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3795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docx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四章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

第四章 与场地有关的一般知识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选择场地时下述哪条不妥?

(  )[2012、2006年真题]

A.避开洪水威胁地段

B.避开新建水库

C.避开地下坑穴集中地段

D.避开场地排水顺利地段

【答案】D

【解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5.2.1条规定,选址应避开洪水威胁、有新建水库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地段和地下坑穴集中地段,应选择具有排水畅通或利于组织场地排水的地形条件。

避开不良地质环境发育地段。

避免将重要建设项目布置在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或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等地段。

避免由于建设可能引起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地段。

2.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2年真题]

A.泥石流大致有三种类型:

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和人为泥石流

B.一个泥石流坡谷就是一个小流域,由清水汇集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四个区域所组成

C.在山区,若1小时的降雨量大于36mm就可能激发泥石流

D.通常地震会直接导致泥石流发生

【答案】A

【解析】A项,泥石流三种类型包括:

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和标准型泥石流。

标准型泥石流能区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破坏性大。

3.下列有关高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2年真题]

A.我国规定以黄海的最高海水面作为高程的基准面

B.地面点高出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绝对高程”或“海拔”

C.某一局部地区,距国家统一高程系统水准点较远,可选定任一水准面作为假定水准面

D.我国的水准原点设在青岛

【答案】A

【解析】《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第2.0.2条规定,高程是指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为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我国是以黄海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的基准面。

4.下列关于民用建筑项目安全防护方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2年真题]

A.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分为:

一级、二级和三级

B.风险的险护级别分为:

一级、二级和三级

C.银行内现金出纳柜台6个及以上的营业场所其风险等级为一级、防护等级也是一级

D.80000m2以下的住宅小区可不设置监控中心

【答案】D

【解析】《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第4.1.1第4款规定,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分为三级,按风险由大到小分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

第5款规定,防护级别分为三级,按其防护能力由高到低分为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

第5.2.4条规定,5万m2以上(含5万m2)的住宅小区应设置监控中心。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2004)第4.1.3条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营业场规定为一级风险单位:

①与业务库相连、库存现金金额80万元(含8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营业场所;②现金出纳柜台6个(含6个)以上的营业场所。

【说明】最新规范《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GA38—2015)已删除C项内容。

5.下列关于建筑物防治雪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2年真题]

A.雪灾的危险性是按积雪深度的深浅分级

B.在危害性大的C、D区,村庄迎风方向的边缘种植密集型防护林带或设置挡风墙等措施

C.建筑物不宜设高低屋面

D.雪灾危害严重地区应建立避灾疏散场所

【答案】A

【解析】雪灾按危险级别来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般黄色为三级防御状态,橙色为二级防御状态,红色是一级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

6.当场地地面排水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的排水措施应为(  )。

[2012年真题]

A.单坡向排水

B.反坡向排水

C.定坡向排水

D.多坡向排水

【答案】D

【解析】《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第8.0.2条第1款规定,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当场地地面排水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说明】最新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已对上述内容进行修订。

第6.0.2条第1款规定,地面自然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小于0.3%时应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排水措施。

7.下列山地地形类型的坡度,按由缓至陡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2012年真题]

A.平坡地、缓地地、陡坡地、急坡地

B.平坡地、缓坡地、急坡地、陡坡地

C.缓坡地、平坡地、陡坡地、急坡地

D.缓坡地、平坡地、急坡地、陡坡地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6》,山地地形类型的坡度按由缓至陡的排列顺序为:

平坡地(3%以下),缓坡地(3%~10%),中坡地(10%~25%),陡坡地(25%~50%),急坡坡(50%~100%),悬崖陡地(100%以上)。

8.下列有关各类避震疏散场所的叙述,错误的是(  )。

[2011年真题]

A.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5m2

B.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

C.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m2

D.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m2

【答案】A

【解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第8.2.8条规定,避震疏散场所每位避震人员的平均有效避难面积,应符合:

①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m2,但起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作用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m2;②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m2。

第8.2.10条规定,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步行大约1Omin之内可以到达;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步行大约1h之内可以到达。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0m2。

9.关于我国湿降性黄土的分布区域,以下何者是不正确的?

(  )[2011年真题]

A.四川、贵州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B.河南西部和宁夏、青海、河北的部分地区

C.山西、甘肃的大部分地区

D.陕西的大部分地区

【答案】A

【解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条文说明附录A规定,我国湿降性黄土的分布区域包括:

①陕西地区;②陕东—陕北—晋西地区;③关中地区;④山西—冀北地区,包括汾河流域区—冀北区和冀东南区;⑤河南地区;⑥冀鲁地区,包括河北和山东区;⑦边缘地区,包括宁—陕区、河西走库区、内蒙古中部—辽西区、新疆—甘西—青海区。

10.每12小时降水量在15~30mm范围内的降雨等级应为(  )。

[2011年真题]

A.中雨

B.大雨

C.暴雨

D.特大暴雨

【答案】B

【解析】雨量等级划分规定包括:

①小雨12h降雨量小于0.1~4.9mm;②中雨12h降雨量5.0~14.9mm;③大雨12h降雨量15~29.9mm;④暴雨12h降雨量30~69.9mm;⑤大暴雨12h降雨量70~140mm;⑥特大暴雨12h降雨量在140mm以上。

11.以各种风向频率和不同风速统计绘制的风象玫瑰图中,下列何者在判断空气污染程度上更为直观?

(  )[2011年真题]

A.以平均风速绘制的夏季风象玫瑰图

B.以平均风速绘制的冬季风象玫瑰图

C.以平均风速绘制的全年风象玫瑰图

D.以实际风速绘制的全年风象玫瑰图

【答案】C

【解析】污染程度取决于污染系数,而污染系数是风向频率与平均风速的比值,因此以平均风速绘制的全年风玫瑰图在判断空气污染程度上更为直观。

12.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光波的阐述,错误的是(  )。

[2011年真题]

A.太阳辐射光波中含有紫外、红外、可见三种辐射光波

B.可见辐射光波长大致在400~750mm之间

C.可见辐射光占紫外至红外波段总辐射量的45%左右

D.起杀菌、消毒、褪色和老化作用的是红外线辐射光

【答案】D

【解析】D项,紫外线是杀菌消毒作用,红外线则是产生热效应。

13.按成因对泥石流的主要分类中不包括(  )。

[2011年真题]

A.冰川型

B.降水型

C.溃坝型

D.共生型

【答案】C

【解析】按成因对泥石流的分类为:

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共生型泥石流。

14.下列造成强震山区滑坡体不稳定性的因素,错误的是(  )。

[2011年真题]

A.坡度20°左右的坡

B.坡面高低不同、有陷落松塌现象

C.无高大直立树木

D.泉、湿地发育

【答案】A

【解析】A项,造成强震山区滑坡不稳定因素的坡度为31°~50°。

15.下列典型的泥石流分区概念图中,流通区是(  )。

[2011年真题]

图4-1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B

【解析】泥石流地貌一般可以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根据泥石流分区概念图,Ⅱ地段是流通区,Ⅳ是堆积区。

16.下列不同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的场地,其抗震地段类型为危险地段的是(  )。

[2011年真题]

A.液化土场地

B.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场地

C.条形突出的山嘴

D.高耸孤立的山丘

【答案】B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表4.1.1规定,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是危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等都是不利地段。

17.中等城市防洪标准重现期的设定年限应为(  )。

[2011年真题]

A.≥200年

B.200~100年

C.100~50年

D.50~20年

【答案】C

【解析】《防洪标准》(GB50201—94)第2.0.1条表2.0.1规定,特别重要的城市为Ⅰ等,非农业人口≥150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为≥200年;重要的城市为Ⅱ等,非农业人口150~50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为200~100年;中等城市等级为Ⅲ等,非农业人口50~20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0~50年。

一般城镇为Ⅳ等,非农业人口≤20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为50~20年。

【说明】最新规范《防洪标准》(GB50201—2014)已删除“中等城市”这一说法。

根据表4.2.1,比较重要城市为Ⅲ等,常住人口为50~20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0~50年。

18.我国中原地区某小山丘周围要布置一组住宅群,现有平面示意的A、B、C、D四个场地可供选择,在满足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哪个场地对提高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和适用性方面最为有利?

(  )[2011年真题]

图4-2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C场地中的住宅南北向布置,满足日照通风要求,并充分利用山丘地势的自然高差减小了楼间距,增加了适用性,提高了建筑密度,节约了用地。

19.在膨胀土地区设置挡土墙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2011年真题]

A.墙顶面宜做成平台并铺设混凝土防水层

B.墙体应设泄水孔

C.墙背应设不大于250mm宽的碎石或砂卵石滤水层

D.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3m

【答案】C

【解析】《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第5.4.3条规定,挡土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墙背碎石或砂卵石滤水层的宽度不应小于500mm,滤水层以外宜选用非膨胀性土回填,并应分层压实;②墙顶和墙脚地面应设封闭面层,宽度不宜小于2m;③挡土墙每隔6~10m和转角部位应设变形缝;④挡土墙墙身应设泄水孔,间距不应大于3m,坡度不应小于5%,墙背泄水孔下方应设置隔水层,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0.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下列何种情况不受此限制?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