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78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咽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慢性咽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慢性咽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慢性咽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慢性咽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咽炎.docx

《慢性咽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咽炎.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咽炎.docx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中药单方、验方选摘

一般而言,中医看病讲求的是辨证论治,咽喉炎的证型很多,有时很复杂,要根据患者当时的全身情况与局部情况进行辨证与开处方,没有经验时也不一定能准确辨证、恰到好处地用药开方子。

虽然也有很多经验方,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用药,患者不要轻易地自开处方。

现根据咽喉炎比较常见的情况,提供几个单方、验方(均为成人剂量),如果对中医、中药有所了解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用。

凡是煎服剂,如果连续服用5-7剂,无效者则不必再服;有效者可再连续服10-15剂。

一般均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服。

(1)乌梅蜜羹

组成:

乌梅30g 山豆根 桔梗 紫菀各18g 白糖150g 蜂蜜250g 

方法:

将中药研末,与白糖拌匀,将蜂蜜加热后倒入再拌匀。

每次服半匙,每天3次。

功效:

止咳化痰,利咽止痛。

适应证:

阴虚证。

以咽喉疼痛、咽痒、阵发咳嗽为主。

咽喉干燥,痰多。

注意事项:

方中山豆根苦寒,能伤脾损阳,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胸闷、抽搐等中毒症。

故每次用量不可太大;孕妇、小儿禁服;虚寒体质之人勿服。

(2)普济消毒饮加减方

组成:

黄芩10g 玄参12g 板兰根15g 牛蒡子10g 薄荷6g 僵蚕10g 桔梗10g 蝉蜕6g 浙贝母15g 柴胡10g 甘草6g

加减:

有热气从胸中上冲而引起咽痒而阵发咳嗽,或睡眠差,加龙骨20g、牡蛎20g。

方法:

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

功效:

清热化痰,利咽止痛。

适应证:

阴虚兼热证。

以咽痒、阵发性咳嗽为主。

咽喉干燥、疼痛,有痰,异物感。

(3)止嗽散加减方

组成:

紫菀10g 桔梗10g 荆芥10g 百部10g 前胡10g 白前10g 甘草6g 陈皮6g 玄参15g 麦冬12g 僵蚕10g

方法:

同上。

功效:

宣肺化痰,利咽止咳。

适应证:

以咽痒、阵发性咳嗽为主。

咽喉干燥、疼痛、异物感,痰或多或少。

(4)玄麦甘桔汤

组成:

玄参15g 麦冬15g-30g 桔梗10g 生甘草6

方法:

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

功效:

养阴利咽,化痰止咳。

适应证:

阴虚证。

以经常“吭喀”清嗓为主。

咽喉干燥、疼痛,有痰。

注意事项:

大便稀溏者勿用。

(5)养阴清肺汤加减方

组成:

生地黄15g 麦冬15g 白芍药12g 牡丹皮15g 浙贝母15g 玄参12g 薄荷6g 生甘草6g 藏青果12g 射干10g 

加减:

咽痒,加蝉蜕6g;容易恶心作呕,加半夏6g;大便结燥,加瓜蒌10g。

功效:

养阴清热,化痰利咽。

适应证:

阴虚证。

以咽喉干燥感、疼痛为主。

异物感,咽痒,咳嗽,有痰。

方法:

同上。

注意事项:

大便稀或溏,舌质颜色偏淡白,舌面有白苔或厚苔,小便清,晚上小便次数多,手足发凉等脾虚、阳虚之人勿服。

(6)甘露饮加减方

组成:

熟地黄 枳壳 甘草 枇杷叶 石斛 黄芩 天冬各10g 麦冬24g 茵陈6g 生地黄15g

方法:

同上。

功效:

滋阴清热,化湿利咽。

适应证:

阴虚兼湿证。

以舌面有白苔或厚苔为主。

咽喉干燥感,疼痛,异物感,咽痒,咳嗽,有痰。

舌质颜色偏红。

注意事项:

食欲差(胃口不好),小便清,晚上小便次数多,手足发凉等脾虚、阳虚之人勿服。

(7)养阴利咽汤

组成:

金银花 板兰根各12g 黄芩 柴胡 赤芍药 桔梗 玄参 麦冬 生地黄各10g 生甘草6

加减:

咽部异物感或梗阻感明显,加枳壳、香附、郁金各10g;大便秘结,加瓜蒌10g;疼痛部位较固定,加丹参15g、郁金10g、当归尾10g。

方法:

同上。

功效:

清热祛邪,养阴利咽。

适应证:

阴虚兼热证。

以咽喉干燥感,疼痛为主。

异物感,咽痒,咳嗽,有痰。

注意事项:

食欲差,大便稀溏,小便清,晚上小便次数多,手足发凉等脾虚、阳虚之人勿服。

(8)半夏厚朴汤加减方

组成:

半夏10g 厚朴10g 紫苏梗10g 老生姜3片 茯苓15g 威灵仙15g 合欢皮15g 夜交藤15g 杜仲10g

方法:

同上。

功效:

行气解郁,利咽安神。

适应证:

以咽喉异物感,或梗阻感,或吞咽困难为主。

或有咽干、咽痛,睡眠不宁,心情不畅快。

(9)青木香汤

组成:

青木香(研末冲服)5g 玄参20g 生地黄15g 麦冬 桔梗各10g 丹参12g

方法:

同上。

方中青木香应单独研末,加入已经煎好的药液中一同服。

每天1剂,分2次服。

功效:

养阴利咽,行气活血。

适应证:

气滞血瘀证。

以咽异物感或疼痛为主。

咽喉干燥,有痰。

注意事项:

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勿服。

(10)会厌逐瘀汤加减方

组成:

当归 生地黄各12g 红花 赤芍药 川芎 桔梗 乳香 柴胡 茯苓各10g 甘草6g

方法:

同上。

功效:

活血化瘀,利咽止痛。

适应证:

血瘀证。

以咽喉疼痛、慢性充血为主。

咽喉干燥,异物感,有痰,或舌质偏暗,或舌质前部有暗色小瘀点。

注意事项:

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勿服。

(11)补中益气汤加减方

组成:

黄芪15g-20g 西洋参6g(或党参10g) 白术12g 炙甘草6g 当归10g 陈皮10g 葛根15g 升麻6g 麦冬12g 五味子6g 黄柏6g 

加减:

咽痒,加荆芥10g;食欲差,加神曲10g;大便燥结,加火麻仁10g。

功效:

补中益气,祛邪利咽。

适应证:

气虚证。

以咽喉微干微痛,疲劳乏力感为主。

舌质颜色偏淡或胖,或舌边有齿痕。

(12)真武汤加减方

组成:

附片6g 白芍药15g 白术12g 茯苓15g 炙甘草6g

加减:

咽痒,加荆芥10g;容易恶心作呕,加半夏6g;晚上小便多,加淮山药15g、益智仁10g;大便燥结,加瓜蒌10g;疲劳乏力感,加黄芪15g。

方法:

每天1剂。

小火煎熬,煎开后再煮20-30分钟,连续水煎2次后将药液混合,分2次服。

功效:

温阳化浊,利咽止痛。

适应证:

阳虚证。

以咽喉微干微痛,咽部色泽偏淡,平时手足发凉为主。

或有小便清长,夜尿次数多。

注意事项:

方中附片有毒,宜久煎;孕妇、小儿禁服。

五心烦热,咽喉充血显著,晚上难以入睡,小便黄等阴虚内热体质患者勿服。

慢性咽炎各种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多做思想工作,解除精神负担。

2.去除病因:

如戒烟酒及辛辣食物,治疗全身相关疾病。

3.局部治疗:

冷冻疗法、电凝、激光、碘甘油等药物涂擦咽后壁。

4.全身治疗:

主要是口服药物治疗。

目前西药尚无有效药物。

二、中医治疗

1.肺胃阴虚证

主证:

咽喉干燥,刺痒微痛,灼热不适,夜间尤甚,常“吭喀”作声,咳嗽少痰,口干口渴,喜饮水。

咽腔微红肿胀,干燥乏津,咽底有少量红色小瘰;舌红少苔,脉细弱。

治法:

滋养肺胃,生津利咽。

方药:

养阴清肺汤合益胃汤加减;处方:

生地12克麦冬15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川贝母12克玄参15克玉竹12克沙参15克薄荷6克甘草6克成药可选用养阴清肺膏﹑川贝枇杷膏、玄麦甘桔冲剂

2.肺肾阴虚证

主证:

咽腔干燥刺痒较甚,或干痛灼热不适,夜间尤甚;咽腔色红肿厚,干燥乏津,咽底有红色小瘰较多;或咽肌膜萎缩结痂。

干咳少痰,腰膝痠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养肺肾,降火利咽。

方药:

百合固金汤加减。

处方:

生地12克熟地12克麦冬15克川贝母12克百合30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玄参15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若咽干甚,加北沙参、天花粉各15克;咽腔暗红增厚,加丹皮﹑赤芍各12克。

中成药可选用百合固金丸﹑知柏地黄丸等。

3.气血瘀阻证

主证:

咽干刺痛,或如有物梗于咽喉,时常清嗓,遇情志不畅时加重,咽腔暗红肥厚,咽底小瘰突起,或咽肌膜萎缩,干燥不荣,舌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涩。

治法:

行气活血,化瘀利咽。

方药:

会厌逐瘀汤加减。

处方:

桃仁12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生地12克当归15克玄参15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

中成药可用逍遥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4.痰湿上结证

主证:

咽喉不利,异物感明显,或如痰堵塞,咽腔色白或淡红肿厚,咽底小瘰多,甚则融合成片,或如帘珠状,上附白粘痰液,胸胁闷胀,泛恶欲呕,口中粘腻,咯痰白粘量多,舌淡苔白腻,脉滑或弦。

治法:

燥湿化痰,散结利咽。

方药:

二陈汤加减。

处方:

制半夏12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厚朴12克紫苏梗10克薄荷10克青果12克甘草6克。

三、外治疗法

1.含化:

含服清音丸﹑青果丸、西瓜霜喉片,或用蜜炙附子1枚,含咽,或用藏青果2~3枚,徐徐含咽。

2.含漱:

咽部异物感明显,可含漱淡醋水,或用银花﹑薄荷﹑甘草煎汤漱咽。

3.吹药:

先用淡盐水或淡醋水漱咽后,吹入冰硼散、双料喉风散等,每日3次。

四、食疗

1五汁饮: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门冬汁﹑藕汁)频频饮服,有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

2白萝卜适量,轧汁频饮,有清热润肺生津作用。

3百合荸荠粥:

鲜百合60克鲜荸荠60克,粳米30克,加冰糖或精盐少许,熬粥服。

用于咽喉干燥不舒者,有养阴生津,滋补肺肾作用。

4.梅橘薄荷汤:

乌梅30克,薄荷15克,橘皮12克,煎水饮用。

适用于咽喉不利,异物感明显者。

5百合麦冬汤:

百合30克麦冬20克,熬粥或煎。

五、茶疗

1.养阴利咽茶:

北沙参30克玄参30克麦冬30克青果20克薄荷15克甘草15克。

混匀,每用10克,开水浸泡饮用。

适用于咽喉干燥不适者。

2.化痰利咽茶:

陈皮30克乌梅20克紫苏梗15克玄参30克甘草15克。

混匀,开水浸泡饮用。

适用于咽喉不利,咳痰者。

3.解毒利咽茶:

金银花30克、菊花20克,胖大海30克、薄荷15克、桔梗15克、甘草15克。

泡水代茶饮用。

适用于咽喉红肿,干痛不舒者。

老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咽炎,快速消除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

【重点提要】老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咽炎,快速消除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冬季肺阴受损、咽火旺盛在中医看来,出现在咽喉部位的干、痒、痛、咳,都只是外在表现,病因在咽,更在肺是咽部毒火旺盛、肺部阴津受损所致。

从中医角度看,如果把人的呼吸系统比作一株花,那么鼻、咽部犹如花的枝叶花朵,其出现症状虽显而易见,

老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咽炎,快速消除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

冬季 肺阴受损、咽火旺盛

 

在中医看来,出现在咽喉部位的干、痒、痛、咳,都只是外在表现,病因在咽,更在肺——是咽部毒火旺盛、肺部阴津受损所致。

从中医角度看,如果把人的呼吸系统比作一株花,那么鼻、咽部犹如花的枝叶花朵,其出现症状虽显而易见,却不是根本性的;而肺部犹如花的根部,其损伤难以发现,但却是根本性的。

咽病即是如此,中医始终认为,“咽需液濡,喉赖津养”,即:

咽喉需要津液的濡养。

如果因肺脏津液减少而使咽喉失去濡养,遇到气候变化或情志不舒,就会出现以咽部干、痒、痛、咳、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阴虚喉痹”,西医称之为咽炎。

 

损伤肺阴的原因,概括起来无非一是外邪侵入,二是内伤累及。

大气中各种有害物质均可直接进入肺部,包括所处环境空气污染或吸烟等,均可造成肺阴津液损耗(肺阴虚);为了保护肺脏正常的换气功能,中医养生理论中历来就有“秋冬季节,注意滋养肺阴”一说。

 

慢性咽炎的中医分型

 

一、阴虚火炎型:

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

二、痰阻血瘀型:

咽部干涩,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三、阴虚津枯型:

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水后痛可暂缓,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耳鸣眼花。

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慢性咽炎的偏方

 

处方一:

麦冬15克,桔梗15克,胖大海10克,甘草10克,板蓝根20克,山豆根15克,蜂蜜50克。

将上述中药(除蜂蜜外)用1千毫升的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将药汁倒入盛有蜂蜜的杯子里分3次服用。

也可将煎好的药汁与蜂蜜混合装入保温杯中,代茶水慢慢饮服。

每天1剂,7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此方有养阴清热、润咽止痛之功效。

适宜于慢性咽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干燥、声音嘶哑者。

处方二:

玄参10克,麦冬10克,金银花6克,板兰根10克,石斛10克,桔梗10克,蜂蜜50克。

上药(除蜂蜜外)共放药罐中,加水1500毫升,煎煮至剩500毫升左右,滤去药渣,将药液倒入保温杯中,兑入蜂蜜溶化即可,代茶水频频饮用,每天一剂。

说明:

此方有养阴清热,利咽止痛的功效,适宜于慢性咽炎患者出现咽喉干燥,灼热疼痛,干痒音哑,口舌干燥或伴有呛咳者。

处方三:

金银花 10克 ,连翘 15克 ,黄芩 15克 ,花粉 20克 ,桔梗 30克 ,射干 12克 ,白芥子15克 ,白附子 15克 ,紫苏子 15克 ,甘草 10克。

水煎服 ,每日 1剂

有肝郁滞 ,两胁疼痛 ,闷闷不乐 ,胸胀者 ,加柴胡、郁金 ;津伤口干 ,舌红少苔者 ,加沙参、麦冬。

处方五:

玄参、麦冬、干石斛各10克,藏青果6粒,胖大海4粒,金银花15克,生甘草5克混合后,用开水浸泡,代茶频饮。

如加入桔梗疗效更好。

慢性咽炎在中医上分为阴虚型、阳虚型、气虚型、痰郁型等,但以阴虚型多见。

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咽干咽痒,红肿疼痛,手足心发热,口燥,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以上表现用此方较适宜。

如果属畏寒肢冷阳虚型慢性咽炎患者以及脾胃虚寒,大便稀烂者应忌用。

处方六:

用绿茶10克加蜂蜜30克搅匀后用开水冲泡,待温时代茶频频饮服。

每天一剂,连服10天就可以见效。

据说此方每年都连服10天,慢性咽炎不再复发。

处方七:

取适量的百合花与玉蝴蝶来泡开水,就像我们平时泡白菊花当茶喝那样。

处方八:

玄参15克、沙参15克、山豆根15克、木蝴蝶9克、麦冬15克、金银花15克、生地15克、桔梗15克,平均分成三份,每天一份泡水当茶喝。

先喝10天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难受的厉害就配合服用知柏地黄丸每晚两丸,淡盐水送下,滋阴补肾。

处方九:

金银花、菊花各10克,胖大海3枚。

将药放入开水瓶中,冲入沸水大半瓶,瓶塞塞严15分钟后,做茶频频饮用,1日内饮完。

每日1次,治慢性咽喉炎,经年不愈者。

处方十:

双花、甘草、寸冬、元参、桔梗、石斛各10克,薄荷、青果各3克。

将上述药掺匀,分成4包,放暖瓶内,用开水沏泡2小时后当茶饮。

一昼夜喝1壶,次日再换泡,一般2剂即愈。

 

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体会

 

1 中医辨证

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如肺胃有蕴热,火热上炎,气血结于咽喉,可见局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而发病。

另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干燥,久而也可发为本病。

本病的病变在于咽喉,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胃、肾有密切关系。

1.1 肝胃气逆,痰凝气滞 主证:

咽喉有异物感,轻则如有痰团或有小树叶,重则如有梅核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不痛但觉发紧,饮食吞咽顺利,胸闷气短,甚至胃脘痞闷,夜间咽喉干燥。

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和胃,清利咽喉;方药:

理气消梅汤。

白术12g,茯苓20g,陈皮12g,半夏12g,香附15g,川朴12g,紫苏 12g,牛蒡子15g,桔梗12g,豆根12g,射干12g,广木香12g,麦冬20g,甘草12g。

方中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祛湿燥痰,和胃降逆;香附、川朴、紫苏、广木香疏肝理气宽中;牛蒡子、桔梗、甘草、射干、豆根清利咽喉,养阴生津。

1.2 肺胃有热,气血壅结 主证:

咽喉干燥疼痛,每因语言多或食刺激食物而加剧。

风热外感,亦可使症状加重。

咽喉有发哽的感觉。

咽喉检查呈慢性充血,粘膜干燥。

舌苔薄微黄,舌质红,脉象大或数。

治法:

凉血活血,清利咽喉。

方药:

清热消梅汤。

元参12g,生地25g,丹皮15g,赤芍15g,知母15g,黄芩15g,麦冬15g,桔梗 12g,牛蒡子15g,豆根12g,青果15g,方中元参、生地、丹皮凉血活血;知母、黄芩清肺胃之热;麦冬配牛蒡子、豆根、青果、桔梗、甘草清利咽喉;有痰可加贝母12g。

1.3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主证:

咽干口干,夜晚较甚,咽喉有发哽感,常伴有头晕、头痛、失眠。

舌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清利咽喉;方药:

滋阴清梅汤。

蒸首乌18g,川牛膝18g,丹皮15g,女贞子15g,乌梅12g,石斛15g,麦冬15g,青果12g,桔梗15g,牛蒡子12g,豆根12g,甘草 12g;方中蒸首乌、川牛膝、丹皮、女贞子、乌梅滋阴降火;石斛、麦冬清热生津;青果、牛蒡子、豆根、桔梗、甘草清利咽喉。

 

慢性咽喉炎治疗

 

“美国低温等离子治疗仪”治疗慢性咽喉炎 手到病除

医院采用国际领先的高科技设备“美国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它利用数字智能识别功能,螺旋状发射程序,定向定量释放能量,对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耳鼻喉疾病顽症,能精确治疗病根,达到治疗效果好目的。

该先进仪器的引进对目前治愈上万例的患者情况来看,疗效不仅上佳,同时与其他传统疗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疗效显着 手到病除: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运用特殊中草药灵活组方而酿制的高含量药物成分直达炎症部位,从临床治疗万余例效果来看,彻底治愈率达99%以上。

特别是具有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

2、对症治疗 不易复发:

应用高科技的医疗检测,对症治疗;以中药分型疗法的先进诊疗模式,其独含的药物疗效成分,从根源上清除炎症,且疗效持久巩固,使得喉炎不再复发。

3、绿色安全 无副作用:

其过程不开刀、不住院、安全无副作用、随治随走、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同时配合专家精选的散淤、排毒、滋阴降火、扶正祛邪,消炎化毒等功效的名贵纯中药组成方剂,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慢性咽炎的药茶方

 

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

治宜滋养肺肾、清热化痰、润喉利咽。

经验证明,正确应用药茶有助于治疗慢性咽炎。

下列十则药茶方可供选用。

莲芯雪茶

【莲芯雪茶】采用金银花、玄参、麦门冬、百合、莲子、青果、黄精、薄荷等配置而成,晚上睡前喝一罐、酒后、烟后喝一罐,明显具有调理作用。

咽喉顿觉舒适。

罗汉果茶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

将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不拘时饮服。

每日1~2次,每次1个。

功能清肺化痰,止渴润喉。

主治慢性咽喉炎,肺阴不足、痰热互结而出现的咽喉干燥不适,喉痛失音,或咳嗽口干等。

《食物中药与便方》谓:

“演员、教师、广播员等需保护发音器官者常以罗汉果切碎,泡水代茶饮有效。

檀香橄榄茶

【檀香橄榄茶】

取檀香橄榄3-5枚,绿茶1g。

将檀香橄榄与绿茶同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

适用于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感者。

大海生地茶

【大海生地茶】

胖大海5枚,生地12g,冰糖30g,茶适量。

上药共置热水瓶中,沸水冲泡半瓶,盖闷15分钟左右,不拘次数,频频代茶饮。

根据患者的饮量,每日2~3剂。

功能清肺利咽,滋阴生津。

用于慢性咽喉炎属肺阴亏虚者,如声音嘶哑,多语则喉中燥痒或干咳,喉部暗红,声带肥厚,甚则声门闭合不全,声带有小结,舌红苔少等。

对于肺阴不足、虚火夹实之慢性喉炎而兼大便燥结者,用之最宜。

檀香橄揽海蜜茶

【檀香橄揽海蜜茶】

青橄榄-檀香3-5枚,胖大海3枚,绿茶3g,蜂蜜1匙。

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饮之。

每日1~2剂。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润喉。

主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舒,或声音嘶哑等属阴虚燥热证者。

二绿女贞茶

【二绿女贞茶】

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g,女贞子6g。

先将女贞子捣碎后,与前三味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

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功能养阴利咽,行气化痰。

对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气郁痰结之咽痛不适,咽喉异物感,饮之有良益。

桑菊杏仁茶

【桑菊杏仁茶】

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冰糖适量。

将杏仁捣碎后,与桑叶、菊花、冰糖共置保温瓶中,加沸水冲泡,约盖闷15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1剂。

功能清热疏风,化痰利咽。

双根大海茶

【双根大海茶】

板蓝根15g,山豆根10g,甘草10g,胖大海5g。

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

也可加水煎煮后,倒保温瓶中慢慢饮用,每天1剂。

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疼痛明显者。

马鞭草绿豆蜜茶

【马鞭草绿豆蜜茶】

鲜马鞭草50g,绿豆30g,蜂蜜30g。

将绿豆洗净沥干,新鲜马鞭草连根洗净,用线扎成2小捆,与绿豆一起放锅内,加水1500毫升用小火炖1小时,至绿豆酥烂时离火,捞去马鞭草,趁热加入蜂蜜搅化即可饮汤食豆。

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

清音茶

【清音茶】

药用胖大海5g,蝉衣3g,石斛15g。

水煎代茶饮。

功能养阴润喉,利咽治喑,适用于慢性咽炎伴有声音嘶哑者。

山楂利咽茶

【山楂利咽茶】

药用生山楂20g,丹参20g,夏枯草15g。

使用时,先用清水洗去浮尘,然后加水煎30分钟后,滤取药汁,一日数次,当茶频饮。

功能活血散结,清热利咽。

适用于慢性咽炎而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

慢性咽炎从营养学上讲是因为呼吸道粘膜不健康,自我杀菌的能力下降,造成细菌在此繁殖,经常性的出现呼吸道炎症,若果想根本上解决慢性咽炎,必须增强呼吸道粘膜自我杀菌的功能,维持呼吸道粘膜健康的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A和铁。

平时饮食中注意多摄取含这些营养素丰富的食物如:

豆及豆制品,胡萝卜,西红柿,南瓜,含铁丰富的有:

奶类,动物的血液,菠菜。

注意:

菠菜不可跟牛奶在较近的时间内食用(菠菜含草酸,会跟牛奶中的钙合成草酸钙,不易消化)。

八音亮嗓茶

【八音亮嗓茶】

选用五色茶、罗汉果、甘草、菊花、桔梗、甜茶等药食同源纯天然草本植物,加水煎10分钟后即可服用。

具有强大的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清热利咽的作用,及广谱抗菌消炎的作用。

特别适宜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咽喉发痒、喉咙有异物感、声音嘶哑、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用嗓及烟酒过度等人士饮用。

天然、纯正、无污染、不含任何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

口感温和、甘醇,无任何毒副作用。

玄银茶

【玄银茶】

玄参10g,银花3g,射干2g,甘草1g。

洗净泡茶频饮,1日1剂,饮水量大者可以再服1剂。

服时应小口呷服频饮,避免大口暴饮。

对照组用草珊瑚含片,每次1片,1日4—6次含服。

一般连续服用3-5天内明显见效,服用一盒后症状大为减轻或基本消除。

玄银茶方中玄参具有清热养阴、解毒散结功效,从其根中提取物有解热作用,浸剂在体外有抗真菌作用;金银花是作用较强的广谱抗菌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射干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的功效,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有消除上呼吸道的炎性渗出物及解热、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作用。

全方有清热利咽抗菌作用。

用药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治咽喉炎妙方

1金果饮

【来源】现代·《全国中成药产品集》

【歌诀】金果饮内生地黄,玄参麦陈胖大海,

养阴清热和利咽,脾虚便溏应慎用。

【组成】生地黄、玄参、麦冬、陈皮、胖大海各等份。

【用法】上药制成糖浆剂。

每服15毫升,日服3次。

亦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利咽。

【方解】方用玄参清热养阴利咽;生地、麦冬滋阴润燥;更佐以胖大海利咽开音;陈皮理气化痰。

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清热利咽之功。

【主治】阴伤津亏,咽喉干痛、声音嘶哑、口干舌燥等症。

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所引起的咽喉疼痛,干燥不适,声音嘶哑,以及颈动脉炎,放射引起咽黏膜干燥症等病症。

【附记】脾虚便溏者慎用。

2五福化毒丹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歌诀】五福化毒生地黄,犀角桔梗赤茯苓,

朴硝甘草牛蒡子,青黛玄参连翘襄。

【组成】犀角9克,桔梗30克,生地黄15克,赤茯苓15克,牛蒡子15克,甘草9克,朴硝9克,连翘18克,玄参18克,青黛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约3克)。

每服1丸,薄荷汤研化下。

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方解】方用犀角、生地、玄参清热凉血;桔梗、甘草宣肺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