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257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流行病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流行病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流行病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流行病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论文.docx

《流行病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行病学论文.docx

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病学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

●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原理、方法;

●传统流行病学在第一次卫生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现代流行病学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面对一、二次

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的形势下,对疾病控制具有显著重

要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这门学科与社会经济、卫生保健发展情况相适应,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门学科综合运用观察性研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方法,去完成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健康促进中揭示现象,找出原由,提供干预措施的任务。

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可以分几方面:

一、疾病预防:

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或减少,直至消除。

二、疾病的监测:

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一定时间周期内,一定人群内(三间分布)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为了彻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发掘病因及疾病的危险因素。

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明,而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发掘出来,据之以防制疾病,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流行病学工作并不拘泥于非找到病因不可,如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方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防病的问题。

如经多方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号召人们不吸烟对减少肺癌的发生就有明显作用。

四、疾病的自然史:

疾病在人的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如亚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明显期,症状缓解期,恢复期。

在传染病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极期,恢复期。

这是个体的疾病自然史。

疾病在人群中也有其自然发生的规律,叫人群的疾病自然史。

自然史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

如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有很大可能通过孕妇垂直传播给新生儿,就可以用注射疫苗来早期预防。

五、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在评价人群有关疾病,健康诸问题时,个体测量是办法之一,实验室检验也是办法之一,但归根结底要看人群中的效果,看是否降低了人群发病率,是否提高了治愈率和增加了健康率等等。

只有人群中的结果才能最终说明人群中的问题,显然,只有流行病学才能承担此任务。

以上列举了五项流行病学的用途,由上述可见流行病学用途之广泛,既涉及疾病又涉及健康;既解决现实问题又深入研究;既考查局部的措施效果,又评价全局的卫生工作,可谓广泛地触及到了公共卫生及保健工作的各个方面。

流行病学有其鲜明的学科特点:

1.群体性:

关心的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不仅仅注重个体的发病情况;

2.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人群、时间和地区),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

3.对比性:

对比调查、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线索。

4.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常常用相对数。

5.社会医学:

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6.预防为主:

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

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这门学科要求:

一是记住人群,二是记住预防。

进行决策及采取措施时更常需运用社会手段,如加强宣教,改善生活与经济条件,改进卫生设施及医疗保健服务等。

着眼于社会人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流行病学方法是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群体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个体的临床研究方法并列为医学三大基础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是直接应用到具体防病的应用学科。

从上述学科定义、用途、特点可以看到其在疾病控制中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领域中,无论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实验医学都要以其为基础,在我国它已成为学习现代医学的必修课。

流行病学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实践中充分显示了其在疾病控制中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在“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学科形成期,还是在“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现代发展期。

流行病学与社会经济、卫生保健发展情况相适应,无论从防病的总任务或是学科的方法来看,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是质的飞跃。

流行病学已成为医学中当之无愧的重要学科。

第一次卫生革命指的是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人们开始聚集于城市的时期。

包括烈性传染病在内的各项疾病和传染病广泛袭击人类,此时期内出现了许多堪称流行病学典范的事例。

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关于法罗群岛麻疹大流行的调查;关于伦敦霍乱流行的调查;关于伤寒的调查等。

利用霍乱死亡名单,以标点地图等方式提示了死亡的分布规律,分析出污染的饮用水及其传播途径,并推论其病源可能为一种活的物质,进而追溯出某水厂为其污染的源头,经采取关闭措施控制了发病。

这是一次成功的流行调查分析及控制流行的案例,成为流行病学史上不朽的里程碑。

在这一时期,流行病学以防制传染病为主要任务。

它以首先在发达国家内取得了控制天花、古典型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和一批主要肠道及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伟大成就,而进入现代发展期。

现代发展期大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至现在,也叫现代流行病学时期。

它与学科形成期的主要区别是防病的总任务由局限于传染病扩大而为人群的一切疾病和健康状态,方法由传统的调查分析扩展为充分利用多种资料来源进行整套定型的统计分析研究,其中尤其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利用有决定性的关系。

这时由于战后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前所未有的进步,传染病大大地得到了控制,一些慢性非传染病日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

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有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逐步转向控制,降低和预防这些疾病,并进一步希冀保持,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从而使流行病学面临着人们所谓的“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先后成立了各级卫生防疫、寄生虫防治、地方病防制等机构。

整顿和发展了生物制品研究机构,大面积使用多种疫苗。

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

并相应在医学院校设立了卫生系,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流行病学性质的研究机构,大力培养各级流行病学专业人才。

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就在全国基本上消灭和控制了血吸虫病等五大寄生虫病。

以后又消灭了天花和古典型霍乱,控制了人间鼠疫,还曾以防制与取缔娼妓结合的措施一度在全国内基本消灭了性病;大力提倡新法接生,显著地降低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

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在防制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流脑、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等防疫战线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对慢性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结核病、糖尿病及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取得了可观的基线数据资料,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

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和高血压等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使防疫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

80年代初,实行了儿童免疫大规划,使我国的免疫预防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进一步完成了消灭和控制有关传染病的任务。

目前我们面临的是既要完成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又要开始进行防治慢性病和促进健康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生革命。

既往的社会卫生措施,通过公共卫生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以前的一些主要危害人群健康的,相当多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控制。

这些控制措施主要以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主要依赖群体预防,从增强个体免疫力,如疫苗接种;到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如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力和改良农产品品种提高全民的营养水平;通过市政工程改善城市供、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通过大力加强环保措施改善大气、生态环境以减少某些新地方病、肿瘤的发生。

但是,在大量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被消灭以后,出现了两个趋势:

一个趋势是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病成了医院的主要对象;另一个是传染病的新发和复燃。

这两种趋势的出现和19世纪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慢性病涉及到每个人的行为,新发和复燃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和结核病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密切程度,甚于传统的传染病。

而行为的干预和改变,一方面要依靠社会卫生措施,如群体的健康教育;但另一方面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预防,更重要的是通过健康促进使其行为有所改变。

疾病构成的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日益暴露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的缺点。

越来越多地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并非生物因素所能完全解释,疾病不单纯是由生物因素所引起;采用生物医学时代的最新成果,也难以治愈许多现代疾病。

如许多非传染性疾病,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起的作用甚至大于生物因素;即使是以生物因素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与防治上也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社会防治措施的力度、卫生服务因素的强弱,从根本上决定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许多疾病的病因已经不是单纯明确的一种或几种,而是日趋复杂化,呈现多因多果,各种病因相互叠加发生作用的现代病因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是人类疾病谱的转变,人类对疾病与健康认识社会化的产物。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转变,现代的疾病病因日趋复杂,发病机理难以确定,过分专科化、单纯生物医学的方法无法确切诊断某些慢性非传染病的病因,在治疗和预防方面逐渐显现出单纯生物医学的无能为力。

冠心病的多病因性、艾滋病的行为危险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特征使得那种认为必须彻底明确生物学病因才能进行有效预防的生物医学思想,渐渐地被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才能进行有效预防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想所取代。

这都是流行病学科三大要素:

原理、方法、应用所阐明的。

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思想去看流行病学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就愈加得出其不可替代、极其重要显著的结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中,流行病模式转变也正在经历着四个阶段:

阶段一:

主要表现:

死亡率高且有波动,出生率高。

主要死因:

与饥荒、瘟疫有关的感染性疾病流行为主;

主要原因:

饥荒减少,发送饮食和环境卫生,战争控制。

阶段二:

疾病流行衰退

主要表现:

死亡率不断下降,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出生率持续高;

主要死因:

感染性疾病为主,但是流行少见;

主要原因:

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改善,医院发展。

阶段三:

退行疾病与为疾病

主要表现:

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出生率下降;

主要死因:

以退行性疾病如肿瘤、心脏病以及伤害为主;

主要原因:

治疗发展,医疗研究突破与新技术应用。

阶段四:

退行疾病为主

主要表现:

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

主要死因:

以退行性疾病以及伤害为主;

主要原因:

生活方式改变(饮食,锻炼等),医学研究突破与新技术广泛应用。

表1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主要死因死亡率(1/10万)的变化趋势

顺序

1957年

1963年

1975年

1985年

1997年

死因

1/10万

%

死因

1/10万

%

死因

1/10万

%

死因

1/10万

%

死因

1/10万

%

1

呼吸系病

120.3

16.9

呼吸系病

64.6

12.0

脑血管病

127.1

21.6

心脏病

131.0

23.4

恶性肿瘤

135.4

22.7

2

传染病

112.2

15.4

传染病

57.5

10.7

恶性肿瘤

111.5

18.8

脑血管病

117.5

21.0

脑血管病

134.9

22.6

3

恶性肿瘤

52.1

7.3

恶性肿瘤

46.1

8.6

呼吸系病

109.8

18.6

恶性肿瘤

113.8

20.3

心脏病

100.0

16.8

4

脑血管病

47.2

6.6

脑血管病

36.9

6.9

心脏病

69.2

11.7

呼吸系病

50.9

9.1

呼吸系病

84.0

14.1

5

心脏病

39.0

5.5

心脏病

36.1

6.7

传染病

34.3

5.8

消化系病

23.3

4.2

损伤和中毒

36.8

6.2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表2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前10位主要死因分布

大城市

中小城市

一类农村

二类农村

三类农村

1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呼吸系病

呼吸系病

2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损伤和中毒

3

心脏病

心脏病

呼吸系病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4

呼吸系病

呼吸系病

心脏病

损伤和中毒

恶性肿瘤

5

损伤和中毒

损伤和中毒

损伤和中毒

心脏病

心脏病

6

消化系病

消化系病

消化系病

消化系病

消化系病

7

内分泌和代谢病

内分泌和代谢病

泌尿生殖系病

肺结核

新生儿病

8

泌尿生殖系病

新生儿病

内分泌和代谢病

新生儿病

传染病

9

精神病

泌尿生殖系病

精神病

传染病

肺结核

10

神经系病

精神病

传染病

泌尿生殖系病

泌尿生殖系病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1997

从城市居民主要死因死亡率的变化(表1,表2)城乡居民前10位死因分布可以看出:

建国50年来,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和发达农村地区的疾病和死亡模式已等同于或接近于发达国家,面临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挑战。

表1中显示了我国城市人群从1957年到1997年40年间死因谱的转变。

传染病于1957年和1963年还分别列于前五位死因中的第二位,到了1975年下降为第五位,1985年后退出了前五位死因;呼吸系统疾病则从1957年和1963年的第一位逐渐下降到1975年的第三位,1985年和1997年的第四位;相反,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由1957年和1963年的第四、五位逐渐上升到1985年的第一、二位;恶性肿瘤是在1963年出现在第三位死因当中,到了1997年,它已经成为危害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的最主要死因。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边远的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还很艰巨。

表2中显示了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前10位主要死因的分布情况。

大城市、中小城市的死因谱中没有出现结核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说明城市的卫生工作对策主要在于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一类农村的第十位死因为传染性疾病,除此之外,其他疾病的构成基本与中小城市相同。

而二类农村和三类农村的传染病分别占据前十位死因的第九位和第八位。

肺结核也成为二、三类农村的第七和第九位死因。

此外,二、三类农村的首位死因是呼吸系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死因也在前五位之列,说明二、三类农村以及其他更不发达地区同时面临着控制传染病,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紧迫任务。

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类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包括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机制,致致病因素影响人体结构功能和信息传递机制的过程;

2.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在人们的相互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布局,资源的分配、卫生工作的方针、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等。

各类因素对不同的疾病影响是不同的,如心血管疾病以行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为主,传染病以卫生服务为主。

根据我国80年代初优质调查,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死亡的危险已超过了生物因素。

(见表3,我国人群前10位主要死因及其主要危险因素(%))

 

表3我国人群前10位主要死因及其主要危险因素(%)

(1岁以上,城乡10个监测点,男女合计)

死因

死亡数

占全部死亡

主要危险因素的比例(%)

(%)

生活方式

生物遗传

环境因素

卫生服务

心脏病

5140

26.68

45.7

29.00

19.15

6.15

脑血管病

4271

22.17

43.26

36.60

15.09

5.50

恶性肿瘤

3609

18.74

43.64

45.92

6.66

3.78

意外死亡

1648

8.56

18.34

2.34

67.34

11.98

呼吸系病

1033

5.36

41.09

27.76

18.20

12.95

消化系病

1022

5.31

25.95

27.62

19.00

27.42

传染病

9600

4.98

16.41

6.70

18.74

58.15

泌尿系病

315

1.64

13.74

43.13

23.95

19.17

神经精神病

215

1.12

2.53

35.86

43.94

17.67

内分泌病

134

0.70

14.81

58.52

20.00

6.67

合计

19262

95.23

37.73

31.43

20.04

10.80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只有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原理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才能适应我国人群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

从以多因论为指导,强调人群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病因推断,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疾病控制中显著重要、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病学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