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41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docx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前言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

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

境分析

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并将东北作为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进行建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共56项,其中:

辽宁省23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22项。

5年中固定资产投资123.39亿元,约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0%。

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核心,利用东北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国统一计划的部署下,扩建和改建了鞍山和本溪钢铁联合企业,对东北各地的原有工业如抚顺、阜新和鹤岗的煤炭工业,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吉林的电力工业,也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兴建了一批以重型机械为主的大型机械厂,使这个老工业基地跃上了新台阶,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投资开发了东北的北半部平原地区,建立了一批大型的机械化农场。

北大荒出现了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营农场群。

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在开发农、林、牧、渔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了纺织、食品、木材加工、造纸、水产品加工等轻工业,初步改变了过去轻工业极端落后的局面。

从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的比重看,“一五”时期,东北地区基建投资占24.47%,居全国首位;“二五”时期为15.77%,也居全国前列。

新增固定资产占全国比重分别高达22.33%和16.47%。

由此,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的采掘、原材料、装备工业基地。

区域经济的计划开发和工业基地的大规模建设,使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东北初步改变了伪满时期殖民地战争基地的军事工业结构,转向了全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轨道;它加速了基础原料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使东北地区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起飞,并为以后的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黑龙江松嫩平原发现了石油,定名为“大庆油田”。

自1963年开始,中国的石油实现自给,其主要油源来自大庆。

目前,大庆仍为中国最大的油田,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加上后来开发的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东北石油产量占全国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大庆开发建设4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油17.26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创造了连续27年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生产基地,累计上缴各种资金6061亿元,以87倍回报当初国家的投资,承担原油价差4190亿元,出口创汇495亿美元。

以大庆油田的开采为契机,东北兴建了一批石油化工厂,新建了交通铁路和输出原油专用的大连新港,在油井、石化工厂和输出港之间构建了较完备的输油管道网,从而改变了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及出口贸易结构。

从1952年到1975年,机械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轻工业所占比重趋于下降。

至此,东北地区的重化工业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初步形成了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到“二五”期末,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60.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东北全区就业人口的32.4%。

在产业布局中,北部出现了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新的工业中心。

著名的机械制造中心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全国生产发电成套设备四大基地之一的哈尔滨是东北经济区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北国之春”长春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海滨城市大连成为东北最大的外贸港口城市;“钢都”鞍山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煤都”抚顺同时也是我国生要的石油加工中心;石油城市大庆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及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它们在全区的内外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工业结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东北工业基地作用大大加强。

以钢铁、石油工业为基础,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工和纺织、造纸、制糖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工业产值增长了11倍多,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东北源源不断地调出上千种工业产品、上百万台机械设备支援全国各地,仅钢材一项就达5亿多吨。

东北还调出大批工人和技术、管理干部,支援各省市区的工业建设,到改革开放前,东北累计为全国输出近200万各类人才。

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承担着较高的指令性性计划和较重的财政上缴任务。

以辽宁为例,自1953年至1994年间,累计平价调出钢材近亿吨、生铁5608万吨、水泥8410万吨,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地区财政预算收入的71.5%。

调出的钢材、油品等原材料占同期产量的3/4左右,累计抽调数十万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支援其他新兴工业基地的建设。

[1]

2.2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现状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经历,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往经济发展诸多前提条件逐渐消失,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渐显现。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东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

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工业经济效益逐年下降,亏损企业特别国有亏损企业逐年增多。

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差距逐年扩大。

东北老工业基地GDP由改革开放初期占全国的14.3%下降到2001年11.25%,2002年又下降为9.3%。

1978年,除京、津、沪外,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中,辽、吉、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位于全国1、4和2位。

1995年辽宁名列全国第4,吉林第11,黑龙江第8。

虽然近年来,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深化改革,但辽、吉、黑三省人均GDP排序仍在中间位次徘徊,2001年分别为全国第8、15和10位。

从东北老工业基地GDP增长率看,在1978年-1998年,全国GDP增长9.7%,

而东北老工业基地为8.7%,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

从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看,1991-199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居于全国第21位、第17位和第30位;1996年-2001年分别居于全国第25位、第18位和第26位。

从要素贡献看,高资本投入仍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20年中,东北地区的资本贡献率为80%,劳动贡献率为11.5%,全要素贡献为12.1%。

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的资本贡献率超过90%,吉林为53.5%;全要素生产率吉林为29.7%,辽宁为6.5%,黑龙江为-0.17%。

而200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国为54885元/人,而辽宁为45453元/人,吉林为55446元/人,而黑龙江为43044元/人。

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系数(指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一产业比重的比)和相对工业化水平指数(指第二产业比重与第一产业比重的比)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系数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分别居于第7位、第10位和第23位;相对工业化水平指数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分别居于第9位、第8位和第21位。

从上述数据分析,东北在开放的市场上的竞争力逐年下降。

二、优势产业风光不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东北传统的优势产业的发展日益陷入困境。

1.传统资源型产业丧失比较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大量开采和粗放使用,东北的煤炭、黑色金属、石油、木材等原材料和资源储量日益减少,资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而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工业则首先陷入困境。

由于资源枯竭,煤炭工业亏损一直严重。

许多煤炭产业为主导的城市陷入困境,如黑龙江的鸡西、鹤岗、双鸭山,辽宁的阜新等煤矿城市,由于缺乏有效的退出和转产机制,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2.产业竞争力下降。

改革开以来,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经济竞争力呈下降趋势。

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外,其余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许多传统优势产品由于竞争力低下,市场日益萎缩。

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等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明显低于沿海新兴工业地区,而资产负债水平却高于这些地区。

三、一批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下岗失业人员明显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国有企业机制转换滞后,产业结构老化,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下岗失业人员显著增加。

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最大的是辽宁省,1998年下岗职工58.9万人,黑龙江为52.8万人,吉林为34万人。

三省下岗职工占全国总数的1/4,并且国有企业仍有大量富余人员需要转产安置。

1990-2000年,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由334.4万人下降到222.3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例由28.6%下降到19.1%。

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

与此相伴随的是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均生活水平下降,城镇化进程放慢,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四、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手段单一。

1.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兴产业比重过低。

经过20多年的改造调整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仍然未能有较大改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所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

2.从产品结构看,产品以复杂产品制造与初级产品加工并重、最终产品少、中间产品多为主要特点。

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的工业也是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少。

如沈阳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不到5%,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平均长达9年。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

1998年-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即汽车、金属切削机床和水泥。

3.从所有制结构看。

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比重过高,分布战线过长,布局不合理。

企业规模达不到合理的经济批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差。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经济工业比重仍在60%以上,而全国为25%左右。

从各工业所有制贡献看,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快于国有经济,但由于比重低,对增长的贡献有限,国有工业仍为增长的主体。

从产业进入的角度来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占有高比例的重型工业大都具有资金密集的特征,客观上进入壁垒很高,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难从产业内部独立地生长起来。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东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很不充分。

第三章鲁尔工业区的转型

鲁尔区是德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二战后,以煤、钢铁为基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显弊端,区域经济陷于结构老化危机之中。

为摆脱危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鲁尔区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创新,以新技术革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全面更新和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老工业区持续发展的典范。

3.1鲁尔区区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鲁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

面对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鲁尔区选择了发展。

发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点是改变原有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上述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鲁尔区已形成了新老工业并举、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布局相对合理的区域工业综合体,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实例,也为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3.2鲁尔工业区区域整治的措施

一、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特质和变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过程。

从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煤炭工业。

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部署,安排生产,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

钢铁工业也从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同时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作了合理调整。

其次,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

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

1985―198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大大超过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

目前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有汽车、炼油、化工、电子以及服装食品等等。

同时,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务业,服务网点遍及各个角落,在边缘地区开辟了不少新的旅游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充实和提升。

煤钢比重大幅下降,现产值仅占全区的16%,煤、钢两大部门职工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却从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产业部门的比重则从29.8%提高为56%。

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领域中鲁尔区的发展速度在德国遥遥领先,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软件企业从241个增加到2720个,这些企业大多落户在鲁尔区。

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作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二、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产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如采煤业是在鲁尔河以南,靠近煤田,以后随着煤炭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矿也逐渐向北推移,因而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也是由南向北发展。

到二次大战前,基本形成东西延伸,以中部为核心的工矿区。

尤其是从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条状地带,城市鳞次栉比,已找不到一块面积大于100hm2的空地。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地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

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调整变化最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原来钢铁生产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虏伯等几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鲁尔河东西走向的生产格局。

通过改造调整,钢铁工业面貌一新,如为增强竞争力,同为钢铁生产巨头的蒂森钢铁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98年实行了强强联合,现钢产量占全区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调整中又针对目前区内钢铁工业所用的几乎全是进口铁矿的新趋势,考虑从鹿特丹经莱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吨矿石的运费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于是就以最低运费为原则,一改过去钢铁工业布局就煤的东西向布局格局为就铁的南北向格局。

电力生产主要集中在费巴和来因-威斯特法伦电力股份公司,化学工业则集中在休斯、舒尔文和格尔贝克三家化学公司。

现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来的鲁尔煤田范围束缚,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鲁尔区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集中体现在其城市的职能演变上。

鲁尔区是一个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区,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也从早期的杂乱无章的无规划状态向全面规划的现代化城市发展。

在区域更新过程中,许多城市从原先的单一职能演变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城市。

三、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在世界科技史上,德国的工业技术占有重要的一席,而鲁尔区就是德国的许多技术发明诞生地,因此科研基础十分雄厚。

鲁尔区许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并根据企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计划,科研中心和生产中心紧密结合也是德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制胜法宝。

如鲁尔煤炭股份公司下属的煤矿研究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研究机构,拥有17个研究所、4个实验场以及计算机处理中心,科研人员曾达1100多人,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煤炭的综合利用。

面对新的形势,鲁尔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改革创新,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把区内的经济中心和研究中心联系起来,以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

其次,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兴学科,并把高等院校的教育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州政府试图将鲁尔区建成"欧洲高等院校区"。

现鲁尔区拥有15所高等院校,14万多大学生,其中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理工科和经济专业学生占总数的63.5%,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

四、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保证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鲁尔区大企业之间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协作关系,最早出现的煤钢联营的形式,以后又出现煤化、煤电以及钢铁与机械的联营,有的以合同的形式,有的则组成联合公司,既保证了生产,又稳定了销售,使区域内部的资源优势和加工能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鲁尔区所生产的煤约76%在本区消费,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鲁尔区所产钢材的70%提供本地区机械制造业;煤化工联营从炼焦开始,大力回收炼焦副产品,供化学公司作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区内最大的休斯化学公司就是从煤矿购入煤,供自备电厂;从炼焦厂购入焦炉气提取甲烷,购入粗苯和酚,生产塑料和橡胶;机械工业与钢铁的联营表现在大钢铁公司大多辖有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的中心也是机械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

同时,通过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大企业还为当地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技术、资金和配套生产。

鲁尔区的企业联盟关系促进了区内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发挥,使鲁尔区成为既是资源地、生产地和消费地。

五、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

鲁尔区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就很发达。

但由于新建企业以及城市住宅区向郊区发展,出现了区内交通负荷不断增大,边缘地区和核心地区交通相脱节的局面,急需进一步改善交通网络和设备现代化。

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的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

1969年鲁尔区架起了高架铁道,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

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和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竣工,采用新型列车,时速高达200km。

在该交通规划中还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km。

现全区拥有铁路线长度近10000km,年货运量超过150Mt。

还有6条水运内航道,为此鲁尔区提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这些措施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六、开发工业传统资源,拓展区域产业新功能

在逆工业化的过程中,鲁尔区开始对自身积淀的区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思考,尤其重视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再开发。

借鉴英国、瑞典等一些国家的经验,鲁

尔区从1989年提出"IBA计划",运用国际博览会形式,通过工业旅游开发,达到区域复兴。

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走过了一条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的模式,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的新时尚。

从景点开发模式来看,大致有四种具体模式:

(1)博物馆开发模式。

最典型的是将一个建于1854年的老钢铁厂改建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特色是设计了可提供儿童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导游由原工厂志愿者担任。

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2)休闲、景观公园开发模式。

蒂森公司将1985年停产的一家企业改造为以煤、钢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

(3)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即在工厂原址新建大型购物中心,旁边仍保存原有工业设施的博物馆,还配套建有美食文化街、体育中心、游乐园、影视设施,吸引大量旅游和购物的人流。

(4)传统的工业区转换成现代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服务产业园区等。

七、完善环境管理和建设,重塑田园都市风光

长期以来,鲁尔区企业各自为政,公害严重,环境污染大于国内任何一地。

鲁尔区上空的6600多个大烟囱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约4000kt,其中600kt滞留在本区上空,空气污染严重到汽车无法通行,行人感觉肺疼的程度。

矿区排放的污水又严重污染水质,使鱼类曾一度绝迹。

为了根除公害,治理环境污染,州政府投资设立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保护法令,统一规划。

第一个行动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在长达100km的河面上先后建立起4个蓄水库,108个澄清池,净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设立微生物净水站。

鲁尔河水利工程设备之先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决水污染问题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多种用途。

另外,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已全部建起,各工厂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了绿装,塌陷的矿井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整个矿区绿荫环抱,一派田园风光。

总之,经过上述调整和改造,鲁尔区远不是一个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