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9217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docx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详细讲解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学生瑞华

指导教师高级讲师

专业经济管理

层次高起专

批次102

学号W

学习中心农林科学院

工作单位顺义

2010年8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1.前言3

1.1本文研究背景3

1.2国外研究现状3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2.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4

2.1“家”的观念5

2.2“面子”问题5

3.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的策略建议5

3.1尊重员工的“家”5

3.2引导“小家”成“大家”6

3.3既要“明”,更要“暗”6

3.4努力“安人”6

3.5领导者重视以身作则6

4.结论与建议7

4.1建设企业文化推动经营管理7

4.2完善企业文化优化经营管理8

4.3深化企业文化创新经营管理8

后记9

参考文献:

10

 

容提要: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有一些企业倒下去,但也有一些企业反而获得了新生。

经营管理学家们考证,原因在于管理水平不同。

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总是能及时规避市场风险、管理困境,走出危机阴霾。

并进一步考证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所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是建立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社会功能把企业建设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极增强了企业抗风险、抗打击的能力。

随着我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经营形势、竞争对手、投资策略等都在发生变化。

如何借用企业文化开展管理升级成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企业文化软实力经营管理精神力量企业发展

1.前言

什么是企业文化?

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

叔铭教授从七个方面来阐述企业文化的定义。

一是《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二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

团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三是企业文化是象征的、整体的、惟一的、稳定的、难于改变的。

四是企业文化既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是由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组成的,不是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而是日常的实务、沟通和信仰。

五是简单地说,它是在一个企业里事情如何做好。

六是企业文化还可以看做一个循环、哲学表达价值,价值体现于行为上、行为说明哲学。

七是企业文化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很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理念和行为方式。

知名企业开磷集团的《企业文化手册》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磷矿资源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量生生不息。

一个企业,需要一种精神,一种灵魂,一种无声的、无形的力量。

而这种精神力量,这种氛围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

”这说明企业文化在当今企业建设中不可或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自八十年代中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已经改变了无数企业的命运,像海尔、联想等知名企业都是靠企业文化发展壮大。

虽然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和管理等“看得见”的硬实力,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

1.1本文研究背景

企业文化的产生既是对旧的管理”理性模式”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众所周知,旧的管理的致命弱点在于过分迷信组织、制度和机器,忽视了非理性、非组织的东西,特别是忽视了企业的主体——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在重视制度、组织等硬件的同时,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人的感情因素、文化因素。

目前,中国企业在确立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后,一大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培育了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其中的佼佼者有海尔、长虹等。

它们的企业文化具有许多独创的特色,如弘扬主人翁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等。

国外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企业管理方面,日本企业全面重视从西方管理理论中引进的7“S”理论,即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能、作风(企业文化)、最高目标(企业精神),并且将西方管理理论与日本本族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日本人信奉“个人发达”的格言,期望自己有所成就,他们工作特别勤奋,很早就养成了快节奏的工作习惯,往往主动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这是维护个人尊严声誉与取得成就的行为,无数员工的这种勤奋主,终汇成了日本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法国企业在经济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合作与均等尤为突出。

法国企业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法国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仅为了法国人的特质利益,而且也是为了法国人的尊严。

这种广泛的公众意识是法国文化非功利性与共产思想的体现。

法国人天生不服输,众多企业都为自己设立一个竞争对手,不管他是来自企业部还是企业外部。

他们都全力以赴地应战。

家乐福始终把沃尔玛视为自己的对手,虽然在这种对峙中他们很多时候总处于下风,但是他们始终以法国文化特有的自负与不屈,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应对挑战。

我国企业确立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后,一大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培育了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其中的佼佼者有海尔、长虹等。

它们的企业文化具有许多独创的特色,如弘扬主人翁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等。

国外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依靠企业的主体来形成并依靠他们传输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企业文化的主体容包括了三个部分:

1、劳动文化。

劳动文化的主体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是最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

劳动文化涵盖了基础劳动的核心力量和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全过程。

具体的就是员工的技能、素质、规和观念。

只有尊重劳动,建立优良的劳动文化,才能够更好的把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是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主体。

2、生产文化。

生产文化的主体的是管理人员。

它是包括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贯彻和实施公司精神和方案并处理和协调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传递者。

生产文化是企业有计划和组织的实现生产并完成企业总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营文化。

经营文化的主体是决策层。

它是企业的战略、策划、经营方向和企业重大事件的决策者,关系到企业的盈亏和发展。

同时,企业的决策层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是企业文化的源泉以及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

一个企业想长期成功要靠好的企业文化。

然而众多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源自西方,一些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

如何进行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如何把企业文化理论本土化,这是摆在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我们研究企业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2.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管理”、“中国式管理”成为管理界的新名词。

曾仕强教授在《中国式管理》一书中认为,中国式管理一直是存在的,大家都在用,但身处其中,习以为常便不觉其存在。

中国式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管理哲学,换句话说,中国式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具体化,要理解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必先寻找其根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征。

2.1“家”的观念

  中国人有着极为浓厚的认祖归宗意识以及极强的“家”观念,这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基本国情,这种观念使得中华儿女无论去往何处心中都永远装着故土,这种观念还使得中国人看到“家”字便倍感亲切,产生心理归属。

  人们都对家有很强烈的认同感,但对于家之外的东西则认为与自己是不相干的。

中国人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事实上,个人的这种观念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在生活中这种观念则演化为了一种“私”,甚至有人说中国没有“公民”,只有“私民”。

在企业中,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公家事务的漠视,甚至认为“公家的”就是大家都可以拿的——拿掉“大家”为小家。

2.2“面子”问题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这话一点没错。

林语堂说: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

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为之,也不为过。

真是一语道破中国人对“脸”和“面”重视程度。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因为一个“面子”问题,都可以用“面子”来解释。

众所周知,中国人处理事情讲究一个“人情”、“关系”。

将中国人的“面子”情结延伸,就能看到中国人更多层面的文化心理特征。

3.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的策略建议

  中国式管理哲学具有很大的弹性,面对复杂的情况,能适应快速变迁的环境。

扬长避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3.1尊重员工的“家”

  中国人都对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当这种认同感得到理解与认同时,员工得到心理上的激励,相反,当这种认同感被强制抹杀,势必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所以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家应当有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只有企业把员工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员工才会把企业当自己的家。

管理者应当尽量了解员工的困难,帮助员工解决家庭、生活中的困难,这将大激励员工,员工也才会对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比如海尔有一个“排忧解难”小组,专门为员工排忧解难,获得员工的一致好评,也换来了员工对海尔的忠诚。

3.2引导“小家”成“大家”

  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漠视,其原因就在于公共事务似乎于我无关。

要打破这种“私”的、“小圈子”的观念,就必要把员工“家”的概念移植到企业中来。

  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三大特征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工会制度,其精髓就在于将日本文化中家的概念通过这些制度移植到企业中,员工爱厂如家,企业的兴衰荣辱与个人的成败得失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企业还怕没有竞争力吗?

3.3既要“明”,更要“暗”

  “明”就是必须要做的表面功夫,但是更深的“暗”功夫却是在后面,如果浮于表面,结果是事情往往难以解决。

曾仕强在《中国式管理》中提到,中国企业的会议最好是采用3:

1:

3的形式。

就是说如果会议要开1个小时,那么会前最好要做3个小时的准备,会后再做3个小时的沟通,事情才能圆满的解决。

因为在会议上,大家是面对面的,各个部门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又谁也不愿得罪别人,会议上难以获得每个人真实的想法,也难以取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就需要把功夫放在“暗”处,会前会后需有足够的沟通,而在会外的沟通就不会像在会议上那样难堪,彼此都能表达真实想法,在总经理协调下,最终才能获得理想的方案。

3.4努力“安人”

  成功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能够安人的企业文化。

具体而言就是对要安定员工,对外要安定客户。

  安定员工,就是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确立人与人、事与事,以及人与事之间的规,采用人性化管理,依“情、理、法”的结构,先由情入理,不得已才翻脸无情,依法办理。

比如海尔讲究对员工要“三心换一心”:

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用这三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安定客户,就是要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以增进各界人士的信心,提供诚实的榜样,诚信地面对消费大众。

很多人买中药都喜欢买堂的产品,原因何在?

因为堂有可信度,让顾客放心。

三百多年来,堂一直都在推崇它的创始人乐显扬提出的一句话: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3.5领导者重视以身作则

从“家”的角度来看,一个家中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励精图治的家长,这个家才有兴旺的希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者除了要在员工中树立典型外,自身也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榜样。

首先领导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二是企业主要领导不要“走马灯”似的更换,这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延续性;三是如果主要领导更换,新来领导应该有一种气度,对原有的文化建设纲要和文化氛围进行扬弃,而不是轻易否定;四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要公正廉明奋发向上,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会是积极向上的;五是要树立长期观念,俗话说“十年栽树,百年树人”,欲速则不达。

只要领导者潜心管理,努力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能够塑造成功。

4.结论与建议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有一些企业倒下去,但也有一些企业反而获得了新生。

经营管理学家们考证,原因在于管理水平不同。

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总是能及时规避市场风险、管理困境,走出危机阴霾。

并进一步考证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所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是建立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社会功能把企业建设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极增强了企业抗风险、抗打击的能力。

随着我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经营形势、竞争对手、投资策略等都在发生变化。

如何借用企业文化开展管理升级成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4.1建设企业文化推动经营管理

在西方经典企业管理理论看来,市场、设备、技术、资金、利润等直接资源要素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并没有把文化列入企业管理的畴。

但事实上企业文化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与设备、技术等直接资源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思想的形成。

本质上讲,企业是通过生产与销售的经济活动贡献于社会,就如同人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企业也有经营观、市场观和销售观。

虽然名称不同,但意义相同,都是围绕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思路对未来进行指导和帮助。

日本企业就是采用了企业文化的特殊作用,形成了“最廉价的商品并不是最好的商品,消费者最喜欢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等独特的经营哲学,很快打开了世界市场,成为了企业文化促进经营管理的典。

建立了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哲学:

一是有助于把握市场规律,做好经营决策;二是在尊重人才、使用人才、开发人才上更能显示出文化的优势,有助于人尽其才。

2、企业文化有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经营目标,也就是说在把生产要素做成产品并转化为利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生产技术和要素的简单投入,也离不开企业员工凝心聚力的努力奋斗。

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集合来看,生产要素只是其中的一项,员工才是把资源要素组装成产品的关键环节。

常言道,事都是人干出来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文化的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等特殊作用,使企业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标准下形成合力,自觉地把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奋斗目标,员工们自然就会努力把企业的资源要素生产成一件件社会需求的产品,通过市场把经营目标由书面的预算变为现实的利润。

4.2完善企业文化优化经营管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些百年大企一样难逃破产的命运。

只有不断地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才是战胜危机的正确选择。

1、用企业文化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

泰罗的“科学管理”重心是一种硬性的制度管理。

这种模式虽然有刚性,体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却没有弹性,缺乏柔性,有的时候还会产生劳资矛盾,引发员工与管理层的冲突,所谓过于刚性往往容易折断。

这就需要文化的力量。

借助企业文化,充分利用制度的理性与文化的非线性结合,实施“人性化”管理。

在平等与尊重、感情与工作、贡献与奉献中,把“我被管理”变成“我要管理”,并通过身教重于言传,表扬重于批评,激励重于处罚等相关的文化理念,用真情、爱心、诚实等有血有肉的柔性管理,让员工在自由、愉快、和谐的氛围里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把压力变成动力,把紧变成和谐,把个力化成合力,起到了解决制度缺损和优化管理的双重效果。

2、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发挥团体的作用。

企业在社会是一个细胞,在部却是一个团体。

团体讲究的是集体、凝聚和整体的作用。

自然法则中的狮群依靠团体的力量,把捕猎成功率由个体的20%提升到群体的70%,不仅规避了种群濒临灭绝的危险,而且还得到了较好的延续。

与狮群同一级别的老虎们则依靠单打独斗,即使本领无敌,如今却与狮群的状况大相径庭。

如果企业采用了老虎的生存方式,在市场竞争中的日子不会比自然法则中的老虎强到哪去。

通过文化的力量,在不断地宣传、培养和引导中建立起员工认可的、接受的、愿意遵行的市场观、价值观,形成了一股劲,在困难面前,员工与企业同心协力渡难关;在危机来时,相互抱团谋进退,而不是树倒猢狲散,大难来时各自逃。

同时,企业文化还能够调节部人际关系,减少耗,创造公平公正的和谐环境,起到深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4.3深化企业文化创新经营管理

企业的经营管理如同一个人的习惯一样,一旦形成固化的模式,就会满足于现伏,放慢了节奏,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对于时刻处在动态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因为环境在变,市场在变,机会也在变。

如果停滞,风险加大,困难加重,严重的还会导致突然破产。

1、企业文化能够带动经营理念的创新。

企业需要一个正确的理念,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而经营理念的形成和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作用。

更何况先进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时代的精华,是先进理念和生产力的代表。

通过企业文化的潜默移化、启发向上的作用,把当前进步的、积极的、未来可能发生影响的企业经营理念植入到企业,以时间换空间,促进企业在发展中更新理念,在管理中创新理念,从而进一步促进和实现管理创新。

2、企业文化能够推动经营管理的容和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容和技术主要是来自西方欧美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发明者和建设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注重的是对资产、技术等“物”的管理,甚至把人也当成了“会说话的工具”。

日本企业则打破了西方欧美的思维观念,把正义、感恩、诚信、忠诚等人性的知识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企业文化充实、发展、丰富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容、思路、方法和手段,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战胜了西方欧美企业,创造了日本经济奇迹。

所以,企业文化不是虚的、假的,而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抓住“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的特点,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性,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吸纳新技术,拓展新方法,使企业在管理中灵活地应对市场,在竞争中找寻获胜的时机,在决策中降低经营的风险,在创新中一步一步地把企业经营管理推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企业的管理升级。

后记

一种观点,企业发展一年靠领导,五年靠战略,十年靠文化。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软实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只会适用于一段时期,它会随着企业机制、体制和运营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核心管理者更替而随之变革,而企业文化却是企业发展自然积淀形成的意识层面的精神产物,是企业矢志不渝地继承和弘扬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永恒不变的管理哲学。

开磷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可谓名声在外。

从过去身居深山、只能生产单一磷矿石产品的老矿山企业,到如今的矿肥矿化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50年的风雨砥砺,半个世纪的传承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磷文化。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开磷集团新的班子对开磷文化赋予新的、更具时代特色的丰富涵。

“开磷文化是为集体谋利益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开磷领导层一直强调,“要将职工队伍思想建设融入到开磷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去,用‘做强做大开磷’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用‘负重攀越、勇往直前’的开磷精神鼓舞斗志;用‘忠于祖国、忠于开磷、孝顺父母’的职工素养引领开磷风尚。

”这正是开磷文化的精髓。

开磷发展实践充分证明:

开磷发展依赖优秀的开磷文化来支撑和导航,用开磷文化打造开磷品牌,用开磷文化树立开磷信誉,用开磷文化传播开磷形象,用开磷文化提升开磷竞争力。

建设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开磷文化,开磷发展就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开磷文化在弘扬开磷精神、提高职工素质、树立开磷形象、增强开磷凝聚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精神力量,正在实现无形的管理、约束和引导,产生凝聚力,为开磷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个用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团队是永远打不垮的,开磷集团就是这样一支令人瞩目的团队。

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一个核心项目,必须正确的对“企业文化”加以认识。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

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总之,有了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

参考文献:

[1]开磷《企业文化手册》,2010。

[2]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

[3]吉尔德《重获企业精神》机械工业,2007年

[4]明华《企业竞争力理论演化趋势分析》,社会科学,2009年

[5]舒化鲁《如何构建强势企业文化》,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企业文化》人民,2004年。

[7]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著。

曾中,晓涛译。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华夏1997年。

[8]周艳,《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互动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

[9]聂正安,《管理学》,中南大学,2003年

[10]包安,《中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协会,第233~245期

[11]郭荣光,《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大学出版,2006年

[12]喜贵,《企业文化》,经济,2002年

[13]建荣,《面向21世纪的企业文化》,生活社会科学院,2002年

[14]罗长海,《企业文化学》,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5]叶生,《企业文化管理完全手册》,机械工业,2004年

[16]时英中,《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经济科学,20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