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06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笔记.docx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理实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心理学:

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知: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认知过程

情:

喜、怒、哀、乐、爱、惧——情感过程}心理过程

意:

按目的克服困难,作出努力——意志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指人心理过程和人格而言的。

1.外部行动是人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

{2.可被掩饰,分析心理需谨慎

3.不是不可捉摸,其他方面可能体现

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

人类身心生长和变化(心理变化)

发育:

生理的变化

心理发展:

包括种类心理的演变和个体心里的变化过程

发展心理学:

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的种系发

展和个体发展。

(广义)

只研究个体发展。

(狭义)

*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与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年龄特征范围{1.认知过程——思维年龄特征主要

2.社会性发展——人格的年龄特征主要

{1.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研究年龄特征2.生理因素发展

3.动作、活动

4.言语的发展

(一)种类心理发展: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动物心理进化过程(比较心理学)————{1.刺激感应性阶段

2.感觉阶段

3.知觉阶段

4.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心理进化过程(原始人类心理学)

心理进化条件{1.外部:

地球变化

2.内部:

脑的发展

促进动物发展为人类的条件:

1.直立行走,手的发展

2.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

3.因交往需要产生语言

人类心理特点:

1.有意识的心理

2.社会性的心理

3.有语言功能的心理语言功能:

调节、概括

(二)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社会化:

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霍尔复演说在生物学上复演说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认为胎儿在胎内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过程。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二是个

体发展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一)心里发展基本原理:

1.关于遗传环境作用问题

2.关于心理发展外因、内因问题

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二)生命全过程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1.年龄特征划分标准

2.年龄特征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变迁

历史背景:

1.近代社会发展2.近代自然科学发展3.近代教育的要求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演变

(一)诞生

创始人普莱尔德国

《儿童心理》第一部用观察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

为什么说普莱尔是创始人?

1.时间上,该书出于1882年第一版1884年第二版是较早出版的一本书

2.写作目的内容上,研究儿童心理特点,以儿童体质发育和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

3.研究方法手段上,观察、心理实验研究

4.影响上,收国际心理学界重视,把它看成儿童心理学最早的著作

(二)演变

19世纪之前为准备时期:

诞生

1882——1914一战形成时期:

用实验、观察研究儿童发展(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比内、施太伦)

二战期间分化发展时期:

各种心理学流派,对儿童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著作、刊物、课程、研究组织、各种心理学家出现

二战后演变、增新时期:

理论观点演变在具体研究工作上演变

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研究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儿童心理学演变

1.霍尔确定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从儿童出生到成熟。

1904《青少年心理学》

1992《衰老:

人的后半生》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

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发展观涉及三方面:

1.提出前半生(外向)后半生(内向)分期观点

2.重视“中年危机”(约40岁)从关注外部到关注内部

3.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老人面临死亡之时如何理

解生命的性质。

3.发展儿童心理学问世及研究

霍林沃恩1930《发展心理学概论》第一部

古德伊洛夫1935《发展心理学》更科学、系统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

学”。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提取选择中国化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进程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纵向、横向)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广度、范围

特征:

1.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2.发展心理学研究范围向人生两极延伸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研究重点变化

1.胎儿发育2.早期教育3.社会性发展4.青少年心理适应5.中老年智力特征研究

6.个体性别化7.电视与个体发展8.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个体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进展

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

3.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方法

4.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

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

三、发展心理学展望

(一)前途光明

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解决问题

(二)走向

思维:

系统论相对论辩证法

研究方法:

现场研究

内容:

应用性课题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发展观

意识层次论: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

一、弗洛伊德发展心理学理论

核心思想: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人心理活动:

意识无意识

心理结构:

1.本我——快乐原则

2.自我——现实原则(本我适应现实条件)

3.超我——道德原则

自我不脱离本我,自我不妨碍本我,而是帮助本我最终获得快乐

超我:

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影响下,分良心和自我理想

良心:

父母禁令构成

自我理想:

努力发展的思想目标例如一个人希望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自我理想引起的。

超我是至善至美的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二)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发展主要理论: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

1.口唇期

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段,流露出较早阶段的快感和偏见,往后的发展阶段直至成人。

2.肛门期

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便时产生愉悦感觉,以排泄为快乐,使儿童体

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

3.前生殖器期

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节

恋父情结——埃勒特克拉情节

4.潜伏期

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了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被压抑的性感觉差不多一扫而空,早年一些被性欲望,由于道德文化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一直延续,向游戏,学习方向发展。

5.青春期

性能量易产生性冲动,青少年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希望建立两性关系,青春期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冲动,常采用剧烈运动来消耗体力,达到排泄性压力或宣泄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的目的。

性不仅指两性关系,包括儿童吮吸、排泄产生快感,身体舒适,快乐情感

不同年龄力比多投放在不同位置,这些位置为性感区

儿童成长发展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兴奋中心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埃里克森美国师承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和柏林厄姆

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人的八个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1.婴儿期0-2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4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4-7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7-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重视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50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老年期50-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埃里克森理论特点?

个体发展的过程是自我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整合的过程

身心发展不仅有纵向性,也具有多维性

考虑生物学和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诞生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环境决定论

1.否定遗传的作用

原因:

1.行为的反应时有刺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遗传

2.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

未来的形势如何,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3.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

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理论构造者第一个生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无条件反射:

食物引起狗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

由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外界现实中具体刺激物直接具体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语言信号抽象信号

食物——>分泌

铃——>引起注意——>铃——>引起注意,不分泌——>铃,食物——>分泌

==>铃——>分泌

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的奠基石

夸大环境教育的作用

1.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2.教育万能论

3.认为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

(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实验:

被试小阿尔伯特11个月

对白鼠,形成条件恐惧反应实验

说明条件化是情绪复杂化和发展的机制各种情绪以三原始为基础形成的

恐惧:

由大声失控引起的UCS大声——>恐惧UCR

愤怒:

由限制婴儿运动引起的白鼠—X—>恐惧

亲爱:

由抚摸、轻拍、身体刺激产生US+UCS白鼠+大声——>恐惧CR

US白鼠——>恐惧CR

实验2

朗斯实验表明:

惧怕反应也能通过与条件化相似的方法部分加以消除

彼得2岁10个月怕毛皮类动物兔子/狗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应答性行为:

由可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

制)。

操作性行为:

把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称操作性行为(自发的,代表有

机体主动适应环境,由行为结果所控制,大多数为操作性行为)

(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箱小白鼠在箱内找食

操作性条件反射:

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

1.首先,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行为是由强化物所控制

强化物:

是某种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强化:

利用强化物使某一操作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

2.其次,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

3.最后,强调及时强化

强化:

积极强化作用:

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

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建议:

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强化的积极作用

惩罚:

由于一刺激的加入或排除降低了某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

经典式条件反射学习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

经典式是以塑造有机体的应答行为S——>R联结过程

操作式是以塑造有机体的操作行为R——>S联结过程

补充,丰富了原来行为主义的公式

(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1.育婴箱作用

设计思想:

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2.行为矫正

定义:

依据学习理论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系统的有效方法

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儿童行为强化控制原理

第一基线:

实验前状态

第一实验期间:

给予刺激,观察行为

第二基线:

给予刺激

斯金纳的教学装置——教学机器

作为教学基础的材料——程序

利用教学机器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

三、班杜拉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

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实际行动,同时直接接受反馈(强化)即通过学

习者的直接反应给予直接强化而完成的学习。

不否认传统心理学主张的由反应结果引起的(操作性反应学习)学习,但认为普遍的

是观察学习。

过程:

注意(榜样行为表现)保持运动复制动机(经模仿后习得行为)

替代强化:

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会削弱

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

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

过程。

(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学系:

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

1.攻击性

2.性别化

3.自我强化

4.亲社会行为

评价:

1.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

2.将认知过程引起社会学习理论的体系,形成了认知行为主义,超出传统行为

主义范畴。

不足:

其社会学习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的,也重视认知因素,但并没有对认知因素作充分探讨,更缺乏必要的实验依据。

第三节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苏联心理学家

低级心理机能:

具有自然直接的形式

高级心理机能:

具有社会间接的形式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两种工具观:

1.物质产生工具

2.精神产生工具(语言)间接的心理

核心思想:

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应被

理解为对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形式的改造和运用各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

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这表明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人类历史

进程不断发展的文化史作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

二、发展实质

心理发展:

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

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心的心理结

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

1.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2.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

3.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茨基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三、教学、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三个重要问题?

1.最近发展区思想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3.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最近发展区:

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

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

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水平。

四、内化学说

在儿童发展中,所有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位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

即作为心理间机能,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

机能。

第一:

人所特有被语言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与人们

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客观规律:

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的,随后才能转

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贡献:

1.研究方法:

重视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

动态评价:

最近发展区

2.重视文化作用:

1.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历史作用

2.第一次提出历史观点,应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主要原则

第四节皮亚杰

1954第14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

1968美国卓越贡献奖

贡献: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理论核心:

发生认识论

认识均可追溯到人的儿童期

皮亚杰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

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

生物学:

可解释儿童智力起源和发展

逻辑学:

逻辑心理学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发展的实质、原因

1.发展观

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既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又强调作用中心里不断产生量和

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本质、原因

起源于动作

这种动作本质:

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德尔适应,乃是真正原因。

适应本质:

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两种形式:

同化顺应

同化:

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图示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

把外界因素整合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本

质是旧观点处理新情况)

顺应:

同化性的格式受到它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

的信息(本质、改变旧观点适应新情况)

同化——>顺应——>平衡(当个体既有图式能轻易同化环境中新的知识经验在心理上

(量变)(质变)

感到平衡)

(二)发展因素和发展的结构

支配心理发展因素四类:

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1.成熟:

指机体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成熟

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借助成熟个体可获得发展的可能

性,但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并且儿童年龄渐长,自

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

2.自然经验:

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知识分工类

①物理经验:

主体的个别动作作用于客体所产生的有关客体位置运动和性质的经验,

如物体大小、软硬……本质特征起源于物体本身。

②数理逻辑经验:

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质上不是客体的,而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计数动作与动作的协调

而获得的。

③社会经验:

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有语言、教育、社会生活

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对人的影响比环境的影响要大得多,教育作为社会经验的一方

面,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教育不能使儿童改变发展阶段顺序,因而教育

对发展影响也是有条件的

④平衡化:

怕亚杰认为,认识或思维不单纯来自客体或主体,而来自对客体动作是主

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维本质是适应。

(三)心理结构的发展:

1.图式

2.同化和顺应——>适应的两种形式

3.平衡——>不断发展平衡状态,是整个心理发展过程

(四)思维结构要素:

1.整体化2.转换化3.自调性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制动作图时,开始认知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

指挥结构,开始区分主体和客体(自己和物体)渐渐了解动作和效果间关系,获得初

步时空观念

0-1个月:

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并通过练习使先天反射活动更巩固扩展了原先反

射——反射练习期

1-5个月:

在先天反射基础上,通过整合作用,把个别动作连接起来,形成新习惯——

习惯动作时期

4、5-8、9个月:

目的、手段已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格式被当目的,另一些

是手段,可用不同作用格式来对付新事物,但儿童只会运用已有动作——手段目的分

化并协调

1-1.5岁:

通过加入新动作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解决新问题,但还没有

一定方向——常识错误期

1.5-2岁:

除用身体寻找,头脑中用联合方式寻找,用表象模仿别人行为,一个阶段结

束,另一个阶段开始。

2.前运算阶段(2-7)(知觉集中倾向)

特点:

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

自我中心:

从我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角度看问题

例:

三山实验

不可逆性:

思维朝一个方向发展不能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直觉:

只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抓某一特征,看不到同时变化的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特点:

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

特点:

1.守恒性2.群集运算

守恒:

指物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并为该变

逆反性:

否定性-A是+A的逆向

相互性:

互反性A>B,则B

数量守恒:

物质守恒(7-8岁)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8-9岁)重量守恒(9-

10岁)

群集运算:

生物=动物+植物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务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假设进行推理

具体和形式运算区别?

具体:

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单一命题)命题内思维

形式:

操纵假设情境中的命题与观念(多个命题)命题间思维

总结:

感知运动阶段是智慧的萌芽

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形象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

简评:

1.第一次最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

2.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3.极大地推动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4.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偏好甚至于认知发展过程的具体表述和解释

5.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

新皮亚杰理论

第五节朱志贤的心理发展观

一、心理发展观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三)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一、合子的形成

1.男性生殖器官:

睾丸精子

2.女性生殖器官:

卵巢卵子

受精:

精子穿过卵子形成受精卵:

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接触,终于精子卵子

结合。

精子获能:

精子有运动能力,但穿不过卵子的透明带的能力

透明带反应:

精子穿过卵子,卵子浅层细胞质内皮质颗粒立即释放溶酶体样物质,使

透明带结构发生改变,成透明带反应。

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受精卵(合子):

细胞核合二为一

受精意义:

1.受精使卵子的缓慢代谢转入代谢旺盛,从而启动细胞不断分裂。

2.精子卵子结合恢复了二倍体,维持物种稳定性

3.受精决定性别

4.受精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使新个体具有与亲代完全相同的性状。

成功受精的条件:

1.健康卵子,能移动到输卵管

2.大量精子,且能达到宫颈,某些精子能到达输卵管。

少量精子能接

触到卵子,一个精子能穿透卵子,形成合子。

同卵双生——同性别遗传相似度最高

异卵双生——不一定同性别

二、胎儿生长

1.胚种:

0-2周①卵裂——卵裂球②着床——第四天进入子宫腔12-13天完成

2.胚胎:

3-8周从头到脚,从近到远发展模式,心脏已形成小的消化系统

3.胎儿:

9-38周

胚胎:

移植的胚种称为胚胎

1.受精前后两周(临床所指胚龄第三周到第四周末)此期的胚胎受到致畸作用后易发

生损害,但较少发生畸形。

2.因为此时的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极低,如果致畸作用强,胚胎立即死亡,如果致畸

作用弱,少数细胞受损死亡,多数细胞可以代偿调整

3-4周形成神经系统和心脏,第四周末心脏开始工作,消化系统,肾开始出现,出现

了肢芽,脑,眼睛没有形成。

5周:

上肢,下肢芽有了形状

8周:

眼耳鼻出现,身体结构分化基本完成

胎儿标志:

骨细胞的出现

胎盘:

运输物质天然屏障有毒物质不能进入供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