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661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docx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

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7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哂笑(shěn)星宿(xiù) 闹别扭(biè) 载戢干戈(jié)

B.落枕(lào)蹉跎(cuō)鸡爪子(zhuǎ)暴虎冯河(pínɡ)

C.着落(zháo)悲恸(tònɡ)口头禅(chán)皈依佛门(ɡuī)

D.矍铄(jué)摩挲(suō)捋胡子(luō)彩云出岫(xiù)

解析:

选B A项,“戢”应读“jí”;C项,“着”应读“zhuó”;D项,“捋”应读“lǚ”。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由于我在信中自不量力指出了“黄廖本”着力不足的修辞比喻章节,先生的答函,作如此喻扬,我心里明白这是前辈勉励督促之意。

B.有的地方寄希望于行政力量协调大企业扶贫,把宝押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大工程上,结果一无所获,又担误了脱贫攻坚的宝贵时间。

C.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自媒体先声夺人的价值判断,往往会妨碍公众做出客观评价,甚至有可能让少数人被其利用、诱导而反应走偏。

D.实际上不少群众往往只知道题纲挈领的“一二三”,而不知道有关政策的“原汁原味”,自然没办法通过反复琢磨而真正弄懂政策的实质。

解析:

选C A项,“喻扬”应为“揄扬”;B项,“担误”应为“耽误”;D项,“题纲挈领”应为“提纲挈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鉴于高安全性的优势,在未来5年左右内,量子通信技术将在金融机构、国防政务、大数据中心有大用途。

B.柔韧丰灵的中华文化在传播到域外之后,因地制宜、借枝著花,显示出极强的适应、再生、再创造能力。

C.守住法规底线很重要,不能不时对不文明行为网开一面,同时促进公民自律,让文明行为成为个人自觉。

D.广东和深圳的立法重在保护、保障见义勇为和助人义举,通过维护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互信、和谐。

解析:

选D A项,鉴于:

关于,考虑到,按照,此处可改为表原因的“由于”。

B项,因地制宜:

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此处可改为“就地生根”。

C项,不时:

时时,经常不断,不能用于否定句中,此处可改为“经常”。

D项,通过:

介词,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

B.美国长时间不能就这一行动做出决定,原因是美国需要确保尽量减少同中国发生海上军事冲突所导致的。

C.两岸领导人会面得以实现,得益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

D.我国目前已推行的涉农专业学生中职免费,意图让一些愿上中职的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解析:

选C A项,搭配不当,“青蒿素联合疗法”和后面的“最好的药物”搭配不当。

B项,句式杂糅,可删掉“所导致的”。

D项,成分残缺,应在“中职免费”后加“政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给力”的

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给力”

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

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首选

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A.③①④②⑥⑤       B.③④⑥②⑤①

C.②⑥⑤③①④D.①②③④⑥⑤

解析:

选A ③是总括性语句,概括弥合社会信任链条的力量有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引出下文的分项叙述。

①④展开叙述人们对上述三种力量的取舍,根据④中的“于是”可知,④在①后。

②⑥写人们对政府的期待,②中“人们”也是⑥句的主语,故②在⑥前。

⑤“然而”表示转折,表明制度建设也无法解决此问题,引出下文关于“社会化的手段”的叙述。

王者何贵

齐桓公问管仲曰:

“王者何贵?

”曰:

“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

“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刘向《说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贵天        

(2)所谓天者        

答案:

(1)以……为贵 

(2)说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百姓为天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百姓与之则安沛公安左

C.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防民之口

D.背之则亡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解析:

选C A项,前一个“以”意思是“把”,后者为“拿、用”。

B项,前一个“安”意思是“安定”,后者为“哪里”。

C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D项,前一个“亡”是“灭亡”,后者为“逃亡”。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译文:

答案:

百姓要是拥护国君,那么国家就安定;百姓要是辅佐国君,那么国家就强盛;百姓要是反对国君,那么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要是背离国君,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语段翻译:

齐桓公问管仲说:

“当君王的人,应以什么为贵?

”(管仲回答)说:

“应以天为贵。

”(于是)桓公仰首望天。

管仲说:

“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空。

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要是拥护国君,那么国家就安定;百姓要是辅佐国君,那么国家就强盛;百姓要是反对国君,那么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要是背离国君,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

”(《论语7.8》)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司马迁《报任安书》)

(3)千古江山,        ,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

          ,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5)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

(张志和《渔歌子》)

答案: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2)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3)英雄无觅 舞榭歌台 (4)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5)西塞山前白鹭飞 斜风细雨不须归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生态环境部连续通报多地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案件,并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广州等7个市政府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

生态环境部从5月9日启动“清废行动2018”,截至13日已经对80多个突出问题进行挂牌督办,查实了企业非法处置固废危废的不少“招数”。

督察组在江苏盐城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两处区域现场组织挖掘,一处掘深仅1.5米即发现散发刺激性气味的黑色污泥,经取样鉴定属危险废物。

东莞市2016年9月有400吨生活垃圾运往广西藤县浔江河段非法倾倒,倾倒点位于藤县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导致水源水质超标,不得不暂停供水。

连云港灌云、灌南两县化工园区危险废物贮存量多、环境风险大的问题严重,2017年贮存量是2015年的2倍。

为什么这些企业明知危险废物会严重污染环境,仍一意孤行?

因为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危险废物成本较高,非法处理成本则要低得多,有些相差好几倍。

这就导致一些企业产生违法冲动。

同时,一些地方监管责任没有落实。

业内人士认为:

“要疏堵结合给固废危废找出路。

”一方面,各地要对本地区进行科学评估,加快固废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实地方监管力量,把责任压实,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将点多面广的危废产生企业纳入监管,实现危废出厂转移等信息联网,实现来源可追溯,保障危废得到合法处置。

(摘编自《多地频发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新华社2018年5月16日)

材料二:

2017年7月30日,中国正式宣布,将于2018年初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废纸、废纺织原料和钒渣在内的24种“洋垃圾”。

时至今日,中国颁布“洋垃圾”禁令。

已有一年有余,而其后续引发的“蝴蝶效应”却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欧美那些曾经的垃圾出口大国正被迫寻求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禁令也正倒逼中国国内相关行业走向转型。

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

据统计,中国共进口垃圾约1.06亿吨这相当于全球72%的垃圾流进了中国,使国内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此背景下,中国颁布“洋垃极”禁令,无疑引起了那些垃圾出口大国的恐慌。

美国格鲁吉亚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做了一项研究计算:

受中国洋垃圾禁令影响,到2030年,将有1.11亿吨垃圾无处可去,这将给全球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专家表示这种态势令人担忧。

“洋垃圾”禁令也直接促使了中国国内回收行业的转型,受冲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再生塑料行业。

再生塑料行业正由最初的“难以接受”转向“逐步认可”,相关企业也在阵痛中艰难地寻求转型。

(摘编自《中国“洋垃圾”禁令颁布一年全球回收体系正被迫重塑》,欧洲时报网2018年8月30日)

材料三:

环境保护的好坏可以看作社会运行好坏的标志。

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是第一性的,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环境结果。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前所未有,以严格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三个十条、蓝天保卫战、绿水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等提法表明了国家的意志。

同时以中央环保督察为核心手段进行强监管,以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以绿色金融、PPP等多种财政与金融措施为支撑,环境产业必将迎来广阔的前景。

今年以来,金融环境强监管无论对经济还是环境产业,均产生重大影响。

为防范金融风险,中央各部门出台很多措施,以资管新规为标志,使得各方资金一下子收紧。

环境监管没有创造基于末端治理的市场需求,传统的大规模末端治理供给市场基本饱和,遗留下来的60%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农村环境污染及治理、VOCS治理等。

这些问题都亟待技术创新,需要系统化的供给能力和模式创新,促使环保产业走向系统化。

(摘编自《重大转折点下,环境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固废网2018年12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相关企业不按国家规定处理危险废物的原因之一是成本问题,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危险废物成本较高,而非法的简单处理成本则要低得多。

B.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进口过一亿多吨的“洋垃圾”。

2017年颁布的“洋垃圾”禁令引起了欧美那些垃圾出口大国的恐慌。

C.“洋垃圾”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颁布“洋垃圾”禁令后,那些垃圾出口大国被迫寻求应对之策,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将迅速转型。

D.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目前国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无论是危废产生企业还是环境产业,都要遵规守法,迎接挑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环境部启动“清废行动2018”,对多个突出问题进行督办,查实了企业非法处置固废危废的“招数”:

一埋了之、以邻为壑、非法贮存。

B.美国科学家团队研究发现:

受中国洋垃圾禁令影响,到2030年将有1.11亿吨垃圾无处可去。

专家对因此产生的环境保护压力感到担忧。

C.生态环境部连续通报了多起违法案件,这表明相关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严重而且屡禁不止。

国家正以严格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监管。

D.环境保护利国利民。

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来加强对相关产业的监管,相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蓝天绿水”会越来越好。

3、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关系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

请结合材料,给相关企业或产业提出你的建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流浪的弦音

安庆

捏掉头顶的一片树叶,秋天了。

瞎子那年说:

“我想认个干娘。

”瞎子每走一个村都这样说着他的愿望。

瞎子唱的是地方戏,小段子、整轴子的戏都唱。

唱得累了,停下二弦嘘口气,瞎子说:

“俺想认个干娘。

俺娘死得早,俺……”瞎子很伤心。

瞎子再接着唱。

瞎子连个干娘也认不下啊。

瞎子不服气,不服气的瞎子那年终于认下了一个干娘。

那是在瓦塘村,瞎子听见树叶落进水塘“噗”的声音,瞎子拉完了最后一个音,它似一种断帛之声,瞎子擒住了一片树叶,几滴泪落在那片叶子上。

瞎子的两手还执着那把二弦。

瞎子知道面前还蹲着一个人。

别人都走远了,蹲在跟前的人说:

“孩子,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

”瞎子的手颤了一下。

“你愿认吗?

”瞎子这次听准了。

“娘。

”瞎子“扑通”一声跪下,二弦响了一声,像从他心里跑出的一个音符。

干娘去扶他。

干娘说:

“给娘拉一曲吧,算认娘曲。

瞎子说:

“娘,阿炳也是瞎子,我就给娘拉阿炳的《二泉映月》。

场地静着,稍息之后,弦声骤起,尔后弦声悠悠扬扬起来,一泓泉水在瞎子的弦声中流淌着,一弯月儿映照进池塘。

瞎子看不见,但瞎子知道干娘的身边又站满了人。

曲终。

干娘起身说:

“孩子,娘给你做饭去,今后再来瓦塘,你不用吃百家饭了。

“娘!

”瞎子的泪“哗”地流出来。

那年瞎子二十一岁。

瞎子依然到处去拉他的曲子,唱他的坠子。

瞎子习惯了游走,瞎子脚下的路就是手里的那根棍子。

瞎子和干娘有一个约定,就是每双月的十九回一次瓦塘村。

瞎子说:

“娘,我不能天天待在瓦塘,我还要出去唱坠子呢。

干娘说:

“记住,娘等你。

每一次走时,干娘都把他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问干儿往哪个方向去,然后孤独地瞅着瞎子远去的身影,看天上的几只鸟儿叫唤着伴着干儿往前走。

那是她家房檐下的鸽子。

有一次,是夏季,十八的中午雨就下来了,十九还未停。

干娘打着伞在村外的十字路口等瞎子。

不见瞎子的身影,干娘心里急得慌。

干娘沿着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再回来;又沿着另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还不见瞎子,再回来……

从另一条路回来时,干娘看见路口站着一个雨人。

干儿说:

“娘,我踩着脚下的路知道泥路上走过一个人,娘,我连累你挨淋了。

”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

回了家,干娘为他换衣裳,又赶紧为他做姜汤。

每次回来,干娘都给他烙那种很香很香的饼,把他身上的衣裳换了洗了。

干娘好啊,干娘让他的心里有了娘,干娘使一个瞎子在漂泊的路上有了一个温暖的驿站。

瞎子的心就动了。

那天瞎子说:

“娘,你想听一个孩子的故事吗?

”瞎子说:

“十三岁那年我接连失去了爹和娘。

在一个雨天干爹把我拉回了他家,干爹说要从此养我做儿子。

那个女人就是因为干爹收留我而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干爹的,从此干爹就一直养着我,我们爷儿俩相依为命……”

干娘紧紧攥着他的手。

干娘说:

“儿的命苦。

瞎子说:

“爹知道我认了个好干娘,一直想当面来谢谢干娘。

干娘握着瞎子的手点着头。

瞎子的干爹和瞎子一起来瓦塘是一个秋日。

瞎子和干爹走进院子时,一群鸽子往高处飞,又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

瞎子听干爹干娘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脸上就有笑漾起来。

后来瞎子对干爹干娘说:

“爹,娘,你们都是苦命人,你们握握手吧。

”瞎子说着把两双手往一起拉。

两双手就紧紧地握住了。

瞎子把手也握上去。

三双手紧紧地握住了。

干爹和干娘的脸上都有了泪。

瞎子坐下来静静地展开二弦,一曲乐儿悠悠地漾起来,时光慢慢地从他的脸前滑过去。

瞎子依然走在路上,手里的棍子就是脚下的路。

瞎子走着走着就禁不住想:

我终于找到能和爹在一起的娘了。

瞎子想着,棍子击地,竟然在路上唱起来。

(选自《此岸的时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瞎子听到蹲在跟前的人说“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

”时手颤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精妙地写出了瞎子既惊喜又略带犹豫的心态。

B.小说把普通词用得有味,如“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中的“攥”写出了干娘对干儿的贴心疼爱,“竟然在路上唱起来”中的“竟然”突显瞎子喜悦到忘情的程度。

C.鸽子在小说中的出现并非闲笔,它们叫唤着伴着瞎子飞,烘托了干娘对干儿远去不舍的心情,它们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烘托了相亲相依、感情交融的气氛。

D.小说结尾写瞎子欣喜,和开头写瞎子伤心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暖色,合乎读者对遭遇不幸的人同情的心理,增强阅读快感。

2、小说画横线的句子三次描写弦音,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演奏者的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3、小说通过苦难和温情的交响揭示主题,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简要分析苦难和温情的交响,然后概括小说的主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合坟

院门前,一只被磨细了的枣木纺锤,在一双苍老的手上灵巧地旋转着。

浅黄色的麻一缕一缕地加进旋转中来,仿佛不会终了似的,把丝丝缕缕的岁月也拧在一起,缠绕在那只枣红色的纺锤上。

不远处,老伴带了几个人正在刨开那座坟。

老伴早已不是村里的支书,可那坟里的事情一直是他的心病。

今天是那姑娘的喜日子,乡亲们凑钱寻了一个“男人”,做主给这孤单了十四年的姑娘捏和了一个家。

请来先生看过,这两人属相对,生辰八字也对。

坟边上放了两只描红画绿的干盒子,每只盒子上都系了一根红带。

一只装了那个付钱买来的男人的尸骨,另一只等着将姑娘放进去,然后就合坟。

那一年,老支书领着全村民众,和北京来的学生娃们苦干一冬一春,在村前修出平平整整三块大寨田,为此还得了县里发的红旗。

夏季发山洪的时候,学生娃们拿出那面红旗来插在地头上,要抗洪保田。

疯牛一样的山洪眨眼冲塌了地堰,学生娃们照着电影上演的样子,手拉手跳下水去。

把别人都拉上岸来的时候,新塌的地堰却将玉香裹进水里去……

后来,县委书记来开过千人大会。

后来,就有了那座坟。

坟碑的正面刻着:

知青楷模,吕梁英烈。

光阴荏苒了十四年,玉香的同学们早就头也不回地走得一个也不剩,县委书记也换了不知多少任,谁也不再记得这个姑娘,只是有些个青草慢慢地从砖石的缝隙中长出来。

渐渐地,一伙人都没在了坑底,只有银亮的镢头一闪一闪地扬出些湿润的黄色来。

随着一脚蹬空,一只锨深深地落进了空洞里,人们的心头止不住一震:

“到了?

“到了。

“慢些,不敢碰坏她。

“知道。

老支书把预备好的酒瓶递下去:

“都喝一口,招呼在坑里阴着。

会喝的,不会喝的,都吞下一口,浓烈的酒气从墓坑里荡出来。

用手揭去腐烂的棺板,那具完整的尸骨白森森地露了出来。

一股尚可分辨的腐味,正从墓底的泥土和白骨中阴冷地渗透出来。

老支书把盒子递下去:

“快,先把玉香挪进来,先挪头。

人们七手八脚地蹲下去,接着,是一阵骨头和木头空洞洞的碰撞声。

“惜惶的,为啥挣死挣活非要从北京跑到咱这老山里来死呢?

“北京的黄土不埋人?

“你死的时候保险没人给你开大会。

“我有个孝子举幡,请来一班响器就行。

老支书正色道:

“又是封建。

有人揶揄着:

“你不封建。

等你死了学公家人的样儿,用文火慢慢烧。

到时候我吆上大车送你去。

老支书涨头涨脸地咳起来。

忽然有人喊:

“呀,快看,这营生还在哩!

黑色的头扎成一堆,十来只眼睛大大地睁着,把一块红色的塑料皮紧紧围在中间:

“玉香平日用的那本《毛主席语录》。

“呀呀,书烂了,皮皮还是好好的。

“这营生咋办?

也给玉香挪进去?

猛地,老支书爆发起来,对着坑底的人们一阵狂喊:

“为啥不挪?

咋,玉香的东西,不给玉香给你?

挪!

一根头发也是她的,挪!

墓坑里的人不敢回话,只有些粗重的喘息声显得很重。

合坟后,黄土堆就的新坟朴素地立着,在慈祥的夕阳里仿佛真的再无一丝哀怨。

老支书把村里买的最后一包烟一份一份地发出去。

有人用烟卷戳点着问道:

“这碑咋办?

“啥咋办?

“这碑是给她一个人的,现在是两个人,那男人也有名有姓,说到哪去也是一家之主呀!

一伙人闷住头,有许多烟在头顶冒出来,一团一团的。

老人吞下一口酒,热辣辣的一直烧到心底:

“不用啦,他就委屈些吧,这碑是玉香用命换来的,别人记不记扯淡,咱村的人总得记住!

挖开的坟又合起来。

没有人回话,又有许多烟一团一团地冒出来,老支书站起来,拍打着屁股上的尘土:

“回去,吃合各。

坟前的人散了场,那只旋转的纺锤再一次停下来。

她扯过一根麻丝放进嘴里,缓缓地用口水抿着,心中慢慢思量着那件老伴交待过的事情。

沉下去的夕阳,使她眼前这寂寥的山野又空旷了许多,沉静的思绪从嘴角的麻丝里慢慢扯出来,融在黄昏的灰暗之中。

吃过合各,两个老人守着那只旋转的纺锤熬到半夜:

“去吧?

她把准备好的一只荆篮递过去。

“都有,烟、酒、馍、菜,还有香。

“去。

“告给玉香,后生是属蛇的,生辰八字都般配。

“又是迷信!

男人转身走了。

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很黑。

那只枣红色的纺锤又在油灯底下旋转起来,一缕一缕的麻又款款地加进去。

蓦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从坟那边传过来,她揪心地转过头去。

(选自《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对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体采取截取生活断面的写法,对于玉香牺牲的内容采用了插叙的写法。

B.小说运用的一些方言,使小说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C.老支书斥别人“封建”,但他在善良愿望下主持的“合坟”行为也属“封建”。

D.小说对纺线的场景描写文笔细腻,但是对老支书的介绍显得租疏,笔力不够。

2、小说安排“人们为树立石碑犯难”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杜莘老,字起莘,眉州青神人,唐工部甫十三世孙也。

幼岁时,方禁苏氏文,独喜诵习。

绍兴间,第进士,以亲老不赴廷对,赐同进士出身。

授梁山军教授,从游者众。

秦桧死,魏良臣参大政,莘老疏天下利害以闻。

良臣荐之,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

迁秘书丞,论江、淮守备,上曰:

“卿言及此,忧国深矣。

”擢监察御史。

迁殿中侍御史,入对,上曰:

“知卿不畏强御,故有此授,自是用卿矣。

金遣使致嫚书,传钦宗凶问,请淮、汉地,指索大臣。

上决策亲征,莘老疏奏赞上,且谓:

“敌欺天背盟,当待以不惧,勿以小利钝为异议所摇,谀言所惰,则人心有恃而士气振矣。

宜不限早暮,延见大臣、侍从,谋议国事;申敕侍从、台谏、监司、守臣,亟举可用之才。

”又言:

“亲征有期,而禁卫才五千余,羸老居半,至不能介胄者,愿亟留圣虑”事皆施行。

幸医承宣使王继先怙宠干法,富浮公室,子弟直延阁,居第僭拟,别业、外帑遍畿甸,数十年无敢摇之者,闻边警,亟辇重宝归吴兴为避敌计。

莘老疏其十罪,上曰:

“初以太后铒其药,稍假恩宠,不谓小人骄横乃尔。

”莘老曰:

“继先罪擢发不足数,臣所奏,其大概耳。

”上作而曰:

“有恩无威,有赏无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

”诏继先福州居住,子孙皆勒停。

籍其赀以千万计,诏鬻钱入御前激赏库,专以赏将士,天下称快。

莘老官中都久,知公论所予夺,奸蠹者皆得其根本脉络。

及任言责极言无隐取众所指目者悉击去声振一时都人称骨鲠敢言者必曰杜殿院云。

治郡,课绩为诸州最。

孝宗受禅,莘老进三议,曰定国是、修内政、养根本。

寻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杜莘老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