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地区扶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5494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西地区扶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西地区扶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西地区扶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西地区扶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西地区扶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西地区扶贫.docx

《三西地区扶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西地区扶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西地区扶贫.docx

三西地区扶贫

中国“三西”地区扶贫开发催生特色农业2010年01月17日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贫困的“三西”地区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优势资源不断得以开发,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从中受益,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198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连续十年拨出专款2亿元,进行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农业区域性扶贫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即以市为代表的省中部干旱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和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简称‘三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

1993年以来,国家又先后两次延长“三西”建设期限,实现“稳定解决农民温饱、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以前,年年种粮不见粮;现在,不种麦子种土豆,反倒有粮吃。

”说到马铃薯,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农民寇文才不禁感叹,过去被当做杂粮的马铃薯,现在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2009年寇文才种植了20多亩的马铃薯,虽然天旱减产,但是土豆销售价格持续走高,亩均收入达千元以上。

  有着“中国薯都”美誉的市,春夏几乎年年干旱,夏收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块茎作物马铃薯生长。

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由小块零星种植大踏步迈向规模化和区域化,目前种植面积已稳定在300多万亩,接近全市耕地面积的一半。

据统计,去年市250多万农民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获得收入5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0%。

  市马铃薯跃变为农民增收的“金豆豆”,只是“三西”地区产业开发的一个亮点。

1999年以来,这里的民众逐渐摒弃“逆天而为、以粮为主”的生产方式,因地制宜,顺应天时探求市场农业新路子,马铃薯、草畜、中草药等传统产业迅速“脱胎换骨”,压砂瓜、设施农业等新型产业不断兴起。

  西海固地区干旱缺水,但是光热资源丰富,发展设施农业条件相对优越。

从2007年起,提出在全区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的设施农业,计划到2011年全区建设100万亩设施农业,其中在包括西海固地区8县(区)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规划了50万亩。

据统计,到去年底,仅市5个县(区)就完成建设面积15.7万亩,生产的各类反季节蔬菜畅销周边市场,预计全年可实现总产值5.4亿元,亩均产值突破3400元,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支撑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产业兴盛,农民增收。

以和市为例,在过去10年间,两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超过10%,去年分别达到2420元和2875元,均比1999年翻了一番多。

据两市扶贫部门介绍,当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正是得益于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的相继崛起。

三区-简介

三区是指河区19个县(市、区)、中部以为代表的干旱地区20个县(区)和西海固地区 8个县,共计47个县(市、区),总面积 38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约 1200万人。

中部和西海固地区年降水量150mm一450mm,蒸发量却高达15O0mm—2200mm,干旱缺水,十年久旱,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资源相对超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文化落后,长期依靠国家救济,是历史上著名的“苦瘠甲天下”的贫困地区;而河西百万亩宜农荒地未开发利用,粮食生产潜力很大。

根据三区的实际情况,为加快河区和引黄灌区商品粮基地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中部和西海固地区贫困落后面貌,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于 1982年 12月 10日召开会议讨论决定:

对三区进行专项农业建设,列入国家计划,每年拨款2亿元(三西农业专项建设资金,简称三西资金),连续拨十年。

提出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建设方针和“兴河西、河套之利,济中部、西海固之贫”的扶贫开发路子。

1992年,考虑到三区部分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部分地区人畜饮水仍很困难,一些工程项目尚未完工,国务院决定:

三西农业专项建设资金再延长投放十年,每年安排2亿元。

三西建设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人手,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增加水浇地面积,大力修造水平梯田、沟坝地、压砂地等旱作基本农田,推广以打窖集雨补灌、地膜覆盖为主的抗旱增产技术,发展以“种、养、加’为主要容的支柱产业,开展科技服务和人员培训,组织移民开发和劳务输出等措施,达到建设河区商品粮基地和解决中部、西海固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目的。

到1996年底,三西建设完成水利168项,新增水浇地325万亩;新增三田824万亩;移民63万人;打水窖 133万眼;建农业服务“三站” 85(个;培训 560万人次;解决了 350万人、 35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架设农电线路1万公里以_k。

初步改变了三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据统计,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三区由 1982年的 522万人减少到1992年的 302万和 1996年的 1608万。

三西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式的扶贫方式,走出了一条开发式扶贫之路,开创了我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先河,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1]

三区-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中国中央财政为开发利用省河区农业资源,治理以地区为代表的省中部干旱地区和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发展农业改变该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而提供的专项扶贫开发性的补助资金。

体现国家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

 

 该项资金于1983年设立,每年2亿元,为期10年。

每年由国务院“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会同两省区按建设规划确定建设项目,财政部据此下达资金,然后由省、地区有关部门安排补助到具体项目。

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和无偿使用相结合的使用方式。

主要用于:

①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所需燃料问题,制止生态恶化;②兴建水窖及小型蓄、引、供饮水工程;③植树、种草修“三地”(坎地、梯地、压沙地);④农用水利建设;⑤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⑦培训乡级以下干部和农民科技人员。

截止1989年累计支出14亿元,对河区的农业开发,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显著作用。

到1989年,新增灌溉面积116万亩,小流域治理面积1247平方公里,新增人工林面积432万亩,1989年该地区粮食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分别比1982年增长55.3%、42.4%和20.3%。

国务院决定再次延长“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期限,即从2009年起延续至2015年,并将资金总量从目前的每年2亿元增加到3亿元。

据悉,这是国务院第三次延长“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三西”地区素以干旱、缺水、贫穷、落后、“苦瘠甲于天下”而著称。

为了改变该地区的落后面貌,1983年中央设立了“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该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

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经过、两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三西”地区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贫困面貌明显改观。

到2007年底,其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784万人下降到134.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62%下降到8.3%;、两省(区)“三西”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82年的96.3元和126.6元增加到2141元和2214元。

“三西”地区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不仅极推动了、两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开创了全国区域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由于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制约,目前该地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的任务仍然繁重。

为了进一步巩固“三西”地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三西”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同时也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国务院决定再次延长“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期限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三区-扶贫进入攻坚阶段需"多管齐下"

1982年作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扶贫开发实验地,国家每年拿出2亿元对其进行开发式扶贫,计划用10年时间使其彻底告别贫困。

但到了1992年,、都要求国家继续支持10年,到2002年两省区又请求国家再支持10年,直到现在,“三西”地区仍然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地区。

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我国自1982年对“三西”地区实施开展扶贫以来,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农民人均收入从1982年的66元提高到2006年的1700多元,西海固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800多元。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三西”地区扶贫难度却是越来越大,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也明显趋缓。

以和河区所在的省为例,1994年至2000年扶贫攻坚期间,省贫困人口每年减少50万人左右,而2001年到2006年,全省每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不到10万人。

“我家去年种了5亩西瓜,开始因为干旱,瓜长不大,等快熟了又遇到了冰雹,结果只收了1000多元钱,幸亏退耕还林了20多亩地,每年有2000多元的补助和上千斤粮食,要不然都没法活了。

”西海固地区的市原州区甘城乡甘城村妇女廷莲说。

记者前不久到甘城乡采访,甘城乡党委书记天明说,因为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中部干旱地区许多群众吃水十分困难,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民拉一吨水要七八十元钱。

尽管甘城乡采取了许多抗旱措施以及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当地2463户11818人,人均年收入也不过1400元左右。

省市扶贫办主任文国良说,目前“三西”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仍十分庞大,按2006年全国贫困标准线692元测算,仅省就有贫困人口700多万人,其部分在和河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石山区、深山区、高寒阴湿地区、林缘区和极端干旱山区。

这部分人口是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靠天吃饭难改变 “隐性贫困”数量大

“‘三西’地区为什么至今还有那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根本原因就是当地农民还没有解决农业生产被动靠天的问题。

”扶贫办主任文录说。

由于“三西”地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增收渠道单一,再加上灾害频繁,致使许多农民摆脱贫困十分困难。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三西”地区部分乡村“年年扶贫年年贫”,即使是一些刚脱贫的人也会因灾、因病、因子女上学等原因返贫。

目前“三西”地区返贫率比较高,一般年景在10%左右,仅省每年面临返贫的人口有500余万人。

贫困标准线多年不变,也难以反映当地的贫困状况。

市扶贫办主任文国良说,假如按牛肉拉面一碗2元钱算,一天三顿饭,692元的贫困标准线连半年牛肉拉面的钱都不够,怎么算解决了温饱?

依据市扶贫经验看,国家应将贫困标准线提高到1500元左右。

现在一些地区贫困的现象、贫困的程度要比人们想像的严重得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多年来我国贫困标准线不变且指标过低,“三西”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隐性贫困”人口。

这些人从统计数据上看是过了贫困线,实际上还很贫困,但因无法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成了扶贫“盲区”,往往容易大面积返贫。

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智宏对记者说,我国现在对“隐性贫困”的问题关注还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只追求数字脱贫,这会使一些地区真实的贫困问题被掩盖。

一些地方政府扶贫项目运作不力,也加大了扶贫难度。

记者在省市最早几个进行“整村推进”的扶贫点了解到,政府一些扶贫项目运行得很不理想,如通渭县有个村曾建设了300多个蔬菜大棚,但由于市场行情走低和管理不善,现在大棚已被拆掉,扶贫资金打了“水漂”。

“三西”扶贫攻坚需“多管齐下”

国家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国霞认为,目前“三西”地区的扶贫已真正到了攻坚的时候。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就得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国家还得继续加强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变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基本农田保护、集雨节灌、乡村道路、农电建设、人畜饮水等工作,为贫困地区建立起能够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础。

扶贫办主任文录说,“三西”地区首先要依据当地自然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用产业来带动贫困农户收入增加。

比如每年秋天“三西”地区雨水相对充沛,种植马铃薯就比较适宜,如今的和的市光种植马铃薯就超过了500万亩,马铃薯淀粉加工业正蓬勃发展,年产值达数十亿元。

同时,退耕还林等优惠政策要继续实施。

省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村支书王守成说,自从实施退耕还林之后,即使天再旱,老百姓也不用为生活问题担心,因为每亩地能补200斤粮食。

如今农民愿意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

一旦退耕还林停止粮食补助,农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长期研究西部劳务输出的外办副主任锦旗指出,搞好劳务输出和移民安置工作是“三西”地区扶贫开发的好路子。

今后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主动和经济发达地区结对子,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另外,继续多形式、多渠道迁移不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拓宽安置区域,加大移民力度。

结合小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以带动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

黄土塬升腾新希望 2012-09-17

黄河将分为南北两部分。

北部是富饶的平原,塞上江南,沃野千里。

而南部,是有着“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山区,包括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多个县(区),山大沟深,极度干旱,是国务院确定重点扶贫的三区之一。

经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看到了新希望。

 从阳县城北行,越野车沿着陡峭的山路艰难盘旋而上,车外尘土飞扬,黄土高坡特有的土腥味在密闭的车厢中弥漫。

经过一个多小时颠簸,我们到达王洼镇——这里正是西海固山区核心区域之一。

加工苜蓿,老汉生活奔小康

山区已入秋,在漫山遍野的紫花苜蓿中,收割机“突突”作响,眼下正是苜蓿最后一季收割期。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西海固地区近年来高度重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大力提倡绿色养殖,种植耐旱牧草紫花苜蓿。

仅王洼镇,苜蓿种植面积便达16.3万亩。

崾岘村村民得义家的草场上已经堆了上百吨晒干的苜蓿,他还在继续四处收购,“多收哩就能多挣”。

得义今年50岁,原来靠务农为生,2008年开始加工苜蓿。

老汉的小作坊任务很简单:

把收来的干苜蓿粉碎,装袋后卖给牧草公司。

不过这一进一出,一吨苜蓿就有将近400元的收入。

但那时王洼镇电压低,电压质量差,粉碎机和装袋机运转不起来,老汉只能靠柴油机发电。

柴油价格高,发电机经常“罢工”需要维修,加工一吨苜蓿成本要30多元,而且无法进行大规模作业。

2009年,老汉只加工了不到200吨苜蓿。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揭幕后,王洼镇供电所把村里的220伏线路改造为380伏,将原来3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100千伏安。

低电压问题解决了,老汉家的柴油发电机光荣“退役”,充足的电力让他信心大增。

2011年,他收购了500多吨苜蓿进行加工。

整个冬天草场上机器轰鸣,一个月电费达三四千元。

“去年有这个数。

”说起销售额,老汉毫不扭捏,比划了个“V”形手势。

我们问,两万元?

老汉放声大笑:

“少说个零!

”除去人工、电费、机器损耗成本,老汉一年少说能挣10多万元。

老汉还打算新买一台30千瓦超大型粉碎机,在今年冬天派上用场。

看到跟我们同行的供电所所长乔文,老汉很关心地拉着乔文问:

“新机器上来,电带得动不哩?

”乔文拍胸膛保证:

“没问题!

”老汉很受鼓舞,跟我们讲起他的规划:

明年扩大苜蓿加工规模,后年搞个土豆淀粉加工厂,把阳特产土豆加工成土豆粉卖出去。

老汉有4个孩子:

两个闺女嫁出去了,两个儿子在县城打工。

说起来,老汉一脸得意:

“他们孬得很,还没俺在山沟沟里挣得多。

只要电好了,俺们农民奔小康就有保障。

在王洼镇,像老汉这样的加工户并不在少数。

除了苜蓿加工,还有从事土豆淀粉加工、暖棚养殖、设施蔬菜种植等行业的1000多户人家。

通过农网改造升级,现代化农业大发展,致富途径更多,没有加工副业的农户依靠电力扩大了养殖、种植规模,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依托煤矿,老板实现创业梦

阳县资源丰富,深处埋藏着自然丰厚的馈赠。

王洼有煤田,煤炭总储量达15.05亿吨。

依托王洼煤矿和充足的电力,脑子活络的村民实现了创业梦。

在王洼村,我们见到了人称“老板”的玉全。

37岁的玉全原来在村里开小饭馆,辛苦不说,只能挣个饭钱。

2010年,听说王洼村要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玉全就上了心,跑了好几次供电所详细询问情况。

村里的变压器由50千伏安升级为160千伏安,线路改造成绝缘线并增大线径,供电可靠性将大幅提高。

打听完情况,玉全终于可以圆了长久以来从事电焊加工的梦想。

2011年年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工,玉全贷款120万元成立的建丝网同步建立起来,专做煤矿用的焊接网和经纬网。

走进玉全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只见成品库、生产车间、检测室等功能区划分明确。

一车间里有两台经纬网编织机、两台卷网机,生产敷设在煤矿巷道上方防物体坠落的经纬网;二车间里有一台焊接机、一台铁丝拉直机,生产加固巷道的焊接网。

“没有农网改造,这个厂子根本办不起来。

”玉全斩钉截铁地说。

买机器前,他还特地写下参数给供电所看,再三确认供电没问题后,才放心把机器搬回来。

“这里生产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就是电。

电力足,这几台机器才能运转起来。

电压稳,才能生产出符合规格、质量达标的网子。

”煤矿对于安全尤为重视,现在镇上从事铁丝网生产的工厂有3家,大家价位一样,关键看谁家质量好,充足、稳定的电力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玉全说:

“他们服务好得很。

在用电这方面,我一点儿心都没操过。

玉全上个月接了笔3000卷经纬网、400焊接网的订单,利润有八九万元。

最多两年,厂房投资就能收回来。

他准备明年扩大规模,再进几台新机器,增加人手,形成起码有五六十人的中型企业。

大家笑道,到时该叫“总”了。

2010年以来,阳县供电局投资3555.63万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满足了生态移民、设施农业等民生工程用电需求。

如今,阳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的用电质量大幅提高,一曲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的和谐乐章响彻黄土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