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42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

2018.6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注意:

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的使用B.用铁矿石冶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A、火药的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睛: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B.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白色污染”D.“过滤”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C

【解析】A、甲醛有毒,不可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错误;B、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错误;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白色污染”,正确;D、过滤只能除掉水中不溶性杂质,无法除掉可溶性离子,“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②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③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④分子、原子都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⑤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⑥粒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例如氢原子不含有中子,错误;②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和+5价,正确;③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错误;④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还可能是中子,错误;⑤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H3中氢为+1价,氮元素为-3价,正确;⑥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表示的是一种失去一个电子的金属阳离子,正确。

故选C。

4.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过程中不能等到蒸干后停止。

故选D.

考点:

实验操作

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②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①洗涤剂能乳化油污,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正确;②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以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正确;③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正确。

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B、①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正确;②发生火灾时,易发生停电,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不能使用楼内电梯撤退,错误;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易发生爆炸,错误。

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C、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正确;②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例如含有可燃冰、镁、溴等物质,正确。

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D、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正确;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不是拉瓦锡,错误;③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正确。

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

故选A。

6.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于火箭发射B.红磷有可燃性,用来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干冰能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D.氢氧化钠有碱性,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使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动能,能用于火箭发射,正确;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红磷有可燃性,点燃条件下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正确;C.干冰能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正确;D.氢氧化钠有碱性,但因为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故选D。

7.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铜和稀硫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中压强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B中的液体从尖嘴导管排出形成喷泉。

A中压强变大的原因是气体增多或温度升高。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作用水生成氧气,使压强变大。

产生喷泉。

考点:

化学变化中气体的生成,温度的变化

8.下列做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为了延长某些食品的保质期,可在其包装袋中加入小包铁粉

B.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查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鉴别氮肥和钾肥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A

【解析】A、铁粉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水而生锈,能防止食品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保持干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正确;B、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与含有葡萄糖的溶液煮沸时会生成红色沉淀,可用于葡萄糖的检查,不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查,错误;C、含有铵根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但不含有铵根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不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熟石灰能鉴别铵态氮肥和钾肥,但是氮肥不一定都是铵态氮肥,错误;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水的净化,不能用于杀菌消毒,错误。

故选A。

9.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甲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C.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D.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答案】B

【解析】A、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都不能混有氧气,所以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排净容器内的空气而后再加热,这主要是防止发生爆炸,正确;B、甲试管略向下倾斜,是因为反应中有水产生,要防止水倒流,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反应中并无水产生,与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无关,错误;C、氢气无毒,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正确;D、两者与氧化铜反应时都是将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正确;故选B。

点睛:

掌握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生成盐和水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盐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A错误;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如较低温度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较高温度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误;C.生成盐和水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如CaO+H2O═Ca(OH)2,故C错误;D.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则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

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物质的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

A.H2O2→O2→CO2→H2CO3B.NaOH→NaNO3→Na2CO3→NaCl

C.CaCO3→CaO→Ca(OH)2→KOHD.Cu→Cu(NO3)2→Cu(OH)2→CuCl2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能全部实现,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但硝酸钠与其它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钠,若能行,对应的生成物是碳酸钠和硝酸盐,碳酸钠和硝酸盐均易溶于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发生;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全部实现,符合题意;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钾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能全部实现,不符合题意;D、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硝酸钠,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能全部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

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2.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②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④表示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NO3晶体

【答案】D

【解析】A、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稀硫酸质量的增加,生成的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后硫酸锌质量不再增加,溶液的质量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而不断增加,硫酸锌溶液的质量分数将慢慢减小(但不会到零),图像与所述实验不相符;B、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图像与所述实验不相符;C、碳酸钠溶液的pH值大于7,加入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也大于7,加入过量的石灰水时,溶液的pH不会减小到零,成为酸性溶液,图像与所述实验不相符;D、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NO3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当成为硝酸钾饱和溶液时,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了,即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大,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

故选D。

点睛:

在处理图像类问题时,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是分析曲线的重要依据。

13.下列实验方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某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饱和石灰水和NaOH溶液

取少量溶液加肥皂水

C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银粒和铁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

除去H2中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干燥

 

A.AB.BC.CD.D

【答案】B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

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答案】D

【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甲、乙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

降温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正确;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要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正确;C、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正确;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将30g甲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

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3.3%,错误。

故选D。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15.下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水

B.滤液D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

C.反应池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操作①的名称是蒸发

【答案】A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

注意:

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16.被国外友人称作“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

其中自驾技术在世界尚属空白,未来将在京张高铁首次应用

(1)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选用铜制造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2)动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原理是______。

(3)工业生产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列车常用的“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5)氢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

“铝镓合金”它属于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6)实验室可用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7)动车上使用的一种漂白粉的消毒原理是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Ca(ClO)2]与水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次氯酸(HClO)和另一种物质,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试写出次氯酸钙[Ca(ClO)2]与水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8)根据动车上自制汽水的配料(如图)回答问题。

①柠檬酸的pH______7(填“<”、“=”或“>”),

②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

③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

【答案】

(1).导电

(2).隔绝氧气和水(3).Fe2O3+6HCl=2FeCl3+3H2O(4).+6,(5).A(6).2Al+6HCl=2AlCl3+3H2↑(7).Ca(ClO)2+CO2+H2O===CaCO3↓+2HClO(8).<(9).NaHCO3(10).果汁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较多,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选用铜制造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动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工业生产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在Na2FeO4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2)×4=0。

解得x=+6;

(5)“铝镓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A;

(6)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实验室可用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7)次氯酸钙[Ca(ClO)2]与水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次氯酸(HClO)和另一种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是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CO2+H2O===CaCO3↓+2HClO;

(8)①柠檬酸呈酸性,溶液的pH<7;②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③配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果汁。

17.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为一种常见的酸,B、C、D为氧化物,E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常用于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一种化学式:

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实验的现象是_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

【答案】

(1).HCl或H2SO4或HNO3

(2).2H2O

2H2↑+O2(3).分解反应(4).3CO+Fe2O3

2Fe+3CO2(5).红棕色的固体变成黑色(6).灭火,制冷,人工降雨等

【解析】本题为框图型推断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依据框图推断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F常用于建筑材料”,可能为碳酸钙;根据“A为一种常见的酸”,可能为盐酸或硫酸或硝酸;根据E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E为铁粉。

A是酸,B是氧化物,A能转化为B,二氧化碳与碳酸钙能相互转化,碳酸钙能与酸溶液反应,B可能是二氧化碳;D是氧化物,A能转化为D,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水,D可能是水,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C为氧化物,二氧化碳能转化为C,C可能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氧化铁反应生成铁,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G可能是氢气。

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因此:

(1A可以是盐酸或硫酸或硝酸,化学式分别为HCl或H2SO4或HNO3;

(2)反应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该反应是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反应②可以是一氧化碳能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

2Fe+3CO2,实验的现象是红棕色的固体变成黑色;

(4)B是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制冷,人工降雨等。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将仪器a与d连接,操作方法是______;

(2)图乙所示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利用装置丙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写序号)

A.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B.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若使装置丙能控制反应速度,可选用图丁中的______(填序号)代替图丙中的______(填名称).

(5)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后能产生蓝色沉淀;④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答案】

(1).胶头滴管

(2).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3).液体飞溅(4).A,B(5).f(6).长颈漏斗(7).②④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体的制取装置,浓硫酸的稀释。

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浓硫酸的物理性是完成此题的关键。

(1)图甲中仪器c的名称为胶头滴管,将仪器a与d连接,操作方法是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

(2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图乙所示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液体飞溅;

(3)装置丙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反应型装置,适用此装置的气体制取药品需是液体和固体,且反应条件是常温,生成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

A、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反应型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且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的速度大于溶解的速度,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正确;B、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是固—液常温反应型装置,生成的氢气难能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装置,错误。

故选AB;

(4)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能控制反应的速度,长颈漏斗不具有上述功能。

若使装置丙能控制反应速度,可选用图丁中的f(分液漏斗),代替图丙中的长颈漏斗;

(5)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后能产生红褐色沉淀,错误;④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能防止水倒流,正确。

故选②④⑤。

19.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

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

他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于是小强认为猜想2正确。

小强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3,选锌粒做试剂。

若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