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烧结机尾电除尘器技术设计方案.docx
《40万烧结机尾电除尘器技术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万烧结机尾电除尘器技术设计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万烧结机尾电除尘器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文件
1技术总说明
本公司生产的电除尘器是在瑞典菲达电除尘器基础上研制的新型电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在300℃以上可以短时间运行不变形,200~300℃间可以安全运行。
生产的内部结构件均由专用工装、专业人员制造。
阴极、阳极吊挂都在厂内制造完成,保证极距误差小于2mm。
运行电压、电流稳定可靠。
电晕线固定方式独特,保证不掉线、断线,生产电晕线的专机定压力、定温度、定电流,能保证不掉齿。
阴极振打装置的运动部件均采用合金钢进行热处理,耐磨实用。
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热膨胀因素,不会发生因高温变形导致的掉锤等现象。
根据我公司为多台烧结机配套并投运的电除尘器的运行经验,及对不同厂家生产不同型号的电除尘器的检修经验,为确保电除尘器能长期、高效、稳定、可靠运行,我公司对除尘器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正确合理选型
选择电除尘器的规格大小、布置方式(即选型)是保证除尘效率的关键,选型过度会增加投资,造成浪费。
选型过小,使排放不能达标,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后果会更加严重。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学习,本公司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选型经验,同时引进了科学的选型软件,在充分考虑烟气粉尘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厂家配套电除尘器的经验,选定除尘器的主要工艺参数ωk(表观驱进速度)、Vs(电场内的标准风速)以及比集尘面积等,从而确定保证除尘效率达到设计要求的电除尘器规格大小,再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来确定电除尘器布置方式(特别是进、出口封头的方式)。
具体参见技术参数表。
(2)选择相适应的极配形式(放电板、收尘极形式)
针对每台电除尘器所需处理的烟气条件,选择一个最佳的极配及配置方式是电除尘器设计的关键。
针对钢铁厂烟气的特性,我公司确定极配方式一、二电场采用480C阳极板(收尘极)配新RSB管型芒刺线;三电场采用480C阳极板(收尘极)配不锈钢螺旋线,来捕捉细小粉尘。
480C型阳极板是电除尘器最常用的极板形式,在电力行业应用相当广泛。
其主要优点:
2.1板面压有多道沟槽,易于吸尘与清灰,有效收尘面积提高10%左右。
2.2极板两旁的折边成“ㄈ”型,不仅增架了极板的刚性,而且形成一道防风沟,可以防止振打振落下来的粉尘的二次飞扬。
2.3采用日本牌号SPCC板材,在高温和振打作用下抗变形能力强,振打加速度传递性能好。
2.4具有良好的电性能,极板电流密度均匀。
2.5安装时每块极板相对独立,对安装精度的要求较低,相邻通道间气流可以相互贯通,气流均匀性好。
RSB极线是RS极线的改进型,该极线具有如下优点:
2.6管状结构,极线抗拉强度高,易张紧,不断线。
2.7起晕电压低、电晕性能好,放电强烈、电流密度大。
2.8放电均匀程度高(ai=0.245),既优于RS线(aί=0.516),也优于以放电均匀著称的星型线(aί=0.478),可有效防止反电晕现象,大大提高除尘器的收尘效率。
2.9便于振打,清灰效果好。
2.10电晕线与框架连接接头采用套接式,当固定螺栓电腐蚀断裂掉下,电晕线也不会掉。
(3)极板极线定位框架在车间组装保证同极(异极)距的安装质量。
作为电除尘器的性能保证,电除尘器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同极(异极)距误差(越小越好)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同极(异极)距的安装误差超差直接影响电除尘器投运和电气性质,因此控制同极(异极)距误差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厂家电除尘器的同极(异极)距误差需要在安装过程中靠人工来保证和控制的,因此常常会发生电除尘器在空载试车或正常投运行后电压电流不稳定和不正常的偏大或偏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极(异极)距离偏差较大。
为了消除安装误差,我公司采用工具把阳极板和阴极线的两个方向的定位框架在车间内组装好,将同极(异极)距的安装误差消灭在车间中。
安装现场只需要把定位框架固定在壳体顶盖上,把极板、极线挂上固定好就行,同极(异极)距不需要现场调整,提高了电除尘器的安装质量和安装进度。
(4)合理的振打方式及振打制度
为能使极线有良好的放电性能,极板有良好的收尘效果,同时又要把二次飞扬减少到最小,除极线固定悬挂,极板悬挂,固定的刚性要大,还要振打加速度的传递效果要好。
针对旋窑烟气的条件,我们在设计阳极排各处的最小振打加速度为150g,整排阳
极排的板面加速度均匀性为σr<0.45,阳极振打方式采用侧传动侧面绕臂振打,阴极振打方式采用顶部绕臂振打,其锤头的大小根据极板长度和电场长度而定。
顶部振打和側面振打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其缺点。
顶部振打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而其致命伤在于其振打加速传递性较差,导致清灰效果不好。
侧面振打的特点是振打加速度的均匀程度很好,因此,清灰效果好,但其占地面积大,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要求。
由于受贵方的基础限制,本方案阴极系统采用顶部振打,阳极系统采用侧部振打。
考虑到顶部振打的清灰效果不好,我们采取了加大振打锤直径方法,增加振打力,从而提高清灰效果。
选择合理的振打系统,其前提首先应保证其清灰效果,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运行的可靠性,我公司选用的振打系统对易产生问题的部件进行彻底改进:
(1)将原来的8字形抱臂改为整体精密铸造结构,消除由于长期运行抱臂张开产生掉锤;该结构虽然制造成本高出原结构一倍,但可靠性很好。
(2)采用转动锤头结构,使每次振打的打击点都不在锤头的同一个点,延长锤头的使用寿命,经实验室模拟试验,该种锤头经打击1305700次后,尚可继续使用1305700次,这意味着锤头在电除尘器的正常运行连续使用25年的打击次数;(3)将双曲面形尘中轴承改为使用带耐磨套的托滚式尘中轴承及中心尘中轴承;(4)振打轴系采用刚性连接和挠性连接相结合,保证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热变形。
这套振打系统具有良好的清灰效果,绝不会像顶部振打那样由于振打加速度传递不好产生积灰,导致反电晕及电晕封闭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设计合理.可靠,彻底消除了掉锤毛病。
无论在实验室做模拟试验还是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5)漏风率
电除尘器的密封性也是保证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漏风将造成电场逐步腐蚀和工况条件的改变,因此,必须确保漏风率小于3%。
为了使除尘器的漏风率小,除安装时严格控制各焊缝的气密性外,所有门、孔均采用双层结构,密封材料采用优质的硅橡胶玻纤胶圈,密封性能好,长时间高温下不老化、不变形且弹性好,保证漏风率小于3%。
同时也保证了除尘器的保温性能。
(6)阻流加导流型气流分布装置保证气流分布均匀性。
气流分布均匀性是提高除尘效率的先决条件,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目前,电除尘器气流分布装置设置在进口封头,一般二至三道多孔板,孔直径为Φ40-Φ50,开孔率为25-35%,用增加阻力的办法迫使气流分布均匀,其阻力大且易造成堵灰。
这种气流分布板在调整时,需通过开孔或补孔,调整困难,且流体阻力较大,磨损严重,气流分布均匀性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我公司采用阻流加导流方法,增大孔板孔径到Φ60-Φ85,开孔率达45%以上,减小了设备阻力。
大大减小了流体阻力,流体通过导流板的导引,更均匀地进入电场,气流分布的调整也十分方便,只需改变导流板悬挂位置即可达到目的,不需要开孔、补孔。
这种形式的气流分布装置气流分布均匀,阻力小且不会堵灰;它又类似百叶窗式,能起到机械除尘的效果,对高浓度的烟气有很好的除尘效果。
因不会有堵灰情况发生,因而此处无须设置振打清灰装置。
经过调整,除尘器的气流分布均能达到美国 RMS标准中的优级水平。
(7)出口集尘均流板
静电除尘器在长期运行中,我们发现:
振打时,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电场振打时,其除尘效率降低幅度较大,也就是说,电除尘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其除尘效率随着振打周期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振打时,灰尘将脱离收尘极向下掉落,但在气流作用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二次扬尘,前一电场的扬尘进入后一电场仍能被收集,但最后电场的扬尘必然随着气流带入烟道,这部分效率损失,称作振打损失。
为了减少这部分损失,我们在出口设计出口集尘均流板,以收集从最后电场“溜”出来的残余灰尘,从而减少振打损失,提高除尘效率,并对气流均布起很大作用。
(8)阳极系统
阳极系统由阳极悬挂装置、阳极板和撞击杆等部件组成。
由若干块阳极板组成的阳极排平面应具有较好的刚性,保证其平面度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阴、阳极间距的极限偏差。
(9)阴极系统
阴极系统由阴极吊挂、上横梁、竖梁、上、中、下部框架、阴极线等零部件组成。
阴极线采用RSB线,由专用设备制成的,是电除尘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阴极框架用四根悬吊杆悬吊在顶梁内的瓷套管上,每个电场一套,能自由膨胀不变形。
为防止瓷套管结露引起电击穿,瓷套均采用小保温箱加热风清扫装置,由恒温控制器控制瓷套管的温度。
(10)壳体及内部结构设计
10.1壳体采用全钢结构,各部位用材均采用专用结构软件模拟设计。
壳体内部增加了网架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10.2一点固定,其余滑动支承,保证烟气温度在0℃-300℃范围内变化,不会
发生壳体变形和其他问题。
10.3电除尘器内部的传动部件如尘中轴承、振打锤都需耐磨。
其中尘中轴承采用托轮式滚动轴承,托轮和护套均采用合金轴承钢制造,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在传动接触处设计成线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接触,在振打轴与轴承接触处设置耐磨护套,保证振打轴不磨损。
振打锤头为活动的圆柱结构,使振打部位交替变化,提高了振打力传递质量,又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经热态满灰连续130万次振打试验,确认相当于振打最频繁的一电场使用25年的打击次数,因此振打系统的寿命完全能保证两个大修周期以上(8年)。
10.4灰斗设计
a.为了避免烟气短路,灰斗内装有阻流板,它的下部尽量距排灰口远些。
灰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小于60°。
相邻壁交角的内侧,作成园弧型,园角半径为200mm,以保证灰尘自由流动。
b.灰斗设计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并配置灰斗电加热装置,,其加热负荷保持灰斗壁温不低于150℃,加热面应均匀地分布在灰斗下部不小于1/3的表面上,可防止灰斗下部因结露造成积灰,使出灰畅通,避免灰斗内灰流粘结或结拱。
c、增设灰斗检查门,必要时可打开,以便清除出灰口咽喉处的积灰。
d、每个灰斗应有一个密封性能好的捅灰孔并便于操作。
每个灰斗设一个电一个可用大锤敲打的打击板。
10.6除尘器本体及钢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现场安装的要求,全部构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以充分简化现场安装步骤,尽量减少现场焊接,确保工程质量。
(11)材质
11.1除尘器本体采用优质型钢、钢板结构,材质为Q235。
壳体厚度不小于6mm(包括顶板),灰斗壁厚不小于8mm,筋板厚度不小于6mm,配对法兰厚度不小于10mm。
11.2壳体所用的型钢、钢板进厂后首先进行除锈处理,以备制作除尘器用。
11.3主要材质表
序号
部件名称
材料
规格
1
本体壁板
Q235
6mm
2
进出口烟箱
Q235
6mm
3
灰斗
Q235
8mm
4
480C极板
SPCC
1.5mm
5
极线
SPCC
0.8mm
6
气流均布板
Q235
5mm
7
托轮和护套
合金轴承钢
(12)电控系统
除尘器供电采用GGAJ02型微机智能控制高压硅整流设备,主控机具有体积小,抗干扰强和逻辑操作指令丰富等优点,可方便地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在电路设计上采用低阻电流环传输和高线性模拟光耦传输,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
12.1控制部分采用了先进的INTEL8C196单片机和外围芯片,具有功能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12.2根据电场中电压电源波形变化的分析,能非常准确地判断闪络,并作出最佳的处理,闪络处理上采取了下降幅度小,回升速度快,不封锁可控硅的方法,能向电场提供最大的有效电晕功率。
12.3提供多种供电运行方式,可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的要求。
12.4操作使用方便,设备的开机,停机,参数显示,参数设定,运行方式的变换都可通过操作面板上键盘实现。
12.5保护功能完善,具有十一种故障保护和报警功能。
12.6具有RS485通讯接口,可方便地实现远程控制。
12.7具备与DCS系统连接功能。
2、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及规格:
24/12.5/3×//0.4
处理烟气量:
400000m3/h
进口含尘浓度:
5~15g/Nm3
出口含尘浓度:
≤70mg/Nm3
烟气温度:
250℃
设计效率:
99.6%
电场数:
3
通道数:
24
电场横断面积:
120m2
气流速度:
0.9m/s
气体停留时间:
12s
电场高度:
12.5m
电场长度:
10.5
沉淀面积:
6300m2
沉淀极形式:
480C
电晕线形式:
一、二电场RSB管状芒刺线;三电场不锈钢螺旋线
电晕线总长:
8400m
同极间距:
400mm
操作压力:
<-6000Pa
设备阻力:
<250Pa
1、高压硅整流器:
(3台)
型号:
GGAJO2-1.0/72kV
电压:
72kV
电流:
1.0A
2、沉淀极振打传动:
(3台)
型号:
BWED41-1505-0.37
2.1减速电机
功率:
0.37kW
转速:
1500rpm
电压:
380V
速比:
1505
转矩:
2255N.m
出轴转速:
1rpm
振打周期:
可调
3、电晕极振打传动:
(3台)
型号:
BLED41-1505-0.37
3.1减速电机
功率:
0.37kW
转速:
1500rpm
电压:
380V
速比:
1505
出轴转速:
1rpm
振打周期:
连续
4、电加热器:
4.1瓷套加热器3/9支
功率:
1500W/1000W
电压:
380V
4.2瓷轴加热器3支
功率:
1500W
电压:
380V
4.3灰斗加热器18支
功率:
1000W
电压:
380V
5、链式输送机:
(2台)
型号:
FU200
能力:
24m3/h
链条转速:
21r/min
功率:
5.5KW
转速:
21r/min
电压:
380V
8、回转卸料器:
(6台)
型号:
300×300
卸料能力:
24m3/h
9、温度控制器:
型号:
WZP-230(Pt100)
3.技术规范书
1总则
1.1本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的一台电除尘器。
它包括电气除尘器本体及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保证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将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合同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工程概况
3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4设备规范
4.1设备名称:
电除尘器
4.2型式:
干式、卧式、板式。
4.3每台配除尘器台数:
1台
4.4保证效率:
≥99.53%
4.5本体阻力:
<250Pa(从烟气进口法兰到烟气出口法兰)
4.6本体漏风率:
<3%
4.7运行寿命:
30年,每年运行7000小时
4.8每台除尘器电场数:
单室三电场
4.9每台除尘器进、出口数:
进口1个
出口1个
进、出口截面尺寸:
2000x2600mm(宽x高),平进平出。
4.10每台除尘器入口烟气量:
400000m3/h
4.11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
250℃
4.12除尘器入口含尘量:
5~15g/Nm3
4.13除尘器出口含尘量:
≤70mg/Nm3
5设计条件
5.1系统概况
5.2飞灰性质
6技术说明
6.1每台除尘器都应有结构上独立的壳体。
6.2技术性能说明
6.2.1除尘器的保证效率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保证最低为99%,且排放浓度大于70mg/Nm3。
6.2.2电除尘器的钢结构设计温度
6.2.2.1电除尘器的钢结构设计温度为300℃
6.2.2.2除尘器允许在350℃正压运行30分钟而无损坏。
6.2.3外壳设计负压-6kPa
6.2.4外壳设计正压6kPa
6.2.5每台除尘器灰斗数量6个。
灰斗及排灰口的设计保证灰尘能自由流动排出灰斗。
第一电场灰斗贮存量应按需方提供的除尘器进口最大含尘量满足不小于8小时满负荷运行,其它电场灰斗容量与第一电场相同。
6.2.6阳极板和阴极框架的振打程序、间隔均可调,振打装置可使电极整体产生足够强的加速度。
6.3本体设备说明
6.3.1除尘器本体
6.3.1.1每台除尘器的进口配备三层阻流加导流形均流装置,以便烟气均匀地流过电场。
6.3.1.2壳体密封、防雨,壳体设计尽量避免死角或灰尘积聚区。
6.3.1.3在除尘器的每个电场前后装有人孔和通道,双室中间设有人孔门。
在除尘器顶部设有检修孔,以便对电极悬吊系统进行检修。
圆形人孔门直径至少为600mm,矩形人孔门最小为450×600mm。
6.3.1.4通向每一高压部分的入口门应与该高压部分供电的整流变压器相联锁,以免发生高压触电事故。
6.3.1.5绝缘子设有加热装置。
6.3.1.6所有平台设栏杆和护沿。
平台荷载为4kN/m2。
6.3.1.7扶梯能满足到各层需检修和操作的作业面,角度不大于45°扶梯载荷应为2kN/m2。
6.3.1.8由零米到本体的第一层平台是用于检修灰斗及灰斗下除灰设备的需要,该层平台及扶梯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布置位置。
该层平台由设计院提供具体标高、留孔、留洞位置及尺寸、扶梯位置后,由供方设计并供货。
6.3.1.9设备支撑件的底座应考虑到地震加速度对它的作用。
6.3.1.10外壳充分考虑到膨胀要求。
6.3.1.11距壳体1.5m处最大噪声级不超过85分贝。
6.3.2灰斗
6.3.2.1每台炉的除尘器有6个相同容积的灰斗,灰斗跨度最好限于每个电场,出口尺寸300x300。
6.3.2.2为了避免烟气短路,灰斗内装有阻流板,它的下部尽量距排灰口远些。
灰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
相邻壁交角的内侧,作成圆弧状,圆角半径为200mm,以保证灰尘自由流动。
6.3.2.3灰斗设有良好的保温。
6.3.2.4灰斗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每个灰斗的加热器功率由供方确定,其加热负荷保持灰斗壁温高于烟气露点20℃以上,加热面均匀地分布在灰斗下部不小于1/3的表面上。
灰斗温度控制采用自动恒温控制方式,以保持电加热器安全、稳定运行,温度控制范围0~300℃;电加热器采用每个灰斗集中控制,并在集控室内至少设有每个灰斗温度显示、电加热器故障报警、超欠温报警等。
6.3.2.5每个灰斗设有一个密封性能好的捅灰孔并便于操作。
6.3.2.6每只灰斗设一个可用大锤敲打的打击板,打击板应有垂直打击面,在水平方向上伸出灰斗加固筋外缘300mm,应装在捅灰孔相邻侧壁。
6.3.2.7灰斗下部设一层检修平台。
6.3.2.8每台炉的除尘器灰斗数量:
6个。
6.3.3阳极板和阴极线
6.3.3.1阳极板的间距为400mm,极板厚度不小于1.5mm,其弯曲、扭转等变形。
6.3.3.2所有阳极板和阴极线框架均铅垂安装,并有防止摆动的措施。
6.3.3.3有防止烟气在绝缘体上凝结和低负荷工况下积灰的措施。
6.3.4整流变压器的起吊设施
6.3.4.1整流变压器的起吊设施,能将起吊物由顶部吊至零米,必须有相应的孔洞和钢丝绳长度。
6.3.4.2起吊装置为电动,电动机为防潮型。
起重能力能起吊整流变压器,并有安全措施。
6.3.5供方在电除尘器本体设计时,应提供照明图,并为电缆在本体上的敷设提供电缆通道。
6.4电气设备说明
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6.5钢结构说明
6.5.1除尘器钢结构能承受下列荷载
6.5.1.1除尘器荷载(自重、保温层重、附属设备、烟道、存灰重等)
6.5.1.2地震荷载
6.5.1.3风荷载
6.5.1.4雪荷载
6.5.1.5检修荷载
6.5.1.6正、负压
6.5.1.7经供、需双方商定的部分烟道荷重
6.5.2除尘器支撑结构是自撑式的,能把所有垂直和水平负荷转移到柱子基础上,任何水平荷载都不能转移到别的结构上。
6.5.3除尘器壳体壁厚度不小于6mm,灰斗壁厚不小于8mm。
6.5.4钢结构的设计应简化现场安装步骤,尽量减小现场焊接。
7质量保证及考核试验
7.1设备设计、制造应遵照的规范和标准
7.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l7-2003
7.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7.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7.1.4固定钢梯和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93
7.1.5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93
7.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7.1.7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986-88
7.1.8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GB3274-83
7.1.9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699-88
7.2设备性能保证
7.2.1供方提供的设备应符合第4章和第6章的要求
7.2.2供方应提供下列设备保证书
7.2.2.1产品合格证(包括主要外购件)
7.2.2.2制造、检验记录
7.2.2.3材料合格证
7.2.2.4气流分布均匀性试验报告
7.2.2.5阳极板组、阴极线框架振打试验报告
7.2.3必须保证焊缝质量
7.3设备性能考核试验
7.3.1考核项目
7.3.1.1效率
7.3.1.2阻力
7.3.1.3漏风率
7.3.1.4噪声
7.3.2性能试验
7.3.2.1试验方法:
按试验标准
7.3.2.2试验时间:
试生产期的后期
7.3.2.3试验条件:
a.满足第3章、第5章的设计条件和运行条件
b.符合供方的操作方法和说明书
c.作保证性能试验必须满足试验的条件
d.试验过程中,除正常的运行调整外,不允许有任何人为的调整。
7.3.3试验由需方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并提出试验报告。
7.3.4如果试验后半年内仍不能达到性能保证值,若属供方原因则按商务条款执行。
8供货范围
8.1除尘器本体(前至进口烟箱法兰,后至出口烟箱法兰,下至灰斗法兰)。
8.2成套范围内附属设备。
8.2.1平台、走道、扶梯、扶手以及这些部件所需的支撑结构。
8.2.2整流变压器维修用起重单轨吊车。
8.2.3保温项目包括除尘器本体(包括进、出口烟箱);灰斗及恒温箱;固定保温用的金属材料,保温外护板(0.4mm彩钢板),保温岩棉。
8.2.4支撑除尘器本体的钢支柱及平台扶梯。
8.2.5除尘器支架(由供方单独报价),供方投标文件须给出除尘器支架顶面标高。
8.3灰斗辅助设备及配件
灰斗电加热器及其控制装置。
8.4输灰用拉链机及卸料器
8.5连接件
8.5.1供方提供下列连接件
8.5.1.1管道的连接件
8.5.1.2进、出口法兰及反法兰、连接件
8.5.1.3灰斗出口法兰。
8.5.1.4地脚螺栓
8.5.2全部密封垫片、螺栓、螺母、铆钉等应比现场安装时实际数多5%。
8.6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8.5.1供方应提供随机和至少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