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197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人教小学语文六下《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5—12自然段,感悟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但因为现实生活与作品反映的时代相去甚远,要真正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内心,关注人物的命运,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难度的。

所以在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品评词句,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内心情感,聚焦人物的悲惨命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但因为现实生活与作品反映的时代相去甚远,要真正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内心,关注人物的命运,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难度的。

所以在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品评词句,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内心情感,聚焦人物的悲惨命运。

3重点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2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卖火柴的小女孩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1--4自然段,大家知道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大年夜,一个赤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2、师激情导入:

大年夜,新年的前一天,那可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啊!

谁不想回家?

可小女孩不敢啊!

她独自一人光头赤脚在街上卖火柴,尽管她又冷又饿,她还是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回到家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小女孩真可怜啊!

她的结局又如何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并齐读)

活动2【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一):

快速阅读第5—10自然段,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她都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分后比比谁回答得好)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反馈,教师适时点拨。

(1)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2)课件出示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看到的幻象。

让学生体会幻境的美好,小女孩感到多么幸福啊!

(3)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句子,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4)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4、教师小结过渡:

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女孩命运的悲惨。

比较句子:

(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2)她又擦了一根。

(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

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

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

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

(二):

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在小组内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钟后比比谁体会得好)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反馈,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句1: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死了,离开了这个寒冷,饥饿,痛苦的世界。

她要想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只有死亡,她的一切渴望只能靠死来实现。

重点句2: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的含义不同:

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体会到小女孩的命运很悲惨。

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

体会到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小女孩的同情。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中心,领悟表达方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呢?

(领悟表达方法。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五、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

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2、这个悲惨的小女孩飞走了,她飞到了我们身边,这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你将怎样帮助她?

发挥你的想象,围绕“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写一段话。

活动3【作业】卖火柴的小女孩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uāi  qiǎo     wéi qún     liè fènɡ     chú chuānɡ    

(         )  (        )(       ) (         )

shǎn shuò      tuō xiě     shènɡ dàn     quán  suō

(         )  (       ) (       ) (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

 喷香(pēn   pèn) 挣扎(zhá   zá)   被难日 (nán  nàn)   剥削(xuē  xiāo)

 夹衣(jiā   jiá)   兴旺(xīng   xìng)  含糊(hú   hū )     勉强(qiáng qiǎng)

三、形近字组词。

僵( )蓝( ) 梗( )蜷(  ) 橱(     )

疆( )篮( ) 哽( )倦(      )厨(     )

乖(     ) 裙(     ) 堵(     ) 焰(      ) 陷(     )

乘(     ) 郡(     ) 睹(     ) 掐(      ) 馅(     )

   huǎng(      )        báo(       )         pēn(        )

晃                   薄 bó(        )      喷

huàng(     )         bò(        )         pèn(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奇异(        ) 慈爱(       )

精致(        ) 曾经(        ) 强烈(       )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乖巧(      )  奇异(       )  精致(       ) 精致(      )   

光明(      )暖烘烘(       )  快乐(       ) 美丽(      )

六、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幻想                   渴望             现实

 美丽的圣诞树             温暖             冻死

 慈爱的奶奶               幸福             痛苦

 喷香的烤鹅               食物             寒冷

 美好的地方               爱抚             孤独

 温暖的大火炉             欢乐             饥饿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缩句)

                                                                                                   

2、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缩句)

                                                                                        

3、老师经常激励我们学会更多的本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我的课余爱好是打乒乓球和足球。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改为陈述句)                                                                

6、洁白的雪花落在她那金黄的打着卷的头发上。

(缩句)                     

7、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用加点词语造句)                                                                  

8、小女孩儿的命运悲惨。

 

改为感叹句:

                                                                   

9、这美好的景致令人难忘。

 

改为反问句:

                                                

八、整理句子成段。

(  )1835年,他正式从事童话创作。

此后每一两年都要在圣诞节出一本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书,直到逝世前两年为止。

(  )由于这些童话,居然使他的祖国丹麦的名字,使丹麦文学和他自己,在欧洲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安徒生是一位卓越的童话作家,于1805年4月2日诞生在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赛,1875年8月4日逝世。

(   )17岁时,写出了第一个诗剧,并取得了助学金,才上了哥本哈根大学,专攻文学。

(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情节动人,常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像《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都是闻名世界的作品。

(   )他出身于贫苦家庭,他的双亲靠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糊口。

安徒生11岁时,父亲死了。

幼小的安徒生只好离家到工厂里做童工。

九、课文展示台。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________              的悲惨故事,揭露了_______         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

十、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她的一双小手几(jǐjī)乎冻僵了。

啊,(那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

对她也是有好处(chù chǔ)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huohé)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

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腊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座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bàbǎ)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家)的       。

他被成为“________  ”。

我还知道他的其他童话故事:

《               》《________  》《________ 》  

2、在括号里画掉错误的读音或字。

3、“焰”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火柴 (     )的火焰 (    )的铜脚 (     )的火光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奇特(         )    暖和(          )

反义词:

寒冷(         )    难受(          )

6、照样子,写词浯。

(不少于4个)

(1)暖烘烘(       )(       )(         )(          )                                                     

(2)暖和暖和(         )(         )(         )(          )                                                      

7、选择正确答案,用“ √ ”表示: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A.反问(    )B.疑问(     )C.设问(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

A.火柴对于贫穷的小女孩来说实在珍贵,她舍不得抽出火柴来。

(     )

B.小女孩实在太冷了,使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     )

8、用“   ”画出这段话中想象的部分。

9、按“擦燃火柴——出现幻像——火柴熄灭”把这段话用“//”分成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二)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请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悲惨——(     )  炎热——(      )

2、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      )——(       )  (      )——(           )

3、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   ”画出写小女孩幻想的语句。

 5、“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文中最后一句中有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一个“幸福”是指:

                                                                                                                         

第二个“幸福”是指:

                                                   

十一、课外阅读。

      五元钱的故事

     美国海关有一批被没收的自行车决定拍卖。

拍卖会上,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五元钱”开始出价。

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被别人用30元、40元买去。

拍卖员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元钱。

   拍卖会继续进行,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相同的价格,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格买了去。

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眼看拍卖会就要结束了,只剩一辆最棒的自行车。

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10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发光装置。

   拍卖员问:

“谁出价?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小男孩说:

“5元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

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三次后,他大声地说:

“这辆自行车卖给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的五元钱,买了那辆漂亮的自行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去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

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欢乐。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聚集(       )            绝望(      )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最后那辆自行车是最棒的?

用“    ”画出。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男孩,拍卖会后你会对在场的人说些什么?

                                                                         

                                                                           

5.认真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那个幸运的“小伙子”,再联系卖火柴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谈谈你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