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90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docx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

北碚观音峡实习报告

篇一:

实习报告[1]

  一·实习地点及时间

  A.实习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屋基村至朝阳桥段,渝碚公路沿着峡谷右岸通过。

东南距牛角沱车站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

  B.实习半天

  二·实习目的和要求

  巩固课堂所学工程地质知识,联系野外实际,识别各种沉积岩及其工程特性,如砂岩条石、石灰岩碎石、钢筋混凝土骨料、水泥厂……地质构造,低山丘陵河谷地貌,岩体结构,不同类型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岩石风化层的特点(不同风化程度岩石的硬度、颜色、锤击声的对比)。

初步掌握收集野外地质资料的方法。

  在实习区还可以见到常见公路支挡设施类型及适用范围(如重力式档墙设计施工,悬臂抗滑桩作用机理)。

  此外,对于公路走向选择、桥梁跨越应注意的问题、朝阳桥两端的锚固、铁路桥利用天然岩石做基础……等内容在实习区内都有涉及,通过实习可使同学们开阔眼界。

  三·实习任务

  1.识别各种沉积岩及其工程特性

  2.了解地质构造,低山丘陵河谷地貌,岩体结构,不同类型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岩石风化层的特点

  3.编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区工程地质概况

  

(一)地貌

  实习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形成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

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的发育。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两岸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

  实习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P2c)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

  足类、瓣鳃类化石。

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

  

(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以石灰岩为主。

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

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

  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

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第四系(Q)

  残积、坡积、冲积物。

  (三)构造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莹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

自三江

  坝南延横穿嘉陵江,经中梁山,终于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

  实习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

  实习区内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

  2.断层

  实习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重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

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干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

  (四)地下水

  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五)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五·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一)阅读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区的工程地质概况,明确实习

  目的和任务。

  

(二)复习所学教材,以教材中沉积岩、地质构造、地下水等有

  关章节为重点。

  (三)借实习用品,包括包、地质锤、罗盘等,绘图工具自备。

  六.室内工作

  (一

)资料整理

  整理原始记录、整饰图面、上墨、进行综合分析,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二)报告编写

  1.实习区位置、交通、地貌等概况

  2.实习区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3.收获和体会

  (三)报告附图、附件

  1.平面图

  2.剖面图

  3.附一个地层分界点描述

  4.附一个断层点的描述

  七·注意事项

  

(一)注意安全,实习区在公路上,来往车辆较多,容易发生

  事故。

  

(二)搞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此项教学任务。

  (三)遵守纪律。

  (四)爱护公物。

篇二: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基础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序言

  一、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

  本次实习地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

  29°50′-29°50′。

实习地区为天府镇及周边地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以下为天府镇的地图和卫星地图。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地图简介

  二、自然地理状况

  天府地区的地表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为400至750米左右,最高为后峰山,

  海拔773米,北高南低。

该地区山峰林立、沟谷交错,山和谷的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呈

  脉状分布,具"一山二岭两槽"的地貌特征。

一山多与背斜核部一致。

两槽为背斜两翼嘉陵江

  组的膏溶角砾岩溶蚀所形成,北西翼代家沟-后峰岩-水岚垭槽谷为前槽,南东翼张家湾-三官

  殿-大土槽谷为后槽。

二岭为抗侵蚀能力强的须家河组的砂岩构成。

区内基岩裸露,产状较

  陡,泥薄水浅,森林稀疏。

人口密集,梯田密布,清泉暗流。

两侧的上三叠统砂、泥页岩地

  区,峰峦叠嶂、青松翠柏、苍翠欲滴,组成一条迷人的画廊。

例如金剑山、北温泉、缙云山、

  金刀峡等旅游胜地。

  三、实习目的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加深和巩固基础地质各门课程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尤其是沉积岩石学和

  构造地质学,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规范,学会收集和整理地质资料,

  并编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增强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如褶皱、节理、断层,肉眼

  初步确定各类岩性并判断沉积环境。

也可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互帮互

  助的精神。

  四、实习的任务和要求

  1.了解实习区的人文、地理、交通、经济等情况,区域构造位置,地层系统及主要构造特征。

  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

  2.确定地质填图的基本地层单位。

对主要地层作剖面实测,绘制导线平面图、剖面图、柱状

  剖面图。

  3.通过对地层、断层、构造界限定点、连线,观察岩层产状等进行地质填图。

编绘地形地质

  图,构造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

  4.了解实习区的沉积发展史,对施家梁东岳庙,白庙子南岸,姚家沟瓦店子三条沉积相的观

  察描述,掌握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各类相标志特征,沉积相分析方法和岩相古地理环境恢复方

  法。

根据相标志确定沉积相类型编绘沉积相综合柱状剖面图和相序图。

  5.了解实习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发展史及主要矿产资源情况,含油气特征与断层、节理的研

  究方法。

  6.做到"六勤",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追踪、勤记录、勤整理。

  7.编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方式

  老师带队,确定住处,安排路线,野外踏勘,现场教学,着重观察,重点描述,逐步培养我

  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时间

  XX-4-6至XX-5-5

  第二部分地层及沉积、构造发展史

  一、地层

  实习区内褶皱强烈,最老地层为下三叠统茅口组地层,最新地层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

背斜轴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并向南西发生倾伏。

茅口组为背斜的核部,两翼的地层分别为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

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依次发生倾伏。

  

(一)、二叠系(P)

  1.茅口组(P1m)

  茅口组为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生物灰岩、砂屑灰岩、晶粒灰岩,具眼球状构造,在实习区主要沿断层零星分布,组成背斜的核部,连续沉积在栖霞组之上。

  2.龙潭组(P2l)

  龙潭组为黄褐色页岩,灰岩,硅化白云岩,夹有黄色中层状砂岩,植物化石碎片多,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产煤层,与下覆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

  3.长兴组(P2ch):

厚度约

  长兴组为灰色-中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生物灰岩,底中顶都含有燧石,中部最多,生物化石丰富,有蜓类、海百合、珊瑚等,含生物礁,裂缝有沥青质充填,缝孔发育,为川东地区重要的产气层,与飞仙关假整合接触。

  

(二)三叠系(T)

  1.飞仙关组(T1f)

  飞仙关组为暗紫色钙质泥岩、钙质页岩、泥灰岩,灰色薄-中层灰岩、鲕粒灰岩、泥灰岩,泥岩、页岩与灰岩互层,分为五段。

与长兴组整合接触。

  ①飞仙关组一段(T1f1)

  顶部和底部为暗紫色泥灰岩,中部为钙质泥岩,夹有页岩,灰岩透镜体,可见球状风化。

  ②飞仙关组二段(T1f2)

  灰色薄-中层状灰岩,含鲕粒、藻纹、生物碎屑、内碎屑,缝合线发育,中上部含波痕。

  ③飞仙关组三段(T1f3)

  紫红色钙质页岩,局部夹薄层状灰岩透镜体,生物化石丰富。

  ④飞仙关组四段(T1f4)

  灰色薄-中层状鲕粒灰岩、泥灰岩、介壳灰岩,中上部夹黄褐色页岩(碳酸盐的盖层,为标准层)。

内碎屑(以砂屑为主,也含砾屑)、泥质条带发育。

  ⑤飞仙关组五段(T1f5)

  紫红色页岩,中部夹黄褐色泥岩、泥灰岩。

  2.嘉陵江组(T1j)

  嘉陵江组为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豹皮灰岩和膏溶角砾岩,岩溶发育,常形成溶洞、槽谷。

可分为四段,整合于飞仙关组之上。

  ①嘉陵江组一段(T1j1)

  灰色薄-中层状灰岩和凝泥灰岩,夹有介壳灰岩,含有藻纹、泥纹、内碎屑、生物碎屑,裂缝发育,缝合线、节理发育,中下部可见黄铁矿,揉皱,局部有冲刷面和虫迹现象。

②嘉陵江组二段(T1j2)

  灰色中-厚层白云岩质灰岩、白云岩、膏溶角砾岩,灰岩为藻灰岩和豹皮灰岩,可见刀砍纹,在川东为气层。

  ③嘉陵江组三段(T1j3)

  薄-中层灰岩,颜色丰富,有灰色、暗红色、褐色、黄褐色,含有砾屑、砂屑、泥质条带、缝合线。

  ④嘉陵江组三段(T1j4)

  灰色膏溶角砾岩和泥晶白云岩为主,夹灰岩,刀砍纹发育。

  3.雷口坡组(T2j)

  灰色中层状灰岩夹白云岩、膏溶角砾岩,底为薄层绿豆岩(火山灰沉积形成,硅质颗粒,为标准层),与下三叠统平行不整合接触。

  4.须家河组(T3x)

  须家河组为长石石英砂岩和页岩,含煤层。

分为六段,一、三、五页岩为主夹砂岩、煤层,二、四、六厚层砂岩为主夹页岩,页岩一般出露在沟谷处,砂岩在凸出,与雷口坡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①须家河一段(T3x1)

  黄褐色页岩,底部砂岩与页岩互层,含有薄煤层,砂岩中可见白云母。

  ②须家河二段(T3x2)

  黄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颗粒均匀,发育斜层理。

  ③须家河三段(T3x3)

  黑灰色页岩,夹煤层。

  ④须家河四段(T3x4)

  浅黄色厚中-细粒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

  ⑤须家河五段(T3x5)

  灰黑色页岩夹长石砂岩。

  ⑥须家河六段(T3x6)

  浅灰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顶部褐黄色风化壳,与上覆地层假整合接触。

  (三)侏罗系(J)

  侏罗系为一大套红色粘土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为潜水湖泊相沉积,与下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分五段。

  1.上中统自流井组(J1-2zh)

  ①珍珠冲段(J1-2zh1)

  紫红色页岩为主夹砂岩、粉砂岩。

  ②东岳庙段(J1-2zh2)

  黄褐色页岩、粉砂岩,灰色中层状生物介壳灰岩。

  ③马鞍山段(J1-2zh3)

  紫红色泥岩夹粉砂岩、砂岩。

  ④大安寨段(J1-2zh4)

  灰色介壳灰岩与钙质泥页岩不等厚互层,粒序层理和斜层理发育。

  ⑤凉高山段(J1-2zh5)

  灰黄色泥岩、粉砂岩、砂岩。

  2.中统沙溪庙组(J2s)

  ①下沙溪庙组(J2s1)

  紫红色泥岩夹砂岩。

  ②上沙溪庙组(J2s2)

  紫色泥岩类杂色砂岩,分布于向斜轴部一带。

  二、沉积发展史

  川东地区因褶皱强烈,基本上都为三叠系以上的地层。

  1.寒武纪:

  川东地区为海洋环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层具明显两分性:

下统为泥沙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一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稀少。

  早寒武世川东地区为向东倾斜的混积型缓坡,为潮下低能碳酸盐沉积。

  中寒武世以后,扬子区古陆不断扩大,早期的斜坡发展成镶边型碳酸盐台地。

由于康滇古陆的东南部水下隆起形成半封闭海盆,气候炎热干旱,海水盐度增高,主体发育了一套化石稀少的白云岩沉积。

因陆源碎屑减少,物区为康滇古陆,地壳沉积缓慢而持续。

  2.奥陶纪:

  早奥陶世海侵开始,海水不断向西超覆,使川东地区为浅水海洋环境,海水较寒武纪深,为碳酸盐为主夹砂泥质的开阔台地相带。

海水中生物发育,水质较浑浊,只有红花园组和宝塔组为清水环境沉积。

奥陶纪期间,陆源物质供应总体欠充足,沉积缓慢。

奥陶纪末,海平面下降,康滇古陆与滇黔桂古陆相连,形成五峰期的滞留海盆,沉积典型的笔石页岩相。

  3.志留纪:

  志留纪初,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川东地区地壳抬升为陆,此后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水体深,陆源物质充足,生物大量繁殖。

晚志留世,再次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抬升为陆,长期遭受剥蚀而缺少上志留统、泥盆系、下石炭统的地层。

  4.石炭纪:

  中石炭世,川东地区为海陆过渡环境,古陆因长期遭受剥蚀而缺乏陆源物质,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形成了一层白云岩。

此后海水退出本区而缺失上石炭统地层,直到二叠纪才被海水淹没接受沉积。

  5.二叠纪:

  早二叠世初的梁山期,本区为海陆交互环境,气候温暖,植物繁茂,沉积了夹煤线的泥页岩和钙质泥岩。

栖霞中期起,因全球气候转暖导致冈瓦纳大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本区又一次成为浅海环境,各种生物大量生长,有孔虫、蜓类广泛分布,三叶虫、笔石绝灭,陆源物质缺乏,沉积了栖霞组和茅口组的碳酸盐岩。

早二叠末晚二叠世初,发生"东吴运动",炽热基性岩浆从四川西部断裂带益处,冷却后形成暗绿色的玄武岩。

火山喷发之后,海水再次侵入,形成海陆交互环境,气候温暖,植物繁盛,形成龙潭组煤系地层。

此后海水加深扩大,康滇古陆缩小,变为温暖清澈的浅海,底栖生物发育,发育小型生物礁,沉积含燧石结核灰岩。

  晚二叠世末期,碳酸盐快速沉积,地壳轻微抬升露出地表。

  6.三叠纪:

  早、中三叠世本区一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晚三叠世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占优势。

早三叠世本区为浅水海洋,陆源物充足,沉积飞仙关相区的紫红色钙质泥岩、泥灰岩、灰岩。

早三叠世后期及中三叠世早期,西部古陆抬升,大巴山古陆出现,使川东地区成为半封闭状态而出现潮上蒸发环境,白云岩广布,还有盐类沉积

  中三叠世末,受早期"印支运动",四川的构造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大规模海退(即拉丁期大海退),本区上升为陆地。

其中发生了一次火山喷发,形成须家河底部的"绿豆岩"。

晚三叠世海侵开始,来自西边的特提斯洋,使四川成为一个巨大湖泊,气候温暖,植物繁茂,河流、沼泽发育。

植物堆积埋藏后形成煤层。

晚三叠世末期,地壳有过短暂的抬升。

  7.侏罗纪

  侏罗纪初期,气候温暖潮湿,沉积环境与晚三叠世基本一样,湖泊沉积,植物大量繁殖,水生生物也大量发育。

中侏罗纪起,气候变暖,湖泊面积减小,地壳断断续续缓慢沉降,至晚

  侏罗世为红色泥岩及砂岩夹石膏沉积,显示干燥气候特征。

  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川东地区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形成北东-南西向的隔挡式构造。

  三、构造发展史

  川东高褶的前地质背景,是在浅变质岩系的基底上,经晋宁运动以后,开始盖层沉积,古生代为斜坡,中生代为印支古隆起(实习区位泸州古隆起最北低端),经喜山运动改造完成。

主要动力来自南东和北西方向的对持强大挤压力,由于该区东为七跃山,西为华蓥山大断裂的制约及基底、古隆起的影响,形成北东向线状梳妆褶皱,背斜紧闭、向斜宽阔平缓的隔挡式构造。

  观音峡背斜天府段的构造,是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而形成的。

该区受南东-北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力学性质,不同方向的构造。

背斜垂直主应力方向,走向逆断层是在剖面剪节理基础上形成的,平移断层是早期平面剪节理发育而成的,正断层是由于地层发生倾伏,重力差异所形成。

它们均具统一力场的规律。

  第三部分矿产

  四川盆地为多层系的含油气盆地,主要的油气层有:

P1m、P2ch、T1f、T1j、T3x。

黄铁矿位于上二叠统底部的玄武质粘土岩中,规模不大。

高岭土位于上三叠统长石砂岩,价值不大。

建筑石材(实习区)多为飞仙关组第四段的灰岩,作为水泥原料。

  第四部分沉积相分析(三条单剖面)

  一、观音峡南岸(白庙子)飞仙关组下部剖面

  1.前言

  白庙子飞仙关组下段剖面位于观音峡嘉陵江边,剖面完整,各种相标志明显。

由于江水的原因,底部未出露,被淹没。

  2.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

  沉积特征:

  ①T1f1(未见底)

  16-22层:

暗紫色薄-中层钙质泥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下部层理发育,可见波痕,上部有低角度纹层,含少量交错层理,具生物碎屑、砾屑,韵律明显。

  23-26层:

暗紫色中-厚层钙质泥岩,中部夹微细纹层灰色灰岩并含砂屑,上部夹薄层砂屑灰岩并呈透镜体分布。

  27-29层:

暗紫色泥灰岩。

下部中-厚层,夹透镜状砂屑灰岩,水平纹理明显,具斜层理,局部含生物碎屑。

上部为薄层状夹钙质泥岩,含透镜状条带灰岩,顶部纹层发育。

  30-33层:

暗紫色薄-中层钙质泥岩夹薄层灰岩透镜体,底部含藻纹,顶部含页岩,可见藻纹。

34层:

紫灰色厚层藻纹砾屑灰岩,从底至顶层理变薄,砾屑先变大再变细,排列混乱无规律,风暴沉积形成。

  35-38层:

下部为暗紫色页岩;中部为暗紫色薄-中层泥灰岩夹灰岩透镜体;上部薄层状砂屑灰岩与页岩互层,其顶部页岩为黄褐色,斜层理和交错层理发育,具波痕。

  ②T1f2

  39-40层:

灰色薄-中层状砂屑灰岩,中下部斜层理、交错层理发育,局部可见丘状层理和羽状层理;顶部平行层理发育,色浅粒粗,可见生物碎屑。

  41-44层:

灰紫色薄-中层鲕粒灰岩,下部鲕粒往上逐渐变大,中部和下部波痕相当发育,波高与波长都很大,上部夹紫红色页岩。

  45-46层:

下部为紫红色页岩,含紫色藻纹层,水平层理发育:

上部为灰色中层藻纹灰岩夹灰岩和页岩。

篇三: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

(二)

  学号:

22XX5姓名:

杨庭跃

  实习时间:

XX年11月26日

  实习地点:

北碚观音峡嘉陵江沿岸区域

  实习小组成员:

杨庭跃、杨欢、徐先康、王惠、夏灵

  实习指导老师:

李俊云

  实习目的:

了解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方法;学习测量岩石产状;认识中生代地层;认识基

  本地质构造等

  一、实习准备

  温习基础地质学的相关知识,准备好罗盘、放大镜、地质锤、稀盐酸、地图等相关工具。

  二、实习内容

  ?

实习路线

  ?

主要实习经过

  1.朝阳桥—观音峡上段

  走过朝阳桥,便能看见连绵的山崖峭壁。

一开始的峭壁是属须家河组的

  地质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峭壁上岩石的节理多而大,说明这里地质构造活

  跃。

  继续走至天府隧道附近,我们发现岩石种类由砂岩变为了灰色的石灰岩集标本滴加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峭壁中岩层的褶皱状况,褶皱合部岩层破裂情况更为严重。

这是因为在褶皱中,合部收到挤压外,还受到来自两侧的力,岩层更易变形、破裂。

在白庙子附近我们还发现了平卧褶皱,平卧褶皱是褶皱两边受力不平衡出现的状况,它的出现也间接地反应出观音峡地区地质活动情况复杂。

在这里小组测量了一组岩层的产状:

走向SW185度,倾向WN273度,倾角70度。

  断裂明显的岩层老师在讲解平卧褶皱

  之后,我们到达了观音峡背斜的一处小断层。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的最重要构造之一。

什么力量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呢?

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

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

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

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

观音峡的断层中主要含的岩石是棕红色的泥灰岩,比起石灰岩,泥灰岩硬度更小,更易风化。

该断层上盘抬升,下盘沉降,是逆断层结构。

  2.观音峡中段(嘉陵江岸边)

  断层类型泥灰岩/观音峡的逆断层

  到嘉陵江岸边后,我们发现了一种很独特的岩石—燧石结核灰岩。

它是以燧石为核心,被石灰岩包裹,表面石灰岩风化后露出燧石形成的。

其特点是内有丰富的生物化石。

  结核灰岩灰岩中的生物化石

  在观音峡中部,可见十分清楚的背斜构

  造,在背斜构造中,又能发现其中含有的小褶皱。

说明这里地质构造运动活跃且复杂。

  嘉陵江江两岸具有相同的地质构造清晰可见的褶皱带

  3.观音峡下段(嘉陵江边)到了下段,两岸的褶皱带依然连续,出现了一些波浪形的岩层。

这些波浪形岩层形成的原因是石灰岩岩层中夹有质软的泥灰岩岩层,当受挤压力时,泥灰岩岩层凸出,再经风化作用后,凸出的易风化的泥灰岩风化破碎,不易风化的石灰岩保存下来,就形成了石灰岩凸出,泥灰岩凹入的波浪形岩层。

  波浪形岩层,表面可见泥灰岩风化的碎片泥灰岩表面易受风化破碎

  继续走,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微观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观音峡下游的嘉陵江沿岸石灰岩广布,且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微观溶洞”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这里,我们小组测量了一处石灰岩岩层的产状:

走向WS228度,倾向ES137度,倾角44度。

到此,我们的第二次实习结束。

“微观溶洞”钙华

  三、实习总结

  地质实习不但考验体力和耐力,更考验你的观察力。

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走峭壁也不是问题;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便能找到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当然团队精神不可少,互帮互助,众志成城,再陡的坡也上得去!

  本小组成员正在穿越陡坡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