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888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docx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

名师课堂现场实录

吴洪明老师说课:

首先我从设计思路、教学成效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来谈谈:

教学思路:

之所以选择我们的学校这个主题,是因为中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一般都超过10个小时,从周一到周五,他们大部分的活动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但是对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等内容却了解不多,学校成了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场所。

面对这样的主题,学生往往容易打开思路。

而且,在学校里,每天都有很多重复发生的事件与现象,如何在其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和课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是有一定挑战的。

本节课一共设置了6个环节:

首先是“活动导入”。

本节课在课前播放了一首欢快的校园流行歌曲《栀子花开》,引入到《我们的学校》这一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然后是“主题分析”,通过聚焦一些校园景象,引导学生从校园文化、校园安全、课间活动等方面关注学校这一主题。

第三是“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小组围绕“我们的学校”这个主题,找出乐于探究的问题或现象,把它们写在表格中。

“提出问题”活动完成以后,进入“筛选素材”的环节,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整理所提出的研究素材,筛选出最希望研究的一个,写入表格。

第五是“生成课题”的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小组在选定素材的基础上,讨论、提炼生成一个课题名称,并简要叙述研究理由。

最后是“活动总结”,我对本次选题指导课的过程作了简单回顾。

教学成效:

整个教学结构比较清晰,基本反映了选题指导课的教学结构,本次上课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的两大预期目标:

一是学生了解了课题生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是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或关注相关事物,增进对学校和校园学习生活的认识。

整个活动环节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学生观察思考积极、交流合作投入,师生互动融洽,整体效果比较理想。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局限在老师给出内容的范围里面,而是基于老师的引导,跳出课堂和世俗的限制,在课堂上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成了自主关注的内容和题材。

比如“关于起绰号现象的思考”、“校园饮食的探讨”、“早恋现象的探讨”等,无一不是活生生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学生真正感兴趣和关注的题材。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学生分享小组课题的研究理由或研究意义时,他们充满自信积极发言、侃侃而谈,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互动,此情此景,和课堂刚开始时,他们回答问题时的犹疑、拘谨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一堂课,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课堂氛围中,被激发得淋漓尽致。

整个课堂的气氛和情感,由浅入深,渐入佳境,在接近尾声时进入了高潮,同学们流淌出来的灵气、勇气和才气,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此刻,我感觉学生超越了老师。

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借班上课,我对班上的学生缺乏了解,选题指导也主要局限在课堂中,同样的主题我在自己的学校也上过,在上家常课时,选题指导的教学环节有所不同: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

平时上课,《我们的学校》这个主题活动的选题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2节,中间多安排一个“校园观察”的环节。

因为学生研究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学校,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所以我在“发现问题”环节前会安排一个“校园观察”的环节,课堂时间的活动地点可以不局限在教室里,而是走出教室,走向了校园。

在“校园观察”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各处进行观察,观察范围包括校园内部和校园周边,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把关注的事物或发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带照相机的同学可以用相机拍摄相关画面;观察结束,师生再回到教室中继续开展“发现问题”环节的交流活动。

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坐在课堂里“空想”来“发现问题”,学生经过观察以后提出的问题会更加真实、明确、深刻、鲜活,也更有利于后续活动环节的开展。

而这次赛课只能在教室里完成“发现问题”的活动环节,学生只能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成相关的内容和题材,所以他们的选题范围和思路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

苏州立达中学有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题材,就是立于学校醒目位置的校园标志“立达之印”,流淌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校园文化和教育文化,令人深受感染,我事先估计肯定有学生小组会研究这一素材,就在备课时准备了一些图片做了预设,准备和研究这一素材的学生小组来个“所见略同的巧合”,但是结果并没有一个学生提及这个素材,假如课上能够出去走一圈,学生肯定能够发现更多的素材进行交流备选。

史弘文老师评课:

我想主要从课型和选题这两个方面来评点这节课。

首先,在课型方面。

这节课的课型明确是选题指导课,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应该说吴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课型结构。

本课从“谈素材”到“找素材”再到“定素材”,最后是“生成课题”,通过这四个环节清晰地勾勒出了选题指导课的一个基本结构:

即“导入分析”、“提出问题”、“整理筛选”和“生成课题”。

每个环节的设计也各有特色,“谈素材”这一环节,通过聚焦一些校园现象以及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引导,为后面的活动开展做了很好的准备和铺垫;“找素材”这一环节,是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自己的那些感兴趣的问题或关注的现象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表一的填写是一种教学规范的体现,也为下一环节的“整理筛选”提供教学资源;“定素材”这一环节,吴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合并素材”和“分解素材”这两种基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或现象”的整理和筛选问题;“生成课题”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高潮部分,也是看本课目标能否较好达成的最终环节,吴老师通过例举,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课题名称较为正确的表达方法,使得学生在确立课题的能力上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我觉得这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能掌握的。

其次,在选题方面。

这节课选择了“我们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题。

这个主题,看似平淡无奇,好像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但通过吴老师的深入分析和适当挖掘后,经过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他们从各人身边的小事开始关注起有关自己学校的一些话题,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另外,这个主题也非常具有普适性。

它不像有的主题,或者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或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或者具有深刻的学科背景,它应该能适合每个地方的学校、每个学校的学生,所以吴老师的这节课就研究主题的通用性而言也就非常具有推介的价值。

我们的一些年轻老师,或是兼职老师,刚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时,可以来研究下这个主题,研究下这节课,我想该能有些启发的。

当然,这节课比较适合初一刚进校的学生,因为到了高年级,或许他们对自己的新学校已缺乏该有的激情和认识了!

最后,我觉得这节课也还有些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素材”这词在这里的使用是否准确?

我们在选题时一般是经过主题或话题、问题、最后到课题这样的一个演变,但吴老师在设计时并没有只限于让学生提问题,而是也能提出一些想关注的现象,这个未尝不可,但把两者统合称为“素材”,总觉得有些不妥,但我目前也还没想出更好的字眼来,参与这次网络研讨的各位老师也一起来思考一下呢!

再如,在“整理筛选”这个环节,吴老师给出了两个方面的指导:

结合小组兴趣和优势,研究课题的价值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分解和合并素材的方法,但是具体操作中怎么将这些要点结合起来,可能还要结合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案例式的剖析和指导才行。

尤敬党老师评课:

尊敬的万博士、各位老师:

刚才我和大家一起有幸观看了吴洪明老师的选题指导课。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让课堂充满了“研究的氛围”。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我非常强调的是:

它应该是引导学生去模仿科学家工作那样的一种学习。

它的主题是学习,但它所运用的方式,以及它让学生们所获得的学习体验,应该是“研究和工作”。

这种研究习惯的习得,自然应该来自于真实的课堂。

让课堂富有“研究的氛围”,才是我们研究性学习所应该竭力倡导的教学研究命题。

关于这堂课的教学主题和内容选择,我也十分欣赏。

吴老师是个富有教学素养和现场把握力的名师。

整个课堂进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吴老师所具备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具体的三大教学意识:

一是资源意识、二是问题意识、三是研究意识。

课堂上,吴老师精心设计了两大主题、八个环节:

第一主题是:

研究素材的观察与提炼;第二主题是:

研究课题的生成与表达。

这两个主题在一堂课上完成,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目前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所谓出自于赞柯夫的课堂教学“三高”原则,即“高速度、高密度、高难度”。

但是,吴老师却能游刃有余地完成了他预定的教学目标,做得很出色。

他在第一主题教学时,以丰富的资源意识和问题意识,把学生引进了对研究素材的自觉观察和规范提炼之中。

他安排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是情景状导入,二是尝试性提炼,三是方法论指点,四是自主式归纳。

分别通过教师引领、学生争议、教师讲解、学生合作等过程安排,让教学主题在自然合理的情景中得以完成。

他在第二主题教学时,则以非常精道的研究意识让“课题”这个富有一定难度的科学概念,被通俗化地传递给了学生。

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细节安排与有效的现场传递,会让许多本来复杂的知识概念变得生活化、经验化,那样,学生在理解和消化时就会轻松自然很多。

在这一主题中,他也是安排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是范例举证、二是表述归类、三是尝试规范、四是内涵陈述。

要让学生比较规范地提出一个课题,没有一种范本式的个案举证和表述语言归类,往往就很难让初中生掌握。

另外,学生在尝试性的课题规范语句提出后,老师没有简单化地表扬或默许,而是通过有选择地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思考的依据和价值,来引导全班同学综合考量或评价一个规范课题的准确与否,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什么是课题,以及课题文句的基本表述方式等专业知识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我想再突出说一点。

那就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它自身比较完整、独立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知识基础。

比如,在吴老师刚才的课堂上就出现了三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是问题素材的合并与分解;二是课题生成的基本方法;三是课题语句的规范化表达。

这些知识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教学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就难真正掌握。

所以,承担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老师应该像吴老师那样,能够比较系统地、规范地掌握本课程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工具性知识基础,以便逐步让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教学趋于规范化、有效化、常态化。

万伟评课:

感谢尤老师的评点,尤老师充分肯定了吴老师的资源意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特别是八个环节情景导入,尝试性提炼,方法论指点,自主式归纳、范例举证、表述归类、尝试规范、内涵陈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我认为这节课有这样几个亮点:

一是多维的情境创设。

通过多个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从学校安全、校园文化、课间活动等几个维度打开学生的思路。

这是值得老师借鉴的。

从主题到问题,教师经常会运用情境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但是我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现,教师的情境创设往往带有很强的暗示性,结果没有打开学生的思路,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思考,这一点,吴老师处理得较好。

二是筛选问题的方法指导环节,教师不仅给了筛选的建议,还给出了问题合并、分解的示例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思路。

从问题到课题的指导环节,吴老师也结合具体的案例,学校历史与现状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名称,做出了比较具体的引导,而不是简单告诉方法。

第四在最后学生陈述研究课题的理由和价值时,课堂教学气氛达到了高潮,在本环节学生的主体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研讨,实现了同学们对研究课题的价值认同。

整个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有主题引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形成课题的基本流程,而且在每一个环节,有了一定的方法指导与案例示范,凸显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设计很有深度,也非常的轻松愉快,从中可以看到吴老师多年教学的积累和思考。

但是,我认为,在这节课中,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从问题到课题,不仅是一个表述方式的转变过程,不仅是显得更有档次的过程,还包括一系列的思维过程。

一个问题要成为课题,不能太小,要有足够的研究空间,不能太大,不然无从下手。

问题走向课题,需要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初步的研究设计,我的研究范围怎么确定?

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

研究内容是什么?

主要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是问卷调查还是比较研究?

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观察?

大概的预期研究结果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问题进行课题化的表述。

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教师首先要清晰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让学生简单模仿课题的表述方式。

同时,吴老师给出的课题表述的案例中,比如“关于什么的探讨,关于什么的思考”“关于什么的启示”,这样的表述一般不是规范课题的表述方式,而往往是研究论文的题目。

最后,我想讲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实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在最后确定的课题其实有一半不是“我们的学校”,而是“学校里的我们”,这些学生敢于讲实话、讲真话,这也反映了初中学生至少是这个班当前的普遍状态,进入青春期,有很多好奇、困惑,所以我觉得有心的教师应该在里面捕捉到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一类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也是受学生欢迎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网上互动环节

尤敬党:

如何在课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好的,谢谢万博士!

各位老师,选题课可能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课型内容。

刚才我说到,研究性学习老师需要具备很好的资源意识。

所谓资源意识,主要指老师们对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敏感程度、观察深度、思考广度和课堂引用的巧度。

对于选题课型来说,基于日常生活,特别是学生们能够关注到、体验到、涉及到的生活资源中的各种问题资源,就应该特别予以关注、收集、整序和提炼加工,以便在适当的课堂上很好地加以利用。

同时,老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是问题资源意识。

怎么培养?

我感觉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它的功夫应该在课外、在平常、在同学们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中。

如何让学生能够具有这种比较敏感的问题意识呢?

我的思考主要有三点:

一是善于观察,要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发生的各种现象、困惑、麻烦、疑虑等等,有耐心地、持续性地去观察一段时间,逐步在自己的脑子里留下一些较为完整的问题思考;二是适当记载,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好学习、好笔记的习惯,无论是读书、参观、活动、游戏,或者遇到什么突发的事件、问题等等,回家都应该写一些短小的日记、笔记,现在也可以写博客、微博等等,这样注重平时对素材的积累以后,到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提出问题、提出课题时,就会有比较成熟、完整的素材主题了;三是主动讨论、争议,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经常开展不拘形式的问题讨论、问题争议,平时下课遇到同学、老师都可以探讨一些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经常习惯于对问题的争论,对于他们参与和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会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并注意将各种各样的问题资源积累下来、整理下来,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帮助也是巨大的。

史弘文:

(主题、问题、课题之间的关系及转化)

选题指导课中往往涉及到主题、问题、课题三个概念,如何理解选题指导课中的主题、问题和课题的关系?

三者之间如何成功转化是选题指导中的关键之一。

规定主题是为了有个大致的讨论范围,不宜过小,小了就成具体的问题了,要偏大一些,这样才有讨论的空间,但也不能太大,太大了就等于没定,也不利于今后的相互交流引起共鸣。

同时,主题的确立也是一种导向,或者是学校觉得对于学生有利,或者是老师觉得学生能有兴趣,总之,学生需要有社会、学校和教师的一些正确引导才行。

形成问题是个变化的过程,它不象主题可以预设,从学生提出问题到必要的整理、筛选,是一个从无到有,去粗取精的变化过程。

其中,可能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比如,有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根本提不出问题;有的学生能提问题了,但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提了一堆的问题,却又不知该去研究哪个了。

所以,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变化,需要有正确方法的引导才能解决其中的一个个难题。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方法的研究,比如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对所提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的方法,等等。

确立课题就是要能有个最终的结果,它必然是由问题转化而来。

这其中不仅有对问题进行聚焦的要求,还有一个要产生质的变化的要求,也即要对其名称的表述进行规范化和书面化。

当然,这个要求应该根据学段不同、学情各异而有所调整,逐步到位。

总之,主题是划走向,可以预设;问题是明指向,必须生成;课题是定方向,最终形成。

如果我们把选题指导比作淘金,那规定主题就好比是在选矿,形成问题就是挖沙和淘沙,确立课题就是淘到金子了,它们三者之间的转化其实是个由大到小,由粗到精,由面到点的变化过程。

万伟:

我很同意史老师的提法,主题到课题是由面到点的过程,我想补充的是主题有的时候也是可以生成的,也就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连点成面。

   比如这节课上学生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青春期交往之类的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我觉得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再研究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就自然生成了一个主题。

这样自然生成的主题,由于问题之间有自然的关联性和递进关系,学生的研究也才可能比较深入、比较系统。

所以我觉得教师在选题指导中要处理好主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果每次都是教师带着主题要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度往往是有限的。

因为只有与研究对象接触得越深入,学生才可能提出越有深度的研究问题。

而教师给出的主题往往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

吴洪明:

懂结构,会方法,是选题成功的关键

我就谈谈我指导学生选题的经验。

第一,选题指导课应充分挖掘主题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分析主题时,教师采集的预设案例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现实生活,这样容易引起学生深刻的共鸣。

第三,老师要熟悉开题指导课的结构、流程和方法,基本遵循科学的结构和流程,掌握相关的指导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做到了“懂结构,会方法”,就会获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观察、听课和交流,我觉得当前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中,教师指导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选题指导课的结构认识不清楚;二是对选题指导课的方法指导不到位。

对于选题指导课的结构认识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教研主管部门尽早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

例如我们现在在做的省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体系》,都通过条例的形式明确了选题指导课的一些基本程序和结构,让老师们知道选题指导课可以按照哪些步骤来上,多样化的课型本来就是万博士带领下的团队研究的新成果,需要有个转化和推广的过程。

第二,要理解选题指导课的结构,光了解指导意见还不够,教师本身还应该加强学习、交流和探索,比如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参加听课、评课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解决自身存在的疑虑困惑,并参照借鉴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对于选题指导课的方法指导问题,我觉得在选题指导课中有2个阶段最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导:

一个是“问题的筛选”阶段,还有一个是“课题的形成”阶段。

在“问题的筛选”阶段,应指导学生结合“小组成员的兴趣、研究优势和特长”、“素材的价值和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难点在于要能结合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一些实例进行实际的分析与示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筛选的标准。

除了课上我提出的合并问题和分解问题的方法,还有对问题的转化的方法,比如当一个问题不太可行的时候,或者不太具有新意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来提问题等,这其中有很多的具体的方法,需要我们去不断摸索。

第二、“课题的形成”阶段的方法指导。

这一阶段的方法指导除了录像中我用“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春江小区植物种类有哪些?

”作为案例,进行示范的方法外,我觉得还可以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地比较,发现问题和课题之间表述方式的不同,并挖掘表述方式背后的含义,尝试自己进行课题名称的表述。

正如万老师所说,这里面有一个思维的过程在里面,不能让学生简单模仿,而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的方法指导很重要,不能简单地去告诉,而要让学生去发现。

做到了“懂结构,会方法”,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万伟:

好问题的特质

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

好的选题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这是大家都很困惑的问题,在筛选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给出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很抽象,教师其实也很难把握。

正是对这一问题不明了,所以实践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事实性问题居多,比如纸的种类、纸的制造、纸的用途、汽车的种类、汽车的用途、汽车的构造、汽车与广告。

为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事实性问题为主?

二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创新视角和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而现在各地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大同小异,这样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三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是虚假的问题?

比如在去年初中赛课中,有一个选手的上课主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一系列问题“关于食用油的安全问题调查”、“关于肉类的安全问题调查”、“关于谷类的安全问题调查”,学生想通过调查来了解各种食品的安全现状。

当时听课的一位老师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啊?

”其实学生研究的都是虚假的、答案往往已经明了的问题,而真实困惑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却进入不了学生的研究视野,这是为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问题值得研究呢,我认为首先必须是真实的问题,其次必须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意,研究视角必须比较新颖。

当然判断问题的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研究层次的人来讲,问题评判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是比较个性化的。

教师在问题筛选环节最好不是直接用告诉的方法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问题,而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在判断、筛选过程中感悟、体验、把握什么是好的问题。

上好选题指导----功夫在平时

 

三仓镇小学张连香  程君兰 徐海彬

 

 

 

今年6月6日,观摩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吴洪明老师执教的选题指导课《我们的学校》,虽说这是一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受益匪浅。

 

首先,主题选定具有通用性。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活动时间都在学校里,但对于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个性特色等却知之甚少,学校俨然成了他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所,这样的主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容易打开思路,便于学生选题和研究。

 

其次,整个课堂的环节环环相扣,有序推进。

课的开篇由一首欢快的《栀子花开》将学生引到“我们的学校”这一主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接着“主题分析”环节,通过聚焦校园的一些景象,引导学生从校园文化、校园安全以及课间活动等方面来关注学校这一话题。

“提出问题”环节,让学生围绕“我们的学校”这一主题,找出乐于探究的现象并把它们写在表格中。

“筛选素材”环节,要求学生讨论、整理所研究的素材,筛选出自己最希望研究的一个写入表格。

“生成课题”部分,要求学生在选定的素材上讨论课题生成的名称,并简要陈述理由,最后作简要总结。

整节课脉络清晰,步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顺序。

 

再次,注重方法的指导。

如“在筛选素材”方面,吴老师提出了“合并素材”和“分解素材”两种方法。

在生成课题时,通过具体的案例(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研究),指导学生如何较为准确地表达确定课题的题目。

并提出两点具体要求:

1.体现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2.体现规范性、书面化、科学性。

从整个课堂看,教师的教学呈现出“案例→方法→讨论→生成”的结构状态,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完全彰显出新课程及综合实践课中学生主体性的特点。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