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947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docx

管理故事与哲理全集

白沙的飞翔与电梯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22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在以“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浪漫清新而名闻华夏的白沙集团,曾有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在一次集团领导与员工的座谈会上,一位住在高层宿舍的退休员工提出要换房,要从24层换到3层。

人们都不解:

“既然已经住了这么久,何必要换?

再说搬家多麻烦呐!

”这时,这位老员工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现在企业效益好,有电梯,我们上下都没有问题,但以后万一企业不行了,电梯没有电了,这24层楼让我们怎么爬上去?

一席话,让在座的从决策者到普通员工无不陷入了深思…..因为他们都明白:

这可不是马三立的相声,这也不是赋闲在家的杞人忧天,这非常现实——如果白沙不能安全稳健地运转、发展,迟早我们每一名白沙人都将因白沙的受挫而陷入困境!

故事的哲理

 

一个企业只有实现了“长治久安”,才能实现“越飞越高”。

企业的形象可以是浪漫的,但浪漫是要以务实为基础的。

只有将浪漫与务实、宏图与稳健真正结合起来,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是有生命力的。

白沙人清楚:

企业的飞翔是为了什么?

至少是为了让电梯永远有电!

其它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否也意识到了企业发展与员工命运密不可分的关系?

潘石屹出书骂自己--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08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在北京国贸中心东南方的黄金地段,有个风格另类前卫的叫SOHO现代城的房地产项目,曾出现过夜间排队领号购买的热烈场面,创下过北京市销售楼盘最高纪录,并获得1998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方案"一等奖。

从此,该项目所有人--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备受人们关注。

虽然现代城在市场上反应异常火热,但在业内,很多同行开始借助媒体,大力批判潘石屹提倡的"SOHO"概念。

不久,针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批判,《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一书出炉了。

这是潘石屹自己骂自己的一本装帧很酷的书,这本书里集中了几乎所有针对SOHO现代城最直接、最猛烈甚至是最刻薄的批判。

例如:

《财经时报》发表的几乎一个整版的《SOHO你蒙谁?

》小标题为:

SOHO非男非女的怪胎,SOHO不是时尚,SOHO误导市场。

潘石屹说:

自己做这本书,就是要超越是非的概念,超出是非的纠缠。

别人有意见我去解释,但要在超越语言限制的情况下,来讨论建筑、人和环境的关系。

有些批判是有道理的,有些批判是由于观念思维的不同,也有些批判显得不聪明甚至是可笑的。

孔子曾说人的最大弱点是迁怒:

你给我气受,我就给他气受。

一个人、一个组织和一个社会,反复地迁怒,就像病毒一样,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浮躁、没信任感。

而社会上总有一些麻烦制造者,如果没有一个像容器一样的好组织,承载消化和遏制这种恶劣情绪的话,社会会非常麻烦。

《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就是要成为这样一种容器,和大家共同探索怎样才能把房子盖好。

该书不仅使现代城名声大噪,也使潘石屹极具个性、极具思考特性的一面展现出来,个人的品牌和产品的品牌形象融为一体,反而引起了大众的同情、尊敬、向往。

人人都希望得到赞扬和认同,人人都在躲避挨骂的机会,而潘石屹却反其道而行之,打出了"越轨扬名"的奇招:

借骂打骂。

这是我国企业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故事的哲理

 

从孙膑增兵减灶到哈默去前苏联做生意,都证明了逆向思维的魅力。

但逆向思维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反其道而行之”,而在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表相的“常识”中看出隐藏在背后的机会。

孙膑的精明在于抓住了庞涓的“急躁”,而不是“一人一个饭锅”的常识,而哈默的精明在于抓住了苏联的“饥荒”,而不是意识形态的争执。

同样,本案例也在于摒弃了“批评就是坏事”的逻辑.而利用了“新闻”与“宽容”的力量。

一次飞行的管理感受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03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从多伦多飞往纽约州格伦福尔的飞机上,浓烟开始涌入汤姆·彼得斯坐的私人包厢。

飞行员进行了紧急迫降,结果发现问题并不大。

在水牛城的假日饭店住了一夜后,第二天早上,汤姆·彼得斯乘另一驾飞机继续飞往格伦福尔。

坐在飞机上,当他双膝再也不像昨天那样颤抖时,这位美国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开始发现自己有一个奇怪的感受:

经过昨天的事情,我发怒了吗?

一点也没有。

但是,另一件往事却又浮现出来并让汤姆耿耿于怀。

那是几个月前的一次飞行旅行,乘坐的是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芝加哥飞往旧金山。

他支付了一等舱全价约800美元的费用,但是在那次长达4小时的深夜飞行中,乘客甚至得不到一包外加的花生米小吃作为夜宵,这使他非常生气。

他后来甚至在全国性电视节目上就此事表示批评,而且还写信给该公司董事长。

这么久了,他对那次"没有额外花生米"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

也就是说,他能容忍机舱进烟这么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但他却不能允许看到那些小小的疏忽---比如:

付出近1000美元之后想多吃一包花生米却吃不上。

汤姆知道,同样的抱怨也在那些频繁地飞来飞去的旅行朋友当中发生。

一位记者在北美洲大陆做了为期两周的旅行后,他并没有碰到倒霉的预报:

如可恶的天气、取消航班、行李丢失等,可他却一脸晦气地回到家。

成问题的食物、拥挤的座位、甚至旁边的陌生人靠在他肩膀上睡觉!

全是这些小事情给折腾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人无不对航空公司有意见!

美国的商业班机系统无疑是最优秀的---复杂的、运行良好的---系统。

但是,惊人的复杂体系,惊人的效率,却常使最经常乘坐的乘客中绝大多数人达到绝望的边缘,这是怎么回事?

问题就在于,航空公司在其它的本职工作方面做得极好,而没有做出在"花生"等细小方面的努力,因而使它所有的心血都白费了。

故事的哲理

人们总是希望长途电话一打就通,同样,人们也不希望飞机坠毁!

但是,人们对于最困难的部分通常会“想当然”的宽容,而把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其它并不复杂的方面---这恰恰决定着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绩效的判断。

如果航空公司发生飞行故障,人们“想当然”认为这是不可抗力,但是航空公司的“其它方面”就是人们不能容忍的了,不能容忍那种长期起作用的近乎无知幼童般的轻率的经营行为。

管理就是要关注合乎人之常情的细节,并把它做好。

汤姆告诫我们的是:

那些鸡毛蒜皮的小抱怨总是不被记入谈竞争力的大书中,但小事情的总和---恰恰是新博弈的起因,可能就是成功的关键。

拔钉子与改脾气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93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儿,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

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

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

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

因为他发现:

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

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

"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

爸爸又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

"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

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上,再拔出来,伤口难以愈合。

无论你怎么道歉,都无济于事。

"

故事的哲理

这个故事说明两个理念:

一是父亲使用目标管理的办法,成功地改变了儿子的坏习惯。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有效达成目的的方法,它能把原来做不到的事,通过设置阶段性的目标来调动人们难以限量的潜力,从而达到目的。

二是告诫人们,“有错就改”虽然是好同志,但它所造成的损失却常常是无法弥合。

驮马与磨驴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03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个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

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

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

它重回磨坊会见它的驴子朋友。

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

浩瀚无边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岭、凌峰的冰雪、大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到:

"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

那么遥远的道路,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与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

故事的哲理

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相差不多。

而杰出人士和平庸人士的差别,并不完全在于天赋和机遇,前提在于对人生目标的顽强追求!

员工也好,经理人也好,都应该有职业上的奋斗目标,办企业亦是如此。

请问,门在哪里?

--以诚待人,赢在无形无声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20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某大公司需要招聘一名秘书,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经过几轮的筛选,最后有3个女孩儿脱颖而出,她们都很优秀,实力不相上下。

此时,总裁决定:

3个人都留下来,经过3个月的试用期再决定最终录用谁。

试用期开始了,几个女孩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然而总裁越来越苦恼,试用期将过,到底留下谁呢?

公司位于一个非常高档的写字楼内。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了公司门口,并且在门口焦虑地走来走去,不断往里张望。

此时,小A和小B对这个人根本不屑一顾,只有小C上前和他亲切地打热乎,并把他请进公司,问道:

“您有事吗?

我可以帮您吗?

”老者尤如遇到了救星,原来他是要找一位本公司的业务员。

老人在会客室里看着饮水机觉得很奇怪,便疑惑地问:

“这是怎么出水的呢?

”小A和小B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好土啊!

饮水机都不会用……”只有小C没有笑,她用饮水机给老人倒了一杯水,并告诉他怎么使用。

过了一会儿,老人要等的人依然没回来,他不想等了。

可是他又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原来他不知道门在哪里了。

小A和小B更笑得不行了,这时,还是小C很自然地将老人送到门口,并指给他电梯和大门的方向。

过了几天,总裁知道了这件事。

他把3个女孩叫到了身边,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小A和小B兴致勃勃地将这个“笑话”讲给总裁听。

总裁又问小C:

“你为什么没有笑?

他不可笑吗?

”小C认真地说:

“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笑,他找不到门只是因为他对这里的环境不熟悉。

如果有一天我到了一个陌生环境,也需要有人来真诚地帮助我。

第二天,总裁下发了通知,小A和小B被辞退了,只有小C留了下来。

理由很简单,就因为小C对客户这种真诚的态度使她胜出了,最终得到了这个职位。

故事的哲理

有些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他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而且,你难以预料他哪一天就会成为你的客户或合作伙伴。

真诚地对待他人一定会使你有超出付出的回报。

天堂与地狱--内耗是地狱,合作是天堂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20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板犯了错误,上帝为教育他,请他去参观两个

地方。

第一天地方,让他看了十分害怕,毛骨悚然。

只见这里每个人都骨瘦如柴、饥寒交迫、痛苦万分、度日如年。

他定睛一看,这些人在吃饭,每个人所用的筷子和勺都很长,是自己胳膊的三倍,因此,他们每个人如何调整高度、如何调整角度,都无法把饭菜送到自己口中,于是每个人都挨饿受渴,经受痛苦折磨。

上帝画龙点睛地说:

这就是地狱。

我带你到另外一个地方看看。

这个地方的人们也在吃饭,所用的家伙与地狱一样,但他们是互相喂饭菜,所以他们满面红光、皆大欢喜、个个身体都十分健壮。

上帝说:

“你看到了,这就是天堂。

”天堂与地狱惟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心,他们不是只为自己,先想到别人,即我为人人,人人也自然为我。

你看他们想吃想喝都由别人充分满足他们,但他们是从“我为人人”开始的。

故事的哲理

凡是人祸,无不从自私开始,而后“殃及池鱼”,其结果只能是让大家都生活在“谁也好不了”的地狱之中。

想害人,想整人,最后结果必然是害已整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让我们当中少数人喜爱“窝里斗”的恶习见鬼去吧!

让我们事事处处想想我们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让我们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不怕碰钉子的人--执著万岁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97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一天,日本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携一名下属共赴晚宴。

由于公司业务需要租用一个船坞,所以他们在赴宴途中顺路去一个港口咨询有关事宜。

当时港口已经下班了,只有几个工人在边抽烟边聊天。

下属下车微笑着问道:

“请问哪位能告诉我该跟谁谈租船坞的事儿?

”可那些工人谁也不理他。

他再问时,有个人恼怒地答道:

”没有空余的船坞了!

”但这位下属还是接着问:

“那什么时候能租到呢?

租金是多少?

”那些人都觉得这个人太不知趣了,先是瞪他,后来就继续聊天,当他不存在。

可这位下属却毫不气馁,向他们讨烟抽。

可能是出于礼貌,有个人给了他一支,他接过烟,在说“谢谢”的同时拍了拍那人的肩膀。

他又向另一个工人借火,并在点烟时拍了拍那人的手。

这位下属借烟为话题终于拉近了与工人们的距离,他说:

“我女儿门总是劝我戒烟,她从老师那儿知道吸烟可能诱发癌症。

”工人们纷纷点头,因为他们的家人也都有类似的担心。

后来,一位工人终于告诉这位下属:

“要想在这儿租船坞,只能先在港口租一条船并把船坞包括进去。

”接下来他又从工人们那儿获取了足够的信息,并因此赢得了董事长的奖赏。

故事的哲理

在一般人看来,当这位下属问完第一句话而被拒绝时,这件事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而这位下属并没有放弃,他忍受住了种种冷淡和不友好,以勇气、智慧和执著,终于达到了目的。

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失败、碰钉子都是常常遇到的事情。

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胜负。

纵观全球商界,哪个成功企业没有执著的精神呢?

马术师的儿子--梦想的力量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92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马术师的儿子,从小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跑,到各个农场去给别人训练马匹。

上到初中时,他的老师让全班同学以“长大后的志愿”为题写一篇作文。

小男孩儿洋洋洒洒写了7页纸,详细描绘了自己的志愿,那就是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场。

他还附上了一张设计图,上面标明了马厩、跑道等的位置,

位于牧场中央的是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一座巨型豪宅。

但是,作文交上去后,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老师竟然给了他不及格!

他拿着作文去质问老师:

“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对他说:

要盖这么大一座牧场,还要买马匹、要照顾它们,需要一大笔钱。

而你一没钱,二没家庭背景,有这样的志愿简直是白日做梦。

你别好高骛远了。

如果你重新写一个不离谱的志愿,我可以重新给你打分。

男孩儿回家后征询了父亲的意见。

父亲只是告诉他:

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主意。

经过反复的思考,男孩儿终于下了决心:

将作文再交上去,一个字都不改。

他对老师说:

即便得个不及格的分数,也决不放弃梦想!

20多年后,那位老师带着一群新学生参加一个夏令营。

他们来到一个面积达800亩的牧场,数不清的纯种马在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座足足有7000平方英尺的豪华住宅屹立在牧场中央。

当师生两人再度相遇,回忆起20多年前的那篇作文时,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并向自己的学生表示了真诚的钦佩与祝贺。

故事的哲理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首先要敢于有自己的梦想,才可能迈向辉煌。

殊不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就也正源于幼时所下“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的誓言。

人生胜败无常,但敢于做梦,却是成功的第一步。

小企业有追求、有梦想,也会战胜大企业,因为任何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成长起来的。

恐高症徒手攀登帝国大厦--奇迹有时不需要勇气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95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1983年,有个叫伯森·汉姆的美国人徒手攀登当时的世界最高建筑----400米高的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成为一大新闻。

这个被人们誉为“蜘蛛人”的伯森·汉姆也一夜成为新闻界追逐的热点人物。

这时,“美国恐高症康复联合会”也闻风而至,想聘请汉姆担任该联合会的心理顾问。

汉姆接到聘书后,马上回复说:

我也是恐高症患者!

并且是你们联合会的1024号会员。

该联合会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于是专门拜访汉姆探个究竟。

记者和关注此事的人都争先恐后采访这个“蜘蛛人”,问他是靠什么有这么大勇气攀登400米高楼的,都想知道这个人的神奇经历。

汉姆说:

攀登帝国大厦那天,我94岁的曾祖母从100多公里外的葛拉斯堡徒步走到纽约,她也创造了一个耄耋老人徒步走100多公里的吉尼斯纪录。

你们可以采访她,也许更能说明白。

在记者们问这位94岁的老太太靠什么步行100多公里来看重孙子攀高时,老太太说:

“小伙子、小姑娘们,我这么大年纪,走100多公里确实不易,需要很大勇气,但我走一步路,却是不需要勇气的。

我就是这样不需勇气地一步一步走到纽约的。

”这也正是汉姆攀登400多米高楼的奥秘。

故事的哲理

成功的过程常常并不像成功的结果那样眩目,也并不像成功的起始那样看起来高不可攀。

踏下心来,走好每一步,所谓“勇气”便不请自来,所谓“奇迹”也会水到渠成。

两个和尚的遭遇--人需要不断充实自己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22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

“他大概睡过头了。

”没太在意。

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

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

“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看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等他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喝水的样子。

他好奇地问:

“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了吗?

”朋友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

“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故事的哲理

在工作领域,经理人即使薪水、股票拿得再多,那也只是挑水。

别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实力。

昨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收获,今天的努力就是未来的希望。

岁月不饶人,当年龄大了,挑不动水时,你还会有水喝吗?

富翁被狼感动--真正的商机在陷阱后面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88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3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

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

“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

”向导点点头。

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泊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

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

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可是从来没像这一次给他如此大的触动。

过去,他曾捕获过无数的猎物,斑马、小牛、羚羊、狼狗甚至狮子,这些猎物在营地大多被当作美餐,当天就分而食之,然而这匹狼这让他产生了“让它继续活着”的念头。

狩猎时,这匹狼被他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型的贫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

把枪,狼夹在中间。

在这种情况下,狼本来可以选择岔道逃掉,可是它没有那么做。

当时富翁很不明白,狼为什么不选择岔道,而是迎着向导的枪口扑过去,准备夺路而逃,难道那条岔道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

狼在夺路地被捕获,它的臀部中了弹。

面对富翁的迷惑,向导说:

“埃托沙的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猎枪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

”富翁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

据说,那匹狼最后救治成功,如今在纳米比亚埃托沙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那位富翁提供。

故事的哲理

富翁这所以要救治这条狼,是感激它告诉他这么一个道理:

在这个互相竞争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真正的机会也会伪装成陷阱。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能否抵制各种各样成长的诱惑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企业都纷纷倒在伪装成机会的陷阱中。

学会识别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是需要智慧的。

打错算盘的骡子--员工之间就是互助关系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24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一位住在深山老林的农户以做山货生意维持生计,家里一匹年老体衰的驴子和一匹年轻力壮的骡子,是他将山货运到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一天,农户将货物分好,分别架在骡子和驴子身上,然后去城里赶集。

时正值仲夏,山路崎岖,烈日当头,驴子气喘嘘嘘,挥汗如雨,渐渐落下阵来。

尽管农户的皮鞭不停地抽打在驴子身上,驴子仍难快步前行。

而此时,骡子却步履轻盈,毫发不湿。

不堪重负的驴子无奈之中只好向骡子求援:

“骡子老弟,看在兄弟多年的份上,您能否为我分担些货物?

”骡子却丝毫不讲同族之谊:

“凭什么要我帮你,你吃得又不比我少?

面对薄情寡意的骡子,驴子只好步履艰难的慢慢行走着,终因体力透支而颓然倒地。

驴子倒了,农户只好将驴子身上的货物全部加在骡子身上,无情的皮鞭又开始不停地抽打骡子了。

汗流浃背,吃力地向前行走的骡子此时懊悔极了:

“唉,假如我刚才帮助驴子分担些困难,现在也不至于如此啊!

故事的哲理

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骡子"与"驴子"之间的关系。

没有人是"全能型"的,谁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真诚地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谋了一份工作,若干年后,当企业有人预谋罢工时,是这个人及时为卡耐基提供了准确信息,使企业化解了一场危机。

切记:

帮助了别人,便等于帮助了自己。

到不穿鞋的非洲卖鞋--要用光明思维看市场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277更新时间:

2007年04月03日

哲理的故事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但由于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如何在海外开辟鞋市场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天,厂老板找来营销总管,指示他们派出两批市场调查组到非洲寻找市场。

去后不久,两个市场调查组都发来传真、电话。

甲组说:

“这里没有穿鞋的,即使生产出鞋来,在这里也会卖不出去。

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打道回府!

而另一调查组乙组却与甲组结论完全相反。

乙组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

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急待我们开发。

请汇款5万元,我们在提出筹建工厂,设计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

老板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作了比较,深信乙组是对,于是做出在非洲建厂的决策,结果这个鞋厂在非洲的营业额大幅增长。

故事的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