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967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docx

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胚胎(pēi) 创痕(chuàng) 强颜(qiáng) 长歌当哭(dàng)    

B.龟裂(jūn) 筵席(yán)  骄横(héng) 更相为命(gēng)   

C.粗犷(guǎng)  纤维(xiān)   挨打(ái) 殒身不恤(yǔn)

D.菲薄(fēi)  汲取(jí)   慰藉(jiè)  恰如其分(f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隔漠遐观纷至沓来碎琼乱玉

B.庇佑荒芜三径就荒莺歌燕舞

C.流憩迤逦眉清目秀缺撼

D.幅员泠然洗耳躬听日薄西山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宝藏。

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寻找祈求尽管B.寻求乞求尽管

C.寻找乞求但是D.寻求祈求但是

4.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今天是中秋节,无法回家的同学聚在一起,又唱又跳,享受天伦之乐。

C、对灾区人民,首先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D、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不但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同时也熔铸着岁月的苦难。

因此,阅读、欣赏古诗词是我们翻阅历史、回味历史、透视历史的一种方式。

B.要写好高考作文,我们在平时就必须明确高考作文的能力要求。

在下笔前,要注意审清题意,明确写作的中心,切忌不要匆匆下笔,结果离题万里。

C.改革开放后,落后的通信网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80年代中期,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固定电话也开始迎来它的流金岁月。

D.当今世界,由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得进军宇宙已经成了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B.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

《哈里·波特与密室》和《哈里·波特与魔法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C.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

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

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

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

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

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

李白有诗写道: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7.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8.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

“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

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录鬼簿》序

钟嗣成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

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已死之鬼何异?

此固未暇论也。

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之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独不知天地阖辟,亘古及令,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

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

岁月弥久,堙没无闻,遂传其本本末,吊以乐章。

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

名之日录鬼簿。

  嗟乎!

余亦鬼也。

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

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中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第卑微,职位不振 卑微:

地位低下

B.以为得罪于圣门者 以为:

认为

C.吊已死之鬼 吊:

悬挂

D.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 或:

有的人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人之生斯世也

B.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

C.复以前乎此者

D.吊以乐章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人享生斯世也

  未之思也

 ② 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

  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

A.①相同,②相同 B.①相同,②不同

C.①不同,②相同 D.①②均不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个人认为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

B.人如果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就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没有什么两样。

C.作者认为,从古至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的原因是史册记载了他们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最终使他们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

D.作者说即使那些所谓的高尚的,深谙性理学问的人,认为他的看法有悖于圣人法门,离经叛道,他也将不屑与之理论,自会另与深解其味的人述说。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

(2)余亦鬼也。

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8分)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唏②,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

苏州西门,词人旧居。

②唏:

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

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4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4),众人皆醉我独醒。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五、(12分)

17.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

不超出20字。

(3分)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

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

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

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郊区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18.某地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将其砍伐。

各界人士闻讯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

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

(6分)

(1)植物学家说

(2)历史学家说:

(3)美学家说:

19.请你为学校“读书节”拟一则广告词,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简要说说这则广告词的特点。

(6分)

广告词:

特点: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18分)

天上有一朵云

郑渊洁

自从羊群里有了小羊羔后,牧羊人不再寂寞了。

那个稚嫩的小生命是在上周的星期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牧羊人起初并未注意小羊羔,可当他看她第二眼的时候,他的心灵被震撼了——纯洁、美丽、透明……所有这类形容词都通过小羊羔的形体争先恐后摩肩接踵地挤进他的脑海里。

小羊羔的出现给牧羊人的生命带来了活力,使牧羊人那本已被尘世弄得精疲力尽的身心再度燃起了青春之火。

牧羊人感到奇怪,以往的几十万元遗产没有给他带来幸福,一只小羊羔却使他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可见,终生追逐金钱的人实在是干着一件与追逐美好的人生南辕北辙的蠢事。

牧羊人比以往起得更早,带着他的羊群寻找肥沃水灵的草地。

他愿意为羊群提供最鲜美的食物,他喜欢看青草为羊群肌体里每一个细胞提供能源的过程,他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促进自己生命之外的生命新陈代谢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了小羊羔以后,牧羊人更深刻地体验到这种感觉。

小羊羔也很喜欢牧羊人,她知道他的价值,她理解他为什么要绞尽脑汁为羊群寻找最好的青草。

她感激,她兴奋。

通过他,她懂得了生命的含义。

一天,小羊羔问牧羊人:

“你为什么喜欢我?

“因为你像羊。

“不是所有的羊都像羊吗?

“有的羊像狼。

过了一会儿,牧羊人问小羊羔:

“你为什么喜欢我?

“因为你像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人吗?

“有的人像狼。

……

以某一种形式的生命投生到这个星球上,内容却又不像那种生命的形式,这是生命的悲哀。

只有生命的内容和生命的形式一致时,才是灿烂的生命。

两个这样的生命碰到一起,是上帝的恩赐。

可惜上帝在这方面是吝啬的,牧羊人和小羊羔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们更加迷恋对方,更加珍惜上帝对他们的照顾。

羊群终于不能忍受牧羊人对小羊羔的偏爱了,嫉妒像病毒一样在羊群中迅速蔓延,它终于形成了风暴。

在这个星球上,热带风暴和台风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嫉妒的风暴。

没有人给嫉妒风暴定级,但这次羊群对小羊羔刮起的嫉妒风暴应该是在十二级以上。

这天中午,在草地上小憩的牧羊人醒来后,发现羊群中没有小羊羔。

的确没有。

牧羊人问羊群。

羊群告诉他,小羊羔跟一只狼走了。

牧羊人不信。

可方圆几十里内,没有小羊羔的踪影。

牧羊人无论如何无法将小羊羔和狼联系在一起。

羊群告诉牧羊人,那只狼是披着羊皮带走小羊羔的。

寂寞和孤独卷土重来,牧羊人重新开始体验生命的无聊与痛苦。

幸福使生命变得短暂。

痛苦使生命变得漫长。

这短暂使生命地久天长。

这漫长使生命转瞬即逝。

牧羊人的世界支离破碎了,他终日怅然若失。

草不再绿,水不再清,阳光不暖,月光不明。

都因为一只小羊羔的到来与离去。

感情是魔鬼,他能把同一个环境一会变成天堂,一会变成地狱。

牧羊人在地狱里苦苦挣扎。

又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牧羊人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发呆。

从天边飘来一群云朵,当他们经过牧羊人头顶时,一片云朵离开伙伴伫足留在牧羊人头顶上空。

起初牧羊人并未注意那朵云,可当他看她第二眼时,他浑身的血液顿时沸腾了,那分明是他的小羊羔:

洁白、水灵、温柔、腼腆而不做作,周身透着自然。

笑容又回到牧羊人脸上。

草绿了,水清了。

“你回来了?

“是的。

“为什么?

“离开你,世界对我来说是地狱。

“噢。

“我还像羊吗?

“像云。

“你该不喜欢我了?

“我喜欢像自己生命形式的那种生命,有的云不像云。

“还有不像云的云?

“有的云像狼。

……

晴空万里的蓝天下,伫足而立着一朵白云。

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仰首坐着一个牧羊人。

牧羊人和云娓娓交谈。

世界变成了天堂。

嫉妒风暴无能为力了。

嫉妒风暴登不了天,只能在地上肆虐。

从此,牧羊人每日和云在蓝天下约会,那朵云是他的小羊羔。

天上有这样一朵云。

地上有这样一位牧羊人。

生命更加短暂,短暂得地久天长。

(选自《郑渊洁童话全集》)

20.文中第一段划线部分的“小羊羔”指什么?

(4分)

21.如何理解“世界变成了天堂”一句?

(4分)

22.在作者笔下,“牧羊人”与“小羊羔”和“白云”是不可分离的,请你简述理由。

(4分)

23.从全文看,作者描写天上的这“一朵云”的意图是什么?

(6分)

七、(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圆,失去了好大一块。

它想让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因此四处寻找失去的部分。

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它能在路上欣赏花草树木,还和毛毛虫聊天,充分地享受阳光的温暖。

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于是它继续往前寻找。

直到有一天,这个残缺不全的圆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碎片。

 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了,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也不能和毛毛虫聊天。

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把它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丢在路旁,慢慢滚走了。

要求:

1.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

1.C(解析:

A创痕chuāng强颜qiǎng  B骄横hèng更相为命gēngD恰如其分fèn)

2.B(A.漠-膜;C.撼-憾;D.躬-恭)

3.D(寻求:

寻找追求;寻找:

找;根据语境应选择“寻求”。

祈求:

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乞求:

请求给予;根据语境应选择“祈求”。

“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根据语境应选择“但是”)

4.C评头论足: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用法:

指乱发议论。

天伦之乐:

伦:

人与人的关系。

指父子、兄弟等的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燃眉之急:

燃眉:

火烧眉毛。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

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

比喻用自己没有价值的东西(多指意见、文章等)引出好的、珍贵的东西。

5.A.(B“切忌”与“不要”语意重复。

C搭配不当,加快设施的建设。

D缺少主语,去掉使得。

6.C

7.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8.D(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

9.B(A项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项《琴诀》宣扬的是琴曲的道德功用,D项错在和雅)

10.C(吊:

凭吊)

11.B(A“虽然”是“虽然这样”,今是连词;C“以前”是“把先于此前”,今是“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D文中指戏曲家们的“作品”,今是“成套的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部分”;B古今均为刚开始学习)

12. C(①中“之”分别为助词、代词;②两个“于”都是介词)

13. A(“作者个人认为”错)

14 

(1)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

(2)我其实也是人间之鬼呀!

倘使我能让已死和未死之鬼,成为人间不死之鬼得以流传长远,我又是何等幸运啊!

(3)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15.

(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

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

(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

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16.略

17.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快速运输。

每点1分

18.

(1)植物学家说:

不能砍!

这棵千年古柏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遗传的绝好的样本。

(2)历史学家说:

不能砍!

这棵千年古柏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和悠久文化的象征。

(3)美学家说:

不能砍!

千年古柏挺拔虬劲的风姿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无可代替的美学价值。

19.广告词:

人生有涯,读书无边

特点:

这则广告从读书对人生涵养的作用入手,用对比的手法、整齐的句式,提醒人们生命短促而书海浩瀚,当抓紧有限的生涯多读书,开拓视野,提高修养。

20.“小羊羔”在作品中无疑是美丽与纯洁的象征,或许代表着人类诞生之初的神圣、美好和庄严,可以是具象化的某种事物甚至精神,也可以是人。

21.只有生命的内容和生命的形式一致时,才是灿烂的生命,当“牧羊人”同“白云”娓娓交谈的时候,他们就共同拥有了灿烂的生命,如同进入了天堂。

22.“牧羊人”是厌烦尘世而逃离的隐士形象,他在探寻回到桃花源的道路。

“牧羊人”与“小羊羔”之间,可能是依恋,可能是向往与追求,而实质是知音般的共鸣。

“白云”是“小羊羔”的化身,是“小羊羔”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她们都是能够使得“牧羊人”感到幸福的对象,所以,“牧羊人”同她们是不可分离的。

(言之有理即可)

23.草原上的小羊羔往往缺少生存的环境,她只能以另外一种生命的形式存在于另外一个空间,以某一种形式的生命投生到这个星球上,内容却又不像那种生命的形式,这是生命的悲哀。

乌托邦的存在不会因为现实中屡遭打击而一并变质,仍然会有蓝天和白云,仍然会有是非公正与果报。

世界很大,虔诚的人们还可以继续寻找,让自己得到平静和幸福。

(言之有理即可)

24、参照201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贤者愚孝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

大概是说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

  虽然这样,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

这本来就不待多言。

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总是说着所谓的善言,但对于学问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

  我曾经见过一些未死的人间之鬼去凭吊那些已死的阴间之鬼,没有好好想一想这中间的道理,只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儿区别罢了。

  唯独不知道开天辟地,从古至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什么原因呢?

圣贤般的君臣,忠孝两全的读书人,载入史册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这就是虽属阴间之鬼却不被视作鬼的原因。

  我在闲暇的时候,怀想过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