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434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docx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配套练习题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试卷

一、选择题

1.他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又是一个军事和政治领袖,他和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他是:

()

A.凯撒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乔达摩·悉达多

2.《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故事集,其是由哪个民族创造的()

A.中国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阿拉伯人

3.穆罕默德完成的双重历史使命是()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出走麦地那    ③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

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

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创立了伊斯兰教

B.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C.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D.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5.他是一个当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创始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他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

”材料中的“他”是()

A.汉谟拉比  B.释迦牟尼  C.耶稣基督  D.穆罕默德

6.阿拉伯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这一地区最早由谁完成了基本统一?

A.默罕默德  B.释迦牟尼  C.汉谟拉比  D.查理·马特

7.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8.“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下列作品属于这个“独特的民族”创造的是

A.《天方夜谭》          B.《俄底浦斯王》

C.《荷马史诗》          D.《安娜·卡列尼娜》

9.你知道: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分别是指

A.日本、阿拉伯          B.日本、朝鲜

C.希腊、罗马           D.阿拉伯国家、奥斯曼帝国

10.学习《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我们发现:

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

同一时期,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面对这种局面,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由哪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

A.孝德天皇、亚历山大大帝     B.明治天皇、穆罕默德

C.明治天皇、亚历山大大帝     D.孝德天皇、穆罕默德

11.2016年9月16日,英国驻沙特大使西蒙·柯利斯确认皈依并完成麦加朝觐。

这一消息曝出后,他收到了来自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祝贺。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三藏法师

12.下列与唐朝同时期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巴比伦王国 D.阿拉伯帝国

13.ISIS组织(译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是一个活跃在中东的极端恐怖主义组织,该恐怖组织宣称自身对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权威地位。

该组织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4.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A.查理·马特———教皇国形成

B.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东征———地中海东部被置于罗马统治之下

D.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15.《阿拉伯通史》记载:

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这里的“圣地”是指()

A.雅典    B.罗马    C.麦加    D.麦地那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

651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

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入长安达30多次。

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民成共同生活。

   ——《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 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

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

(3)“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请问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哪些?

并各举一例。

(4)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请列举两例。

17.阅读材料:

材料一:

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补、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对帝国内身处困境的人广大各阶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

B宗教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的严格界限。

  材料三:

宗教C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以上三种宗教的名称,并按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列这三种宗教?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大宗教的共同点?

(3)近年来,邪教猖獗,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请谈谈你对宗教与“法轮功”“全能神”的看法?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穆罕默德说: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二 :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穆罕默德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材料集中说明了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试卷答案

1.B    2.D    3.B    4.D    5.D    6.A    7.C    8.A    9.A    10.D    11.C    12.D    13.D    14.A    15.C   

16.

(1)创立伊斯兰教,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大意相近即可)

(2)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带到中国,又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

(3)暴力冲突、和平交流。

举例:

暴力冲突:

亚历山大东征、蒙古西征和希波战争;和平交流: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马可·波罗的东来。

(4)①翻译并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

②取得巨大成就:

吸取和传播阿拉伯数字。

③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回答两点即可)

17略

18.

(1)创立伊斯兰教。

(2)善于学习,吸收、借鉴各地优秀文化成果。

(3)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

(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试卷

一、选择题

1.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C.实施“推恩令”         D.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的,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的学府是(  )

A.太学    B.郡学    C.国学    D.府学

3.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

汉光武帝与汉文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  )

①三十税一      ②取消苛捐杂税     ③整顿吏治     ④提倡节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郡县制”“推恩令”“废丞相,设六部”“军机处”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B.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C.巩固边疆与维护海防       D.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5.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纳晁错“削藩”建议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推行行省制度

6.西汉时期,人民要听如图所示的经学理论,学习儒家思想应该到(  )

A.咸阳    B.殷     C.长安    D.洛阳

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不包含(  )

A.重视儒学  B.打击匈奴  C.统一货币  D.巩固边疆

8.请将下列“盛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

①贞观之治②光武中兴③文景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9.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0.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论搭配错误的是()

A.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D.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12.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监督,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就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秦汉时期,下列官职具有监察管理职能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刺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

①刺史 ②郡守 ③司隶校尉 ④三司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4.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汉武帝时期,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什么官职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  )

A.刺史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1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对匈奴实行“和亲”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以来战争不断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直接的关系?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材料二中“初并天下”是指什么?

寡人是指谁?

他是如何更名号的?

他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 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

(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简要说明汉武帝的态度及产生的影响。

17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当斩。

籍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太学里把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作为封建教育的传统课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是汉武帝接受哪位思想家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

(3)汉初出现的繁荣景象,我们称之为什么?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试卷答案

1.B    2.A    3.A    4.A    5.B    6.C    7.A    8.C    9.C    10.C    11.A    12.C    13.C    14.D    15.C    

16.

(1)西周实行分封制.

(2)全国统一;秦始皇或嬴政;称皇帝;郡县制.

(3)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诸侯势力膨胀,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推恩令的颁布,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势力,解决诸侯作乱的问题.

(4)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7.

(1)陈胜、吴广起义.

(2)董仲舒.       

(3)文景之治.

(4)消除其它学派思想,只遵从儒家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