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98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docx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增强素质,勇挑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在学院第二轮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院党委书记吴幸滚

同志们:

我院这次中层干部培训班学习安排很紧张也很丰富,前面,刘惠坚院长就迎评等工作作了重要讲话,院办主任李铭辉、教务处长赵小平分别就迎评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解读,人事处长胡周玲就新的考勤制度作了解释和说明,汽车系徐芸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佘少华主任就各自单位的工作经验作了很好的介绍,刚才,郑伟光副书记也就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进行了工作总结。

接下来,我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内涵、意义及原则

1、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中央提出这一历史任务,是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的。

(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主要是:

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十分迫切;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

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

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二、强化素质、提高能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上了高职学院以后,学生规模和教职工队伍发展很快,各项工作如何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来深入思考构建和谐校园这一课题就很有现实意义。

1、深刻把握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

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2、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

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

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院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

构建和谐校园,就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最后,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

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3、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群策群力,依靠大家的聪明才智,尤其需要在座的中层干部们发挥带头作用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树立科学、和谐发展观

目前,我院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院的发展中,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全力以赴地做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推进学院建设。

保证迎评工作顺利通过,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这也是考验和锻炼干部的关键时期。

这一届领导,要完成评估工作任务,为学院打开持续发展大门。

要做好迎评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在迎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培养高职学院有真才实学的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辨证关系,在适度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办学质量。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心系群众,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要始终用“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来检验我们的工作。

要像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讲话中说的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做出真正的业绩。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学校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坚持把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包括所有师生员工,作为全心全意为之服务的诉求主体,在教育管理中倡导并秉承尊重、理解、服务、关怀的理念,着力培育和谐友爱的整体环境。

这一理念具体表现为:

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个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师生员工充分参与民主管理,最终达到为教师与学生服务的目的。

因此要对学校各系统、管理各环节的整体协调配合作理性思考,完善学校和谐发展机制。

学校和谐发展机制是指学校内在相关要素之间的教育管理方式,以人的和谐发展为主旨,自觉根据环境的变化建构新的关系与新的结构,促进学院内部结构不断向高水平、高效率转换。

这种转换与更新,目的是使学院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容量和水平,从而推进学院向新的目标迈进。

对我们学院来说,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建设人才和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可以这样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学生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就是检验我们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

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当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一切从学生的合法合理需要出发,一切工作都必须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建设,牢固树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真诚服务的意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以优质的工作教育好学生,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感召学生。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教育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教职工尤其是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发展和提高创设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在不违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及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要从学院实际出发,在可能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要在制度建设上予以保证,通过制度的设立、政策的倾斜,强化教师在学院教职员工当中的核心地位;二要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为他们做好一线教学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行政部门的工作既要态度热情友善,更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教师的联系,了解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困难,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

第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一个单位、一所学校有没有发展潜力,关键看这个单位、这所学校的工作氛围是否民主、是否团结,是否能有效处理好内部矛盾,总的来说,就是是否和谐,而这必然是由其民主政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因此,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要千方百计建设“宽松、宽容、宽厚”的民主环境。

“三宽”环境就是融洽和谐,天人合一;就是包容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关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人性的发扬光大。

这正是和谐校园所要实现的环境。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

要在管理者层面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学院教职工在学院重大事项中的参与、监督和保障作用,动员广大教职工共议学院大事,为学院发展献智出力;要以学院的发展目标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提倡教职工之间团结合作,和谐竞争,彼此包容,相互谅解;倡导教职工树立“以校为家、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荣校观;对教职工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的热情要给予最大程度地保护、引导和发挥,共同为学院的发展增光添彩。

要建立健全机制,完善落实民主监督机制和校内申诉机制。

要依照民主与法治的精神,特别注重学院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

要积极开好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健全学院的决策机构和决策程序,规范执行决策的各项管理活动,加强对管理各环节的监督,保证事关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既能够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让教职工及时充分了解和参与,又能够通过学院政务、院务公开等方式,增加管理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此外,学院要充分发挥院长信箱、院领导接待日、院长热线等机制的作用,保证群众与领导的联系畅通;要尽早建立健全师生在校内的申诉机制,健全权利保障机制,使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要在工作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三公”原则,才能树正气,祛邪气,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进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领导班子是从容的,每个人都工作得顺心、学习得用心、生活得安心、相处得开心,这无疑是和谐校园所追求的境界。

当然,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管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所必需的。

第四,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和教风、学风建设。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为核心,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要明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深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培塑爱国、爱校、诚信、文明的当代大学生新形象。

教育引导学生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要着力加强师德、师魂、师能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传授学生以知识、技能和为人处事道理的老师,肩负的使命既无限光荣也责任重大。

为人师者,教师既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技能水平、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从而传授学生更多更好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爱护、关怀学生,为学生树立公平、公正、道义的榜样,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样,通过对大学生卓有成效的教育和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

第五,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学院中层干部,是学院这座宏伟建筑的“基石”和支柱,中层干部职能广泛,责任重大,地位重要,且置身于各项工作的第一线,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又是执行者。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中层干部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

因此,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树立良好的管理者形象,对构建和谐校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全面提升中层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下面我对同志们着重谈几点要求:

1、重视学习、提高素质。

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

这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文化、有经验、有能力,不用学习照样可以干好工作。

这实际上是在吃老本。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正如古人所言:

“士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一个干部不学习、不爱读书,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强调学习,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学习。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理论上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

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努力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好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古人尚且讲读书养气,养浩然正气,党员干部更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这次“保先”活动,将集中学习一段时间,请大家要珍惜机会,学有收获。

其次,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知识。

领导干部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胜任自己工作而必备的知识,具有开拓创新所需要的专门化知识,要获得这些知识就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要挤时间学。

再次,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在学习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思考中开拓创新,是学习的目的。

2、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学院这次选拔任用的中层干部,有不少是第一轮竞聘上岗的,已经在两年的任期内提高了工作水平,积累了较为扎实的管理经验,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有的还善于将所在单位先进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总结出来,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这是值得欣慰的,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做出新的更大成绩来。

在这批干部中也有一些新同志,能力强、素质高,但尚且缺乏从事领导、管理工作的经验,这就需要他们在新的领导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努力探索管理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3、正确对待权力和责任。

我们每名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都有一定的权力,有权力就有责任。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既讲权力又讲责任,每名干部都要有承担责任的意识。

首先,我们承担着学院发展的历史责任。

围绕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抓住学院发展的每一个机遇,捕捉利于学院发展的每一个信息,做好利于学院发展的每一件事情。

其次,承担责任还意味着每位干部都要对分管的工作知难而进、主动负责,敢于负责,特别是对棘手的问题不逃避,不推诿,勇挑担子,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

只要各部门敢于承担责任,就一定能把学院的各项工作做好。

4、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淡薄名利。

人有上进心是正常的,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承认,也是正常的。

我们共产党人并不是不要个人名利,但关键在于追求什么样的名利,怎样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名利。

干部的选拔任用主要是靠三条,一是政绩,二是民意,再加上是工作需要和机遇。

这当中个人条件是基础,一个人平时不努力工作,不认真学习,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不高,上级不满意,同级不认同,下级不服气,群众不认可,即使机遇来了也把握不住。

有的同志业务水平高,但不用出来,首先是群众过不了关。

有的同志不错,但就那几个位置,这是机遇。

怎么办?

需要有一个正确对待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