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844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docx

安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二讲光

第二讲 光

第一节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1.如图所示的是2018年1月31日发生的月食情景。

此次月食的全食阶段时间长达1小时16分钟,这时我们能观赏到著名的“红月亮”,月食是由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第1题图

2.如图所示的是小孔成像示意图。

右侧是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

由小孔成像规律可知,蜡烛像的性质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第2题图

 光的反射

3.如意湖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

站在湖边的游客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时,游客还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行的趣景,他们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以白云为参照物,鱼是________的。

4.(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________反射;镜子比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________反射。

第5题图

 

 平面镜成像

6.(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7.(2018·安徽一模)如图所示,A和B两面镜子面对面平行放置,它们之间的距离为4m,两面镜子之间有一物体S,则该物体在A、B两面镜子中所成的像S1、S2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当S向平面镜A靠近的过程中,S在平面镜A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7题图

 

8.(2018·达州)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9.(2017·镇江)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棋子A和B完全相同。

第9题图

(1)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茶色玻璃板,并将其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为确定棋子A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方移动棋子B,直到它与棋子A的像____________;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进行实验,可得到像与物关于________对称的实验结论;

(4)某次实验后,将光屏竖直放置在棋子B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

 光的折射

10.(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B.错位的“铅笔”)

C.反光镜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

11.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2.(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第12题图

A.光线aB.光线bC.光线cD.光线d

13.(2018·芜湖县期末)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其中竖直放置的光屏EF可绕其上ON所在直线前后折转。

第13题图

 

(1)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该小组同学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当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该小组测量记录如表所示。

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折射角β

11.3°

22.1°

35.4°

40.9°

(3)该小组同学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折射定律与全反射

14.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作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当入射角为60°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____。

15.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叫作临界角。

现有下列问题,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AB面和CD面平行,它们分别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设为界面Ⅰ和界面Ⅱ,光线从界面Ⅰ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Ⅱ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Ⅰ时的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Ⅰ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Ⅱ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Ⅱ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如图所示的是某小组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第16题图

 

入射角i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折射

角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值并结合光路图,以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的情况为例,对光从其他透明介质进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将下列结论补充完整:

①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时,有一部分光反射到玻璃砖内,请你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经过玻璃面反射后的光路图;

(3)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

该组同学在进行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的实验时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他们继续进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实验,当入射角增大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全反射现象。

 光路图

17.(2018·安徽·2分)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

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第17题图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18.(2017·安徽·8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第18题图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____________(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______;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__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__光线。

19.(2015·安徽·6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第19题图

(1)请在图中分别标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例1题图

(1)∠FON是_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反射角

30°

30°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设问】

(4)在实验中使用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例2题图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

(5)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拓展设问】

(6)此实验应在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进行;

(7)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中,艾英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艾英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5.0

6.0

7.0

8.0

像距v(厘米)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她的测量方法中的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如图所示的是周志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例3题图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SymbolgA@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①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设问】

(3)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现象;

(4)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的变化越来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5)周志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规律,请你对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答:

_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3.(2018·哈尔滨)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第3题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4.(2018·郎溪县模拟)如图所示的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

第4题图

5.(2017·广州)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6题图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眼睛和眼镜

7.(2018·攀枝花)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

8.(2017·江西)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

如图所示的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第8题图

9.(2017·烟台)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第9题图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光路图

10.(2018·安徽·3分)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A.放大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

 

11.(2015·安徽·2分)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

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第11题图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2.(2016·安徽·6分)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________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第12题图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

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推导

13.(2014·安徽·7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

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

第13题图

(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

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016·滨州)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1题图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________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

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方法指导】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同时涉及了近视眼的矫正。

【拓展设问】

(4)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缩小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__________。

 (2017·绥化)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2题图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___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

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蜡烛。

【拓展设问】

(4)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在实验中如果一个同学将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6)实验时,同学按要求调整好了实验装置,可是无论如何移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强化集训2 透镜成像规律

1.(2018·玉林)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第1题图

2.(2017·襄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__之间。

第2题图

3.(2017·泰州)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4.(2018·安徽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将蜡烛移动到25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