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612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8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 41页.docx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培训资料doc41页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划

 

1.目的3。

2.ﻩ范围ﻩ3

3.定义3

4.ﻩ相关文件3

5.ﻩ职责3

6.ﻩ亮点工程项目策划4

7.锅炉安装工艺亮点策划ﻩ4

8.电仪安装工艺亮点策划10

9.油漆、保温安装工艺亮点策划18

10.汽管安装工艺亮点策划ﻩ22

11.焊接工艺亮点策划ﻩ27

12.ﻩ土建安装工艺亮点工程策划ﻩ34

13.ﻩ程序ﻩ42

14.ﻩ检查评定实施细节44

1.目的

为加强本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提高施工工艺质量,确保安装工程A标段工程顺利实现达标投产、创省优质工程,力争国优的目标。

2.范围

适用于安装工程A标段施工的全部范围。

3.定义

4.相关文件

4.1.《工程质量管理大纲》    /SGP/MSD/S2/001 

4.2.《工程质量奖惩管理制度》/SGP/MSD/S2/007

4.3.《施工工艺控制标准》(总公司编)

4.4.《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012版)》(各专业篇)

4.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各专业篇)

4.6.《火电工程达标投产检验规程》 DL5277-2012

5.职责

5.1.质量部经理负责组织对各工区的施工工艺亮点工程进行考核、评定、验收。

5.2.质量部各专业质检工程师负责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和评定。

5.3.各工区负责按照合同要求、施工工艺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施工图纸要求组织施工,同时做好记录及成品保护。

5.4.土建分包商质检工程师、施工工区工程师、技术员、班长配合质量部各专业质检工程师对现场工艺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和评定,实施施工工艺质量监督检查。

5.5.质量部QA工程师负责对施工工艺质量监督检查及评定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汇总。

5.6.质量部经理负责审核施工工艺质量奖的发放和质量罚款通知单的签发。

5.7.项目经理负责审批施工工艺质量奖的发放。

6.亮点工程项目策划

6.1.锅炉平台扶梯栏杆安装工艺亮点

6.2.锅炉小径管道安装安装工艺亮点

6.3.锅炉受热面内部清洁度

6.4.炉顶吊挂装置安装工艺亮点

6.5.DCS盘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工艺亮点

6.6.凝结水精处理车间热控仪表管路安装工艺亮点

6.7.锅炉本体照明安装工艺亮点

6.8.电子设备间电缆桥架安装工艺亮点

6.9.锅炉本体保温、设备管道保温工艺亮点

6.10.全厂油漆工艺亮点

6.11.汽机小口径管道安装工艺亮点

6.12.高压管道支吊架安装工艺亮点

6.13.钛管安装工艺亮点

6.14.高再焊接工艺亮点

6.15.P92厚壁管焊接工艺亮点

6.16.P92厚壁管热处理工艺亮点

6.17.汽机基础清水混凝土结构

6.18.汽机基础预埋螺栓安装

6.19.建筑物内、外装饰装修工程

7.锅炉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7.1.锅炉平台扶梯栏杆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炉本体平台扶梯栏杆是锅炉整体观感质量的第一道屏障,工艺精良的平台扶梯栏杆能够给人们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锅炉安装工艺亮点策划的的重点之一,其常见通病主要有平台扶梯未与钢架同步施工、栏杆接口位置未打磨光滑、立柱安装倾斜不一、栏杆和网格板随意切割等。

主要亮点策划如下:

7.1.1.栅格板铺设

1)格栅板全部由设备厂家订货半成品,现场安装。

2)安装时注意栅格板与钢柱等连接处应保持约25mm的安装间隙;

3)格栅板支垫处的平面,应垂直平整,其误差应在0.5mm范围内。

4)格栅板在现场拼接中,应保持全部格栅处在同一直线上,其弯曲度应在1‰的范围内。

同一区域,格栅板铺设方向应一致。

如图1.1所示。

5)对因与柱梁结构相碰而需要切割的部位,在切割部分网格后应考虑局部网格的加强。

6)格栅板放置应平稳无翘曲,焊接或卡固牢固。

采用点焊固定方式时,焊点位置应尽量选在便于焊接、清理、油漆的地方。

如图1.2所。

  

图1.1 格栅板的现场拼接  图1.2格栅板的现场拼接

7.1.2.梯子安装

1)对于用螺栓连接的梯子应保证梯子安装的强度。

2)楼梯在吊装时就进行焊接安装,焊接时要焊接在钢梁上不得焊接在栅格板上。

3)楼梯踏板安装应均匀平整。

如图1.3所示。

7.1.3.立柱安装

1)栏杆柱子垂直偏差:

≤3mm,栏杆柱距:

间距均匀、符合设计。

如图1.4所示。

 

图1.3 均匀平整的楼梯踏板       图1.4 间距均匀的栏杆立柱

2)立柱安装时先将根部点焊,用铁水平找垂直后再焊牢。

同一直线上的立柱应先安装两端的两根,然后在这两根立柱之间拉一细线或钢丝,作为其它立柱的基准,以保证所有立柱在同一直线上。

3)所有立柱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做到一致。

4)梯子两侧立柱应在对称的位置上安装。

如图1.5所示。

7.1.4.栏杆安装

1)栏杆的安装在立柱安装找正后进行。

栏杆的安装应用拉线法结合使用铁水平,以保证栏杆的直线度和水平度,横杆平直度偏差:

≤10mm。

2)相同斜度的梯子上的栏杆斜度应一致。

3)栏杆拼接采用机械加工,不允许使用火焰切割。

加工尺寸准确,安装位置统一美观。

如图1.6所示。

 

图1.5相同斜度的梯子和栏杆   图1.6 栏杆的连接

4)栏杆对接时应避免错口、折口,因焊接变形而产生的折口应及时校正,校正时注意不要将栏杆管弄弯、弄扁。

5)栏杆对接时应留出约3mm的对口间隙(有衬管时)或打磨坡口(无衬管时),以确保焊接强度。

6)扶手、栏杆接头连接焊缝需打磨光滑。

7)所有栏杆与柱子相邻部位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应一致,不同标高的栏杆扶手连接应连贯,形式应相同。

8)栏杆至钢柱处不允许焊接,应起弯不同标高的栏杆扶手连接和围板的制作。

7.1.5.栏杆弯头安装

1)栏杆弯头的制作应尽量采用机械加工,以保证弯头角度正确一致。

2)栏杆弯头安装时应采用拉线法或用铁水平以保证其角度、方向正确,不产生偏斜。

7.1.6.围板安装

1)围板安装应在立柱、栏杆、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

2)每一条围板安装时都应从一端或中间开始,以避免从两端开始到中间而产生的“鼓肚”现象。

3)围板拐角应煨制,禁止焊制拐角。

4)围板对接处和围板与钢结构连接处焊接应牢固,外观工艺美观。

5)每层围板端头倒角应一致。

7.2.锅炉小径管道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锅炉小径管道较多,主要有本体疏水、放空气、定排、临炉加热、取样管道,如统一规划,小集中布置,走向合理,间距均匀,排列整齐、美观,则是锅炉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主要策划要点是:

7.2.1.施工前,会同厂家、业主、监理一起确定小径管道二次设计详图;

7.2.2.管道安装时,应走向合理,不得影响通道及其它设备安装,且弯管选用规格一致,安装标高一致或对称,膨胀弯安装朝向统一,能满足管道本身的热补偿及锅炉运行时的膨胀要求;。

7.2.3.如有多根管道从炉顶引出,则要求管道从接管座引出后管线标高一致,固定方式统一;

7.2.4.阀门操作平台应集中或小集中布置,阀门成排成线整体协调、美观,且便于操作与检修,同排阀门的手轮应尽量大小一致,垂直布置的阀门组可以考虑成菱形布置;。

7.2.5.自行设计的阀门操作平台应按照正式的平台施工工艺施工;

7.2.6.取样管焊口应布置成“V”型或同在一条线上;

7.2.7.如设有放水漏斗,则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有滤网及上盖,且固定可靠,工艺美观;

7.2.8.阀门安装验收完毕后应统一挂牌标识。

7.3.锅炉受热面内部清洁度策划

为了有效的防止本工程1号炉在调试和试生产阶段锅炉爆管,在安装前期阶段认真做好以下各项预防性策划:

7.3.1.在锅炉安装技术方案中编制对受热面内部检查清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清理的步骤、设备、验证方法和标准等。

坚持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系统管屏吹扫、通球试验作为质量见证点或旁站点以及焊前管端封闭的强制性措施;。

7.3.2.现场组合焊接前,应对屏过进口集箱、分配集箱,高过进口集箱,包墙过热器及中隔墙过热器下集箱,低再入口集箱等设备进行全面内部窥视检查,必要时应割除封头进行检查,彻底清除内部杂物。

上述设备的内部检查均应作为质量见证点或旁站点;。

7.3.3.对于在安装组合时未进行上述内部检查清理且已完成整体水压试验的锅炉,在锅炉化学清洗前一周对锅炉受热面设备内部进行全面检查和彻底清理。

对屏过进口集箱、分配集箱,高过进口集箱,包墙过热器及中隔墙过热器下集箱,低再入口集箱等割除封头进行检查;。

7.3.4.对完成吹管后的锅炉,有必要对高过及屏过进口集箱、分配集箱进行内部二次内窥镜检查及清理,彻底清理10mm以上的机械杂质;。

7.3.5.对于锅炉蒸汽吹管集粒器滤网孔径应控制在Ф10mm以内,防止较大颗粒状杂物进入再热蒸汽系统;

7.3.6.所有各阶段锅炉受热面内部清理均应视为隐蔽工程,办理第三方见证和签证;

7.3.7.受热面开工前制定《锅炉零爆管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零爆管质量控制措施执行;

7.3.8.除施工阶段有效保证锅炉受热面内部清洁度外,建议业主与制造厂商加强沟通,高度重视锅炉受热面管屏的制造质量,加强设备监造,由业主方委托锅检单位对所有过热器、再热器管屏管子的材质及其它制造缺陷进行抽检,抽检比例要适当扩大。

7.4.炉顶吊挂装置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7.4.1.吊杆尺寸、材质复核

所有吊杆尺寸、材质应符合设计图纸尺寸及材质要求。

按系列捆扎好。

螺母、销子、销钉、弧面垫圈等配件经光谱材质校核后,全部用油漆标上规格、材质、左右旋,上架分类放置。

7.4.2.吊杆梁划线

a)在钢结构压力层受压件吊杆布置图上将需组装的吊杆位置上标明吊杆系列号及部件序号,以及相应各吊点处的吊杆梁编号。

b)吊杆与梁组装前,对梁的编号、尺寸、吊杆安装垫板位置、孔径与图纸核对并划线。

如图4.1所示。

图4.1屏再集箱吊杆的光谱复核后做好记录

7.4.3.吊杆组合、穿装

a)将吊杆装置二次梁甚至是三次梁根据方便高空安装的原则在地面与吊杆组合好,组件标明安装位置和系列号。

b)其中较长吊杆考虑到组合后不便运输,在炉顶吊装平台上进行穿装后再由吊机整体穿装。

c)所有吊杆在与吊杆梁穿好,装上螺母和弧面垫圈后,均应采取保险措施:

在螺母拼上后,吊杆端面点焊保险圆钢;弧面垫圈与吊杆梁之间应用铁丝扎紧防止吊装过程中翻倒坠落。

如图4.2所示。

 

 

图4.2 炉顶吊杆穿装后所采取的保险措施

d)在对吊杆定位尺寸进行调整的同时对所有吊杆上的弧面垫圈上的白漆条带(有弧度的一面)与锅炉膨胀中心进行对正。

7.4.4.吊杆承重后调整

a)吊杆承重后,可用榔头敲打吊杆,检查吊杆受力是否均匀。

相同型号、相同结构、

相似位置的吊杆敲打发出的声音应该相近,对于声音偏差较大的需调整吊杆螺母,

使其受力与其他吊杆均匀。

如图4.3所示。

图4.3省煤器悬吊管吊杆型号、结构相同

b)所有按设计要求吊杆安装后需点焊螺母的,在高空穿装时,不予点焊,仅加以保险措施。

待酸洗煮炉后受热面吊杆调整结束后,统一进行点焊。

点焊后去除所有临时保险铁件。

其它要求,如将吊杆螺纹敲毛的,施工中应无遗漏。

c)所有弹簧吊架在受热面设备安装后,及时调整紧力至冷态位置,定位销等在水压前检查不得缺损。

水冷系统弹簧吊架定位销在水压后统一拆除,过热系统及再热系统弹簧吊架定位销在酸洗煮炉后统一拆除。

d)吊杆最终点焊时,若室温低于10℃,需至少预热至10℃以上。

图4.4弹簧支架在水压前应加固

   

图4.5炉顶二次梁及三次梁水平及标高一致 图4.6炉顶吊杆露出的螺纹基本一致

8.电仪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8.1.DCS盘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工艺亮点策划

8.1.1.DCS盘柜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8.1.1.1.复核土建预留孔尺寸与设计施工图是否致,确认基础毛地坪已具备安装条件;

8.1.1.2.型钢组合误差控制:

不直度每米<1㎜,对角线偏差每米<1㎜,全长<5㎜;基础型钢安装允许误差控制:

基础中心线误差小于±5㎜。

水平度每米<1㎜,全长<5㎜;不直度每米<1㎜,全长<5㎜;。

8.1.1.3.基础型钢表面清理干净、无尘土、焊渣等;

8.1.1.4.组合后的基础型钢刷防锈漆防腐,漆面均匀完整;

8.1.1.5.基础安装标高应以所在楼面的竣工地坪标高为准,具体要求是:

固定式盘柜基础与地面标高差+10㎜;当设计及盘柜生产厂家有特殊技术要求时应按厂家要求执行;。

8.1.1.6.预埋件与基础间焊接必须牢固,基础型钢内侧二次灌浆严实,并低于型钢基础;

8.1.1.7.基础型钢应可靠接地,与主接地网连接的接地点数每列≥2点。

接地连接牢固,接地扁钢搭接长度≥2倍宽度,焊缝完整饱满,三面焊接。

当同一室内有多个基础时,应用镀锌扁钢焊接连接后与主地网连通。

焊接处应刷防锈漆;。

8.1.1.8.盘柜运输、搬动、就位应控制平衡,受力均匀,防止变形;并做好柜面防护措施以损坏漆面;

8.1.1.9.盘柜吊装就位应使用专用的尼龙吊带,不得使用钢丝绳,以免损坏漆面。

8.1.1.10.用线锤检查垂直度误差:

柜垂直度≤1.5㎜/m,并测试前后两个屏面; 

8.1.1.11.从成列柜两端柜外侧的柜正面拉一直线,以此为基准线调整成列柜柜面平直;

8.1.1.12.每面柜除测量垂直度外,相邻柜顶部水平度控制误差<2㎜,成列柜顶部水平度误差<5㎜,相邻两柜边不平度<1㎜,成列柜面不平面<5㎜,柜间接缝间隙应<2㎜;。

8.1.1.13.柜间紧固螺栓应采用镀锌件,螺栓露扣长度一致;

8.1.1.14.控制及保护盘柜与基础型钢连接采用螺栓固定;基础型钢开孔禁止用火焊切割。

盘柜与基础型钢固定无特别要求的可采用焊接,柜内侧四角各焊一处,焊接长度控制在20-40㎜,焊缝清理干净后涂防锈漆及面漆;。

8.1.1.15.盘柜柜内设备外观检查应完好、整齐,标志清晰,油漆完好,无锈斑;

8.1.1.16.盘柜内的二次接线应整齐、美观、可靠;

8.1.1.17.盘柜标志牌和设备铭牌完整、清晰,并置于明显位置;

8.1.1.18.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当安装与土建交叉作业时,应及时做好成品保护措施,防止盘柜表面受到二次污染。

8.1.2.二次接线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8.1.2.1.二次接线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接线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接线工艺要求交底,以避免接线工艺各异不统一,造成观感不协调;。

8.1.2.2.落实专人专柜接线,确保一致性和准确率;

8.1.2.3.接线场地周围照明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具备接线条件;

8.1.2.4.设计施工图应经会检确认;

8.1.2.5.电缆头制作前,按照端子排布置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电缆编排原则,对进入盘内的电缆进行合理的绑扎,线束绑扎要求均匀、牢固;。

8.1.2.6.当盘内电缆较多时,电缆固定可采用分层方式,每一个层的电缆上,以此类推,要求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

8.1.2.7.控制主线束线扎间距一般为100mm、分线束绑扎间距一般为50mm,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

备用芯按要求统一放置在端子排远端;。

8.1.2.8.电缆头的制作和固定工艺要求:

电缆破割做头时应考虑电缆的预留量,并与血腥内的电缆预留量保持一致,电缆破割点必须高于盘底的电缆封堵层,同时又不能离端子排过近而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在电缆破割做头时,注意不能伤及内绝缘层和芯线;电缆头制作前,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热缩套管(也可使用冷缩管)工艺,同一工程的热缩套管着色宜统一;电缆头的高度应保持一致,且高于防火封堵层表面,同时要求电缆头低于盘内最低端子;盘底200mm处应设置电缆头固定横档;有条件的盘柜可设内外两层电缆头固定横档,也可以根据盘柜内部空间的大小及电缆数量适当调整,但需保证均匀、整齐、美观;盘柜内电缆的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下部背后引出;当电线内有屏蔽铜线时,可穿入适当型号的同色塑料管引出;电缆内无屏蔽铜线时,在套热缩管前用屏蔽铜线与屏蔽层焊接牢固,并选择适当型号的护套管线引出,压线鼻子后接于盘柜内屏蔽层专用接线柱上;。

8.1.2.9.标牌要求统一使用白色的PVC电缆标识牌,并用专用打印机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字体统一。

电缆标识牌上标明电缆的编号、起点、终点和电缆型号及规格,每根电缆配一个标牌,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同一排高度标一致;。

8.1.2.10.线号套尺寸应根据芯线截面选择。

线号套上应标明电缆编号、端子号、芯线号和电气回路号。

线号套正面打印电缆编号,端子号和芯线号;。

8.1.2.11.线号套长度要一致,线号套打印时应注意两端的对称性,打印的字体大小适应,字迹清晰;

8.1.2.12.线束绑扎前电缆芯线必须完全松散再进行拉直,不能操作绝缘或线芯。

8.1.2.13.同一盘内的线芯束要求排列整齐美观,主线束与分线束处必须圆滑过度,分线束与主线束绑扎后应保持90°角,外观保持整齐;。

8.1.2.14.端子接线需弯圈连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

每个接线端子上接线不得超过2根;线芯与端子的固定必须牢固,接触良好,无松动现场;。

8.1.2.15.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设计变更或在调试过程中对二次接线进行了修改,在修改后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工作;打印电缆号牌、芯线标号牌的打印字迹,应清晰不脱色;电缆屏蔽接地线需整理,排列布置要整齐、绑扎合理;。

8.1.2.16.重点注意下述典型施工缺陷现象:

对盘、柜、箱内的电缆整理不规范,对电缆接线端子未控制好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电缆整理编排原则;电费接线不整齐、标识号牌不清;一个端子接线超过两根。

8.2.凝结水精处理车间热控仪表管路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热控仪表管路涉及范围比较广,安装工艺要求也较高,整齐美观的配管工艺可以形成安装工艺的亮点。

由于热控仪表管路采用小口径金属管,尤其是集中布置管路的走向很关键,往往在施工中会遇到交叉作业的情况,因此对热控仪表管路安装的前期策划显得格外重要。

8.2.1.一般热控仪表管路安装工艺亮点控制

8.2.1.1.仪表管安装前的检查

Ø核对仪表管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Ø检查仪表管外观应无裂纹、伤痕和严重锈蚀,无机械损伤及缺陷;

Ø仪表管安装前应进行内部清洗,管端采用塑料管帽或塑料胶带临时封闭。

8.2.1.2.仪表管敷设路径的确定

Ø仪表管应按设计要求以最短的路径集中敷设;

Ø仪表管应避免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或有震动的场所;

Ø差压测量管路靠近热表面,其、负压管的环境温度应一致。

8.2.1.3.仪表管敷设

Ø仪表管路支架在制作安装时,应考虑其宽度与仪表管路排列的宽度相匹配。

支架的间距应均匀。

一般仪表管路支架距离为:

水平敷设时1.0m~1.5m;垂直敷设时,1.5m~2.0m;。

Ø仪表管路支架在进行焊接作业后,应刷防锈漆防腐,然后再刷面漆;

Ø仪表管路敷设时必须考虑主设备及管道的热膨胀,并应采取补偿措施,以保证管路不受机械损伤;

Ø仪表管路水平敷设时,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保持一定坡度,一般应大于1:

100,差压管路应大于1:

12,其倾斜方向应保证排除气体或凝结水,否则应在管路的最高或最低点装设排气或排水阀门;。

Ø仪表管路敷设应整齐、美观,尽可能地减少交叉和拐弯;

Ø仪表管路与仪表连接时接头必须对准,不得承受外加机械应力;

Ø仪表管路敷设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漏焊、堵塞和错接等现象;

8.2.1.4.仪表管路的弯制和连接

Ø仪表管的弯制宜采用冷弯方法;

Ø仪表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径的3倍,管子弯曲后应无裂缝、凹坑,弯曲断面的椭圆度不大于10%;

Ø仪表管连接一般采用氩弧焊焊接或卡套式管接头连接法,当采用氩孤焊焊接时,焊丝要保证使用正确。

当使用卡套或管接头连接时,应先除去管端的内、外圆毛束及金属悄、污垢等。

一次门前取源管路宜用卡套式接头连接;。

Ø不同直径管子的对口焊接,其内径差不宜超过2mm,否则应采用变径管。

相同直径管子的对口焊接,不应有错口现象。

8.2.1.5.仪表管路的固定

Ø仪表管路应采用可扩卸的卡子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设的仪表管路间距应均匀;

Ø仪表管路支架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并符合管路坡度要求;

Ø不锈钢仪表管路固定的支架上时,应采用不锈钢皮包覆。

8.2.1.6.仪表阀门的安装

Ø仪表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Ø成排仪表阀门的安装应间距均匀、整齐,固定牢固。

8.2.1.7.仪表管路严密性试验

Ø被测介质为液体或蒸汽的仪表管路严密性试验应尽量随同主设备一起进行,在主设备升压前,打开管路的取源阀门和排污阀门冲洗管路,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及堵塞,然后关闭排污阀门,待压力升至试验压力时,检查管路各处应无渗漏现象;。

Ø仪表管路敷设完毕,用压缩空气将管内冲洗干净后,按规定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

Ø仪表管路及阀门的严密性试验严格按标准执行。

8.2.1.8.仪表管路标识

仪表管路两端的阀门处应挂有统一的标识牌,标明编号和名称,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整齐。

8.2.2.热控气源管路安装工艺亮点控制

气源管路应尽可能集中敷设在不易受损的位置,防止由于人为的原因使管路变形、泄漏;

气源管路的敷设不得影响主设备的运行和检修维护操作;对于精处理车间的气源管路,一般就近布置于电磁阀控制箱处,通过电磁阀箱集中控制阀门的开关,由于电磁阀箱到各气动门一般都有阀门开关反馈信号电缆,需要安装电缆桥架和保护管。

当热控气源管路和电缆敷设路径完全相同时,可以与电缆桥架同路径架空敷设;。

热控气源管路应按现场情况对敷设路径进行选择,避免与机务管路相碰。

气源管路的敷设应牢固、整齐、美观;

热控气源管路支架间距应分布均匀,管路支架固定牢固;

气源管路采用丝扣或卡套方式连接时,应先除去管端的内、外圆毛刺及金属屑、污垢等,接头必须对准、连接密封;。

气源管路宜采用冷弯,弯制后应无裂缝和凹扁等现象;

在压缩气源母管吹扫完毕后,应对热控气源管路逐根进行吹扫,并进行严密性检查。

8.2.3.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现场情况对集中布置的热控仪表管进行施工二次优化设计;仪表阀门的挂牌应规范统一,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8.2.4.重点注意的典型施工缺陷现象:

仪表管路走向随意,集中敷设的管路间距不均匀,布置不合理;现场交叉作业过程中仪表管路支架固定不规范、仪表管路被碰弯、仪表阀门被损坏。

8.3.锅炉本体照明安装工艺亮点策划

8.3.1.电线管敷设路径依据设计图纸要以短、弯曲少为原则,做到井然有序,美观大方;

8.3.2.不同电源、电压系统有明显区分标志;

8.3.3.电线管不得直接对焊;

8.3.4.引至设备的电线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防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线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8.3.5.电线管与其他管路的距离要符合设计或规范GJ50258-96中1.014条的规定。

管与管间连接要牢固,密封良好;。

8.3.6.管卡与电线管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控制在150~500mm之间;

8.3.7.配电箱安装依据设计图纸,找到相应位置安装。

若设计图纸与实际场地有较大冲突,请通知技术员商榷修改。

首先根据配电箱的尺寸做好架子,刷防锈漆。

安装时请注意其水平垂直误差不得超过3mm,标高误差不得超过10mm。

其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