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946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docx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

编号

 

河北体育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

----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

 

姓名:

指导教师:

系别:

社会体育系

专业:

社会体育

学号:

2016年5月

中文内容摘要

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发展缓慢,与社会人员对高尔夫教育理解不够全面、高校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高尔夫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仍就处于幼稚时期,还存在很多亟待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文章分析了系统中国高尔夫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发展高校高尔夫教育不能以偏概全,要深入研究高尔夫教育的深层问题,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要与球场需要的人才进行对接。

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与球场对接是高尔夫高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发展仅仅依靠学校的一己之力很难迅速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吸取利用高尔夫产业界的物质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人才培养。

学校可通过产学合作、学工结合、定向培养等方式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并能够迅速适应球场需求的高尔夫管理人才。

关键词:

高尔夫教育体系;专业管理人才;球场需求;明确目标;定向培养

 

Abstract

Chinagolfprofessionaleducationdevelopsslowly,andsocialpersonnelofgolfeducationinadequateunderstandingcomprehensively,imperfectuniversityeducationsystemhascomplicatedrelationship.GolfeducationdevelopmentinChinaarestillchildishperiod,therearestillmanyurgently,correctunderstandingandsolvetheproblem.ThispaperanalyzesthesystemintheprocessofeducationinChinagolfvariousexistingproblems,andpointsoutthatthedevelopmentofcollegeeducationcannotgeneralizegolf,tofurtherresearchgolfeducationdeepproblems,clarifyingthetraininggoal,talenttothestadiumandneedtraineddocking.Constructingperfectteachingsystemanduniversityeducationisgolfcoursedockingrapidandhealthydevelopmentofthemostimportantquestion.

Golfeducationdevelopmentrelyonlyonschoolownstrengthhardtodeveloprapidly,mustbreakthetraditionalclosed-endteachingmode,facingsociety,facingthemarket,fullyabsorbusinggolfindustrymaterialresources,thehumanresources,informationresourcesoncultivationoftalents.Schoolscanpasstheco-operative,studentworkerunion,directionalcultivatingmeanssuchasfurthercooperationwithenterprises,cultivatecan,andcanquicklyadapttotheknowledgeofthegolfcoursedemandmanagementpersonnel.

KeyWords:

Golfeducationsystem;Stadiumdemand;Clearobjectives;Directionalcultivating

 

目 录

论文(设计)题目…………………………………………………………………1

1、前言……………………………………………………………………………1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

2.1研究的对象………………………………………………………………………………………1

2.2研究的方法…………………………………………………………………………………………………1

2.2.1文献资料法…………………………………………………………………………………………1

2.2.2对比研究法…………………………………………………………………………………………1

2.2.3理论分析法……………………………………………………………………………………………1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2

3.1高尔夫概述……………………………………………………………………2

3.1.2世界高尔夫发展现状概述……………………………………………………………2

3.2.2中国高尔夫发展概述………………………………………………………………… 2

3.2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发展概述………………………………………………2

3.2.1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3

3.2.2中国高尔夫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3

3.2.3中国高尔夫教育发展对策……………………………………………………………6

3.3制约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因素……………………………………………8

3.3.1人才因素………………………………………………………………………………8

3.3.2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不明确因素……………………………………………………9

3.3.3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趋势………………………………………………………………9

3.3.4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两种阶段………………………………………………………10

4、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研究

-----教育体系与球场需求

1.前言

高尔夫是一项古老又绅士的运动,迄今为止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从1755年,世界上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皇家高尔夫俱乐部”,即现在的“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的诞生,到1860年举办首届英国公开赛算起,再到140年的现代高尔夫发展过程,以绿色、氧气、阳光、散步(友谊)为主要特点的高尔夫运动现已成为现代体育运动中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

伴随着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通过高尔夫成为2016年和2020年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的决议,高尔夫的发展将迎来一个鼎盛时期。

中国高尔夫球经历二十五年的风雨,从1984年中国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对外开放,到1985年国家体育总局从河北体校选拔十名运动员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学习,到1997年深圳大学成立高尔夫学院,至今有几十家机构开办高尔夫教育课程。

高校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体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培养出的管理人才还无法与球场的需求迅速对接,这就需要寻求更好的教育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本文通过对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体系的分析与球场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给中国高校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提供可兹参考的理论依据。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分析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发展高校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不能以偏概全,要深入研究高尔夫教育的深层问题,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要与球场需要的人才进行对接。

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与球场对接是高尔夫高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参考有关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体系和企业、球场现在的人才需求

2.2.2对比研究法

把国内与国外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国内的人才市场发展带来丰富经验

2.2.3理论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给中国高校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尔夫运动概述

3.1.1世界高尔夫发展现状概述

根据美国《高尔夫文摘》统计和golfresearchgroup调查:

2003年,美国拥有的球场数为世界第一,共有18800家。

其他的高尔夫强国拥有的球场数也相当惊人,比如:

英格兰有1900家,苏格兰有560家,威尔士有160家,爱尔兰有400家。

至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球场也不少:

德国有630家,瑞典有450家,法国有520家。

在亚洲,日本,其高尔夫球场就达到2500家;韩国与印度一样有170家。

泰国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有球场260家;缅甸虽然是穷国,其球场也有115家。

澳大利亚是高尔夫强国,国土面积大,其球场达到1560家,而其邻国新西兰国土面积小,球场也有410家。

南非有450家;阿根廷有240家。

3.1.2中国高尔夫发展概述

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1984年,中国首家高尔夫球会—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广东成立。

198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高尔夫俱乐部—深圳高尔夫球俱乐部正式开幕。

1985年5月24日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在北京成立。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尔夫与经济同步发展。

90年代中、后期高尔夫球场更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

根据2009年度《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的发布,2009年中国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球场共有348家,共7772个球洞,折合约432个18洞标准球场,分布在全国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青海尚未有开业的高尔夫设施)。

高尔夫为区域的经济带来好处,促进招商引资,有利于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开发,增加城市财税等等;带来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催生社会精英问题;荒废地改造利用等等。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十五年间中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将要迎接新一轮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挑战,它也会成为中国新一轮休闲产业领跑者!

3.2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发展概述

中国高尔夫球经历二十年的风雨,而中国高尔夫球教育就要从1985年体总局选拔的一批赴日学习高尔夫,这其中基本都是由于机缘巧合才去的日本,而本身对高尔夫一窍不通。

虽然20多年的发展使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毕竟由于时间太短,社会发展现状还无法全面满足高尔夫球会及其它相关行业对本土管理人员的需求。

这就中国高尔夫本土人才培养的前身.

经调查一家正常运营的高尔夫球场,保守估计,就需要专业管理人才150人。

随着经济文化活动的频繁开展,高尔夫产业在中国正在蓬勃发展。

目前中国有高尔夫球场近350家,本土专业管理人才缺口达5万人。

未来5年,中国将有1000个左右的高尔夫球场投入建设,比照国外高尔夫运动的普及率,结合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的需要,中国需要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数量达20万人。

而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尔夫球场和练习场的兴建,培训高尔夫相关工作人员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眼下,中国的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跟上需求的步伐。

而中国高校开设高尔夫专业课程的寥寥可数,2003年毕业生不足100人,学生在毕业前早就被预定一空。

如今,虽然有了更多的教育机构开设高尔夫专业,但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大部分球场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高尔夫管理人才在中国可算得上是奇缺。

很多企业被迫无奈,往往高薪聘请国外专业管理人才,或者派遣员工到国外专业学校进行培训,为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3.2.1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深圳大学章校长总结了中国高尔夫教育的三个特征:

一是中国高尔夫产业的管理人才依靠国外培养为主逐步转变为中国培养为主;二是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专业建设从粗糙趋向精致,专业设置趋向西化;三是高尔夫高等教育将在未来较大的程度上担当起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

他表示深圳大学将力争把高尔夫高等教育办好办精。

综观中国本土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走在最前面的当属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97年,由深圳高尔夫球协会及高尔夫有志之士和深圳大学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孕育而生。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凭借其在旅游管理方面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的特殊情况下,也于2003年开设了旅游管理(高尔夫与休闲管理)专业,在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湖南涉外高尔夫专业经济管理人才也开始招生,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院校也开展了高尔夫专项班。

业内人士自认为高尔夫球的春天即将到来,大举高尔夫本土管理人才培养的旗帜与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合作,以培养中国高尔夫球本土管理人才为主导,以新兴朝阳高薪为口号,网罗中国教育资源,大举进军中国教育行.面对现在表面如此繁荣的高尔夫教育(清华,上海交大,同济等等名校EMBA进修班),作为高尔夫教育领头羊的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其7年的办学道路深刻反映了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及中国本土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子,为国内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2.2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1997年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大专生以来,目前国内以培养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为主的学校、培训机构已有数百家,但就总体而言,因缺乏快速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高尔夫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仍就处于幼稚时期,还存在很多亟待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1)对高尔夫运动认识不全面,影响高尔夫运动推广

高尔夫运动是继足球、网球之后被世界公认的第三大运动,是在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项极富魅力的高雅运动。

但高尔夫运动从进入中国开始就被认为是少数人才玩得起的“贵族运动”、“老板运动”,这种对高尔夫运动根深蒂固认识上的误解和偏差使社会普遍认为高尔夫是有钱人的运动,高尔夫球场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按此逻辑,在高校推行高尔夫教育也就被看成是有钱人才担负得起的“精英教育”,是喧哗浮躁、盲目推崇外来文化的一种体现,更加拉大了贫富差距。

事实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项被世人所不熟悉的运动已经慢慢走进更多中国人的生活。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需要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所以高尔夫运动客观上的需要和高校专业教育联姻,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

(2)定位不准确,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中国高尔夫教育虽然经历了有益地探索,但总体上仍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很多学校在开设专业之前缺乏相应的市场调研,缺乏对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深刻明晰的认识,这种现状将直接导致学校教育体系混乱和难以操作。

从培养层次上来说,本科教育是以学位认证为主的理论研究型教育,专科教育是以资格认证为主的实践应用型教育,对大多数学校来讲,首先要明晰的问题是分清楚学位教育与技能教育之间的区别,不能贪求全、大、广而导致培养的专业管理人才不适应市场。

其实,高尔夫产业链包括众多的岗位需求,如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球场管理、草坪管理、高尔夫旅游、高尔夫保险,高尔夫市场营销,高尔夫制造业等,只有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紧缺型专业管理人才,否则,市场缺口再大,如果培养的管理人才不合格,也只能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便。

(3)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欠缺

高尔夫教育在中国发展仅数十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水平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办学经验严重欠缺。

目前开设高尔夫专业的学校基本上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因办学时间较短,对高尔夫专业的办学模式还不能深刻全面认识,同时,缺乏学校之间的专业探讨及与高尔夫企业之间的行业交流,也往往导致高尔夫专业很难积累成功的经验。

部分学校的高尔夫专业探索与企业或高尔夫协会的合作办学,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的培养模式,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4)教学随意性大,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首先,中国的高尔夫专业归属问题一直较为随意。

中国高尔夫管理专业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既有归属与工商管理专业,也有归属于社会体育、旅游管理、草坪管理等专业。

专业的游离和不确定性给学科建设带来了众多问题,难以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体系;其次,因缺乏学科研究成果和专业建设的必要人员及设施设备,高尔夫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随意性都较大。

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往往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课程,而非从专业教学的系统合理性进行设置。

再次,在实训及实习环节往往片面地认为只要在练习场或球场进行学习就是实践教学,其实这是观念上对实践教学的极大误解。

实践教学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系统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很难达到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的。

因此,必须重视对教学体系的科学研究和论证,确定出系统的教学体系,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5)专业开设风险大,办学条件欠缺

高尔夫专业不同于一般专业,在市场前景没有被社会充分认可,办学条件整体欠缺的情况下,贸然开设高尔夫专业是一种冒险行为,是一种对教育不负责任的体现,因此,专业的开设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a.费用投入高

首先,为满足教学需要很多学校不得不高额投入建造练习球场、果岭、室内模拟高尔夫、挥杆探测分析器等,每一套设施设备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对部分学校来说是个很大的经济负担。

其次,学生入学费用高,学费一般需要上万元,此外学生需要购买球杆,服装等必要装备也需要一大笔费用,到高尔夫球场打球,每次至少仍需要几百元不等。

统计下来,高尔夫专业的学生比一般专业学生的花费要多出很多,这也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一大批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b.生源不足

专业的持续发展与生源密不可分。

当前,高尔夫文化在中国尚未真正形成,就业前景不明晰,加上学习费用高昂等原因,学生在专业选择的时候对高尔夫专业仍持谨慎态度。

生源的不足直接影响高校专业建设的决心和投入力度,毕竟教育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讲是一种产业,不能只考虑投入不考虑产出。

同时,生源的不足也给学科的后续发展及组织教学等问题带来了实际困难。

c.高尔夫教学场地少

对已经开设高尔夫专业或高尔夫专业课程的学校来讲,教学场地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没有教学场地高尔夫教学只能是一纸空谈。

对绝大多数院校来讲,如果能够拥有用于教学的练习场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不能奢谈建造高尔夫球场。

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就曾因建造球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之上,最后不得不不了了之。

但是,高尔夫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对球场的依赖,高尔夫的教学是非高尔夫练习场或高尔夫球场所必需的,尽管高尔夫练习场数量较少,加之对高尔夫球场使用的有限性,高尔夫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对高等院校来讲,不管是通过建造,或是租赁,或是合作,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d.高尔夫专业教师少

  雄厚的师资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保障,师资力量薄弱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截至2007年5月,通过中国高尔夫协会相关资质考试(由连续4天的平均成绩在80杆以内的技术考试和相关理论考试组成)获得CGA认证的职业教练一共才205名,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全国目前光球场就达到了400家左右,所以,对于学校来讲,要聘请高水平的职业教练指教谈何容易。

当前,已经开设高尔夫管理专业的学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专业教学问题。

第一,聘请从体育院校培养的有一定高尔夫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作为师资,虽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水平有限,缺乏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执教能力;第二,聘请高尔夫球练习场或高尔夫球场的业余教练兼职教学,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打球技能。

但兼职教师一般只出现在上课时间,课后很少和学生进行沟通,学生遇到问题也无法立即解决,长此以往,对于学院的系统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所以师资力量不足也严重制约了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培养与发展。

e.高尔夫专业教材匮乏

高尔夫教育并非仅仅教会学生如何打球,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够有系统理论的学习,这些都依赖于教材的内容。

而从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了解到,高尔夫专业教材相当缺乏,连高尔夫概论这样的基础理论教材也仅有一本,很多学校为解决这个问题煞费苦心,要么通过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要么通过境外合作办学引入教材然后翻译使用,虽然解决了部分课程的教材问题,但有些课程却毫无起色,影响了整体教学的进度和效果。

f.高尔夫教学内容不规范

  专业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教师的缺少,加之专业教材的匮乏等等原因,致使在授课过程中很难达到教学内容的规范,基本上属于东拼西凑,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上的欠缺和重复。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根据自己对高尔夫的理解随意发挥,如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高尔夫礼仪的学习,有些教师强调高尔夫技术的学习,有些教师强调高尔夫规则的学习。

即使是技术教学可能每个教师的理解也不相一致,有些教师注重手臂动作,有些教师注重腰部动作,甚至有的教师只是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所以,如何规范高尔夫教学内容值得高尔夫教育者进行深思。

3.2.3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发展对策

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发展仅仅依靠学校的一己之力很难迅速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球场之间合作研究,充分吸取利用高尔夫产业界的物质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达到教有所长、学有所用。

(1)重视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宣传和推广

虽然社会各界对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仍存在质疑的态度,但作为培养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学校必须承担起宣传推广高尔夫运动的重任,除了完善自身办学条件外,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可依托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及相关高尔夫企业的组织策划活动宣传高尔夫阳光、运动的形象,减少和消除社会对高尔夫运动的偏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高尔夫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高尔夫教育的重要意义。

(2)加强对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研究

目前,中国高尔夫专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应该大力鼓励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探讨中国高尔夫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挖掘高尔夫教育的深层文化内涵。

对已经开设高尔夫专业的学校,除了加强高尔夫实践课程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外,也不能忽视对高尔夫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否则就失去了全面育人的功能,失去了开设高尔夫球课程的真正意义。

(3)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高尔夫专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学习,同时,加强同国外高尔夫专业学校及高尔夫协会的合作和交流也是中国高尔夫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