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51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12酶的特性

   

一、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高效性

(1)含义: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意义:

使细胞代谢快速进行。

2.专一性

(1)含义: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意义:

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活性

(1)含义: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2)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温度和pH。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阅读教材P83~P84[探究],将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试管

步骤  

1

1′

2

2′

3

3′

淀粉溶液

2mL

/

2mL

/

2mL

/

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不同温度下

处理5min

100_¡æ(或0_¡æ)

60¡æ

0_¡æ(或100_¡æ)

将同一温度下的两种物质混合后保温5_min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结果(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结论

酶的催化作用需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取8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用盐酸或NaOH溶液调整出不同的pH(如5.5、6.0、6.5、7.0、7.5、8.0、8.5、9.0)。

③分别滴加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摇匀。

④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测氧气的生成情况。

3.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是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示意图,请写出其中某点或某段表示的含义。

温度(t/℃)

酸碱度(pH)

(1)P点:

最适温度;Q点:

最适pH。

(2)偏离P点或Q点:

酶的活性降低。

一、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验证

1.怎样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写出实验思路)

提示:

(1)同一种反应物+不同的酶→检测反应物是否发生变化;

(2)不同反应物+同一种酶→检测反应物是否发生变化。

2.怎样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写出实验思路)

提示:

(1)H2O2+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大小;

(2)H2O2+Fe3+→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大小。

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探究

 分析教材P83~P84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中哪个因素是自变量,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

提示:

温度是自变量,应控制淀粉溶液的量、淀粉酶的浓度和用量、水浴时间、混合物的pH和实验步骤的操作顺序等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2)该实验可否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提示:

由于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只有在水浴加热至50℃~65℃时才出现砖红色沉淀,而该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故不宜用斐林试剂。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仔细阅读教材P85内容,总结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温度、pH、抑制剂或激活剂等。

(2)甲、乙两图是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①观察分析模型,判断甲、乙两图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

甲图:

温度;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坏酶分子结构,高温破坏酶分子结构导致永久性失活。

乙图:

pH。

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使酶活性永久性丧失。

②分别分析甲、乙两图中AB段(或BA段)与BC段的含义。

提示:

a.甲图

b.乙图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细胞生活的环境条件改变,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

(×)

(2)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具有相同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

(3)温度、pH主要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

(4)酶浓度、反应物浓度通过反应物与酶的接触是否充分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甲图说明: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相关。

(2)丙图说明:

①酶与无机催化剂都具有催化能力,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即酶具有高效性。

②酶只会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乙图示可看出:

(1)加入酶A时,一定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反应速率不再改变。

(2)酶A会促进酶促反应进行,而酶B不会,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温度、pH、抑制剂或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pH、抑制剂或激活剂通过影响酶活性对酶促反应速率起到影响作用。

(2)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酶活性永久性失活,不可再恢复。

(3)低温仅抑制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酶的活性恢复。

(4)不同的酶最适温度(或pH)不同。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作用实质

酶促反应速率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实验原理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反应原理:

②鉴定原理: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反应原理:

2H2O22H2O+O2(反应式)。

②鉴定原理:

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O2产生量的多少。

2.实验流程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加入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

60¡æ热水(5分钟)

沸水(5分钟)

冰块(5分钟)

3

加入等量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5分钟)

1mL(5分钟)

1mL(5分钟)

4

加入等量的碘液

1滴

1滴

1滴

5

观察实验现象

不出现蓝色(呈现碘液颜色)

蓝色

蓝色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注入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

2滴

2滴

2滴

2

注入等量的不同pH的溶液

1mL蒸馏水

1mL5%的HCl

1mL5%的NaOH

3

注入等量的3%的H2O2溶液

2mL

2mL

2mL

4

观察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产生

无气泡产生

5

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插入试管内液面的上方

燃烧剧烈

燃烧较弱

燃烧较弱

3.实验结论

温度和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酶活性的发挥需要较温和的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过氧化氢酶在中性条件下活性最大。

[特别提醒]

(1)实验中所用酶的来源不同,则最适温度也不同:

若淀粉酶为市售的α-淀粉酶,其最适温度为50℃~75℃;若淀粉酶来自人体组织细胞,则最适温度为37℃左右。

(2)实验中操作步骤要规范: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操作过程中第一步与第二步不能颠倒;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操作步骤第二步与第三步也不能颠倒顺序,否则在调节温度或pH的过程中,酶会将淀粉或H2O2分解,导致实验失败。

[例1] (福建高考)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

a

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

学习小组假设:

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

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

b

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

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

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

d

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研析] 本题以实验情景考查酶的本质、检测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

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审]——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a:

分析图1可知,胃蛋白酶的适宜pH为2,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

酶的适宜pH为8。

在各自适宜的pH下,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活性最高。

信息解读b:

据设问

(2)知实验假设是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

为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

信息解读c:

据图2显示的实验结果可知,在15℃~18℃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

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拐点。

信息解读d:

据设问(3)知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

[破]——联系基础

设问

(2)①可联系:

酶具有专一性。

蛋白酶的作用底物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

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设问

(2)②可联系:

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据信息b知此实验温度为自变量,pH等为

无关变量,为了排除p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pH应为对应蛋白酶的最适值,

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幽门盲囊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为8。

设问

(2)③可联系:

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为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底物和酶都应放

在恒温箱中保温一定时间后,然后混合。

酶的催化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

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设问

(2)④可联系:

据信息c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

酶活性峰值未出现,因此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之间。

设问(3)可联系:

酶具有专一性。

由信息d可知,大菱鲆对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存在

障碍。

食物中淀粉和脂肪含量高,不能完全被消化,会造成海洋的有机物污

染。

[答]——解题规范

(1)未注意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三种酶都是蛋白酶,从而不能准确回答出干酪素的化学本质。

(2)不明确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pH应控制在最适值,从而不能答出设问

(2)中的第

②小题。

(3)误把图2中曲线的终点认为是曲线的峰值,把设问

(2)中的第④小题错答为假设

成立。

[答案] 

(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2和8 ③恒温箱 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步升高,但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3)淀粉、脂肪

[例2] 下面三个图中的曲线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图3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与酶相关的曲线分析。

(1)图1中两条曲线中一组加入过氧化氢酶,另一组加入Fe3+,所以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图2、3中只有一条曲线,则横坐标即为自变量。

(2)图1中两条曲线对比,加过氧化氢酶的反应速率快,而并未改变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图2中bc段反应速率不再变化,而H2O2是过量的,因此酶数量(浓度)是限制因素。

(4)图3中横坐标为温度,而曲线表示的含义与酶活性的曲线刚好相反,所以应表示反应物剩余量的多少。

[答案] 

(1)催化剂种类 H2O2浓度 温度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反应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4)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有关曲线分析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

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一般情况下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

第二步:

分析曲线中的起点、关键点,如图2中b点所表示的含义,并分析出横纵坐标的关系。

第三步:

坐标系中有多条曲线时,应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当横坐标相同时,对应的纵坐标两者之间的关系。

②当纵坐标相同时,对应的横坐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大小等。

综合分析多条曲线说明的问题及几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结论。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

①无机催化剂  ②一种或一类  ③最高  ④明显降低

[关键语句]

1.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2.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

4.在一定的低温下,酶的活性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并未失活,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