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51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新人教版

语言,以符合语境为美。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

”同样地,语言也是因为符合语境才优美的。

有了语境的存在,句子就有了压缩与扩展的需要。

压缩语段,能让语言的精髓如水落石出般明白无误;扩展语句,则能让语言如丑小鸭变美天鹅般脱胎换骨。

考点阐释

xx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是指考生按照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

“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

(1)依照给定词语,连词扩充成句;

(2)给出话题,丰富式或给出概括句,展开式;(3)给出主干,扩写式;(4)给出语句,续写或补写式;(5)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

“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

(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

(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4)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5)提取关键词;(6)图文转换。

知识点考查

1.扩展语句:

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

本考点,呈隔年反复的态势出现,所占分值3—6分。

09年高考中,全国卷1中的19题(5分)、湖北卷22题(4分)、福建卷15题(3分)、江西卷21题(5分)都涉及到扩展语段这一考题。

2.压缩语段: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09年高考中,安徽卷18题(7分)、福建卷15题(3分)16题第一问(2分)、山东卷18题(4分)、浙江卷6题(4分)

真题精析

典题1(09年湖北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样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

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

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4分)

我喜欢的书名:

《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简明,这种推荐词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考题。

考生要善于根据书名推断出其主要内容,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进行推荐。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书名:

《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

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我喜欢的书名:

《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

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典题2(09年安徽卷).下图有三个板块,请先用一句话对三个板块的内容作整体概括,再各用一句话作分别概括。

(7分)

整体概括(18字以内):

分别概括(每句12字以内):

【解析】图文转换几年没有考过了,尽管各地的模拟试题经常出现。

但本题读图没有难度,只要对画面的三个板块上文字作概括,其实就是一个压缩题,只不过把文字放到一张图片上而已。

【答案】整体概括:

我省多方面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

分别概括:

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

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

③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

典题3(09年福建卷).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

(3分)

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只是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充、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将几个词语或者短句,古理地扩充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者语段。

这里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限制或暗示,展开联想,添枝加叶。

本道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既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心理咨询”下定义;同时,又要求考生利用一个长句对主体对象“心理咨询”进行下定义。

作答时,考生需要从三个短句中选择一个句子来作为主体句,然后再抽取出其它两句中的必要信息,将其作为主体句的句子成分,最终形成一个句子长、成分多的长句。

【参考答案】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或,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叫做心理咨询。

典题4(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

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要求考生能够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然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表达。

作答时,考生首先要明确两则材料均是围绕清明节祭奠一事展开的。

两则材料中,材料1侧重阐述的是近几年清明节祭奠出现的趋势,材料2则侧重讲今年清明节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材料1与材料2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前后关系,而事件本身则出现变化,通过筛选、提取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⑴答案示例: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典题5(08年安徽卷)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4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审、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参考答案】示例一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

示例二淮河、巢湖治污提速

示例三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典题6(08年广东卷)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

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

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

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

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⑴第一方面: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⑵第二方面: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⑶第三方面: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第一方面:

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

第二方面:

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

(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

)第三方面:

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

(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知识储备

 

一、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

1.添枝加叶法:

就是给句子主干分别添加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定语、状语、补语),使之形象丰富的一种方法。

如:

鼓声传到远方

——鼓声像溪水,像暴雨,像白云,淌过草地,掠过村庄,飘过山岗,一直流到远方。

(综合扩展)

2.拆分组合法:

是把所给信息按照要求拆分后再加以改造组合,使之完美的一种扩展方法。

例:

把杜甫的《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进行扩展。

扩展:

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

很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江面上……………………………(月色)

时而,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

那银盘飘忽,好似一嶷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

……………(月神)

3.巧用修辞法

是根据原句,巧用修辞方法,使语言更趋完美的一种方法。

例:

把“春草嫩绿夏草青”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扩展:

春草冒出尖尖的脑袋,似针似线,点缀着初春的大地;脚下是绿油油的一大片草地,向远方延伸,仿佛一幅碧绿的画卷,舒展在游人的前方。

二、压缩语段涉及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

1.拟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①对消息标题的写作要求应为一句话,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②分析语段,筛选信息

③连词成句,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2.压缩到xx字和拟导语——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

①为消息写导语,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话;在质上应尽量包含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特征、原因、结果等。

②按“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的顺序连词成句。

3.新闻点评

①要会读新闻,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

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

③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④注意点评语言的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新颖别致而又不失文采的感觉。

4.下定义——格式:

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

①审题干,明确所给语句或语段的本质特征及字数等要求。

②分析所给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

下定义需要剔除的信息:

a,重复信息;b,比较信息;c,原因、背景信息;d,描写信息;e,影响、意义、作用信息;f,举例信息

③按照格式,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调整字数,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5.提取关键词

技法一:

三步解题法

①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③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技法二:

先概括再提取

提取关键词之前,先概括语段内容,在进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

6.语段要点概括

①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

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②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如有中心句即是语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可以了。

③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

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

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

④定向压缩

紧扣要求,与要求有关的才是主要信息。

这样压缩的要点和原段的要点没有必然联系。

这样题目正受到的青睐。

7.图表类压缩

⑴解说图标类——填充式补写:

结合上下文抓重点词,找出侧重点——分析图表,得到应写信息——概括整合,流畅表达。

①抓重点词,找侧重点。

题干给定了字数限制,应注意。

②分析图表,得到应写信息,阅读图表,进行语句整合。

⑵分析图表类——结论式解说——结果+意义

“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这两个方面都是图表解说时的要点,不可遗漏。

(3)图标漫画类

图标题解答要点

1、充分利用提干中的有效信息,确定图标的主题。

2、展开联想和想象,全面解读画面内容。

3、运用发散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含义的理解。

4、注意文字表述的条理性。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是解答漫画简答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

 

专项达标测试

1.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要求:

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

食品是

①绿色优质、营养类食品。

   ②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食品。

③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④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⑤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⑥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

考试前夕/我/歌声

3.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字左右。

情境一:

身体健康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

社会影响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扩写画横线的语句,扩写的部分要能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伴着夕阳的余辉,我和老作家下山了。

回到了①那棵海棠树下。

老作家告诉我,春天这棵树开花,②秋天这棵树结果。

你要来的是时候,就会亲眼看到。

③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

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5.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的情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2个字)

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

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

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

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

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6.下面是一则消息。

按后面的要求完成

(1)

(2)两题。

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

①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

②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

③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

④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

⑤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1)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

压缩后的内容要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不超过80个字。

(2)为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个字。

7.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

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

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

据说,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从福建带回来的。

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联社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

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

这些题至今还不清楚。

8.下面是5月21日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60字)

 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和近30个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方面的160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

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球志愿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答案

1.整合思路:

遵循原则——生产方式——认定——标志——综合特性。

绿色食品:

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解题思路:

此类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

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无疑会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解答此类考题既要注意题目对扩展内容的要求,又要以此要求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完成题目要求。

此题对“情景”的限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场景(“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二是人物(“同学们”“我”),三是主体内容(歌声)。

在此基础上,只要写出的语句内容合理,前后连贯,就可以。

虽然试题一般都对扩展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定或提示,但有些考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

原因可能在于:

①缺乏相关知识,或材料积累不够,对原题干内容难于进行合理的扩展;②缺乏必要的想象能力,③描写、特别是细节的描写能力较差,写出的文字可能不具体、不真实、不感人

参考答案:

情景一:

在毕业典礼上,我们班同学的节目是大合唱。

大家激情澎湃,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想全倾注进了歌声之中。

情景二:

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心里很乱。

我想放一首歌,让歌声驱散我的一切烦恼,歌声却使我更不能平静。

3.解题思路:

试题对答案在内容上有两大项要求:

①是“身体健康方面”,②是“社会影响方面”,答案要结合这一要求,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

此类试题出现失分的情况主要在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句组织不合理,或语句连贯性不够。

参考答案:

情景一:

(例一)给新生婴儿注射疫苗,是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此种方法早已在全社会得到推广。

(例二)免疫力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如果有较强的免疫力,他就可能抵抗外界多种病菌的侵入。

 情景二(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提高免疫力是在社会这个土壤上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例二)一个人不能总是把自己的过错归结为受到外界的不良作风的影响,你自己应有的免疫力哪里去了?

4.解题思路:

解这道题,也要首先弄清“根据什么”,应该想想文段为什么要说“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

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把握这句话就是扩写的根据,由此可知“应该说什么”,才能“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例如扩写“①那棵海棠树下”,以下的扩写就是欠佳的:

“回到那棵记载着童年趣事的海棠树下”“回到那棵发出哗啦啦笑声的海棠树下”“回到那棵与他相依为命的海棠树下”“回到那棵苍老而又挺拔的海棠树下”“回到那棵饱经沧桑的海棠树下”等等,都没能扣住“硕果累累、著作等身?

因而没能突出表意重点。

有的同学在扩写这一句时,描写了海棠树如何“硕果累累”,显然没能注意“你要来的是时候,就会亲眼看到”这个限制因素,造成扩写部分不合语言逻辑。

而“回到了那棵他年年月月用汗水浇灌的海棠树下”就比较好。

在扩写②“秋天这棵树结果”时,有的同学忘记了“根据”,写果子“又红又鲜”“青里泛着红”“香飘满园”等等,都没能或没能很好地扣住“根据”。

而扩写成“秋天这棵树结满一串串又红又圆的海棠果”就比较好,与作者原先的“秋天这棵树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海棠果”相近。

扩写③“看着他的神情”时,有的同学写“看着他仔细介绍这棵海棠树的认真神情”“看着他好像在谈自己的老朋友一样的神情”等等,都可以说没有突出表意重点。

而扩成“看着他望着枝繁叶茂的海棠树的满足神情”就比较能够突出表意重点。

参考答案:

①回到那棵回到了那棵他年年月月用汗水浇灌的海棠树下②秋天这棵树结满一串串又红又圆的海棠果③看着他望着枝繁叶茂的海棠树的满足神情

5、解题思路:

这一语段第一冒号后的主体内容共三句话。

①②两句谈电信收费标准的调整。

③句谈邮资也进行调整;在③句冒号之前的语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尽管只有三句话,但句子都相当长,涉及也很广泛,即如①②两句,就涉及到:

电话通话费的调整(含高调低,低调高);固定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的降低;安装第二部以上电话免收初装费等诸多方面。

再加上第③句的内容,要压缩到“不超过22个字”的字限内,对于不熟悉有关术语的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因此把握语段整体结构与内容就格外重要。

在第③句的承接语句中,对①②句的诸多方面做了简括的、专业的概括:

“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

”提取出这一语段原有的概括,无疑给正确拟出一句话新闻廓清了道路。

这一段话的主要信息是:

①电话通话费调整——有升有降;②固定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费——降;③邮资调整——降。

前两项合称为“电信”,第③项是“邮资”。

这样,答案就有了:

参考答案:

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升有降。

或者:

3月1日起邮资上调,电信费有升有降。

6、解题思路:

压缩报道内容应该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和“一般的背景性信息”提取出来。

怎样提取?

就是要分析出此时此地读者最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作者最想告诉读者什么。

可围绕三点概括(1、什么人或单位?

2、做了什么?

3、结果怎样?

)即1、明湖公园。

2、利用筹资购置娱乐仿真模拟器。

3、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导语指一则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

它是全篇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主要意思写出来,吸引读者阅读全篇。

导语有叙述式、提要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