脊椎连接起来的,脊椎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四肢靠关节直接连在躯干上。

如果将构成人体的基本形归纳成一句话就是:

一竖、二横、三块、四肢。

一竖是指脊椎。

一般人体直立时,从正面和背面看上去,脊椎是笔直的,像正楷字的一竖;而当人体处在其它角度,或者运动时,它就可能是草书或行书中的一竖。

更形象地说脊椎像一根弹簧,它可以前后左右弯曲,特别是颈部和腰部运动范围很大,体现出人体的大曲线,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二横是指肩线和臀线。

在立正时它们是平形的,在运动中有一定的角度。

“二横”在展示人体形态和表现人体动态中有很大意义。

如时装模特在走台时,其“二横”的运动十分活跃。

三块是指头、胸、髋三大体块。

这是人体的主要部分和相对固定的部分。

四肢是指人体活动最大的、变化最多的上肢和下肢。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构成)

第三节解剖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有机体,由骨骼、肌肉、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排泄、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组成。

艺用人体解剖重点研究的是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以及它们构成的外部形态。

一、骨骼

人体有骨206块(根)。

单个的称之为骨,构成一个系统的则称之为骨骼。

如:

一根肋骨,一块顶骨,胸部的骨骼,头部的骨骼,等等。

这是正确的说法。

骨骼决定人体的比例和人体的基本形态。

例如:

一个人个子高是因为他的骨骼长,而不是因为他的肌肉发达,更不是因为他的脂肪丰厚;有些人个子一样高而四肢却不是一样长,这也是因为各部分骨骼的比例不同的原故。

骨骼支撑着人体,是人体的梁柱和框架,在运动中起杠杆、平衡作用。

骨点是骨面的转折点。

从体表上看是皮下骨,是人体结构转折的重要体表标记,是人体造型的重要依据。

在研究人体骨骼时应该完全掌握骨点的准确位置。

(出示人体骨骼并讲解人体骨骼的构造)

骨的连接有二种形式:

(一)直接连结

根据连结组织的结构不同,可将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两种。

1、纤维连结两骨之间以致密结缔组织相连,比较牢固,一般无活动性,如相邻颅骨之间的缝和胫、腓骨之间的小腿骨间膜等。

2、软骨连结两骨之间借软骨相连,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第1肋与胸骨之间的软骨结合等。

(二)间接连结——关节

间接连结在结构上的特点是骨与骨之间有空隙,因而能作较广泛的运动。

相对的骨面称关节面,位于关节面之间的空隙称关节腔,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并封闭关节腔的结缔组织囊叫关节囊。

关节囊的内面衬以滑膜,故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简称关节。

二、肌肉

人体共有骨骼肌600多块,它赋予人体动力与形体,是造型艺术中研究人体的难点。

肌肉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羽毛,有的像橄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蚯蚓,有的像鱼……由于肌肉的数量多,形状多样,且构成复杂,使得人体形态既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肌肉的不同形状)

三、脂肪

脂肪广泛地分布于人体全身,它在造型当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胖人和瘦人的区别就在于脂肪的多少。

往往有些胖人并不比瘦人力气大,这是因为胖人的肌肉和骨骼并不比瘦人粗壮(相对而言),只是脂肪多一点而已。

脂肪在造型当中起填充作用,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体形态。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其胖瘦的变化使之展现出不同的形态。

男女老幼的差异也与脂肪有关系,一般来说,男子骨骼粗一些,女子脂肪丰厚一些,因而常常女子胖的比瘦的多,男子瘦的比胖的多,小孩脂肪多一些,显得圆润一些,老人脂肪少一些,显得干瘦一些。

脂肪在身体上的分布也因男女老幼而有别,这一点在后面详述。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的主要颁布区)

第四节几个术语

为便于后面论述这里介绍几个术语。

一、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脚合拢、足尖向前、两手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出示全身肌肉图)

二、方位术语:

上与下──近头顶的一端为上,近足底的一端为下。

前与后──身体面部的一侧为前,背部的一侧为后。

正中线──从鼻尖通过脐孔到耻骨所画的一根垂直平分线。

(见全身肌肉图,肌肉与体表以正中线划分。

内侧与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一侧为内侧,远离正中线的一侧为外侧。

以上方位必须在解剖姿势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因为人体时刻都是在运动着的,而生活当中人们对上下、前后和内外等概念的理解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当我们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时候就只能以身体的某个部位在解剖姿势上所处的方位来论述,否则就会产生混乱。

三、动作术语:

屈与伸──肢体或部位靠拢折叠时为屈;反之为伸。

外展与内收──肢体远离正中线的运动为外展,反之为内收。

旋前与旋后──前臂运动的专称,在解剖姿势的基础上,大拇指一侧向前运动为旋前,反之为旋后。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有关术语的含义)

作业:

1.人体形态与动物形态有什么不同?

2.构成人体的基本形有哪些?

3.人体有多少骨头,人体骨骼在造型中的意义,骨连接有哪几种形式?

4.脂肪在造型中有什么意义?

参考书目:

《金超教授授课记录》本人整理

《艺用人体解剖学》文金扬编著朝花美术出版社56年10月第1版

《人体与绘画》[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4年4月第1版

《画手百图》[美]佐治•伯里曼著张健生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9年4月第1版

《艺用人体结构》[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8年9月第1版

《动态人体解剖》[德]约•谢培德著广西美术出版社90年4月第1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王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96年12月第1版

课题:

   第三章头部

时间:

    2004年9月 (12课时)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头部的内在结构和外形的关系,要求各系学生在素描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头部结构的练习。

重点与难点:

 头部骨点、骨骼和外形特征的关系。

头部骨骼和比例的关系。

头部骨骼和个性特征的关系。

教具:

    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头部的骨骼

头部的骨骼可分为二大部分:

脑颅和面颅,脑颅由1块额骨、1块枕骨、2块顶骨、2块颞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蝶骨、1块筛骨构成。

面颅由2块鼻骨、2块上颌骨、2块颧骨、1块下颌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犁骨、2块泪骨、2块腭骨、2块下鼻甲骨构成。

头部的骨骼对于刻划人物形象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头部肌肉较薄,骨形很明显,无论多胖的脸,从颧骨到头顶这一段骨形仍然是很清晰的,否则就是病态。

头部的骨点和对应关系是研究头骨的两个重要方面。

(出示头骨并讲解头骨的结构和骨点)

一、头部的重要骨点:

1.额结节2.眉弓3.眶上缘4.额骨颧突5.鼻骨6.颧结节7.颧弓8.下颌角9.颏结节10.颏隆凸11.犬齿隆凸12.斜线13.颞线14.乳突15.顶丘16.顶结节17.上项线18.枕外隆凸

每个人的不同长相即个体特征,主要取决于以上骨点之间的位置关系,骨相决定肉相,头骨决定人的脸型和个体特征。

骨点是皮下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形体结构的转折点,抓不住骨点就抓不住形体,画面就会出现松散零乱或轻浮等毛病。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面部特征和骨点的关系)

二、头骨各部位的对应关系

从侧面看:

耳孔大致位于头骨的中间;下颌骨将头骨分为前后两半;颧弓上缘将头骨分为上下两截;从顶丘到颏结节画一根直线即相当于给头部穿上一根轴;额结节到耳孔的连线将脑部和面部分开;耳孔对眶下缘;颧弓位于头骨中间;眶下缘到颏唇沟可以画一弧线;颞线经颧骨到斜线可画一条弧线。

从正面看:

颧下缘弧线与眼眶下缘弧线相似;颧下缘齐鼻切迹(鼻孔下缘);眶内缘经犬齿窝到斜线再经眶外缘画到颞线形成一“V”字形,左右两侧加起来形成一个“W”形。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头骨各部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头部的肌肉

头部浅层肌肉表

类别名称位置作用

咀嚼肌

1.颞肌颞线至喙突咀嚼食物,辅助表情

2.咬肌颧弓至下颌角咀嚼食物,辅助表情

表情扩张肌

3.额肌额骨上额生皱,扬眉瞪眼

4.颧肌口至颧弓拉动口角向上、向外

5.上唇方肌口眼间拉动口角、鼻翼、鼻唇沟

6.颊肌面颊拉动口角向外

7.笑肌颊肌上使面部呈笑窝

8.颏肌下巴前方使下巴呈现颏窝

表情收缩肌

9.降眉间肌鼻根引眉向下生横皱

10.皱眉肌眉头皱眉,眉间生竖皱

11.眼轮匝肌眼眶四周眼睑闭合,生鱼尾纹

12.口轮匝肌口四周闭口,形成口部形状

13.三角肌口角下侧引口向下

14.下唇方肌口下侧引口向下,向外

15.鼻肌鼻部收扩鼻孔,横部使鼻生竖皱

注:

①上唇方肌可分为三块:

A.颧头B.眶下头C.内眦头。

在我国当前的医学解剖图谱上,颧肌叫颧大肌,上唇方肌颧头叫颧小肌,眶下头叫提上唇肌,内眦头叫提上唇鼻翼肌,下唇方肌叫降下唇肌,三角肌叫降口角肌。

额肌和枕肌由帽状腱膜连接成一个整体也称之为枕额肌。

②几个容易读错的字:

颊jiá颏kē睑jiǎn眦zì囟xìn

第三节头部的形体与形态

一、基本形和比例

头部可以理解成卵形、球体、立方体、橄榄形或球体加楔形。

头部的比例可用“三停五眼”来概括(在中国古代称“三停五部”),这是一个很实用的比例准则。

应该指出的是“三停五眼”要从三维空间去理解。

“三停”是把头部从发际到下巴分为三等分:

其一是发际到眉毛;其二是眉毛到鼻底;其三是鼻底到下巴颏。

“五眼”是指以眼为长度单位来测量两鬓之间的距离:

两个内眼角之间有一眼宽,从外眼角到鬓角之间又有一眼的距离,加起来共有五个眼宽。

从外眼角到鬓角的距离侧面看时是一眼宽,从正面看时就没有一眼宽,因而“五眼”的概念是三维的。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三停五眼的平面分割、立体分割和儿童头部的比例)

儿童头部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面颅与脑颅的比例见《新编人体结构教程》P.18),儿童年龄越小脑颅越大,因而不能用一种比例来画所有的儿童。

除三停五眼以外,头部还有几个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比例测量的重要参考。

从侧面看,耳轮脚大致在头部的中心。

外眼角到鬓角等于一个眼的距离,从眉毛到下眼睑等于半个鼻子长,这就构成了侧面头部的一个“田”字形区域。

这个“田”字是三维的,从七分面的角度去看才是一个准“田”字。

从五分面的角度看,自颏结节画一根线到额结节,一般要通过鼻翼和内眼角,这根线叫面线。

从额结节到鼻尖所画的一根线与面线所形成的夹角叫面角。

从颏结节到顶丘画一根线一般要通过耳轮脚,正好平分头部。

在绘画实践中虽然正好五分面或七分的角度不多,但是从这两个角度去观察对象的个体特征是十分有用的。

从正面看,从鼻根到嘴角通过鼻翼画一根流线,左右对应成为一个“八”字线,这个“八”字角度的大小也是头部个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参考系数。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八字线、田字格)

二、五官和面部的结构

眉由于眶上缘将眉毛从中段顶起,将其分为二段,内侧的一段眉毛由下往上长,外侧的一段眉毛由上往下长。

眼眼的基本形为球体(包括上眼睑和下眼睑)。

上下眼睑之间叫睑裂,睑裂呈棱形一般内低外高。

眼黑分为瞳孔和虹膜(表层叫角膜)。

眼白叫巩膜(表层叫球结膜)。

眼角又分别叫内眦和外眦,内眦一侧泪阜十分清晰,像个小球体。

眼球的矢状面与眶隔

鼻鼻的基本形可以看作是棱锥体。

鼻头较圆可以看成是一个球体,鼻真骨和鼻软骨之间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不同也是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

鼻翼与口角之间有一条沟叫鼻唇沟。

口口的基本形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圆柱体。

这个形是由上颌骨与下颌骨顶起口轮匝肌形成的,口与鼻之间有一条沟叫人中。

下唇与下巴之间有一条沟叫颏唇沟。

上唇正中间的隆起叫唇珠也叫上唇结节。

上下唇之间的分界线叫唇裂。

耳耳朵的基本形可以看成是一个贝壳形。

耳朵可以分为耳轮、耳甲腔、耳垂和耳屏四大部分。

耳朵没有真骨,其形态是由软骨决定的。

除五官以外,额头、下巴、颧骨和腮构成脸的基本形。

颧和腮连成一片,下巴是一个半球体,开口笑时是一个楔形;男性的额头似楔形,女性的额头似球体。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五官的结构特点和面部的基本形)

三、人物面部表情

人物表情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体每一个部位都可以表达感情,但以面部表情最直接而明确。

一般可将表情分为喜、怒、哀、思、惊几大类。

对于这些表情,常常是一望便知,然而要准确地画出来,又似乎力不从心。

在此对上述表情作一点分析,供大家参考。

喜是一种放松运动,主要特征是五官舒展、眉开而弯、眼眯而曲、嘴角上翘。

怒的主要特征是眉毛竖起、二目圆睁、鼻孔扩大、双唇紧咬、面部肌肉紧绷、与喜的表情完全相反。

哀使人丧气。

哀的主要特征是五官无力的下垂、两眼无神、眼角和嘴角下垂、有一种沉重感。

有人将笑的表情画得似笑非哭,常常是因为将眼角或是嘴角画成下垂的了。

思的主要特征是眉头内锁、五官都向内收(向鼻梁集中)。

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眉宇之间的变化对表情的刻划十分重要。

惊与思相反,其特征是五官都向外扩张,眉开、眼瞪、鼻张、口开。

对以上表情的特征可以用一段顺口溜来概括:

(喜)要得人笑,眉弯嘴翘;(怒)要得人嗔,竖眉、咬嘴、眼瞪;要得人哀,嘴垂眉歪;要得人思,皱眉挤眼即是;要得人惊,圆口、圆鼻、圆眼睛。

以上顺口溜还可以提炼成几根线条,但是人物的表情千变万化,远不止以上几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虽然表情变化万端,但其关键在于眉眼之间的细致刻画,再辅之以嘴角和鼻翼的变化。

如将上述表情进行排列组合将可画出更多更复杂的表情。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面部的表情与五官形态的关系)

四、头部形态的差异

头部形态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骨骼,因为头部除咬肌和颞肌外,肌肉都不发达。

除颊部外脂肪也很薄。

(一)男女差异

从骨形上讲,男女差别比较明显。

男子头骨骨点突出,脸型多方而直,额头呈方形,向后倾斜,眉弓突出。

女子骨点较平,骨形较圆,脸型圆润,额头呈圆形向前凸,眉弓不明显。

男子下颌角多凸起,下巴见方。

女子下巴较尖,下颌角不如男子宽。

(男女头骨见P.25)从体表上看,男子咬肌发达,脸膛有凹陷,颌骨的形状较明显,男子脸型较方直,多为目字型和国字型脸。

女子脸庞脂肪丰厚,下巴尖而圆,脸颊圆润,多为甲字型脸和申字型脸。

女子五官除眼睛外都小巧而圆润,男子五官粗大,线条方直。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男女差异)

(二)老幼差异

儿童头部骨点不明显,从体表上看不到眉弓,鼻骨也较小,加之面颊脂肪丰厚,所以看上去是圆额头圆脸翘鼻子翘嘴。

儿童头部各部分的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

儿童脑颅部分较大,面颅部分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颅越来越大。

大人是眼睛在头部中间,儿童是眉毛在头部中间,儿童五官紧凑,下巴较短,下嘴唇位于下停中间。

儿童与成人的比例不同在于由上至下逐步缩短,把握这一点就不至于把儿童画成小大人。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儿童比例与成年人的差异)

老人有的由于牙齿脱落而下停缩短,最重要的是老人由于机体衰老而皮肉松弛,除了脸上有明显的皱纹以外,中年以上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眼睑会逐步出现泪囊下垂,将军纹、鱼尾纹逐渐明显,眶缘逐渐清晰。

整个头部的骨形随之越来越明显。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老年人的特点)

(三)头型差异

头部骨骼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不同的头型主要是这两部分的不同比例和形态决定的。

头型和脸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同的头型可以是不同的脸型。

头型大致可以分为卵型、方型、锥型、楔型、橄榄型、扁型等几种。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头型差异)

(四)脸型差异

脸型主要是由面颅的骨骼决定的。

中国古代画论中有面相八格之说,即:

田、由、甲、申、国、目、用、风。

田字型脸较短;由字型脸因额骨窄而上小下大;甲字型脸因下颌骨窄而上大下小;申字型脸因颧骨阔而两头小中间大;国字型脸长而方;目字型脸狭长;用字型脸因下颌骨宽于颧骨,颧骨宽于额骨而显示出梯形;风字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