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6447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docx

河北武邑中学学年高二文实验下学期同步训练之必修一专题二之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

1.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1840年12月,中英谈判在广州进行。

琦善照会:

烟土系中国查禁品,故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

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

不过,该银并非由中国皇帝“准给”。

只是由琦善“筹办”。

琦善此举目的在于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A.抵制英商的赔款勒索B.表明清朝软弱的立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C.维护满清王朝的体统D.尽快实现两国的通商

3.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

“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

”这反映出当时

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4.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

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5.下面是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内容对比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内容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1.基督教传教

只限于签约国国民

受清朝政府的保护

2.内地旅行权

限制在居留地内

全国各地

3.外国军队干涉内政

英国军舰可自由入港

4.外国人干预关税行政

外国人任总税务司职

5.支付赔款

有(在《北京条约》中已有规定)

6.割让领土

九龙(同上)

7.居住地区的外国人管理机构

事实上没有形成

租界工部局

8.鸦片条款

明确禁运

《南京条约》中无记载,《天津条约》的附则中明确表明其合法性

A.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B.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

C.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

6.根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

“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上述规定

A.使英国商品畅销于中国内地B.导致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反映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诉求

7.下图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表,

年代

“天朝”使用频率

“中国”使用频率

道光最初10年

50余次

不满10次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

6次

5次

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6次

14次

据此可知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8.在—次签约仪式上,英方谈判代表认为:

“条约所取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北京驻使,没有这一项,这个条约是一文不值的。

”而淸政府认为:

“准夷酋之伪钦差驻京,动受挟制”,此条“为患最剧,断难允行”。

这表明

A.中英两国进行了平等协商B.英国试图在外交上控制中国

C.中英分歧巨大,致签约流产D.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9.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

“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特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

10.10.《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D.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

11.1910年的上海法租界,法国人索姆委托经纪人李某从事黄金期货交易,结果导致索姆损失一万余两白银。

索姆起诉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法方陪审认为当事人之间合同没有规定交易时间、方式,被认定为黄金投机行为。

根据《法国民法典》,法院驳回原告请求。

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

A.法国陪审在租界内不敢偏袒法国人B.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出现投机活动

C.法院受《大清律》影响而维护中周人利益D.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1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

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B.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13.“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14.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

“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

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15.近代某电文写道:

“闻洋人在宁波并无租界,谓之洋人寄居之处,中国官出款为雇巡捕,弹压保护,办法较他口为妥……拟于苏、杭新开等处仿照办理。

”此电文最早应写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6.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

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

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下面是甲午战后中日两国报刊上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反映出

中国报刊上的图片:

《各国钦差会同李傅相议和图》,中坐长须长者为李鸿章。

日本报刊上的图片:

《清国媾和使来朝谈判之图》,穿西式礼服者为伊藤博文等。

A.大中华思想下的历史误区B.主观情感影响历史记录

C.主观想象不具备史料价值D.大众媒体刊载不足为据

18.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

《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1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28日)、《支那人归国》(29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日)。

这一系列报道

A.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B.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

C.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D.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

19.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近代史上,该国

A.率先打开了中国大门B.伙同英国火烧圆明园

C.侵占中国领土的最多D.强行割占了台湾地区

20.学者傅国涌认为,无论是革命派的孙中山、北洋派的袁世凯,还是立宪派的张謇、梁启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要改良、要改革。

该“起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21.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

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

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22.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

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

其目的是

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B.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

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D.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

23.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

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D.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24.如图为德文版《战争在中国1900-1901》中《被城门困住的中国龙》漫画。

该漫画主要揭示的主题是

A.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挨打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盲目自大D.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25.“自来图治之原,必以明目达聪为要。

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

频年所全力经营者,毁于一旦。

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

惩前毖后,能不寒心。

”以上文字出自一道上谕,这道上谕出现的背景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太平天国运动

26.“辽宁”号航空母舰试航成功,被视为“中国现代海军走向世界”的新开端。

回顾历史,甲午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标志是

A.淸政府启用了湖北新军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

C.北洋海军的出场与角逐D.清军接受维新思想启蒙

27.“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些现象集中出现的背景是

A.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B.台湾被日本强行占据

C.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资产阶级具备革命条件

28.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至清国面有今日之败者……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巨,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摆;文艺乃为繁荣之阶梯耳,岂是济夫实效?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制度改革的必要性B.需要引进自然科学

C.应积极向日本学习D.军官素质有待提高

29.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史料与史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30.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

“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

”据此,列强发动了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2.光绪二十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

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

A.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B.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33.戊戌变法是公元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是公元1900年,农历庚子年;依此类推,公元1899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

A.丙未年B.甲午年C.辛丑年D.己亥年

34.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

“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

”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门户开放,机会均等”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35.近代某条约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这一规定使得列强

①获得进出口货物税款的商定权②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

③疯狂向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④侵略中国进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民族认同内涵的演变

古代中国

“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夏变夷”成为华夏中心观的主要基调

1845年

姚莹撰写《康蝤纪行》,“翼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徐筹制夷之策”

1858年

《天津条约》規定,英法公使进驻北京,与政府交往用平等礼节,而清廷对此大为不满,战事再次爆发

1864年

王韬在《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称:

“和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19世纪末

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

“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20世纪初

时人称:

“危哉中国,各国竞争中心点也”,“建设本民族之国家,不可不排除妨害吾民族之魔力”,“欲思排外,则不得不先排满”

1919年前后

陈独秀指出:

““对外发展主义’,固然是中国人现在做不到的,而且我们也不赞成这一不合理的思想,但‘民族自决主义’,我们是绝对赞成的。

1924年

孙中山认为:

“对于国外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国际平等地位,实现国家独立。

1935年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据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要高于1848—1852年,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所以外国商品大量涌入,B正确;由图片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在1847年以后有所下降,A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排除C;材料没有中国产品输入英国的数据,无法体现贸易顺差,排除D。

2.C【解析】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琦善抵制英商的赔款勒索,故A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琦善在中英谈判中顾及天朝上国之尊严,BD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故B错误;材料“故而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

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可知,材料反映出琦善顾及天朝上国之尊严,故C正确;琦善是在中国皇帝授权的情况下处理英国问题,材料并不能反映出琦善越权处理两国外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故而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

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结合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天朝上国心态分析解答。

3.B【解析】材料认为“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显然没有看到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商品输出是不断增加的,排除AC,选B;材料的主旨不是揭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排除D。

4.A【解析】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每年从国外获得大量贸易利润。

英国当时防止货币外流,禁止本国银币出口流通,所以,中国赚取的外贸利润并非英镑,而是英国商人从世界贸易中获得的西班牙银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关键不在于“西班牙”身上;C选项错误,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D选项错误,当时清政府虽闭关自守,但依然有贸易往来。

点睛:

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开始铸造银币,它的币面花纹有西班牙国王肖像,因此,这种银元被称为西班牙银元。

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导致清政府外汇储备中存有大量西班牙银元,这使清政府支付巨额银元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5.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从《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可知,中日两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了中日两国市场,故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B项正确。

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起步于60年代,C项表述错误,排除。

材料信息无法推断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排除D。

6.D【解析】由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得知,英国是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D项符合题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并未完全打开中国市场,并未畅销于中国内地,A项排除;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表明,中国拥有制定关税的自主权,B项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有关司法主权的内容,C项排除。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影响的相关知识,根据“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并联系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思想解答本题即可。

7.D【解析】本题表格中突出的表现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自身认知观念的变化。

从最开始“天朝上国”自居的态度到后来渐趋平等的态度,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B选项错在洋务运动此时还没有开始;C选项与材料表现的含义相悖。

点睛:

本题是一道表格型的问题。

回答表格型的问题关键点有三处:

第一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于结合具体的知识点;第二要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第三对比的分析数字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

8.B【解析】“条约所取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北京驻使,没有这一项,这个条约是一文不值的”“准夷酋之伪钦差驻京,动受挟制”表明“北京驻使”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故B正确;中国是战败国,条约为不平等条约,A不符合近代中国外交史实;“北京驻使”是《天津条约》的条款,“致签约流产”不符合史实,排除C;清政府只是强力反对“北京驻使”,《天津条约》的诸多侵犯国家主权的条款均如数接收,故D表述不正确,排除D。

9.A【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性,是西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但是在客观上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法律观念和思想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A项。

领事裁判权是西方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符合中国需要,B项错误。

领事裁判权来源于不平等条约,中国与列强不可能对等,C项错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南京条约》签订。

10.C【解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就是打开中国的市场,故C正确;A项不是根本原因,是借口;B是直接原因;扭转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