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088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docx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公开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o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已久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这两位先烈可以说是中国海军的先行者,定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不忍偷生,沉入茫茫黄海;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宁可自杀殉国,也决不向日本人屈膝投降,保持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为什么它给中国带来的伤害会如此之深?

新课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在走向帝国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制定了怎样的扩张政策?

1.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1894年的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结合教材《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用投影显示

3.战争的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4.逐条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

条约内容可以分为割地(领土)、赔款、开埠通商和设厂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逐条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并落实在教材上。

最终得出结论: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掀起划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1)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推行军事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逐渐强盛。

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阶级矛盾尖锐。

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侵略扩张,从中寻找出路。

其“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2)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危机出现加快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步伐。

(3)导火线是朝鲜东学党起义。

(4)此外,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和清政府的腐朽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2.甲午战争的爆发

(1)挑起战端——丰岛海面偷袭清军。

1894年7月25日,日舰偷袭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中国舰艇,战争爆发。

(2)陆战——平壤战役、辽东半岛战役损失惨重。

日本还在旅顺进行疯狂大屠杀,全城2万余人遇难。

(3)海战——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甲午战争的结果

战争以清政府的最后失败而告终。

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其主要内容有: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后来迫于法德俄三国的干涉,日本才同意中国追加3000万两白银作

为赎辽费,归还辽东半岛。

4.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

首先,主权进一步丧失;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其次,宣告洋务运动失败,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

第三,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对日本来说:

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益,实力大为增强,挤进了列强行列,提高了国际地位。

其次,利用中国赔款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对远东国际局势来说:

中国地位下降,日本地位上升并加快吞并朝鲜的步伐。

同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了列强的争夺与矛盾,引起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1)政治原因:

外国教会势力肆意欺压民众,导致民教矛盾激化。

民众积怨难申,因此组织反抗。

(2)文化原因:

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以及传统的民间习俗有很大矛盾。

(3)地理因素:

山东为孔孟之乡,民间传统十分深厚,是战争受害最严重地区,列强瓜分的起点。

(4)组织因素:

甲午战争后,山东、直隶二带以抗洋为宗旨,大刀会、梅花拳、神拳等群众武装团体迅速发展,为义和团的广泛兴起提供了组织上的基础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加义和团斗争有一定作用。

但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带有盲目排外的弱点,其“扶清”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的警觉。

它不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2)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

由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因此得到了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清政府也“默许”并承认义和团,这是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遍及到京津地区的客观原因。

3.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名,组成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一路烧杀抢劫,犯下滔天罪行。

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清军一度与义和团联手抗击八国联军,但在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在途中发布“剿匪谕旨”,并任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议和。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2)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纲领,组织分散,对清政府丧失警惕,盲目排外等。

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强大。

5.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运动。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严重危害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既窒息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生机,又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

(2)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组织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根据,也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主要表现。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西方列强长期驻兵于中国战略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使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俨然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使馆界”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属于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便利了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执行有利于西方列强侵华的外交政策。

2.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1)起义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及清政府的腐败内政使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而义和团运动则是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的产物。

(2)指导原则和组织方式:

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统一的军事制度,并且有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作为行动指南。

而义和团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措施,也没有革命纲领。

(3)斗争规模:

太平天国坚持14年、转战18个省,规模远大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北、京津地区,斗争的时间也大约只有一两年。

(4)宗教特色:

太平天国领导人汲取外来宗教基督教的合理成分,创立新的宗教组织。

而义和团运动则反对基督教势力在中国的发展,并利用中国本身的各种宗教及封建迷信思想来发动群众。

(5)对外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以是否信奉上帝划线,“同教一家”,容易模糊敌我界限,产生认敌为友的错误。

另外《资政新篇》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发展资本主义等。

而义和团盲目排外,其阶级局限在于无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侵略及其先进生产方式的区别。

(6)结局:

这两次伟大的革命运动都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7)影响:

虽然运动失败了,但其反抗、救国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同时运动也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思考:

为何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1.列强侵华的转变

(1)侵华方式的变化:

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

(2)列强关系发生变化:

战前列强侵华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战后列强侵华争夺日益加剧,给中国带来更多灾难。

(3)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

战前主要为英法对中国的侵略,战后日本加入争夺行列,19世纪末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2.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战前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和邻国;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战后清政府对新式企业的垄断削弱,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接受列强的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民主革命进程发生变化

(1)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

(2)探索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战前主要学习西方技术;为救亡图存,战后不但学习西方技术,还进行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变革。

(3)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更多的阶级、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的行列。

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2.甲午战争的经过

3.甲午战争的结果及条约的签订

4.甲午战争的影响

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辛丑条约》的内容

2.《辛丑条约》的影响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本课概述

罗马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扩张,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

罗马国家的强大除了其非凡的军事实力外,罗马法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到最终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完成,勾勒出一条罗马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巩固和维系了帝国统治,同时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对资产阶级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路设计

本课的重点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罗马法的影响;本课的难点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等一步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历史问题的规律,并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等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与发展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各种材料的展示,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表象深入到本质。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国家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地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的展示、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探究罗马法的本质。

(2)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法律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

近现代西方人,似乎对古希腊罗马怀着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感念,奉他们为西方文明之根。

在中国也有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条条大道通罗马”之说,可见罗马在东方国家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中说: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律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呢?

导入

多媒体显示:

古罗马斗兽场、罗马的Forum广场、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神庙、古罗马凯旋门

是什么造就了古罗马如此的辉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导入,使学生了解罗马的强大辉煌,究其原因,除了罗马强大的军事力量外,罗马法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广义的罗马法:

是指通行于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万民法)。

狭义的罗马法:

仅指罗马公民法。

在这一千多年的漫长历程中,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阶段,但都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因此罗马法实际上就是奴隶制社会的法。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问题情境1: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

公元前8世纪,罗马建城。

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

在共和国中,贵族垄断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

在政治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执政官来自贵族;为执政官提供咨询的元老院成员来自贵族;公民大会中,大多数的票都操纵在贵族手中。

经济上,贵族大量侵占由国家征服而得来的公有地,平民却得不到公有地的分配,大多数平民缺地少地,生活困苦。

连年不断的战争也加重了平民的兵役和赋税负担,致使许多平民负债破产,沦为奴隶。

罗马共和国的实质就是贵族共和国。

这种平民与贵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与权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必然导致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冲突。

师生互动

师: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来解决冲突呢?

如果处于现今社会,你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或手段去解决冲突纠纷呢?

生:

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师:

对。

在当时的罗马共和国有法律,但只有习惯法,并且存在很大局限性。

多媒体显示:

习惯法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却为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法则。

习惯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法律本身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法官又多为贵族所担任,他们利用职权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平民也受不到公正的待遇。

虽然有法,但实际上人治大于法治。

问题探究:

如果你是生活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平民,为了维护和争取自身的权利,你会怎么做呢?

合作学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从习惯法的局限性为切入点考虑,为了避免贵族滥用职权和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应该制定书面形式的法律取代原来的习惯法。

过程评价:

制定成文法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做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共和国早期的平民也的确多次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编纂成文法。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段,得出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多媒体显示: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问题探究:

如何认识《十二铜表法》?

多媒体显示:

第三表(执行):

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在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第八表(私犯):

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第八表: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十表(宗教):

出丧时,妇女不得抓破面容,也不得无节制地嚎哭。

第十一表(婚姻):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以上几则材料,分组讨论:

从这些条文中,反映出当时罗马国家怎样的社会性质和状况?

《十二铜表法》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根据五段材料把同学分成五组,每组讨论一个条款的内容,派代表总结观点。

思路引领:

(1)对第一段材料,教师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如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条款是针对哪类人提出的?

在平民与贵族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对应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从此对应关系可看出这个条款的实质是什么?

有哪些积极意义?

根据第三表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针对平民提出的。

在贵族与平民、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中,绝大多数情况他们的对应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贵族——债权人,平民——债务人。

表中规定债权人可以把债务人拘留在家中,用皮带或脚镣拴住,实际上是保护了贵族的权利。

进步的地方体现在,表中规定了脚镣的具体重量,使量刑有法可依,避免了贵族滥用职权。

(2)第八表的内容,主要是保障和尊重了罗马社会公民的人身权利,有利于罗马社会的稳定。

(3)第三段材料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体现的打断平民与奴隶的骨头所需罚金的不同使学生体会平民与奴隶地位的不同,从而分析古罗马的社会性质。

明确的罚金数额又有哪些积极意义?

从材料中可以判断出当时罗马的社会性质是奴隶制社会。

表中明文规定奴隶主贵族可以用私刑惩罚自由人和奴隶,而仅仅只要付出几百阿司的代价,说明这个条款还是保障了贵族的权利。

但也明文规定了偿付的具体数额,对贵族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

表中还规定对打断骨头的自由人和奴隶,偿付的数额是不一样的,说明奴隶的权益很少得到保障,更说明了罗马社会的奴隶制性质。

(4)根据第十表的内容,可以看出在自由民中,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

(5)根据第十一表的内容,贵族与平民是不平等的。

过程评价:

同学们通过讨论与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清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但根本上还是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且不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者是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而且在条文内容中也处处体现了贵族意志。

规律总结:

问题情境2: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

罗马早在共和国时期就开始对外扩张,首先吞并了周边一些城市,此后势力日益强大,不断向南扩张,打败了南方的萨莫奈人,征服了中部意大利。

接着继续南扩,打败了希腊殖民城邦,征服了整个意大利。

在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后,罗马的势力向地中海西部扩张。

公元前3世纪中期,打败迦太基,占领西西里以及与意大利之间的岛屿,并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省。

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彻底打败了迦太基,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罗马在战胜西地中海的强国迦太基后,便向东地中海地区扩张。

在此期间罗马运用外交和军事力量,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便控制了东地中海地区,达到了称霸地中海的目的。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偌大的地中海俨然成了罗马帝国的内陆湖。

版图的扩大也带来了新问题。

多媒体显示:

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的众多,管理事物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问题探究:

庞大的罗马帝国面临着哪些问题?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相关内容,请学生总结。

(1)不同民族的矛盾。

(2)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

(3)商品贸易发展中,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矛盾。

问题探究:

导致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显示:

罗马原有的公民法难易适应新形势,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但大量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无法享有公民权,使得矛盾变得空前尖锐。

思路引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公民法的含义可以看出公民法存在哪些局限性?

从含义中可以看出,公民法仅限于保护拥有罗马公民权的人,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那些在罗马版图扩大过程中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因为没有罗马公民权而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

因此,公民法的局限性导致了前两个矛盾的产生。

第三个矛盾,同样是由于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带来的。

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后并未组成统一的国家,而是根据被征服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与罗马关系较好的拉丁城市可以获得全部或者部分的自治权;而在罗马征服过程中强烈抵抗过罗马的城市则在被征服后降为降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在罗马帝国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民因其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也不同,同时政治上的不同权利也扩大到经济领域,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政治经济纠纷层出不穷。

可见,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随着罗马帝国版图地不断扩大,公民法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

问题探究:

如果你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面对这些问题你将如何解决?

合作学习:

请学生讨论。

思路引领: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上面分析的罗马帝国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1.扩大罗马公民权,使更多的人拥有罗马公民权。

2.在法律条文中加入一些新的条款来调解政治特别是经济方面的纠纷。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相关内容。

在教材中找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到底是怎样来解决帝国面临的困境的。

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随着这种区别的消失,公民法逐渐发展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

并且内容方面也的确增加了一些调解经济纠纷的条款,它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规律总结:

3.形成: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完成。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最后一段。

思考哪些人在罗马法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媒体显示:

哈德良皇帝:

把以前行政长官的一切法令汇编成册,批准其为永久敕令。

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只有皇帝才有权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

罗马的立法权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在哈德良时期还形成一种规范,即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

查士丁尼:

设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律。

过程评价:

罗马帝国前期是罗马法发展的鼎盛时期,皇帝们都十分重视立法工作。

除了罗马皇帝外,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解释和充实罗马法。

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规律总结:

过程评价:

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罗马法的大致发展脉络:

首先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在成文法的发展过程中,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接下来是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最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完成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用网络结构图可以表示如下:

问题情境3: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显示:

罗马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

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教师可联系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使学生明确:

中国现行的法律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广义的罗马法也是由一系列法律制度共同构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罗马法的形式、整体结构、核心内容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罗马法内容的其他组成部分。

多媒体显示:

(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问题探究:

从以上材料中可看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