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634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docx

钟秀校区医务室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医务室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二O一O年四月二十六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医务室

建设单位

南通大学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南通市外环东路999号

联系电话

****

传真

邮政编码

226000

建设地点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

立项审批部门

南通市环保局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V161_社区医疗、卫生所等卫生机构

占地面积

130

绿地率

5%

总投资(万元)

4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2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5%

评价经费

(万元)

0.5

预期投产日期

2015年9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医务室位于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八角楼(项目中心卫星坐标为:

项目于2015年9月取得南通市环保局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项目诊疗项目:

内科、外科。

项目总投资:

400万元,环保投资:

2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5%,占地130平方米,绿地率5%,项目共有医生5人,每日最大诊疗人数约5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受建设方委托,南通大学自然地理环境131承担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勘查、资料分析和环境监测的基础上,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盘控制的原则,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需求,编制完成了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医务室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

2.建设项目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建设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三、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南通大学钟秀校区

2.建设内容及规模

占地130平方米,绿地率5%,建设面积130平方米

3.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400万元,环保投资:

2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5%。

4.主要原辅材料

输液管5500条/年、医用酒精0.5吨/年、一次性注射器一批/年、纱布一批/年、医用棉签200包/年、手套50箱/年和药品一批/年。

表1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台式血压计

2个

/

2

听诊器

2个

/

3

诊床

1张

/

4

体温计

10支

/

5

出诊箱

2个

/

6

凳子

8张

/

7

办公室

2张

/

8

压舌板

10块

/

9

药柜

3个

/

10

污物桶

1个

暂存医疗废物

说明:

1.项目不设X光机、备用发电机,不设锅炉;

2.项目不设医疗废物焚化炉,项目医疗废物交南通市医疗废物环保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3.项目使用的医疗设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的限制或禁止类别,符合有关要求;

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全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每班10小时。

医生共5人,均不在项目内食宿。

6.公用工程

本项目用水量35.25吨/年,市政供水;本项目用电量1万度/年;项目设备不用发电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西接泰州市,北连盐城市,南与苏州市、上海市隔长江分界,地跨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依托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最早列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的美誉。

2.地质、地形、地貌

境内除狼山基岩低山残丘区外,大部分属长江三角洲平原,西北部属江淮平原。

狼山基岩残丘区主要由军山(108.5m)、剑山(80.5m)、狼山(104.8m)、马鞍山(49.4m)、黄泥山(29.3m)“五山”构成,山体面积约0.7平方公里,为断裂构造作用形成的断块山,山上部分地段有更新世下蜀黄土堆积,山体周围地势低平,地面高程2.7m左右(黄海高程,下同),“五山”地区已建成“A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海安里下河泻湖沉积平原区高程1.5~5.0m,由东南向西北微倾,地势低洼;北岸古沙嘴区高程4~6m,主要高沙土分布,土质透水性强,其东部为古沙洲高坑平原,高程3.5~4.5m;古河汊平原区高程2.7~4.0m,有低洼湖荡存留,表层物质以亚粘土为主;三余海积平原区,一般高程3.0~3.5m左右;新三角洲平原和沙洲区高程一般1.5~3.0m,地势低平,常受洪水和高潮位的威胁。

南通市陆域地震频度低,强度弱,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有记载的有感地震烈度一般都在VI度以下,为浅源构造地震,震源深度多在10-20公里,基本发生在花岗岩质层中。

3.气候、气象特征

本区域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梅雨”,“台风”等地区性气候明显。

冬季盛行西北偏北(NNW)风和西北(NW)风,夏季以东南偏东(ESE)风和东南(SE)风为主,春季以东东南(EES)风为主,秋季以东北(NE)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次主导风向为东东南风;全年静风频率1.3%,以冬季静风频率(1.4%)为最高。

据南通气象台气象观测资料:

本区域年平均气温15.3℃,全年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天数220~230天,无霜期达到226天,年平均日照2100-2200小时,年降水量

1089.7mm,年蒸发量875mm,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50%,日最大降雨量287.1mm。

年平均风速3.0m/s,年最大风速26.3m/s(N)。

大气层稳定度以中性状态为主,D类稳定度出现频率约占46%。

4.水文

南通市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个流域,大致以老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为界,其北为淮河流域,约2400多平方公里,其余则为长江流域。

境内河网纵横交错,内河拥有一级河12条,长743公里;二级河105条,长1760公里;三级河1066条,长4934公里。

老岸田水系(通扬运河水系):

正常控制水位:

4.20m,最高水位:

5.203m(1974.8.22),最低水位:

2.193m(1960.8.12)。

中沙田水系:

正常水位3.6m,水位用涵闸控制,高于正常水位1.0m时,开闸排水,低于正常水位1.0m时,开闸引水。

圩塘田水系:

正常水位3.00m,水位用涵闸控制,高于正常水位0.8m时,开闸排水,低于正常水位1.0m时,开闸引水。

地下水分为三层。

浅层含水层埋深较浅,已与地表水联成一体;第一承压含水层埋深在100m左右,水质较差,水量也不够丰富;第二承压含水层埋深在220~250m,水质较好,水量丰富,是主要的开采层。

5.植被、生物多样性

南通地处我国北亚热带,根据气候区划,大致在通杨河-如泰运河以北为温和亚带,南为温暖亚带,亚热带植被的过渡性表现明显,植被组成中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也有不少南方种类的常绿树种,地带性植被属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

此外,自然植被中还有非地带性的湿生、水生植被和滨海盐生植被等类型。

平原地区开发利用程度高,自然植被保存不多,人工植被比例很大,主要是薪材植被、风景园林植被和广阔的农田植被。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环境概况

1、概况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41'06''~32°42'44''、东经120°11'47''~121°54'33''之间。

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西靠泰州,北接盐城,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位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自然和区位条件较为优越。

南通市辖3个区(崇川、港闸、通州)、2个县(海安、如东)、2个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滨海园区)、1个功能区(苏通科技产业园),代管3个县级市(启东、如皋、海门)。

总人口786.27万人,地域面积8321km2。

2、交通

(1)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南通城区东北18公里的通州区兴东镇,占地面积1700多亩,于1992年底竣工,1993年投入使用。

(2)公路

高速公路主要有:

沈海高速公路(G15沿海高速)、G40沪陕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启扬高速(S28)、通锡高速(S19)、通洋高速,南通市区设有6个互通上下道口。

南通境内有2条国道:

204和328国道。

崇启大桥2011年12月24日建成通车;

苏通大桥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黄海大桥于2008年7月16日全线贯通,2008年底建成通车。

南通汽车客运东站于2014年1月8日投入运营。

形成以南通汽车客运东站、南通汽车站为始发站,狼山站、九圩港站为配载站的新布局。

(3)铁路

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客站有:

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

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海安县站为江苏省除徐州外的最大的二级编组站。

2014年3月1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进入实质化建设阶段。

(4)地铁

2014年8月,南通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成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37个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南通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4条市区线和4条市域线组成,线网总长约324km,其中市区线总长170.8km,市域线总长153.2km。

2014年8月,南通获批建设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共2条骨干线路,线路总长59.55公里,共设车站41座,总投资397.13亿元。

3、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南通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包含居住、工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绿地与广场等用地类型。

4、工业集中区规划及区域功能定位

(1)总体发展目标

“国际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创业城市”。

①国际港口城市:

发挥南通市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实现江海联动,提升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建设国际港口城市。

②区域经济中心:

发挥南通市在产业、交通区位、港口资源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南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在全国的区域地位,成为上海北翼的区域经济中心。

③历史文化名城:

继承和发展以南通市“中国近代第一城”为代表的地方文化遗产,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成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

④宜居创业城市:

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宜居创业城市。

(2)产业空间布局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工业加快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沿江沿海聚集、向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聚集、向特色工业集中区聚集,形成沿江、沿海两条基础产业带和多个特色产业园区的布局构架;现代服务业重点集中布局于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以及重点镇。

(3)沿江工业发展

南通沿江地区应着力培育船舶修造、电力、新能源、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港口集疏运、港口物流业、精细化工等核心产业和机电、仪器与船用材料等配套行业共同组成的港口产业群和沿江产业链,并带动机械、电子、轻工等相关行业的集聚发展。

(4)沿江岸线利用

南通市域长江岸线上起如皋市如靖界河口,下至启东咀,全长约166公里,其中长江干线段岸线长约81公里,海门港闸以下长江北支岸线长约85公里。

市域长江岸线中规划港口公共码头岸线37.1公里,工业仓储岸线46.9公里,过江通道岸线12公里,城市生活岸线3.2公里,生态保护岸线66.8公里。

(5)沿江港口布局

规划南通沿江港口布局由9个港区组成,其中南通港区、狼山港区、江海港区、通海港区主要为公共码头,如皋港区、天生港区、任港港区、富民港区、启海港区主要为临港工业码头。

5、环保基础设施规划及现状

(1)配套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情况

南通市内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有东港污水处理厂,市污水处理厂,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观音山污水处理厂、通州益民污水处理厂、大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等。

东港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

沿长江路、黄海路、大生路、外环北路、永兴大道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1400毫米。

市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

城东片沿外环环东路、青年路、工农路、洪江路等道路敷设;城中片沿濠西路、跃龙路、蒋家巷、濠东路、南大街、青年路等道路敷设;城西片沿孩儿巷北路、姚港路、外环西路、虹桥路、人民西路、长江路、洪江路等道路敷设;新城区片沿工农南路、洪江路、跃龙南路、紫琅路、园林路、世纪大道、曹公路等道路敷设;狼山风景名胜区片沿园林路、城山路、跃龙南路、疏港路、紫琅路、花园路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1600毫米。

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

沿通富路、中央路、振兴路、富民路、新开路、通盛大道、东方大道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1400毫米。

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

沿通盛南路、通旺路、通达路、东方大道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1400毫米。

观音山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

沿通富北路、人民东路、青年东路、通富路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1400毫米。

通州益民水处理有限公司管网:

沿大连路、青岛路、金通路、世纪大道、湘江路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1000毫米。

大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

沿南经一路西侧路、南经二路、世纪大道、通灵路、南经一路等道路敷设。

最大管径为dl000毫米。

(2)区域集中供热情况

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南通市中心城区保留1个,改造1个,扩建5个,新建1个热电厂。

保留南通天龙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港闸城区天生港,供热能力为400吨/时。

扩建南通新兴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港闸城区沿江路北侧,占地面积约10公顷。

供热能力为230吨/时。

改造南通美亚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城区中央路西侧,占地面积约8.42公顷,供热能力为660吨/时。

扩建南通观音山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崇川城区观音山片区,占地面积约10公顷,供热能力为360吨/时。

扩建江山农化热电二厂,位于开发区城区通盛大道西侧,占地面积约10公顷,供热能力为410吨/时。

扩建尼达威斯供热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城区营船港西侧,占地面积为2.34公顷,供热能力为130吨/时。

扩建通州美亚热电有限公司,位于通州城区银河路与竖石河交界处,占地面积为7.2公顷,供热能力为360吨/时。

新建泓北沙热电厂,位于通州滨江新区泓北沙,占地面积10公顷,供热能力为320吨/时。

(3)燃气工程规划

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南通市中心城区共设置7座高中压调压站,规划新建1座天然气储配站,储气量10万立方米。

天然气高压干管:

沿沈海高速公路、宁启高速公路和苏通大桥北接线敷设,接南通城区3个高中压调压站以及先锋镇高中压调压站;通州城区沿金西竖河向南接城区高中压调压站以及川姜镇高中压调压站。

天然气中压管:

港闸城区沿外环北路、城港路敷设;崇川城区沿沿江高等级公路、啬同路、通富路敷设:

开发区城区沿宏兴路、张江路敷设。

6、教育、文化

南通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在校学生8.6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在校学生7.2万人;普通高中53所,在校学生10万人;普通初中169所,在校学生16万人;小学321所,在校学生31.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0.1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388所,在园儿童15.0万人。

南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77家,科技孵化器61家,孵化面积272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22家;全年共有23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个、三等奖13个。

全年专利申请量4077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029件,专利授权量220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46件。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41件,同比增长141.9%。

7、文物保护

南通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南通博物苑、张謇墓、大生纱厂、南通天宁寺、水绘园、青墩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4处:

曹顶墓、太平兴国教寺大殿、南关帝庙巷明清住宅、丁古角明代住宅、南通狼山广教禅寺、集贤里民居、苏北抗大九分校、白蒲镇民居等等。

本项目300米范围内不涉及文物保护目标。

2.社会经济情况

据初步核算,2014年南通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5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367.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873.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411.8亿元,增长11.9%。

人均GDP达到77457元。

南通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38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民间投资2895.1亿元,增长20.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3%;工业投资2046.8亿元,增长10.3%,其中技改投资1220.8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9.6%。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2046.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1839.7亿元、增长27.6%。

全年基础设施投资622.8亿元,增长44.0%。

2015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614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9.6%。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54.9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977.5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816.0亿元,增长10.5%。

人均GDP达到84236元。

按2015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为13525美元,增长8.1%。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5.8:

48.4:

45.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南通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度),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中主要监测指标

监测结果见表。

1.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

mg/m3)

监测指标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PM10

日均值

0.028

0.036

0.108

标准值

0.15

0.08

0.15

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因子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法伦寺河,最终进入长江。

根据《南通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度),长江南通段水质较好,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南通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度),南通市的环境噪声见表。

1.表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dB(A))

监测区域

功能类别

监测结果

标准限值

昼间

夜间

1类区

1类

52.3

43.0

昼间≤55,夜间≤45

2类区

2类

55.1

44.7

昼间≤60,夜间≤50

3类区

3类

55.6

52.4

昼间≤65,夜间≤55

4类区

4a类

67.3

60.5

昼间≤70,夜间≤55

2.由表可知,南通市区1类功能区(居民、文教区)、2类功能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功能区(工业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4a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等区域)昼间等效声级值符合标准,夜间超过标准5.5分贝。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列表说明项目周围300m(或行业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集中居民区、生活区、学校、噪声保护目标。

表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南通大学钟秀

N

69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翠湖龙湾

W

290

南通大学钟秀八角

E

30

水环境

法伦寺河

S

20

GB3838-2002

Ⅳ类标准

声环境

南通大学钟秀

N

69

GB3096-2008

2类标准

翠湖龙湾

W

290

南通大学钟秀八角

E

30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河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标准。

2.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