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7486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6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导案

 

 

————————————————————————————————作者:

————————————————————————————————日期: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总课时23课时。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

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

特别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一个物体在运动,总是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即某个参照系(参照物)课文中称为“参照物体”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

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这些运动之间是什么样的规律。

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要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和几种常见的力,来研究事物的性质。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

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预测是一种基本科学过程技能,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断。

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技能与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时间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1

第一单元

1、骨骼

1

2

2、关节

1

3

3、肌肉

2

4

4、骨骼、肌肉的保健

1

5

单元总结

1

5

第三单元

1、一切都在运动中

1

6

2、运动的快慢

1

7

3、运动的方式

1

8

4、小车的运动

1

9

5、摆

1

9

单元总结

1

10

第二单元

1、我们来养蚕

1

11

2、给蚕宝宝记日记

1

12

3、我们来抽丝

1

13

4、养蚕经验交流会

1

13

单元总结

1

14

第四单元

1、力在哪里

1

14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1

15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1

15

4、摩擦力的秘密

2

16

5、降落伞

1

17

单元总结

1

17

第五单元

1、调查

2

18

2、预测

1

18

单元总结

1

19

复习考试

2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

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

(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

(1)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2)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3)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先研究运动的主要实体:

骨骼,接着探讨运动的主要表现:

关节活动,再引导感觉运动的主要动力物质:

肌肉,最后研讨运动的保障:

保健。

这四者的相互关系是,肌肉收缩导致骨运动,关节为骨运动提供了可能,保健是运动的保障。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课时

1、骨骼

1

2、关节

1

3、肌肉

2

4、骨骼、肌肉的保健

1

单元检测

1

总课时

6

 

第周

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题

1.1骨骼

教学

目的

和要

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重点

难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

方法

观察法实践法

教具

人体骨骼模型

实践

活动

检查

动手做:

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1.1骨骼(成人206块)

构成:

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作用:

运动支撑保护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出示一块骨头),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皮肤下面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吗?

那就是我们的骨骼。

(板书课题)

2、提问:

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3、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

人体骨骼结构

1、谈话:

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

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多少块骨头?

2、布置任务:

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

摸骨数骨)

3、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4、提问:

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

(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5、小结:

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

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6、动手做:

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7、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比一比:

你拼对了吗?

8、小结: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

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三、探索:

了解骨头的结构特点

1、探索活动:

发现骨头的特点。

(1)拿出熟的动物骨头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动物骨头;

(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动物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观察活动:

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4、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

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

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四、体验:

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

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观察P4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

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

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6、小结:

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五、安全教育

1、提问:

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对学生进行骨骼保健教育。

 

完成摸骨任务

 

汇报交流

 

拼骨骼模型图片

 

观察骨头并

记录观察结果

 

汇报交流

 

观察图片

汇报体验活动

 

思考回答

教学反思

第周

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题

1.2关节

教学

目的

和要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重点

难点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

方法

观察法、讲授法

教具

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实践

活动

检查

提问:

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1.2关节

一、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头

1.关节面(关节软骨)——灵活

\关节窝

2.关节囊:

结缔组织构成、韧带加固——牢固

3.关节腔:

内有滑液——灵活

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三、脱臼及脱臼的急救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

(揭示课题:

关节)

2、谈话:

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

什么是关节?

(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

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与骨之间又是通过关节相连的。

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

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

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

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

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

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3、小组活动:

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

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

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6、谈话:

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

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

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

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

你的预测正确吗?

请阅读资料:

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

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1、谈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

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

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找关节

汇报交流

 

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

 

讨论交流

完成下列活动

 

教学反思

第周

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课时

课题

1.3肌肉

教学

目的

和要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重点

难点

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具

挂图

实践

活动

检查

简要复习上一课内容。

 

1.3肌肉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

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

为什么?

2、讲述:

仅靠骨骼和关节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板书课题)

二、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

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

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骨骼肌,就是使骨头活动的随意肌;运动系统所讲的肌肉属于骨骼肌,它能在意识控制下做强力的收缩,人的四肢、躯干上可以自由活动的肌肉都属于这一类。

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一个人有600多块骨骼肌。

(2)平滑肌,就是为血管、胃、消化器官以及其他内脏充当衬里的不随意肌;人的内脏大部分是平滑肌,平滑肌不受意识支配,不能随意活动,但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因此保持经常收缩、放松,但收缩力不大,缓慢持久,不易疲劳。

(3)心肌,就是心脏所特有的肌肉组织,能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心肌也具有纹理,但纹理比骨骼肌疏。

心肌也是不随意肌。

心脏以一定的速率跳动,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5、活动:

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

哪里的肌肉最少?

6、小结:

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三、观察体验:

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

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

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

2、学生体验交流,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人体在做各种运动时,肌肉变硬的部分。

3、出示肌肉的收缩舒张图片,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4、小结。

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四、总结拓展

1、谈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

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

谁是木头人?

讨论:

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学生交流

 

观察挂图

 

活动体验

 

填写活动记录

 

游戏并讨论

教学反思

第周

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题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

目的

和要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队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5、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重点

难点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具

实践

活动

检查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

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

骨骼和肌肉配合起来能让我们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板书课题)

4、提问: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

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

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11页资料)

6、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

(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

(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

7、交流:

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

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

8、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

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9、交流、小结。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

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

身边的案例:

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

提问:

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3、活动指导:

溜冰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

4、总结。

5、拓展:

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3)防护知识介绍。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

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

2、讨论、交流:

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

五、总结:

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律动

讨论

 

讨论交流

 

阅读资料

思考比较讨论

 

交流

做广播操

 

交流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周1课时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

2、骨骼具有()、()、()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带动()、()而实现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

3、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

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

7、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

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

三、问答题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

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

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做好准备活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分析

本单元与紧接其后的“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

它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