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245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

草食畜牧业产业开发的实施意见

(环县畜牧兽医局)

为了加快我县草畜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高草畜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性

  草食畜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草畜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开发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年底全县大家畜饲养量19.01万头,存栏14.01万头,出栏5.0万头。

羊饲养量180.1万只,存栏120.1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69.5万只),出栏6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2.9亿元,畜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950元。

草畜产业步入了快速增长期,产业规模总量增大,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我县草畜产业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草畜产业现代装备和现代技术服务手段落后,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草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市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期,依据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现代草畜产业发展步伐,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建设“草畜大县、畜牧强县、经济富县”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目的,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等重大项目和扶持政策实施的良好机遇,立足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牛羊产业、稳步发展猪禽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把草畜产业的市场和效益做大做优,使草畜业的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发展目标

1.生产规模扩张:

“十二五”末,人工种植更新多年生牧草面积70%,留床面积达到200万亩,牧草产量75万吨,草产品年加工和销售出口能力达到15万吨。

羊饲养量200.47万只,出栏79.13万只,出栏率65.2%;肉牛饲养量12.0万头,出栏3.2万头,出栏率35.6%;驴饲养量13.0万头,出栏5.0万头;出栏率62.5%;猪饲养量15.0万头,出栏8.5万头;鸡饲养量90.0万羽,出栏45.0万羽,奶牛饲养300只。

2.产品产量增加:

“十二五”末,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8384吨、3500吨和1200吨。

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0.1公斤、9.43公斤、2.95公斤。

3.产出水平提高:

“十二五”末,羊、牛、猪、禽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85%、75%、80%和90%;羊、牛、驴、猪、禽的出栏率分别达到65%、35%、80%、100%和100%,饲养周期普遍缩短,生产性能整体提高,平均增加农民纯收入300-400元。

4.产业化程度提升:

“十二五”末,产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全县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各种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组织达到25家,直接带动农户1.9万户,规模养殖场200个,规模养殖户4.5万户。

牧草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5个,其中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的5个,规模生产的草畜产品占全县总量的60%以上。

5.草场优质化提高:

“十二五”末,草原承包面积858.93万亩,草原围栏面积达到800万亩,占93.14%;实施补播改良,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更新种植优质紫花苜蓿,可利用草原达到80%,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率由目前的35%下降到3%以下,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增强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6.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十二五”末,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年均增加1.3个百分点,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畜牧业产值和畜产品产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畜牧业产值达到5.8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

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2000元,占总收入的40%以上;全县畜牧养殖户、养殖场以及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直接或间接为5万人创造就业机会;肉禽蛋奶精深加工量超过总产量的10%以上;羊、牛肉、草产品成为出口创汇的亮点。

三、产业布局与重点项目

(一)产业布局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加大草畜产业开发力度,实现畜牧业“量”的增长;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提高科学养畜水平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实现畜牧业“质”的提升。

全县以保护草原生态,维护草畜平衡,推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提高牛羊产品质量,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加快暖棚建设,推进舍饲圈养,加强畜种改良,优化畜群结构,通过采取适时出栏等综合措施减轻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促进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羊产业:

肉羊生产以肉绒山羊为重点,加快发展牛羊产业大县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杂交改良、快速育肥、适时出栏和舍饲圈养等实用技术,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扩大规模,努力提高产出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带动全县畜牧业快速稳定增长。

2.牛产业:

加快建设良种繁育体系,以西门塔尔,利木辛等品种为主,大力推广细管冻配技术,改良当地黄牛品种。

积极推广设施养殖、优质牧草养牛等技术,提高我县牛肉生产质量,使肉牛养殖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发展我县奶产业的力度,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县畜牧业产业结构。

3.猪产业:

通过配套完善现有的规模化养猪企业,集中连片带动规模养殖,生产应用由二元杂交向三元杂交改良技术过渡,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改进肉品质量,满足本县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外销规模。

4.禽产业:

扶持建设种禽场,提高全县禽类良种化程度,突出规模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扩大蛋种和肉用商品代生产规模,提高全县禽产品生产总量。

(二)重点项目(2012-2015年)

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县畜牧产业围绕良种繁育中心和草畜产业建设,重点抓好草食畜牧业和退牧还草等发展项目,带动产业经济全面提速,加快发展。

1、退牧还草项目。

封禁围栏530万亩,草原补播改良200万亩,治虫灭鼠60万亩,配套饲草料基地30万亩。

通过草原围栏、轮封轮牧,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舍饲圈养等技术措施,治理草原“三化”,恢复草原生态植被。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用于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性补贴和绩效奖励等方面。

全县补贴面积为858.93万亩,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到位资金5647万元,户均纯收入增加806元。

此项政策从2011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通过落实基本草原划定、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及草原禁牧,调整牧草种植结构。

保证了“十二五”期内户均畜牧业年收入增加806元,强效有力的推动我县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地方良种保护。

(1)优质肉羊繁育中心:

以县滩羊选育场、曲子草畜良种繁育中心和甜水、小南沟、南湫、八珠等肉用绵、山羊饲养区为生产基地建设,主要承担环县滩羊、黑山羊本品种选育、专门化肉用绵、山羊品种的生产供应、肉羊胚胎移植和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以及大面积的杂交改良工作,开展肉用羊产业一体化建设。

(2)优质绒山羊繁育中心:

以环县惠农绒山羊繁育有限公司、环县滩羊选育场、环县草地畜牧业综合示范场和四合原、山城等乡镇为基地建设,主要承担陇东绒山羊品种的培育、繁育和生产供应,调引良种绒山羊开展绒山羊胚胎移植、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和杂交改良工作。

(3)优质瘦肉猪繁育中心:

以环县金辰养殖有限公司为中心建设瘦肉猪生产基地,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加强生猪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全面改革传统式养殖技术格局。

加快推广人工授精、生猪快速育肥等技术应用,引导养殖户走“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生态化、安全化、产业化”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路子。

争取在“十二五”期内,改变传统的生猪生产模式,将生猪产业打造成为我县南部农村经济中的重点产业。

(4)优质肉牛繁育中心:

在乡镇制作宣传标语100处,加大宣传黄牛冻配技术应用,有效提升我县黄牛畜种品质,加强建设黄牛冻配点,年授配黄牛增至5.0万头。

(5)地方良种保护:

开展环县滩羊、黑山羊和庆阳驴地方良种的重点保护,扩大数量,建立良种基因库,建立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和庆阳驴育种保护场各1个。

3、肉用(商品)驴饲养及其肉产品加工。

建立肉用商品驴生产基地5处,新建驴肉产品深加工生产线1条,开展驴肉深加工及商品驴销售。

4、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

“十二五”期间年建设猪舍6000平方米,建地下排污设施5千米,引进长白、杜洛克种猪200头。

改善圈舍条件,加快品种良种化,加大生猪养殖规模。

5、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项目。

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牛羊养殖基数大,牧草留存面积大,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

对于居住集中,入驻农户在10户以上的规划成养殖小区,并建设规模养殖场50个,扩建种羊、滩羊繁育场6个;建设标准化棚圈6.3万平方米,调引良种羊0.6万只,调引优质种猪500头,建设青贮窖0.5万立方米。

其中建设标准化规模奶牛场三个,存栏300头,年生产牛奶85.5万吨,填补我县奶业空白,促进养殖业全面和谐发展。

6、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

建设青贮窖100万立方米,购配铡草机、揉丝机1万台(套),利用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增加饲草料贮备量,保障羊畜越冬。

7、优质牧草产业基地项目。

“十二五”期间建设优质陇东紫花苜蓿草业基地200万亩,新建大型贮草棚21个,草捆交易市场21个,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使保护、建设和利用草原的机制更趋合理,发展我县优质牧草产业。

8、动物生产安全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县级动物防疫指挥中心1个;建设和完善21个乡镇兽医站动物疫情测报、监测、防治体系;建造出入境防疫消毒与处理设施5处。

加强建设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提高县乡村防疫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动物防疫的需要。

改善现有畜牧站和防疫站的条件,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乡镇防疫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人才结构。

提高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实现我县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

9、草原防火安全体系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新建1个县级草原防火指挥中心,新建2个火险县级防火物资站;新建2个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21个火险防火物资站。

我县草原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约858.9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2.0%。

草原是我县土地的主体和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系全县生态安全、促进我县养殖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保障措施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化布局。

一是结合退耕还草,扩大种草面积,有条件的地方要实现整村、整乡退耕种草养畜,逐步走出单纯依赖农作物秸秆养畜的误区。

二是树立效益畜牧业思想,以肉羊、肉牛和绒山羊开发为重点,兼顾肉用驴、商品驴、蛋肉鸡和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做大做强草食畜和优质畜产品的文章。

三是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发挥各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二)努力转变经营方式,推进集约化生产。

一是由长期单纯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在良种化程度、出栏率、生产水平上求突破。

牛、羊产业要坚持数量、质量并举,猪、禽产业重在提高产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在产业化水平上求突破。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分户经营的要求,建设养殖小区,实现“人畜分离”,通过发展规模种草养畜户,专业养殖村,形成集中连片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三是由片面追求速度向全面注重效益转变,在提高市场占有率上求突破。

既要考虑引进推广生长发育快、产出水平高、饲养周期短的速生品种,又不放松适应性强、耐粗饲、产品适销对路的优良地方品种为主的特色草畜业的发展。

四是在传统经验种草养畜、加工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设施畜牧业,注入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管理、程序免疫等项技术,不断提升产业水平。

(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带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按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全力抓好龙头企业和草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规模化生产,增大市场份额,通过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开发水平。

重点要围绕草产业、肉牛、肉绒羊、瘦肉猪等优势产业的综合开发,组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和经营实体。

(四)加强行业监管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管理。

把肉禽蛋奶的质量卫生安全作为中心环节,从确保安全、创建品牌入手,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全县建成无公害草畜产品生产基地,并在全省创出几个品牌产品。

成为畜产品市场上的无公害安全卫生食品。

龙头企业要在无公害产品生产基础上,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是从源头抓起,积极推进动物保护工程建设,重点防制烈性传染病及其它疾病,严禁饲料添加违禁药品和疾病防治过程中的药物残留,确保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二是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三是完善监测检验认证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防疫监测队伍建设,充实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五)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化服务。

要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推广,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杂交优势利用、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制、饲料配制、青贮氨化、暖棚养畜、草原建设、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经营等关键技术的推广。

良种繁育方面,重点要开展牧草新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和推广工作,加快畜禽新品种的更新换代,积极探索新的杂交组合模式。

动物疫病防治方面,要按照预防为主,因病设防的原则,全面加强防疫、检疫、兽医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做好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治,力争把因病死亡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六)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进科技化发展。

结合我县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的实际,面向肉羊、绒山羊、肉牛等优势草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有针对性的重点推广一批降本增效技术。

重点推广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科学饲养、屠宰加工技术和瘦肉猪杂交组合技术。

加快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推动科技培训工程,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并以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带动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养殖大户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广泛培训,提高畜牧技术人员和农民整体素质,从而提高畜产品质量。

(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首先,要坚持以配套政策和资金投入作保证。

一是要切实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种草养畜的积极性。

二是对龙头企业,要制定减税、减费政策,对优质产品要实行优质优价政策。

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财政、金融部门的支持,增加对草畜业发展的财政、信贷资金投入。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其次,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和省上确定的畜牧重大建设项目,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项目的设计作用,依靠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同时要抓住中央农业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机遇,组织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加快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项目,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