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719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公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公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公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公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公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公园.docx

《人民公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公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公园.docx

人民公园

第一章:

设计背景

第一节:

战略背景:

《七台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把七台河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适合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突出特色主题开发,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品位,向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迈进”。

与此同时,为了大力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七台河市参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坚持规划先行,请全国一流的单位进行设计,使每一个园林都有独到特色,每一条街路都成为一道景观,每一个结点都独具匠心。

把园林规划统一在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坚持与道路、建筑物、企业等统筹协调考虑。

不容忽视的是,城市绿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升指标、也不仅仅在于美化景观,而是可以更深远的影响着市民的活动与精神、乃至城市的活力与文化。

所以,在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绿地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好的使绿地服务于市民和城市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一个服务于市民的人民公园或是休闲广场是优化环境、打造活力、传承文化的有效刺激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七台河城市依山傍水、环境生态优美,但是可以提供给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户外场所设施相对匮乏。

尽管目前桃山区的市民休闲广场有桃山广场、仙洞山广场和新建的湖滨广场,然而多以大面积硬质广场为主,绿化覆盖率低、环境品质较差、活动场所单一,城市户外休闲娱乐环境的品质亟待得到提升。

建设一个绿化茂密、活动丰富、环境优美的服务于市民的人民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广阔的休闲、娱乐、锻炼、交往平台,为城市创造一个展示文化与活力的窗口。

是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化剂。

 

第二节:

区位背景:

桃山区现状绿地系统的重要节点主要分布在中心区外围,中心区内部绿地系统薄弱,人民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强化中心区及其外围的绿地系统结构,形成稳固的、网络化的“晶:

状结构”。

人民公园位于七台河中心区,在桃山区中心位置,周围与城市各主要功能区块相连,亦是桃山区居住片区的中心节点。

人民公园服务人群广泛,既是市民休闲、娱乐、锻炼、交往的好场所,又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文化的传承平台和活力的输出门户。

第三节:

文化背景

(1)、煤炭文化背景:

七台河市物产丰富。

现己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3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三大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52.6亿吨,保有储量17亿吨,并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

目前,七台河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2)、英雄文化背景:

冬奥会冠军大杨扬,作为中国人民的体育英雄,以及王濛,李厚亮,关群海等人,代表了七台河人民勇于拼搏奋斗的英雄精神。

(3)、市井文化背景:

历史悠久的七台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丰富的社会市民活动,包括饮茶,棋牌,运动,休闲等,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市井生活被赋予更多内容,极大活跃了市民生活,使轻松、热闹、休闲且极富乡土气息的城市特色市井文化。

(4)、冰雪文化背景:

七台河位处高纬度的黑龙江地区,冬季与冰冻时间长,因而促成了城市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包括冰雕、雪雕、滑雪、滑冰等多姿多样的活动与纪念物。

而这些成为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设计条件

第一节:

基地概况

人民公园基地位于七台河市桃山区中心地区,东临同仁路,西临新建住宅区和广益购物广场,北临老住宅区和体育馆,南临市地方税务局和七台河警官医院,基地面积90253平方米。

基地内部东侧为老体育场,体育场东侧为看台,西侧器材健身场地;基地西侧为大片弃置地,其中有一处冰场、大棚区和水泡。

第二节:

地形分析

基地地势由东至西逐次降低,东西最大高差为13米。

从高程分析来看场地由东至西呈现三处重要的落差断面,落差在2—4米。

为了减少土方工程量,方案设计中,尽量利用这三处落差断面形成设计地形的主要起伏面。

第三节:

界面分析

(1)、东立面:

东立面为体育场看台;在改造工程中拆除;是基地四个界面中唯一开敞的界面,设计中定位主要的公园入口,面向城市开放,重点塑造开敞式的入口广场。

(2)、西立面:

西立面为新建多层住宅区;建筑立面崭新、红色面砖、景观较好;设计中重点考虑公园景观对住宅区的渗透。

(3)、南立面:

南立面为办公和老住宅建筑;建筑立面残破、色彩暗淡、景观较差;设计中重点考虑立体化的绿化配置对建筑界面施以遮挡,并且住宅建筑可以通过粉刷立面以优化界面景观。

(4)、北立面:

北立面为老住宅建筑;建筑立面残破、色彩暗淡、景观极差;设计中重点考虑立体化的绿化配置对建筑界面施以遮挡,并且住宅建筑可以通过粉刷立面以优化界面景观。

第四节:

日照分析

人民公园基于场地地形和周边建筑高度,对基地内部四季的日照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时段为每日9:

00am至3:

00pm,共计6小时。

根据四个季节的日照分析情况来看,春秋夏三个季节基地外围建筑对场地日照影响甚小,可以不予考虑;方案设计中着重考虑冬季的日照影响,合理组织场地内部活动分布。

日照条件最好的区域集中安排中心广场、大中型活动广场、老年儿童活动场地以及器材健身场地。

第五节:

综合条件评定

结合对场地地形、日照、界面的分析,对基地设计条件进行综合评定,理性确定场地功能布局以及重要的地形要素;公园的中心广场、老年儿童活动场地和器材健身场地安排在冬季日照条件最好的区域;东侧开敞界面安排大面积入口广场,有利于人流、视线、景观的有效引导和渗透;考虑到场地周围建筑界面景观较差,场地周边配置立体化绿化以消弱建筑景观对公园的影响。

第三章:

设计定位

第一节:

设计定位

根据上层次的规划要求与地方实际需求,该项目定位为:

彰显煤城市民文化与活力,承载煤城市民文娱休闲活动的文化窗口,休闲广场,和游憩公园。

第二节:

设计目标

我们将通过这个中心公园的设计,打造一个:

可供市民参与到积极,热情,朝气蓬勃的社会生活的场所,需要包含组织各种竞争性活动的物质基础设施,以此为城市活力发散的起点,将这种热情漫延到整个城市当中去。

可供市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不仅包括对文化产品的欣赏与消费还包括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弘扬,以及珍贵精神的保存,和市民主动参与到文化生活当中的过程。

可供市民休闲、活动、集会、欢庆的起居性场所,将城市生活纳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第三节:

文化演绎

一、市民文化中“醉”的特质,表现一种市井文化。

“市井文化”:

以娱乐为中心的市民文化,是一种追求欢,悦,喜庆,祥和,安逸的文化倾向。

二、市民文化中“醒”的特质,表现一种英雄文化。

“英雄文化”:

以拼搏为中心的市民文化,是一种追求竞争,自我提升,自我突破的文化倾向;“煤城文化”:

以火为主题的文化,是一种追求激情释放,自我牺牲,激烈奋斗的文化;“冰城文化”:

以冰为主题的文化,是一种追求纯净,平和,安详的文化。

第四节:

活动策划

活动产生于市民与城市互动的过程中,其中,文化提供了活动所发生的土壤。

因此,在市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融中:

1)市民文化产生了“市井文化”与“英雄文化”主题活动。

2)城市文化产生了“火—主体验”场所与“冰—主体验”场所,为两种主题性活动发生提供物质空间。

第五节:

活力打造

以上两种主题活动与两类主题场所互动激发出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活,包括燃烧、释放、激情的城市生活与凝练、祥和、纯净的城市生活。

两种城市生活在此相互融合,相互弥补,相互作用,打造出极具活力的丰富的城市生活!

第四章:

设计借鉴

第一节:

案例一——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ParK)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空间,更是全球人民所喜爱的旅游胜地。

1850年新闻记者威廉·布莱恩特在《纽约邮报》上进行公园建设运动之后,1856年FrederickLawOlmsted和CalbertVaux两位庭院设计师建成了此公园。

中央公园坐落在摩天大楼送礼的曼哈顿正中,占地843英亩,是个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也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学为设计准则建立的公园。

中央公园以第59大街(59thSt.)、第110大街(110thS他)、5路(5thAve.)、中央公园西部路(CentralParkWeST)围绕着,里面设施浅绿色亩草地、树木郁郁的小森林、庭院、溜冰场、回转木马、露天剧场、两座小动物园,可以泛舟水面的湖、网球场、运动场、美术馆等等。

公园里有一座称为草莓园的(StrawberryFields)公园是纪念约翰·列南的和平公园,由此可见从世界各地来的各种花卉。

中央公园经常可以在电影以及电视剧看见,如电影《爱情故事(LoveStory)》等。

号称纽约“后花园”的中央公园,面积广达843英亩,是一块完全人造的自然景观,每天有数以千计的市民与游客在此从事各项活动,1857年纽约市的决策者即将这座城市预留了公众使用的绿地,为忙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一个悠闲的场所,公园四季皆美,春天嫣红嫩绿、夏天阳光璀璨、秋天枫红似火、冬天银白萧索。

中央公园的设计有以下两个要点:

文化性:

代表了纽约曼哈顿的文化特色,并作为曼哈顿的文化地标发挥巨大的文化吸引力和传播力。

是纽约市民广泛活动的场所,是市民活动和文化产生的场所,是城市活力的激发点。

第二节:

案例二——伦敦海德公园

海德公园(HydePark)位于英国伦敦中心的西敏寺地区,伦敦最大的皇家公园。

该公园被九曲湖(SerpentineLake)分为两部分。

该公园的紧邻肯辛顿花园,许多人认为它也是海德公园的一部分,其实严格来说是两个公园。

海德公园面积为1.4km2,肯辛顿公园为1.1km2,总计2.5km2。

海德公园最古老的部分一度属于Ebury的领地。

这块土地的面积为1个海德(合0.24到0.49km2),该公园因此得名。

1536年,亨利八世解散西敏寺,得到这块土地。

肯辛顿公园是一大片平地,而海德公园却高低不平。

许多设计还是1820年代建筑师DecimusBurton的作品。

该公园是1851年世界博览会遗址,为此由JosephPaxton设计了水晶宫。

公园内的名胜包括演说者之角(Speakers,Corner,位于东北角靠近大理石拱门)和骑马道(RottenRow)一一水晶宫遗址的北部边界。

东南是海德公园角。

九曲湖以南是戴安娜王妃喷泉,一个椭圆形石头环形喷泉,开放于2004年7月6日。

海德公园在本次项目设计中有以下值得借鉴的要点:

在区位方面:

海德公园位于伦敦城市中心,北邻商业区,和周围市民活动的密集性有很好的交融,使得市民活动和城市生活在此得到了纵深的延伸。

在文化方面:

海德公园不仅因其英国皇家园林的身份而著名,更因为其自由的政治气氛,形成独特的公园文化,而这种公园文化不仅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使该地区的文化特征更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推动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

海德公园作为城市最大的公园,组织的活动极具多样性,不仅包括日常的休憩、娱乐以及体育运动,更提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瞻仰的场所,使得思想层面上的交流活动也能在开发性、公众性的场合广泛地展开,深化了整个城市和市民的内涵。

第五章:

公园规划设计

第一节:

功能结构分析

一、公园分三大功能区:

(1)、主入口区——衔接城市开敞界面,将视线与人流引导至公园内部。

(2)、中心广场区——日光及景观最佳区域,位于公园中心位置,被外围主题绿化带环绕,组织各类休闲、娱乐、交流的活动场所。

(3)、主题绿化带——公园外围绿带,其内部串联各种与体育主题相关联的活动和文化展示。

一方面绿带衔接了公园外围的地形落差,使内部的中心广场可以自由组织垂直空间;另一方面绿带通过乔灌种植搭配对公园外围建筑立面进行适当遮挡,形成中心广场三面环绕的景观背景。

二、公园的四类功能轴线:

(1)、入口功能主轴:

将视线与人流从公园主入口面引导至公园内部。

(2)、入口功能次轴:

将视线与人流从公园次入口处引导至公园内部。

(3)、公园结构环道:

分割功能片区的结构性环道,同时起到主要交通联系和锻炼跑道的双重作用。

(4)、体育主题环道:

镶嵌于外围主题绿带的功能性半环道,与公园结构环道相连,既起到平衡绿带交通骨架的作用,也起到串联主题活动和主题节点的作用。

第二节:

交通系统分析

一、车行交通:

车行交通都在公园外围解决,地块车行辅道路缘线沿公园周围建筑退界3m,路幅宽7m,路边设地面停车位,在主要的步行入口处设置自行车停放点,方便居民使用。

二、步行交通:

公园内部的步行交通呈现“环路——射线路——自由小径”的环状交叉网络结构,方便步行活动的内外联系,并且道路分级分工明确。

其中射线路为各步行入口与中心环路的联系通道,既是功能联系,亦是景观和视线联系。

第三节:

主题区域分布

公园内共分四大主题区:

第一主题区:

“冰火”印象区:

位于公园东侧主入口区的广场,通过南北两侧不同的铺装素材颜色、景墙壁画、主题雕塑渲染两种截然相反的印象,“冰”印象与“火”印象。

所谓冰道——火道就是通过两条进入公园的主题步道,静兰的冰道和火红的火道。

冰火池是入口的标志性旱喷广场,与冰火主题的浮雕“冰火台”共同形成广场的高潮点。

冰火道是冰道和火道向中心广场交汇的步道,两侧为冰火双主题的花卉台地。

冰堑——火虹是由兰色系和红色系的花卉构成的台地。

第二主题区:

“冰”体验区(静态活动区):

中心广场区,组织各类群体性活动。

练气场是中心广场核心区,可组织大型群体活动,比如太极拳;静默池是冰火道终点的平静尾声,让人们聆听水面的律动;冥思林内设置大量座椅的场地,草地与硬地交错,夏日为人们乘凉遮荫,冬日里让人们尽享阳光沐浴。

对弈亭作为下棋打牌的场所;回声谷为润喉吊音的场所;康体园是器材健身场地;绿浪坡是景观性绿化台地。

第三主题区:

“火”体验区(动态活动区):

主题绿化带的南北两端组团,布置各类球场、冰场和游乐园。

第四主题区:

“英雄林”:

主题绿化带的中间组团,由以速滑为主题的环道贯穿而过,速滑文化带两侧布置系列的速滑形体雕塑和休息的小场地。

其中:

主入口区中包括如下内容:

(1)、“冰火窗”构筑物

入口巨型主题构筑物序列。

分别反映了七台河城市变迁的历史与风貌,市民精神与文化的进步,是回顾过往的一扇窗,也是通往未来的一道门。

(2)、“冰晶”景石

门户主题雕塑之一。

为冰之精神雕塑作品,意征为冰雪凝固而成的菁华。

象征着冰雪洁净,坚强,纯粹和安详的隐逸精神。

代表一种内敛而自省的意境。

(3)、冰火台(主题浮雕)

入口巨型主题浮雕序列。

集中表现了市井文化、英雄文化、煤城文化、冰城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为冰火精神与七台河市民精神的系列演绎。

(4)、“冰堑”花卉台地

“冰之体验”主题花卉观赏区。

利用阶梯状花卉台地,和不同品种和色彩的花卉组合,营造出象征丰富且变化多端的极地地表特色的花卉观赏平台。

为市民提供视觉的享受和沉思的场所。

(5)、冰火道(中轴线)

入口主题性引导。

利用冰文化从蓝色至白色,煤文化从黑色至红色的不同的色彩意向序列,通过铺地和台阶的设置,将文化的主题在公园内引入高潮。

(6)、公园入口磐石

公园主题碑刻。

标示公园名称,参与人员,工程相关单位以及捐赠赞助机构。

记录公园建设大事和城市重大进步。

是七台河发展的一页石刻史书。

(7)、“炭晶”景石

门户主题雕塑之二。

为火之精神雕塑作品,象征着地火燃烧后涅槃的灰烬。

象征着火焰勇猛,刚烈,无畏和热烈的自我牺牲精神。

代表一种激进且豪放的意境。

(8)、冰火池(旱喷水瀑)

主题性景观群落组合。

包括旱喷水瀑,跌水阶岸等。

旱喷涌出水流,流过冰火台,再缓缓落入冰火池中。

冰火池岸设计为火焰特色,并利用灯光技术,形成水火交融的绚丽景观特色。

(9)、“火虹”花卉台地

“火之体验”主题花卉观赏区。

在阶梯状的平台上,采用色彩艳丽的花卉种类,创造出在燃烧中盛开的,多姿多彩的火山地表特色花卉景观,和冰堑台地花卉景观区交辉相映,形成独特的入口门户景观台地。

第四节:

主题小品分布

根据四个主题区的主题特色,在各个片区内布置独特的主题小品:

(1)、在“冰火”印象区也就是在入口广场南北两侧渲染两条风格迥异但又彼此呼应的主题步道。

冰道——铺装和景墙色彩呈现白色到兰色的凝练色系,同时伴有“冰晶”主题雕塑;

火道——铺装和景墙色彩呈现黄色到红色的燃烧色系。

同时伴有“炭晶”主题雕塑;

冰火台——冰道与火道交界处的高台,高台四面为浮雕,以冰火为主题。

冰火窗——冰火台上的主题构筑物,形成入口处的视线会聚点,引导至公园中心:

同时亦是公园内部的视线吸引点,高处的地标。

以窗格的形式隐喻公园的窗口作用,展示城市活力与文化的窗口。

(2)、“冰”体验区:

中心广场上设置欧式柱廊形成入口轴线的对景,并且作为广场中心的“英雄”主题雕塑的背景,烘托雕塑的意境。

(3)、“火”体验区:

以一道凸出地面的景墙“掠影墙”分割限定运动场地。

(4)、“英雄林”:

东西向的笔直坡道“英雄道”,以陡峭的坡度彰显英雄的勇气与雄浑:

速滑文化带上以速滑形体雕塑系列展示七台河的速滑文化和英雄文化。

第五节:

景观结构分析

公园的三个景观层次:

(1)、启承段:

东侧的硬质台地景观区,主入口广场区,多层次的硬质台地将城市景观过渡至公园景观。

(2)、高潮段:

中心广场区,由局部的硬质台地、平整的大面广场、波动的绿化台地和交错的草地浑然天成,是公园中让人最为兴奋的景观段。

(3)、悄然段:

外围的绿化缓坡景观区,丰富的绿化层次让公园中心的高潮景观悄然融入周围的宁静之际,似消逝、似流连、亦似新的序章、新的启承。

第六节:

场地高程分析

(1)、场地高程的处理手法:

公园的南北西三面临路以绿化缓坡衔接高程,东面以硬质台地过渡高程,中心广场自由高低起落,形成丰富的活动空间和视觉效果。

(2)、场地高程的设计原理:

尊重现状,顺应现状地形走势和落差关系,根据分析得到的三条主要落差断面来设计方案的地形关系,尽量达到土方平衡。

第七节:

绿化种植设计说明

(1)、绿化设计整体构思:

以大量的乡土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树搭配组合,以乔木+灌木+地被多层次的组合手法,以生态科学的配置方式,达到最具地方特色的景园效果,结合春、夏、秋、冬四季特点,满足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冬季观枝的视觉感受,营造一个集文化、休闲、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公园。

(2)、设计原则:

生态性: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其气候特点,冬季较长,以常绿树种为主,合理搭配落叶树种。

经济性:

尽量保留地块内原有乔木,并为其创造生长所需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以乡土树种为主,提高苗木成活率。

提高地被覆盖率,减少草坪面积,适合粗放管理,降低后期维护管理费用。

功能性:

植物造景符合绿地性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如公共休闲绿地以大乔木和小灌木为主,既围合空间又有通透性;儿童活动场地以色彩丰富的花灌木为主,营造欢快的氛围。

景观性:

选择不同高低,不同花色、叶色的树种组合,营造丰富的视觉空间:

选择大规格的树种,形成独景树,与周边空旷的阳光草坪结合,别具风情。

(3)、植物配置分析:

主入口:

采用规则式树阵和修剪整齐的绿篱,体现公园简洁、大气的风格,以黑皮油松和矮紫杉为主。

次入口:

选择树形开展的观花观叶树种,营造序列感,以糖槭树、白蜡为主。

中心广场:

选择高大落叶乔木,注重功能的同时,又要形成吸引眼球的休闲空间,以白桦为主。

阳光球场区:

以疏林+草坪的种植方式,形成开敞的活动场地,以元宝枫为主。

周边游憩绿地:

合理利用场地高低差,营造有韵律的起伏绿地,外围主要以常绿树种为主,形成闭合高较高的公园区域,同时局部营造阳光草坪,以樟子松、冷杉、云杉、柳树、金钱榆、元宝枫、山槐为主。

第七节:

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风格:

简约、大气,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铺装手法:

以流畅的线条和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相融合,运用不同色彩、不同的质感、不同肌理的材料合理组合,表达一种兼观赏性、趣味性、文化性、生态性为一体的设计理念。

铺装材质:

以环保的石材和砖材为主,辅以木材及其他特殊材料。

铺装色调:

以暖色系为主,如暖黄、暖灰.

第八节:

照明系统设计

一、亮化区域设计:

(1)、主入口区(重点亮化区域):

入口广场面积较大,在地面适当添置地坪灯以活跃广场夜间的活动氛围,并且有利于与道路照明相互呼应,形成点线跳动的韵律亮化面。

(2)、中心广场(重点亮化区域):

中心广场是夜间活动和视线的聚焦点,配合地坪灯、灯柱、射灯等多种照明方式使该区域成为夜间最为耀眼的活力点,灯具布置点结合广场的弧面、主题雕塑和柱廊的空间形态进行组织。

(3)、主题绿带设计:

外围主题绿带不是夜间的主要活动区,作为整个公园的环境背景在夜间灯火若隐若现,在主要的步行路和步行节点处配置草坪灯。

二、亮化轴线设计:

(1)、入口景观轴线:

入口通向中心广场的步道是连接两处重要亮化区的轴线,以行列的灯柱强化其引导性。

(2)、公园结构环路:

中心广场外围的步行环路依然是夜间联系各个出口和功能区的结构性步道,照明设计中考虑按照一定间距布置灯柱,不仅为活动的人们照亮,同时从周围的建筑向公园望去时该环路亦是公园的形态标志。

(3)、次入口景观轴线:

在主要的几个次入口通向环路的步道上间隔布置草坪灯体现步道两侧植被的轮廓。

三、水体亮化设计:

在主入口处的冰火池和中心广场区的静默池的水体中采用水中照明的方式,照明水中有限范围,同时对水体边的构筑物予以灯光交织,形成倒影,充分发挥水体的景观效果。

第九节:

小品布局规划

小品设计根据功能分以下七种,分别是:

(1)、景观墙——公园中设置多处景观墙,有入口步道的挡土墙和隔离墙,也有景观性的石墙(高度1.5—3.0m),不仅起到了空间限定和空间分割的作用,同时极具视觉景观效果。

(2)、矮墙——广场和高台地面凸起的矮墙(高0.5m以下),一方面丰富大面积广场的空间层次,另一方面可以代替座椅为人们提供休息的设施。

(3)、座椅——在广场上、绿地步道边、绿地休息亭中布置座椅。

(4)、景石——在入口广场上放置三组主题性景石,分别为入口磬石、“冰晶”石、“炭晶”石:

在公园内部绿浪坡步道左右及步道上自由布置大小不一的景石。

(5)、垃圾桶——一方面要按照各功能区来布置垃圾桶,满足各功能区的使用要求:

另一方面在道路上按照30—60m的间距来布置垃圾桶。

(6)、公园总览牌——显示公园总体布局和各个功能区位置的指示牌,在主入口广场和几个主要的次入口处设置。

(7)、导向牌——在道路转角处标示。

第十节:

各种景观设计意向

广场旱喷意向:

运用差异化的喷水造型,通过音乐、地面灯光照明的变化,融入象征意涵,体现七台河与时俱进的时尚气息。

广场绿化意向:

在广场绿化区域,营造高差较小的规则式起伏地形,种植色彩差异明显的地被植物,突出造型,局部点缀大型乔木,丰富景观层次,成为广场亮点。

广场台阶意向:

广场主要体现现代、简洁、大气的风格,铺装材料以自然面的石材为主,同时运用鲜明冷暖色调鲜明的分割材料,突出广场“冰火”主题。

花卉台地意向:

结合台地造型,根据季节变化,布置冷暖色系的时令花卉,尤其在节假日,布置不同主题的花色,烘托节日气氛。

吸引市民驻足停留。

绿浪坡绿化意向:

依据地形竖向变化,营造动感造型的起伏绿地,以绿坡为依托,布置大小不一的造型石块,兼具趣味性、观赏性,为游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

中心广场铺装意向:

中心广场作为公园的主要人流集散地,根据当地的人居习惯和气候,充足的采光尤为重要,主要以大面积的铺装为主,为市民和游人提供一处可活动、可休息、可观赏的多功能休闲空间。

对弈所场地与绿化意向:

规则式的场地造型,通过蜿蜒延伸的小径,掩映在绿荫丛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进深感,形成一块相对幽静的区域。

回声谷场地组织意向:

场地为人工草坪,人们可踩踏于其中,并通过微高差塑造空间和视觉层次,开阔的场地和外围的绿化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润喉吊音场所。

乔灌草立体绿化配置意向:

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并注意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结合地势、开放有序,营造多层次、多种类、色彩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