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80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docx

二年级新数学3册教案下半部分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P68例1及练习十六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

讲完后问:

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

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教师揭示课题:

观察物体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

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

(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

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8页上的熊猫图:

这是小亮、小芳、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并说说理由。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五、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几何体的观察

教学内容:

课本P69例2,3及练习十六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曲面,对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不同角度观察。

教学难点:

能对应角度识图。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2、出示一些几何体图形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引导观察图形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3,知道圆柱四周观察一样,球体所有位置观察一样。

4,培养推理能力。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70.71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记住并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又是一个星期。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一个星期有几天?

两个星期有几天?

三个星期有几天?

四个星期有几天?

五个六个七个星期呢?

(板书:

7)

如果我们熟练了7的乘法口诀相信小朋友们一定算得很快。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编口诀

(图片出示一朵七色花)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这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

(2)教师出示表格:

七色花的朵数乘花瓣的个数

教师:

1朵七色花有7个花瓣,那么2朵一共有几个花瓣呢?

3朵呢?

4朵、5朵、6朵、7朵呢?

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张表格。

(教师随机出示七色花)

(3)每位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数星期的天数。

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让我们再回头数一数。

一个星期7天,二个星期?

三个星期?

……

2、欣赏七言诗。

师:

同学们,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字,古代有很多问题都与7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

《回乡偶书》(课件播放)

在这首诗一其有多少个字呀?

你用了哪句口诀?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师:

老师觉得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那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

为什么?

(师板书:

7的乘法口诀。

基础练习1

1.填空题

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二()十四()七二十八三七()

()七四十二五()三十五七七()

2.4、解决问题

(1)电子琴的白键一组有7个,5组一共有多少个?

(2)一面国旗上有几颗星?

7面国旗上一共有多少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关7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孩子们,今天一早,从童话世界里传来一个消息:

白雪公主被可恶的魔女抓走了,我们去救救她,好吗?

不过,我们必须闯过魔女设置的三关,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二、第一关:

1、背口诀:

同桌之间互背1------7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口算:

先说口诀,再说得数。

7×4=3×7=2×5=2×6=

7×4=7×2=6×3=6×1=

3、看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4、游戏:

请你坐车(对口令:

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谁算得巧,算得快

7×3+7=()7×2-7=()4×7+7=()

2、对口令游戏(会答的请站起来回答)

魔女问:

一个矮人7本书,()个矮人多少本书?

小朋友回答:

一个矮人7本书,()个矮人()本书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我一天要喝7杯水一个人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A: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B:

抽学生说一说图意,并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C:

多叫几个学生说清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理由,

D:

独主写出算式和结果,抽学生汇报。

2、四只七星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个黑点?

A:

请几个学生具体说说图意。

B:

独主解决,集体订正。

抽学生说清解题的过程。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小结:

刚才我们利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了一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远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

3、通过编制8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例2图片,乘法口诀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你能背一背吗?

(生背1-7的乘法口诀)小朋友背得真好,不知道下面的表现会不会更出色?

(会)给你加油,老师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情景图)。

小朋友这张图片漂亮吗?

你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教学例2(出示例2)。

师:

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到75页,这是一张学校军乐队正在表演的图片,请你来观察一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人?

)你会列算式吗?

(8×8=?

)你们会计算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8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解决问题:

每盒8个茶杯,有6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8×6=48(个)、6×8=48(个)

小朋友,这回我们知道军乐队一共有多少人了?

8×8=64(人)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师小结:

小朋友真聪明,不仅学会8的乘法口诀,而且还会用它来解决问题。

(齐读8的乘法口诀)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只有细心的人才会发现它的奥秘,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76-77页练习十八6~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3、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8的乘法口诀,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口诀记得最熟,算得又对又快。

1开火车背1---8的乘法口诀。

2、口算抢答:

(卡片出示)

要求:

直接说得数。

8×2=7×3=8×6=2×8=

6×7=4×8=5×7=4×6=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完成77页第6题,集体订正。

让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第7题。

学生自主完成,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三组算式,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第一组算式都是乘8的算式,只要背出8的乘法口诀就行了,第二组背出7的,第三组背出的乘法口诀就能很快的算出结果)

3、引导完成8~10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

(强调有几个几?

4、解答第11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自行解答。

2)引导学生说出你发现了什么?

5、解答12题。

1、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2、由图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解答。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填□

8×3+8=8×□6×7-7=□×7

8×5+8=8×□8×6-8=8×□

2、列式计算:

(1)6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8,它们的积是多少?

(3)两个数都是8,它们的和是多少?

积是多少?

3、()里最大能填几?

()×6<4039>()×7

8×()<5049>()×6

4、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

看谁想得多?

□×□=24□×□=12

□×□=16□×□=8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78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计算。

2、能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复习活动与小组合作中体验成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熟练的应用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1、编儿歌

师:

小朋友,你们会念儿歌吗?

今天在数学课上,我们也来念念儿歌好吗?

老师先说(结合拍手),引导学生接着往下说: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生继续说)(课件配合)

师:

你怎么知道9只青蛙有18只眼睛、36条腿?

生介绍想法……

师:

你想用什么来编这样的儿歌?

师引导:

可以用小兔子、螃蟹、小蜜蜂等等。

生同桌互编……(指名2人汇报)。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师: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乘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吧。

(板书课题:

用乘法解决问题)

1、欣赏

2、认一认

课件逐渐定格至学习用具,师:

这里有哪些文具?

生答:

有文具盒,橡皮,日记本,铅笔。

3、估一估

师:

小朋友,如果要买3个文具盒,你觉得可能要多少钱?

生估计……

4、想一想

师:

小朋友,如果买7块橡皮一个需要多少钱呢?

课件出示橡皮:

每个2元;

同学们自己解决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解决问题: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比一比

(1)文具盒每个8元;

(2)橡皮:

每个2元;

(3)日记本:

每个4元;(4)铅笔:

每枝3元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练习十九第79页第1题,独立练习,然后汇报、说理。

(2)练习十九第3题,第4题

独立解决

汇报:

题里说的是什么事?

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79页第5题,说出去平安公园售票处的票价,独立练习。

师:

同学们这么能干,那你们一定可以解决这一家人去公园的门票一共多少钱?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师:

小朋友,一节课的时间过得真快!

有的小朋友还有很多想法,可时间不允许了!

学了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乘法,并且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我相信我们小朋友也一定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吗?

这节课就学到这儿!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80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3)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4)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5)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多次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开拓视角。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多媒体电脑中出示赛龙舟图。

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生:

每条船上有一个打鼓的人和8个划船的人,一共有9个人。

师:

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赛龙舟?

师: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1:

把9条龙舟上的人数都加起来。

生2:

用9×9。

引出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9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2:

9的乘法口诀的每一句内容是什么?

生3:

9的乘法口诀有没有好记的规律?

3、用袋鼠跳格的图来帮助我们算出龙舟上的人数。

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

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条龙舟上的人数,

4、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5、引导学生观察已填完整的数轴,发现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规律。

6、提问:

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来表示呢?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我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还要会应用,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有信心做出来吗?

1、对口令游戏:

用双手表现出9的乘法口诀,同桌对口令。

2、列式计算:

8个9相加得多少?

8与9的和是多少?

两个9相加是多少?

两个9相乘是多少?

3、解决问题:

1.六一儿童节,每个小朋友要吹9个漂亮的气球,小明、红红、欢欢一共要吹几个气球呢?

2.一张桌子摆9把椅子,8张桌子要摆多少把椅子?

3.一本彩色故事书4元钱,一本彩色连环事5元钱,买9本故事书要花多少钱?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第七课时:

学生练习

一.内容:

练习二十

1)1.2,学生自己做教师检查、

2)3.对号停车

算出每辆车上乘得的积,然后对号停车。

3)指导做4.5题

4)拓展题:

小林买了4支铅笔,每支9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记口诀。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教学难点: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

体验它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完成82页第6题。

(1)、完成课本第82页第6题,交流改正。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竖式的结构。

3、引导学生完成第8题。

(课件出示)

(1)、观察第8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共有几个5米。

(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课件出示)第10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0题: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1题:

(1)、看11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11-13题

教学目标:

1,找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连续问题的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灵活性,知道10的乘法。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教学难点: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完成8页第6题。

(1)、完成课本第82页第11题,交流改正。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12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连续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完成第13题。

(1)、观察第13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共有几个9元。

(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谈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84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乘加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实际问题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实现运算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

,今天就和小明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

来,先和小明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对口令:

6、7、8、9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

师生对、生生对)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班准备租车去参观,同学们可高兴了。

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租下下面的客车,做的下吗?

1.图(座位示意图)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名教师和30名学生这辆车做的下吗?

  2)、怎样解决?

小组商量讨论。

  3)、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列式:

 

(1) 4×7+5=33

(2)2×7=142×7=1414+14+5=33

4)、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汇报)

生1:

前面每排4个座位,最后一排5个。

一共有4×7+5=33

生2:

可以先分别算出左边和右边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后边5个。

一共14+14+5=33

师:

你们可真能干!

客车有33个座位,做得下吗?

生:

坐得下。

5)、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单?

那你还记得,在计算乘加这样的算式时,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汇报)

出示:

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

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老师想考一考大家。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练习二十一第3题

学生自己说说解决这一题的方法,教师评讲。

2,第6题

小亮一共有40节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箱的小火车吗?

车头用了8节车轮。

为什么?

(1)引导学生说出一节车厢6个车轮,6节一共多少车轮?

再加上车头8节。

(2)列式6×6+8=44.

(3)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教师总结:

我们一起探究数学问题,可真有趣,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说吧?

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1~9的乘法口诀复习与整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对1~9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求积。

3、在练习、游戏中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提高口算正确率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具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教师:

同学们,老师先出两个智力题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

1、一只青蛙4条腿,两只青蛙()条腿,五只青蛙()条腿,八只青蛙()条腿?

师: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的?

生:

乘法口诀

2、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有()天?

三个星期有()天?

五个星期有()天?

七个星期有()天?

教师:

这道题你们用什么方法做的?

生:

也是乘法口诀

教师:

太棒了。

通过我们前一段的学习和应用,我们体会到乘法口诀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作用非常大,今天我们就一起进一步进行乘法口诀的复习与整理二、探索知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乘法口诀家族(小黑板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诀表),这个家族里住着几十个口诀宝宝,有一天这些口诀宝宝想出来散散心,可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他们玩疯了,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了,同学们,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能把这些口诀送回自己的家吗?

生:

能!

师:

好!

但是,这些口诀为了不想回家,设置了五道关口,并设置了闯关密码,同学们必须破解它们的闯关密码并闯过五道难关,这些口诀宝宝才会跟你们回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生:

有!

师:

好!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们首先成立闯关小分队:

左边的同学为第一分队,中间的同学为第二分队,右边的同学为第三分队。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为我们的闯关行动贡献一份力量,前三关都采用接龙的形式来完成,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