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192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北京市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难度:

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

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

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

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

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

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

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

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

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

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

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外国人说:

“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进程的落后   B.计算机的历史短

C.汉字自身的特征   D.技术条件不具备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   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详细信息

2.难度:

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

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

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大的技术难关。

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

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100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200亿位,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

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使用价值。

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

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

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

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

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文字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我国又自主发明了用参数信息进行控制的独特方法,从而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又一个障碍。

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比西方早了10年。

当外国电脑企业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的时候,唯独在出版领域,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中国市场。

国产照排系统在与国外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我国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时代。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宝等相关文章)

1.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   B.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   D.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2.根据“材料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属于技术难关的一项是

A.字模存贮   B.汉字信息压缩

C.文字变倍   D.激光逐线扫描

3.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凸:

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

B.横亘:

“亘”读音是“gèn”。

C.存贮:

“贮”读音是“zhù”。

D.另辟蹊径:

“辟”也可以写成“僻”。

 

详细信息

3.难度:

中等

21世纪的中国,期待着更多的自主创新。

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的现代科学大多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是事实。

然而,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有学者曾经感言:

“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

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

”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汉字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然而,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

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

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

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取材于徐立《王选与中国文化》)

1.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印刷术                           B.研究思想

C.四大发明                         D.算法的数学

2.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   )(6分)

3.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篇巨制:

著述                   B.源远流长:

水流

C.自强不息:

停止                   D.数典忘祖:

经典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难度:

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

“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

为之奈何?

”管子对曰:

“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

”公曰:

“何谓也?

”管子对曰:

“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

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

“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曰:

“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

“楚可下矣。

”公曰:

“奈何?

”管子对曰:

“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

”桓公曰:

“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

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

“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

”管子对曰: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

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公曰:

“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衡山之君告其相曰:

“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

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

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释:

【1】隰朋:

春秋时齐国大夫。

【2】芊:

地名。

位于齐楚接壤处。

【3】衡山:

齐鲁之间的小国。

【4】修械器:

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下列对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

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

十倍

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

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

农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使人之楚买生鹿         载粟而之齐

B.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5.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4分)

①桓公          ②管子         ③衡山之君        

6.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5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难度:

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

【1】耿:

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2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

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难度:

简单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                       。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难度:

简单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

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

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

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

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

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

我也忍不住笑了。

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

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

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

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

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

”“太斩劲了!

”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

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

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

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

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

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

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

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

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

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

观众顿时沸腾起来。

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斩劲了:

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

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

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

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3.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

4.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

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5.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6.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

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六、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8.难度:

简单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

请给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150字左右。

②很多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所谓“家长群”,请对这种现象发现评论。

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150字左右。

③请以“荷”为题,写成一段抒情文字。

不超过150字。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9.难度:

中等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

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

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