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98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docx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

Preparedon24November2020

 

低压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教材

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资料

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

一、低压电工个人防护用品的用途、结构、外观检查、使用

1、低压验电器(如下图)

1-笔杆,2-尾部金属件,3-弹簧,4-窗口,5-氖管,6-电阻,7-笔尖端,8-塑料管

低压验电器俗称电笔,通常有笔式和螺丝刀式两种,是用来检测低压线路和电气其设备是否带电的低压测试器,检测的电压范围为60~500V。

它由壳体、探头、电阻、氖管、弹簧等组成。

检查时,氖管亮(新式低压验电器有的用液晶显示)表示被测物体带电。

用试电笔验电时应让笔尾部的金属与手接触,而且不得接触笔前金属部分,防止触电。

2、高压验电器

旧式高压验电器都靠氖泡发光指示有点。

新式高压验电器,有声光、发光报警指示。

还有一种风车式高压验电器,在有电时因电晕放电会驱使验电器的金属叶片旋转而显示带电。

高压验电器的发光电压不应高于额定电压的25%。

使用高压验电器必须注意:

1)使用前应将验电器在确认有电设备处检验,检验时应渐渐移近带电设备至发光或发声止,以验证验电器性能良好,然后再在需要进行验电的设备上检测。

2)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手握部位不得超过护环。

3)使用时,应将验电器逐渐靠近被测物体,直到氖灯亮,即说明有电;只有氖灯不亮时,才可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

目前使用的验电器已逐步过渡到新型验电器。

使用时先按动微触开关,验电器会发出响亮的“嘟嘟”声,说明验电器正常可用;如果按下微触开关时没有声光,应检验是否装好电池或有其他故障。

4)用高压验电器时,必须配戴符合耐压要求的绝缘手套;测试时身旁应有人监护;测试时要防止发生相间或对地短路事故;人体与带电体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高压为0.7m以上)。

5)室外使用高压验电器,必须在气候条件良好情况下进行,在雨、雪、雾及湿度较大情况下不宜使用。

3、绝缘手套、绝缘鞋

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鞋是用绝缘性能良好的橡胶制的,是辅助安全用具。

绝缘手套可作为低压(1KV以下)工作的基本安全用具,绝缘靴可作为防护跨步电压的基本安全用具。

绝缘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1)用户购进手套后,如发现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遭到雨淋、受潮湿发生霉变,或有其他异常变体,应到法定检测机构进行电性能复核试验;

2)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充气试验,发现有任何损坏则不能使用;

3)作业时,应将衣袖套入筒口内,以防发生意外;

4)使用后,应将内外污物擦洗干净,待干燥后,撒上滑石粉放置平整,以防受压受损,且勿放于地上;

5)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室温-15~+30°C,相对湿度50%~80%的库房中,远离热源。

6)使用6个月必须进行预防性试验。

绝缘鞋使用注意事项:

1)应根据作业场所是电压高低正确选用绝缘鞋;

2)绝缘鞋只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避免布面潮湿;

3)绝缘鞋使用时不能有破损;

4)穿用绝缘靴应将裤管套入筒口内,穿用绝缘鞋时,裤管不宜长及鞋底外沿条高度。

保持布面帮干燥;

5)非耐酸碱油的橡胶底,不可与酸碱油类物质接触,低压绝缘鞋若底花纹磨光,露出内部颜色则不能作为绝缘鞋使用;

6)在购买绝缘靴时,应检验鞋上是否有绝缘永久标记,如红色闪电符号,鞋底在耐压伏数等标志;鞋内无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4、绝缘台和绝缘垫

绝缘台和绝缘垫只能作为辅助安全用具,一般在配电室的地面上,以便在带电操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增强操作人员对地绝缘,防止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

绝缘垫由有一定厚度,表面有防滑条纹的橡胶制成,其最小尺寸不宜小于x。

绝缘台用木头或木条制成,相邻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台上不得有金属零件,台面板用绝缘子支持地面绝缘、台面板边缘不得伸出绝缘子外,绝缘台最少尺寸不宜小于x。

但为了便于移动和检查,最大尺寸也不宜大于x。

绝缘板

5、绝缘夹具

绝缘夹钳是在带电的情况下,用来安装或拆卸熔断器或执行其他类似工作的工具。

在35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中,绝缘夹钳列为基本安全用具之一。

使用注意事项:

1)绝缘夹钳必须具备合格的绝缘性能;

2)操作时绝缘夹钳时应清洁、干燥;

3)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戴护目镜,必须在切断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4)绝缘夹钳应按规定进行定期试验。

6、携带型接地线

携带型接地线是临时接地线,当高压设备停电检修或进行其他工作时,为了防止停电设备突然来电和邻近高压带电设备对停电设备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对人体的危害,需要用携带型接地线将停电设备已停电的三相电源短路并接地,同时将设备上的残余电荷对地放掉。

实践证明,接地线对保护人身安全十分重要。

现场工作人员常称携带型接地线为“保命线”。

携带型接地线主要由多段软铜导线和接线夹组成,三根短的软导线是接三相导体用的,一根长的软导线是接接地体用的。

临时接地线的接线夹必须坚固有力,软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各部分连接必须牢固。

装设临时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线路或设备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正常情况下,应先验明线路设备确实无电时才可装设临时接地线。

7、绝缘安全帽:

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

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

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

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

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

8、其他

高压绝缘棒、登高踏板、登高脚扣

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携带型接地线

(1)携带型接地线:

用途:

当高压设备停电检修或进行其它工作时,为了防止停电设备突然来电和邻近高压带电设备对停电设备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对人体的危害,需要用携带型接地线将停电设备已停电的三相电源短路接地,同时将设备上的残余电荷对地放掉。

实验证明,接地线对保证人身安全十分重要。

现场工作人员常称携带型接地线为“保线”。

简答:

用于防止检修设备突然来电,消除感应电压,释放剩余电荷,保护人身安全。

使用前检查:

携带型接地线是否完好,软铜线无祼露,螺母不松脱,否则不得使用。

注意事项:

1)验明设备确无电压后才能装设接地线;

2)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操作人员要戴绝缘手套和使用绝缘杆(绳);

3)装设接地线时,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接地线顺序与此相反;

4)接地线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接地线应完好,夹头和铜线连接应牢固;禁止使用散股或连接不牢固的接地线;

5)对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电源侧,均应装设接地线,当有产生危险感应电压的可能时,应增挂接地线;

6)装设接地线夹头必须夹紧,严禁用缠绕办法短路或接地;

7)禁止在接地线和设备之间连接刀闸、熔断器。

(2)全身式安全带

作用:

在发生坠落时拉住作业人员,防止从安全带中滑脱,同时减轻身体坠落时的局部压力。

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带每次使用前检查,应无破损、无脱线、连接牢固;

2)安全带要拴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禁止把安全带挂在移动或带尖税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3)应高挂低用。

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以减小坠落时的实际冲击距离;

4)安全带严禁擅自接长使用。

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5)进行高空焊接动火作业使用的安全带、系绳、工作定位绳等应由防火材料制成,并避免与明火和高温物体直接接触。

使用方法

1)解开带扣,握住安全带背上的D型环,抖动安全带,理顺各部位编织带;

2)把肩带套在肩膀上,让D型环处于后背两肩中间位置;

3)两条腿相继穿出腿带;

4)两手相继穿出肩带,扣好腰带;

5)扣好胸带并调整到胸部位置;

6)收紧所有带子,安全带尽量贴近身体并感觉舒适为宜;

7)将多余的带子穿到余带夹中,防止带子松脱。

(3)高压绝缘棒:

用途:

绝缘棒也称操作棒或绝缘拉杆。

它主要用于断开或闭合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和拆除携带型接地线、进行带电测量和实验工作等。

结构:

由工作、绝缘和握手三部分组成,工作部分一般用金属制成,也可以用玻璃钢或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和握手两部分用护环隔开,它们由浸过绝缘漆的木材、硬塑料、胶木或玻璃钢制成。

使用保管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棒面应用清洁的干布擦净;

2)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并注意防止碰伤表面绝缘层;

3)遇下雨天在室外使用绝缘棒时,应装防雨罩或使用防雨型绝缘棒;

4)使用者手持绝缘棒的有效绝缘长度应满足相应电压等级要求;

5)应存放在干燥处所,不得与墙面地面接触,以保护绝缘表面;

6)使用过程中须防止绝缘棒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表面绝缘漆;

7)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绝缘棒存放在干燥、特制的架子上,或垂直地悬挂在专用的挂架上,不能置于潮湿的地上。

二、电工仪表安全使用

准备材料:

电池、9V电池、电动机、电阻、测日光灯的电流

1、万用表的使用

万用表:

又称多用表、三用表,是电工经常使用的多用途仪表,它实质上是一个带有整流器的磁电式仪表。

万用表具有多功能、多量程,一般可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和电阻,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感、电容、音频电平等。

仪表检查:

包括是否破损,指针摆动灵活带有阻尼方为正常,表笔与表体插孔接触是否良好、指针是否停在左边零刻度上。

正确使用仪表:

(1)使用前的检查与调整;

(2)用转换开关正确选择量种类和量程。

2、钳形电流表的使用

钳型电流表:

又叫钳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正在运行的电气线路电流大小的仪表。

仪表检查:

测量前应检查钳表的量程转换开关、钳口开关开合是否灵活,钳口的接合面是否紧密和干净。

正确使用仪表:

(1)根据被测线路的电压等级及电流大小选择钳表、钳表的额定电压不能低于被测量线路的额定电压,钳表的最大量程应大于被测线路的电流。

(2)测量前应检查钳表的量程转换开关、钳口开关开合是否灵活,钳口的接合面是否紧密和干净。

(3)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和量程,若无法估计,可先用最大量程挡测试,根据指针偏转的情况逐步调整到适合的档位。

此时一定要注意,每次换挡前将钳口退出被测导线。

(4)每次只能测量一根导线的电流,不能将多相导线同时钳入钳口内测量。

(5)测量时,尽量将被测导线置于钳口铁芯中间,以免测量误差。

(6)测量完大电流后马上要进行小电流的测量时,需把钳口开合几次(要有轻轻敲击的效果),以消除钳口铁芯内的剩磁。

(7)钳表使用完毕后,应把量程开关转至最大量程位置。

3、兆欧表的使用

兆欧表,又叫摇表,一般用来测量电路,电机绕组,电缆,电气设备等的绝缘电阻。

仪表检查:

测试前先将兆欧表进行了一次开路实验和短路实验,检查兆欧表表是否良好,若将两连接线(L、E)开路,摇动摇把到每分钟120转,表针应稳定指在“∞”为合格。

若将两条线短路,缓慢摇动摇把,表针应稳定指在0,为合格。

否则兆欧表有故障,检修后再用。

兆欧表的使用:

1)兆欧表应按被测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电压等级选用,一般额定电压在500V以下的电器设备及电路选用500V~1000V兆欧表。

若选用过高的兆欧表可能损坏被测量设备的绝缘。

高压设备或线路应选用选用2500V的兆欧表,特殊要求的需选用5000V的兆欧表。

2)进行测量前需要先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测量设备的绝缘。

要将测量设备引出线对地短路放电(对容性设备更应充分放电),并将被设备表面擦拭干净,以保障人身安全。

测量完毕也应将设备充分放电,放电前切勿用手触及测量部分和兆欧表的接线处。

3)兆欧表的引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单根多股软线,两根引线不能交缠,应分开单独连接,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测试前先将兆欧表进行了一次开路实验和短路实验,检查兆欧表表是否良好,若将两连接线(L、E)开路,摇动摇把到每分钟120转,表针应稳定指在“∞”为合格。

若将两条线短路,缓慢摇动摇把,表针应稳定指在0,为合格。

否则兆欧表有故障,检修后再用。

5)测量时,兆欧表应放置平稳,避免表身晃动,摇动摇把转速由慢渐快,使转速保持在120r/min,到表针摆动到稳定处读取数据,读数的单位是MΩ(兆欧)

4、电动机的检测

通电前检测:

电机转动灵活,三相直流电阻平衡度不超过4%,绝缘电阻大于Ω。

通电后检测:

会相电压、线电压;启动电流、空载电流、负载电流。

(注意电机接法)

三、常用的安全标识的辨识

认识标识、用途、如何放置

禁止标志

禁止标志分别是:

禁止停留、禁止通行、禁止攀爬、禁止靠近、禁止进入、禁止转动、禁止触摸、禁止合闸、禁止戴手套、禁止启动

各类标牌悬挂布置:

禁止类:

1、禁止合闸:

布置一经合闸即可放到施工设备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

2、禁止攀爬:

布置在工作人员上下的铁架,临近可能上下的另外铁架上,运行中变压器的梯子上。

允许类和提示类:

室外和室内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上。

警告类:

施工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遮拦上;室外工作地点的围栏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工作地点邻近带电设备的栋梁上。

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运行的接线及安全操作

正确选择按钮、电动机的熔体、保护接地或接零。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

二、

单相电能表带照明灯的安装及接线

材料:

单相电源开关、单相电能表、照明灯(日光灯原理)、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组合开关。

单相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单相电能表主要由一个可转动的铝盘和分别绕在不同铁芯上的一个电压线圈和一个电流线圈所组成。

当电能度接入电路后,电压线圈与电流线圈所产生两个相位不同的磁通形成了移动磁场,这个磁场在铝盘上感应出涡流,由于涡流与磁通的作用使铝盘产生一定方向扭转动力矩,转动力矩正比于负载上的电压、电流及它们的相差的余弦(功率因数)的乘积。

有功电度表接线注意事项

(1)电度表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一致;其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略大于负荷电流;

(2)应使用绝缘铜导线,其截面应满足负荷电流的需要,但不应小于。

(有增容可能时,其截面可适当再大些);

(3)相线、零线不可接错;

(4)表外线不得有接头;

(5)电源的相线要接电流线圈。

单相电能表带照明灯原理图

三、

导线的连接

1、单股铜导线的直线连接

步骤1、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

步骤2、然后扳直两线头,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

步骤3、绕好后剪去多余线头,并用钢丝钳钳平切囗毛刺。

2、单股铜导线的T形连接

方法1、单股铜导线的丁字分支连接如下图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方法2、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结,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如下图所示。

3、多股线的直线连接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

操作方法:

如图所示,首先将剥去绝缘层的多股芯线拉直,见下图1、2;将其靠近绝缘层的约1/3芯线绞合拧紧,而将其余2/3芯线成伞状散开,另一根需连接的导线芯线也如此处理。

见下图3;接着将两伞状芯线相对着互相插入后压平芯线见下图4、5;

然后将每一边的芯线线头分作3组,先将某一边的第1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见下图6、7;再将第2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见下图8、9;最后将第3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见下图10、11;以同样方法缠绕另一边的线头,见下图12。

4、多股线的T形连接

(1)将支路芯线靠近绝缘层的约1/8芯线绞合拧紧,其余7/8芯线分为两组(a);

(2)一组插入干路芯线当中,另一组放在干路芯线前面,并朝右边按图(b)所示方向缠绕4~5圈。

(3)再将插入干路芯线当中的那一组朝左边按图(c)所示方向缠绕4~5圈;

(4)连接好的导线如图(d)所示。

分解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5、绝

6、

缘胶布的包缠方法

7、导线的选择

(1)按线路计算电流并根据导线的敷设环境和敷设方式,选择导线的型号和截面;

(2)根据所选择导线的截面以及负荷电流,校验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否符合要求;

(3)对导线敷设动稳定与热稳定校验;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科目三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

根据图片判断:

个人防护、用电方法、标示牌等

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一、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

1、低压触电时脱离电源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发现有人低压触电,立即寻找最近的电源开关,进行紧急断电,不能断开关则采用绝缘的方法切断电源;

2)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救护人应防止自身触电,还应防止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发生二次伤害;

3)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处所静卧休息,根据触电者的身体特征,做好急救前的准备工作;

4)如触电人触电后己出现外伤,处理外伤不应影响抢救工作;

5)夜间有人触电,急救时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

2、高压触电时脱离电源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发现有人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上级有关供电部门,进行紧急断电,不能断电则采用绝缘的方法挑开电线,设法使其尽快脱离电源;

2)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救护人应防止自身触电,还应防止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发

3)根据触电者的身体特征,派人严密观察,确定是否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察;

4)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处所静卧休息,根据触电者的身体特征,做好急救前的准备工作;夜间有人触电,急救时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

5)如触电人触电后己出现外伤,处理外伤不应影响抢救工作。

二、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安全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检查灭火器压力、铅封、出厂合格证、有效期、瓶体、喷管。

2、火情判断:

根据火情;选择适合的灭火器迅速赶赴火场;正确判断风向。

3、灭火操作:

站在火源上风口;离火源3~5m距离迅速拉下安全环;手握喷嘴对准着火点,压下手柄,侧身对准火源根部由近及远扫射灭火;在干粉喷完前(3s)迅速撤离火场,火未熄应继续更换操作。

4、检查确认:

检查灭火效果,确认火源熄灭,将使用过的灭火器放到指定位置;注明已使用,报告灭火情况。

5、清点收拾工作,清理现场。

三、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安全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拍患者肩部,大声呼叫患者。

2、呼救:

环顾四周,请人协助救助,解衣扣、松腰带、摆体位。

3、判断颈动脉搏动:

手法正确(单侧触摸,时间不少于5s)。

4、定位:

胸骨中下1/3处,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该手手背上,手指并拢,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5、胸外按压:

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幅度至少5cm(每个循环按压30次,时间15~18s)。

6、畅通气道:

摘掉假牙,清理口腔。

7、打开气道:

常用仰头抬颏法、托颌法,标准为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8、吹气:

吹气时看到胸廓起伏,吹气毕,立刻离开口不,松开鼻腔,视患者胸廓下降后,再吹气。

(吹2秒停3S,每个循环吹气2次)。

9、完成五次循环后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心跳,观察双侧瞳孔。

10、整体质量判定有效指征:

有效吹气10次,有效按压150次,并判定效果(从判断颈动脉搏动开始到最后一次吹气,总时间不超过130s)。

11、安置患者,整理服装,摆好体位,整理用物。

12、整体评价:

个人着装整齐。

温馨提示:

1、请检查仪表、安全用具的外观、合格证、定期检定证

2、仪表用完记得将开关置于断开位或最大量程位,并放回原来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