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96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一、单元的知识结构

二、单元知识要点

1.知识点要求: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2.技能目标: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口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把被除数末尾的0去掉,再根据表内除法得出得数添上去掉的0。

如:

240÷3=,想:

因为24÷3=8,所以240÷3=80。

也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再利用表内除法口算,得出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如:

240里有(24)个十,(24)个十除以3等于(8)十,所以240÷3=80。

(口算除法并不难,被除数末尾0先不看,表内除法来计算,得数末尾再添0.)

例如:

200÷4=50 想:

20个十里面有几个4。

240÷3=80 方法一                方法二

想:

240是24个十,              想:

3×80=240

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          240÷3=80

240÷3=80

 

(2)会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例如:

123÷3≈40 

    120

方法:

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估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时,一般是根据表内口诀,把被除数看成接近它的(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除数一位的估算,根据除法想口诀,估成整十或整百,口算方法准能行。

(3)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会用乘法进行验算。

例如:

238÷6=    309÷3=910÷7=

笔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判断商的的数位的方法是:

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比较,如果最高位等于或大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一样;如果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列除法竖式的方法:

“一判二除三乘四减五落六查”。

如:

238÷6=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数?

②商:

用23除以6,等于3,3写在十位上。

③乘:

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除数6等于18个十,写在 23个十的下面。

④减:

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5写在十位上。

⑤落: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

⑥查:

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

除法的验算方法: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常用作计算被除数)

对于商中间有0与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容易出错,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估算,要求学生计算前,要先判断商是几位数或通过验算来进行检验。

 

 记住:

▲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解决问题:

应掌握简单的四种形式。

1、平均分

冬冬把300只草莓分装在10个盆子里,平均每盆装几个?

2、包含除(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冬冬把300只草莓分装在一些盆子里,每只盆装30个,需要几个盆?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桃子总共重8千克,苹果总共重568千克,——————————?

4、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

对学生可以说是乘法的“倍”反过来,并用()×5=60来说明求括号里的数,用除法计算。

教师可出一些比较题,让学生搞清关系。

苹果有568千克,是桃子的8倍,桃子有几千克?

苹果有568千克,桃子是苹果的8倍,桃子有几千克?

三、易混易淆知识点辨析:

(1)判断:

41÷4=9……5

分析与解:

错误。

在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而本题中余数5大于除数4,所以是错的。

(2)判断: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最多是三位数,最少是两位数。

分析与解:

正确。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首位,首位上的数大于除数,则商为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的首位小于除数,则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除以一位数一定够除,则商为两位数。

所以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最多是三位数,最少是两位数是对的。

四、综合训练:

一、填一填

1、400是8的(    )倍,是4的(    )倍。

2、572÷7商的最高位是(   )位,8120÷5商是(   )位数。

3、一个数除以6,商是32,余数最大是(    ),被除数最大是(    )。

4、要使□121÷3的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5、504除以5,商的末尾有(   )个0。

6、665÷7-(    )=70       (    )×6+35=545

7、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可以填(   )和(   )。

8、372÷□,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9、()÷()=25......7,被除数最小是();()÷8=15......(),被除数最大是()。

三、判断题

1、从49里连续减去7,减7次得0。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9,商一定是两位数。

…………………………………(  )

3、如果被除数中间有0,那么商中间一定有0。

…………………………(  )

4、250÷8=31……2  ………………………………………………………(  )

5、4804÷8,商的末尾有2个0。

…………………………………………(  )

6、一个数除以它本身(0除外),商一定是1。

……………………………(  )

四、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924÷7=  605÷4=    843÷6=

5614÷8=    428÷4=      7250÷5=

五、脱式计算(递等式)

(314-176)÷6   284÷8÷3    920÷8+249    786÷(2×3)

48+52×18128-412÷435+525÷560+40×25

五、解决实际问题。

1.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

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2.有55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

如果分2次呢?

3.被除数是77,商是8,余数是5,除数是多少?

4.下表是3个小朋友家3个月的用电数。

3个月用电数

平均每月用电数

李思

309

丁力

420

吴红

435

(1)请你完成上面表格。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二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1、轴对称图形:

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之后,左右两边能重合。

②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2、左右对称图形距离对称轴近的另一边也近,距离远的另一边也远。

3、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①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②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菱形有2条对称轴。

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⑤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镜子中的数学:

左右对称图形左右正好相反,上下对称图形,上下正好相反。

发现镜子中的人和照镜子的人左右方向正好相反。

时钟在镜子中的对称,以12和六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即11点在镜子中是1点,只有12点和6点不变。

5、平移与旋转

①平移现象:

飞机飞行、升国旗、坐缆车、开汽车。

平移是指整个物体沿某个方向移动。

(即和原图形方向不变)

②旋转现象:

电风扇叶片转动、拧水龙头、拧紧瓶盖、轮胎转动、溜溜球转动、开门、荡秋千、风车转动。

③旋转是什么,是指一个物体绕着某一个固定部分转动一些角度。

(即和原图形产生了方向的变化)

6、平移方法:

注意:

点和点对应,边和边对应。

①平移是整体移动。

②要知道平移了几格,只需找到一个顶点,数出这个点平移的格子数,就是整个图形平移的格数。

(也可以将每一个点平移了再依次连起来)

③画出平移后,必须找到所有顶点平移后各点的位置,再按顺序连起来。

7、复杂美丽的图案可以用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

第三单元乘法

一、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

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二、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如:

22×18≈400或22×18≈360或22×18≈440

20202020

三、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友情提示: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也可以口里估算进行验算。

3、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几个特殊数的乘法(牢记):

25×4=100,125×8=1000

5、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五、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除数不变,当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

第四单元:

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

形面积是1平方米。

2、

(一)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米(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厘米(cm²);

较大的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km²)。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面积=长×宽(S=a×b)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

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米²=100分米²=10000厘米²1m²=100dm²=10000cm²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m²=100cm²1分米²=100厘米²;

1公顷=10000米²;1千米²=100公顷=1000000米²;1km²=1000000m²

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4、探究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算出下列各题的面积和周长

(1)长方形的长12米,宽8米;

(2)长方形的长16米,宽4米;(3)长方形的长10米,宽10米;

3小题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例1:

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

算出他们的周长.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周长(厘米)

1611634

821620

441616

(1)对照表格,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2)小结:

面积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周长越小。

例2用20根火柴棒围成各种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围成的最大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①分组活动;②分组反馈;③引导填表

长98765

宽12345

面积916212425

周长2020202020

师:

请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表中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吗?

数一数能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研究数据发现:

当围成的长方形长为5,宽为5时,即长与宽相差数为最小时,这个长方形面积最大。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

④小结:

周长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例3:

用长24分米的绳子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有多少种围法?

怎样围图形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长(分米):

11109876

宽(分米):

123456

面积(分米²):

112027323536

所以,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36分米²。

小结:

(1)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2)当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周长越小.

▲、专项训练:

1、有一块长方形西瓜地,长60米,宽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平均每平方米可收西瓜35千克,这块瓜地共可收西瓜多少千克?

2、同学们出的墙报,长18分米、宽12分米。

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3、学校篮球场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2倍还少2米,这个篮球场有多大?

小明绕篮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4、学校教学楼中要安装一面长4米,宽2米的镜子。

镜子的价格是18元/平方米。

安装这面镜子需要多少钱?

5、一根铁丝能做一个长2分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6、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要在池底铺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7、小青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青家的客厅多少平方米?

8、教室南面的墙壁,长8米,宽3米。

墙上有3个3平方米的窗户。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

(1)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粉刷每平方米的费用要160元,那粉刷这面墙壁共花费多少钱?

9、养鸭场养了很多鸭子,为了保护它们的安全,需要用长65米,宽48米的栅栏围起来。

(1)至少需要栅栏多长?

(2)养鸭场的面积有多大?

10、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宽为6米,面积为60平方米。

另一块正方形菜地的周长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相等。

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1、分数表示整体与部份之间的关系。

2、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但多个物体放在一起,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3、像1/2,1/4,2/4,…都是分数。

1/2表示一半,看成这个整体被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

读作:

二分之一。

4、当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2份,表示为2/4,也就是1/2。

5、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6、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7、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如下:

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8、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9、当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该分数的大小不会变。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平均数的作用:

可以利用平均数估计每天的大概销量。

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平均数=总数÷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份数=总数÷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