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129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docx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讲解

教育纵横

作者简介郑 川(,男,助教。

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郑 川1

 苟婷婷2

 龚 洁

1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2.四川师范大学

  关 键 词:

情绪;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个体的学习效率是近年来学习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谢钢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是策

略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1]

;张庆林认为有效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即应该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推动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的学习[2]

;刘善循认为高

效率的学习是指在科学的指导下,依据学习规律和心

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学习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达到培养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效果的过程[3]。

研究学习效率有利于从本质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掌握高效率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对学习效率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性注意、学习策略、内隐学习、元认知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在影响学习效率的非智力因素中,情绪由于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较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而备受重视。

早在1948年,布卢姆就提出了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因素;随后罗扎诺夫提出积极情绪的高效率学习观,他认为高效率学习与个体的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所谓高效率学习就是个体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4];我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更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推行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一系列教学改革。

本文试图从情绪的类型、强度、在学习中激发的不同阶段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以及对现有研究的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情绪的不同类型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情绪的分类一直是该领域中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在我国早期的相关研究中,对情绪的分类多采用“大二”模式,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通常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伴随着愉悦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愉快、高兴、骄傲等;消极情绪则与某种需要的不满足相联系,伴随着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恐惧、悲哀、厌恶等[5]。

这种模式是由因素分析正交旋转得来的,因此积极和消极中的不同程度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交互影响,有利于研究者最后的结

果分析[6]

1.智力相当的学生中,情绪的不同类型对学习效

率的影响

此类相关研究多数集中在情绪对创造力、记忆、文字推理等方面的影响。

卢家楣通过实验发现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影响,愉快的情绪状态有助于

创造性的发挥,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流

畅性和变通性上[7];李山川等人研究发现儿童在愉快

的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令人愉快的情绪词,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使人悲伤的情绪词[8];丁念友的研究表明中性情绪下,中学生的认知操作成绩最好,悲伤情绪的消极影响最大,成绩最差,喜悦情绪的消极

影响次之[9]

等等,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论证明了积极情绪并不是对任何类型的学习都有促进作用,如情绪对记忆任务的影响更符合“心境一致性”假说,即积极心境的个体总是对令人高兴的感知觉、注意、解释和情绪信息的判断产生偏好,并且也能从记忆中回忆起更多令人高兴的材料,而具有消极心境的个体的情况正好相反[10]。

2.智力不同的学生中,情绪的不同类型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1995年戈尔曼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情绪智力(EQ的关注,有人认为情绪智力与传统的智力(IQ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研究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中并没有考虑智力因素。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实验发现相同的情绪对智力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是不一样的。

丁念友的实验证明了优、中、中下三个智力水平组被试的认知操作成绩差异达到0.01极显著性水平,被试的感知、推理作业成绩均表现出随智力水平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不同的情绪状态不影响三个智力水平组成绩的等级排序[11];廖声立、陶德清发现在简单和中等推理中,喜悦对优等、中等智力组的推理起更大的促进作用;在较高难度推理中,优等智力组受情绪两极性负面影响最大;在所有推理中,悲伤对不同智力组都产

生干扰作用[12]

研究智力不同的学生,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对实际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

3

62008年9月第10卷第3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Sep.2008,Vol.10,No.3   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CM(EducationalScienceEdition

:

1981-

二、情绪的不同强度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不仅仅是情绪的类型,情绪强度也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早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唤醒水平和认知操作效率之间关系遵循耶克斯-道森定律。

中等强度的情绪最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完成。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情绪水平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完成。

但是近年关于情绪强度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情绪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符合倒U曲线。

1.人为激发情绪的不同强度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人在自然情绪的状态下时,由于情绪的强度较低,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较弱且不易研究,因此相关实验常常在实验者的安排下通过人为地激发被试特定情绪后,研究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实验室用以引起情绪唤醒的方法有很多种,现有的实验用得较多的方法有两种,通过观看图片、电影或完成特定的实验任务来产生所需要的情绪。

孟昭兰研究了积极性情绪和消极性情绪同作业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现快乐情绪的强度与智能操作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符合耶尔克斯—道森定律,然而痛苦和惧怕情绪与智能操作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该定律,随着痛苦和惧怕情绪强度增大,智能操作活动效果不断下降,两者呈线性关系[13];廖声立、陶德清发现对优等智力组而言,情绪强度(由负到正的变化与智能操作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符合耶尔克斯—道森定律;中等智力组的操作效果不符合该定律,是随着情绪由负到正而增强的,中下等智力组也不符合该定律[14]。

2.心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由于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活动中更多是在自然的环境下,是在某种心境状态中进行学习的,因此保持学生良好的心境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特定事件的体验,而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使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同样情绪色彩的体验。

在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心境的解释为“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情绪的发挥,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15]。

我国对心境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在现有研究中多是以大学生或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在陈莉、李文虎所做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在自然情境下,大学生的心境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不是很明显[16];李洪玉、何一粟的实验证明中小学生在日常情绪状态下记忆三类情绪词的效果之间差异显著,对愉快词的记忆效果最好,不愉快的

词记忆效果次之,中性词的记忆效果最差[17]

三、情绪激发的不同阶段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普遍存在情绪充予现象,情绪充予是特定刺激物与情绪活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条件性联系,具体表现为该刺激物被情绪化的定性,以致其再现时可以引发相应的情绪活动以及反馈结果。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导致某种情绪性的结果或经常引发某种性质的情绪体验,因而在学生认知、同化这些学习内容的同时被注入了相应的情绪[18]。

情绪充予现象贯穿于学习始终,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某种情绪。

1.教学前激发学生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学习前学生的情绪是一种情感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学习成绩。

布卢姆根据一系列研究数据得出这样的概括:

情感准备状态可说明相关学科认知测验成绩变化的25%[19]。

在研究情绪对某种特定的认知活动(如记忆、推理影响的实验中,多数是通过观看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电影或图片,在进行学习任务之前激发学生特定的情绪。

如在毛浩然所做的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的研究中,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用PowerPoint向愉悦组被试呈现15幅具有积极情绪诱导性的图片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愉悦情绪后进行记忆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情绪控制主效应不显著,被试学习时的情绪对整体词汇记忆

学习无显著影响[20]

;但是在同样的实验中,李山川却发现小学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下更容易记住令人愉快的

情绪词[21]

;在手工操作方面,孟昭兰发现婴幼儿在愉

快的情绪下比在痛苦情绪下操作效果要好[22]

2.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我国目前关于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特定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是较多的,其中以卢家楣的情感教学理论最具代表性。

情感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认知因素,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及教师自身的表情、态度、语言等教学变量来激发、调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以增强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23]。

由于情绪具有感染功能,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特定的情绪不仅仅可以通过图片、电影,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

对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特定情绪,卢家楣总结出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体系,包括心理匹配策略、超出预期策略、展示情感策略、发掘情感策略、诱发情感策略和赋予情感策略,并且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灵活恰当的运用六条策略不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特定情绪,而且实验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课堂气氛和学

习效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班[24][25]

教师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三个方面,情绪的感染功能让教师的表情在课堂学习中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发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6]

3.教学评价激发学生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教学评价不仅仅发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它其实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评价常常是教学活动完成后的总结性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新一轮的教学评价改革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避免教

学评价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消极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学习只能进行积极的、鼓励的评价。

在卢家楣所做的情绪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中,在一次数学测验结束后,教师首先说明该测验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对此测验结果的重视,然后教师根据实验者提供的表扬组和批评组名单(学生随机分配到表扬组和批评组,先念出表扬组名单,并予以当众表扬;又念出批评组名单,并予以当众批评,以引发学生“愉快”和“难过”两种情绪状态。

但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发现,这两组的创造性测试的前测和后测均无显著差异。

由于情绪问题的复杂性,在这类实验研究中,不能以客观刺激的性质来简单决定学生的情绪极性(正情绪或负情绪,还应采取包括自评在内的多方面相结合的测评手段[27],只有积极.消极的教学评价唤醒了学生相应的积极.消极情绪,教学评价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

四、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展望1.拓宽研究领域

在现有的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多数是探讨情绪对记忆、文字推理等认知活动的影响,而很少涉及图形推理、艺术和音乐方面,可能是因为影响这些方面学习效率的因素较多。

王有智研究了认知风格、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对图形推理效果的影响,发现认知风格可解释图形推理水平19.1%的变异量,情绪稳定性可解释2.6%的变异量,其中认知风格的解释率

更高,它对图形推理效果的正向预测力最强[28]

情绪是否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拓宽研究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经变成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力提倡高效率学习对成年人来说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现有研究中多数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而且常常认为其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的学习。

但是毛浩然以大学生为被试所做的研究中发现,影响词汇记忆的主要因素在于词汇本身的情感色彩。

对于不同词汇色彩的词汇,个体的记忆效果不同,而这种不同不是由于个体学习该词汇时所处的情绪状态,而更多是由于所学词汇本身的情感色彩。

学习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时,无论被试是否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其学习记忆效果

都比学习中性或消极情感色彩的词汇更好[29]

可见,由于成年人比未成年人具有更好的情绪调适能力,所以情绪对成年人学习效果的影响不能和未成年人混为一谈。

3.对易混淆概念的进一步区分

情绪从最初的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是一种紊乱的

心理状态,无法进行精确的研究”到现在情绪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无疑完成了质的飞跃。

但是在该领域中仍然对很多相关概念的区别没有达成共识,如情绪和心境。

有的学者认为在研究知情的相互作用

时,在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上、在对归因的限制程度上、在对注意的影响方式上、以及对态度的改变作用上,情绪与心境都有着明显的区别[30],不能简单的认为心境只是情绪的不同状态之一。

对易混淆概念的进一步区分,有利于加强情绪研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加强对实际学习活动的指导

目前关于情绪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为数不少,但大多数只是证明了情绪对学习效率有或没有影响,并没有提出如何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实际的学习活动,而且现有的研究都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如何系统化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应用于学习活动中都还有待深化。

参考文献

[1] 谢钢.论知识的有效学习.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16(3:

25

-27

[2][4]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6:

24-31[3] 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00:

11

[5] 乔建中.情绪研究:

理论与方法.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

[6] 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心理学动态,2000,8(1:

63-68

[7][27] 卢家楣.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2,

34(4:

381~38

[8][21] 李山川.小学儿童不同情绪状态对记忆情绪词的影响.心

理科学通讯,1987,3:

1-5[9][11] 丁念友.不同智力水平与情绪状态对初中学生认知操作

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4:

6-10

[10][16] 陈莉,李文虎.心境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心理学探

新,2006,26(4:

36-41[12][14] 廖声立,陶德清.情绪对不同智力水平学生推理操作的

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34-39

[13][22] 孟昭兰等.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三个实

验研究的总报告.心理学科学通讯,1987,4:

1-6.

[15]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59

[17] 李洪玉.学习动力.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12-213[18]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4[19] 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39-340

[20][29] 毛浩然.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福建师

范大学学报,2007,4:

167-171[23]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新视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98[24] 卢家楣.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型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

验研究.心理科学,2000,23(6:

650-719

[25] 卢家楣.发掘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1,24(6:

690-693

[26] 宝日乐.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表情的应用.中学各科教学,32-33

[28] 王有智.认知风格、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与图形推理效果的

关系.心理科学,2003,26(6:

1077-1081

[3] 乔建中从“知—情”相互作用看情绪与心境的区别心理科

学,3,6(6(收稿日期2526

-0..2002:

1127

:

200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