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平台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851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华平台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光华平台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光华平台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光华平台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光华平台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华平台讲义.docx

《光华平台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华平台讲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华平台讲义.docx

光华平台讲义

第一讲新的竞争形势对财务经理的要求(上)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条件和企业自身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竞争环境的变化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企业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是企业自身的变化。

 

(一)企业经济环境的变化

 

1.企业竞争日益成为全球化竞争

2007年后,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结束,我国的经济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现在中国企业和国际经济之间的紧密度越来越高,实际上,企业的竞争也已经转变为全球化的竞争。

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就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要求企业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优化技术,交货及时,而且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的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要求企业产品的价格更低,而价格背后的成本要求企业尽量能降低成本,所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这就是现在很多企业感觉到越来越难做的原因,例如,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的现状足以说明这一点。

 

【案例】

青岛海尔产品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三点几,可以说是很低的。

2006年,海尔的销售额为190多亿元,利润是3.4个亿,销售净利润是1.79亿。

 

【案例】

汽车工业在几年前还属于暴利行业,利润很高。

例如,北京现代汽车,2002年10月建厂,当年生产了5000辆汽车,没有盈利。

2003年中国国家汽车行业井喷,现代汽车当年完成了将近6万多辆汽车的生产,利润将近15个亿。

但是现在汽车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一再降低,一汽轿车2000年的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三点几。

一般来讲,企业的毛利率如果能够达到30%以上就是厚利,毛利率在10%以下,企业的经营就很困难了。

在我国,汽车工业算是才开始大步发展,而它的毛利率已经很低,所以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小了。

点评:

综上所述,竞争是把利润空间压得越来越小,所以企业在理财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2.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

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为企业收购兼并、资本运营、筹集资金、筹资投资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渠道和条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张、发展,为企业融资、收购、兼并提供了很多好的条件。

巨大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转化为企业的经营资本,使得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得到迅速增长和提高。

 

【案例】

最近冀东地区发现了大油田,其实这个油田已经勘测了很长时间,但之前之所以没勘测出来,是因为投入的资金有限。

最近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了大面积的勘测,加上技术水平提高,所以发现了10亿吨的大油田。

点评:

随着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资本的集约化转瞬之间变成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促使企业飞速发展。

同时资本市场的完善要求企业必须有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率,减少投资者的风险,所以整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也在发生根本变化,对企业理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国家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完善,税收征管越来越严格

经过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法治,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法经营,不得商业贿赂,不得侵犯知识产权,认真履行合同,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照章纳税,同时要掌握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

这些都要求企业理财的内容和观念要发生变化。

 

(二)企业自身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条件也在变化,企业自身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体制变革基本完成

企业体制变革基本完成,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

改制是企业的一个重大变革,通过改制使企业真正变成了现代企业。

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属于公众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即投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

公司企业法人地位一旦确立,财产在法律上就不再属于投资者个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所有。

经营者是投资者的代理人,直接管理企业,投资者通过财务信息来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以及经营者是否尽职尽责。

在这种情况下,出资人不再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只享受资产受益权、重大事项决策权和经营者选择权。

出资人可以享受企业经营的利润分红,也可以选择谁来当经营者,在重大的事项方面享有决策权。

经营者是投资者的代理人,直接管理企业,投资者要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可以通过财务信息来了解。

投资者一般通过财务信息来判断企业经营好坏,经营者是否能够尽职尽责,因此,今天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管理来说越来越重要。

正因为体制变革对企业提出了很多要求,企业所有者退出了企业经营活动,公司到底怎么治理,经营者能不能代表投资者管理好企业,这些都成为很突出的问题,而公司治理中很多都涉及到财务问题。

 

2.由于打开了融资渠道,企业的规模飞速扩张

许多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资金规模,投资规模都越来越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大资金的运作往往伴随着大风险,如何防范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运作不好的话,很多企业就会倒闭破产,而且这种几率也越来越高。

在倒闭破产的企业中,很多都与企业财务发生危机有直接的关系。

 

3.企业的财务关系日趋复杂

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庞大,使得企业的财务关系日趋复杂。

在企业财务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够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既保证企业的资金能够集中有效运作,又能够发挥各级管理的积极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成为集团性公司,底下有子公司、分公司,而且异地经营,这种情况下如何集中管理好企业资金,又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企业资金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这时只靠过去的事后管理已经不行了,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来处理好这种关系,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同样要发生变革。

以上这些变化都对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所以,企业的财务经理作为企业财务工作负责人,管理观念和管理习惯都应该跟着变化。

 

注重企业全面财务管理

 

在今天的竞争形势下,很多企业的财务经理从知识和能力上都感到力不从心,企业领导,例如,总经理、董事长等对企业财务经理不太满意。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企业发展对财务的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高。

同时也是因为财务经理的很多理念、观念还没完全调整过来,管理方式、管理习惯还沿用老一套所造成的。

 

1.传统意义上财务经理的职责

财务经理大多数都是财会出身,比较熟悉会计的核算,所以很多人认为财务就是财务科,财务部门,管记账、算账、编制报表,这是认识上的很大误区。

另外过去的会计核算大部分是人工核算,工作量比较大,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占用了很多时间,加上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也相对简单,这种情况决定财务工作重心是会计核算。

 

2.新的竞争形势下,财务经理的职责

2007年1月1号起,中国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但是很多人对财务通则不了解。

其实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核算的,财务部门的经理要懂得会计核算的准则,同时还必须懂得会计财务管理,而财务通则是讲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的。

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越来越复杂,财务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单纯的事后算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财务经理必须能够协助总经理对企业财务进行全面管理,要对财务的概念和财务管理的概念有个正确的认识。

 

3.财务及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

财务是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的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

通俗来说,是企业聚财、用财、发财、理财的活动,办企业总要聚一部分钱,聚钱的目的是发财,把1元变2元,10元变20元,使钱生钱。

资金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的垫支价值和周转价值,垫支即预付,办企业就是先投入后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的活动,实际上是企业资金运用的全过程,资金运用全过程是用价值形式反映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无论是买还是卖都要使企业的资金得以增值,所以不懂得财务就不懂得经营本质。

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的活动,严格地说是财务部门在里边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活动并不是完全由财务部门一家完成的,它实际上是和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而且这个活动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还需要企业各级领导的共同参与。

所以企业的核心是财务,生产、经营、销售的最终结果都要反映在财务上,财务在企业里很重要,财务部经理要协助总经理来管理财务。

财务管理的主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各级经营管理者,例如,筹资资金,财务部门做了很多筹集资金的具体工作,但是最终决策者是总经理或者董事会。

运用资金时也不是财务部门说了算,而是以总经理为首的各级管理者,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分配资金。

所以说,财务活动主体是总经理为首的各级管理者,财务部经理是总经理为首的各级管理者之一,协助总经理进行财务管理,所以要搞好财务管理,财务经理必须对生产经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比较称职的财务经理。

 

关注企业经营全过程

 

1.财务经理在以会计核算为中心时,必然主要关注财务部门内部的工作

在以会计核算为中心时,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往往需要得到高层领导的认同与参与。

 

2.要实现全面财务管理,财务经理就必须关注企业的经营全过程,掌握企业内部资金的运动规律

搞好财务管理,要遵循资金运作的规律,要知道资金周转形态,什么因素影响收入,什么因素影响成本费用,什么因素影响利润等。

一般财务经理对企业资产有哪些,负债有哪些,所有权有哪些应该比较清楚,但是到底什么因素影响收入,什么因素影响成本费用,什么因素影响利润,能说得清楚的却不多,所以作为财务部经理要经常深入到生产经营一线,了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这些问题和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挂钩,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资金的规律。

 

3.财务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性管理

要真正把企业资金运作掌握得非常到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很多企业不缺乏财务人员,但是缺少高级财务人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CFO(首席财务官)。

 

【案例】

在很多跨国公司,CFO和CEO都同时向董事会负责,CEO是从生产经营角度来全面管理企业经营活动,而CFO是从资金价值链角度来全面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地位都是并列的。

所以在西方国家一般大的企业的CEO因某种原因离职后,接替他位子的往往是CFO,可见首席财务官位置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的财务负责人在企业的位置还比较低,排在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之后,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后,财务负责人的重要性会日益突显出来,目前企业的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人才比较缺,CFO这样的人才更缺。

点评:

作为财务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到生产经营的一线,了解生产经营一线的各种问题。

 

4.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

近几年企业对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视,原国家经贸委在给企业领导培训的过程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领导对生产管理最感兴趣。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对营销管理很感兴趣,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领导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公司理财最受欢迎,也是最受关注的课程之一。

 

【案例】

一年前,北京内燃机总厂从美国请了一位先生当顾问,这位先生曾经在我国台湾办了几家企业,当过总经理、董事长,企业办得不错,被评为台湾“经济委员会”委员。

因为北京内燃机总厂前些年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引进一条内燃机生产线,派职工去美国实习,正好这位老先生的女儿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负责培训工作,老先生把女儿的培训计划书拿来一看,觉得不适合中国国情,这样培训是不会有效果的。

于是,老先生自己动手把培训计划修改了一下,结果按修改以后的培训效果非常好,就这样北京内燃机厂邀请他到北京当顾问。

这位老先生说他在台湾当总经理时,有一半以上时间花在研究财务问题上,他认为企业高级财务管理很多问题都跟财务管理密不可分,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非常重要。

 

5.只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搞好企业财务管理

既然财务管理在企业越来越重要,那么要搞好财务,只有对企业经营活动有其它的全面了解,才能真正搞好企业的财务管理。

 

第二讲新的竞争形势对财务经理的要求(中)

 

重视社会资金整体运作

 

过去,财务负责人主要考虑内部的东西比较多,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变化,要求财务经理不仅要考虑怎样把企业内部的钱用好,而且要考虑把整个社会资金运作好,所以不单要掌握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规律,管理好企业内部资金,而且要管理企业外部的资金,掌握企业外部资金运动规律,即财政、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资金运行规律,学会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企业运用整合社会资金的能力。

企业外部金融主要有两个方面。

 

1.财政金融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分配,而企业内部的财务是以企业为主体分配。

国家凭着政治权力,对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进行集中的无偿分配,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即剩余价值,它的征收是无偿的,使用也是无偿的。

国家对企业征收税收,而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在税收对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目前企业的税收负担还比较重。

 

【案例】

交增值税的企业,增值税去掉56.7%。

附加税,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税,再拿掉5.67%,等于第一道税交完,企业实现利税的62%,三七开就拿走了。

四个小纳税:

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大体占到利税总额的5%~15%左右,剩下的就是企业的税后利润了。

所以企业挣100元钱纯收入,交税大概占70%~80%,税后企业能剩20%左右,当然还不算各种其他杂税。

点评:

据说国家税收在这方面将来会做一些调整,国家税收今后的改革,是要减税种、降税率、宽税基、严征管,总之,在税收问题上,财务部经理当然要对税收政策要有全面的了解,通过利用好国家税收政策来发展企业。

 

2.金融

金融即货币资金流通,金即货币,融指流通。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交易所、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金融工具也称金融商品,现钞、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都是金融工具、金融商品。

现在,中国的金融商品总体来讲还不是很发达,中小企业融资还是有难度。

从2001年开始,外部基金被允许在中国从事人民币业务,2002年开始允许外部基金在中国买A股,人民币自由兑换速度在加快,未来世界通用的三大货币有可能是欧元、美元和人民币。

 

【案例】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排名世界第一。

外汇储备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所以美国人要求人民币升值。

如果人民币升值太快,对中国来讲未必是好事,因为中国13亿人口,很大的劳动力市场,大量的产品可以出口,现在外贸每年的出口贸易额为1万多亿美元,合人民币将近8万亿,对经济影响很大。

中国有很多出口型企业,因为出口的价格很低,利润很薄,用美元结算,利润就没有多少了,人民币若一升值,不赚钱,反而亏本,这对经济发展不利。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大的趋势,因为经济增长越来越快,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这个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论是对内理财、对外理财都要考虑这些因素,今天的企业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企业在理财中不只要考虑企业内部运动,还要考虑企业外部运动,不只要考虑国内的,还要考虑国际的,掌握资金运动规律目的是使企业的钱生钱、生大钱、生多钱,能使钱生钱、生大钱、生多钱的能力就是财商。

 

【案例】

中国浙江人、温州人财商就比较高,很多人手里的资金有几千万,钱一多,觉得资金运作的能力不够,所以很多人都想来学财务管理。

点评:

这说明财商也是要学习的,通过学习掌握资金运作规律才能使企业的钱钱生钱、生大钱、生多钱。

作为财务负责人,不仅要掌握内部资金运动规律,对企业资金怎么使用比较清楚,还要对社会资金比较清楚,掌握资金运作规律,也只有掌握了资金的规律,才能把资金运作好。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

 

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转变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是理财目标的转变。

企业的理财目标大体经历两个不同阶段。

 

(一)计划经济——产值最大化

 

计划经济主要是追求产值最大化,因为计划经济的时候,企业只是生产单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国家下计划,所以企业追求产值最大化就可以了。

但是产值最大化有很多缺点,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渐放弃追求产值最大化,而开始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今天中国企业也追求利润最大化,应该说和西方接轨了。

 

1.利润最大化合理性表现

利润最大化合理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表现

也就是说,企业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是经营活动的具体表现。

这几年引进了经济增加值的概念,简单来说,经济增加值等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即净利润要大于资本、成本以后,才能够有利润。

一般企业在计算利润时是销售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

 

【案例】

首都机场下面有一家投资公司,几年中,该投资公司没有分什么红,分的股息还没有银行存款利息多,该机场公司的财务经理认为投资该分公司没有太大的意义,投资没有价值,认为应该砍掉这个业务。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最终的净利润,要补偿企业资本成本,这样才有利润,净利润是衡量企业最有效的方法,它是企业经营成果最直接的反映。

 

第三讲新的竞争形势对财务经理的要求(下)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

 

利润是企业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

企业积累资金的目的无非是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企业利润积累。

当然有的企业是向银行借钱用来扩大再生产,实际上跟银行借钱是把未来的利润提前支付,如果没有利润的话,是无法偿还借款的。

所以银行在给企业借钱时,很看中企业的利润表,没有利润的企业,银行是不会借给它钱的。

也有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但发行股票的基本条件是必须连续3年盈利,而且净资产利润率6%以上。

八项资源全能具备,当年的应收账款要预提10%做坏账准备。

而上市以后如果没有利润,就没法发放股息。

因为股东买股票是要吃股息的,而股息得靠利润支付,所以企业没有利润是很难上市的。

因此,企业的积累资金,最终还是靠利润。

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说是企业的本质要求

企业作为盈利性经济实体,与军队、政府最大区别是企业必须要赚钱,政府、军队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是企业的本质要求。

 

2.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企业普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也有缺陷,它的缺陷不足可以概括成以下三个方面:

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出来的,会使企业出现有利润而无资金的现象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认当前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基础,与权责发生制对应的是收付时间制。

收付时间制是按收入与支付时间计算利润。

国家规定企业记账不能实行收付时间制,只允许采用权责发生制。

个体户可以用收付时间制,但是企业必须是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认当前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基础。

收入确认标准是是否已经赚钱,是不是当前经营成果,只要赢利,是当前经营成果,不管企业是否收到现金,都算收入实现。

所以收入包括已收款项和应收款项。

【案例】

一家企业已经销售掉100万元的商品,收回60万元的现金,还剩40万应收账款,按照收付时间制算是60万,按权责发生制是100万。

如借银行60万人民币,借应收账款40万,待销售100万。

结果40万元应收账款没收回来,算收付时间制。

点评:

按权责发生制,只要产权转移,把东西运到经销商手里,对方收到货以后,就有付款责任了,收入就算实现了,至于钱给没给要另外考虑。

相应的费用确认标准,在于是否已被耗费,是否得到补偿。

只要耗费了,就应该从当前收入补偿,不管是否支出现金,都算费用实现。

所以费用包括已付款项、应付款项。

因此,费用确认的标准就一条,即耗费没耗费,没耗费不能进。

 

【案例】

一家企业有一批产品,已付款项70万,因为应付账款不能计算在成本里。

这就是有资金而无利润现象。

同样的一家企业收入100万,各种费用占去80万,企业的利润是多少呢?

20万。

但是企业还是没钱。

点评:

对企业来说,是利润重要还是资金重要?

显然是资金重要。

因为没有钱什么也干不了。

有的企业销售形势挺好,生产形势不错,利润很高,就是没钱,这就是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结果。

这种情况看一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看它的应收账款,没回来的,就是利润计算缺陷。

现在西方国家在长期结算里一般不用利润指标,而用净现值、现金净流量指标,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现金流出量,以此计算出企业增加了多少现金。

国家于1998年对财务报表做了调整,把财务状况变革表改成现金流量表。

从现金流量表可以直接反映出该表的报告期里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状况,最后的现金净量多少。

企业有没有利润,看利润表;有没有现金,看现金流量表,利润相当于人的胖瘦问题,而资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更替。

所以财务管理是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亏损的企业不一定破产,没有资金的企业必定破产。

所以很多银行的宗旨是企业越有钱越愿意借给他钱,钱生钱,生大钱,生多钱。

而快面临倒闭的企业银行是不会借钱给它的。

很多会计在做利润计算时恰恰忽视资金的问题。

片面追求利润,会使企业少提或不提折旧,少摊或不摊各种费用损失

19世纪80年代初,国家推行国有企业承包利润的改策,到了1987年又实行两保一挂,工资增长和利润增长挂钩,员工要想涨工资,企业必须有利润,增加利润,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利润就想办法算出利润。

 

【案例】

一家企业销售额3000万,成本费用3000万,本来没有利润,硬是让财务科长给算出来了。

实际上企业并没有钱,但企业用这算出来的利润发工资、发奖金,企业的大窟窿因此出现了。

有一些企业是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

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

一旦垮了企业就没救了,所以虚盈实亏对企业危害最大。

片面追求利润,会使经营者为了眼前盈利,而放弃对具有发展潜能产业的投资

具有发展潜能的长远投资,往往会影响当前利润。

企业要出利润,只能放弃长线投资,改为短期投资,这种情况不只是国内有,国外也有。

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企业普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西方的企业却逐渐放弃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提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追求价值最大化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说是现代企业的理财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作企业财务最大化,它可以说是现代企业的财务目标。

 

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资本保值增值相联系

保值增值是中国最早在1993年提出来的。

中央提出企业要以其全部法人资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证增值责任。

 

2.资产保值增值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完全一样,但也不是完全矛盾的

企业利润增加时,所有者权益也增加,这时资本增值与利润是统一的。

强调资本保值增值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必须要真实,不能虚假。

虚假利润资本就不会真正增值。

但追求资本保值增值除了通过经营商品获得利润以外,还可以通过资本运营使资本增值。

资本运营是以资本为对象使资本增值的经营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和商品的脱离,资本可以担负运作。

股份公司、证券市场、资本市场,使得资本和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脱离。

例如前面所讲的两权分离,投资者所有权与法人权分离。

股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运作资本,通过筹资、投资、参股、控股、收购、兼并、转让股权产权等使资本增值。

在这些活动中,它没有经营商品,与商品可以完全脱离。

 

【案例】

在资本运营方面,中国最早的应该是香港中策公司的董事长黄鸿年,他是印尼归国华侨,1984年他在香港注册香港中策公司,后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