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52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

 

r\・

•-二〕r——

 

教学内容:

光和影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

使人能看物体的那种物质。

2、影子的形成条件:

光、遮挡物、屏。

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3、光源:

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所发出的光。

4、影子的特点:

①位置②大小③形状

5、投影:

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

如我们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2、分组进行光和影的三个实验。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点。

4、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过程要用直观的演示及实验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电筒、大号电池(作遮挡物)各八只,4开图画白纸24张,

红、黄、蓝彩色粉笔各八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

3、通过闭眼活动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认识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1、打开实物投影仪。

2、用手在投影仪及黑板中间作各种手影。

3、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个条件。

三、进行影子特点的三个实验

1、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

2、说明三个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放下窗帘、准备工作。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归纳影子位置、大小、形状的特点。

四、巩固运用

打开投影仪做游戏,验证我们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

1、改变光源位置,影子有什么变化。

2、改变遮挡物在光源间的距离,影子有什么变化。

3、用手在光源及屏中作不同侧面的变化。

4、投影是用移动光源远近进行物体大小变化。

五、课外延伸: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阳光下的影子》分组.实.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

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

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

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

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

吗?

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

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

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什么时候最长?

什么时候最短?

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1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2.2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影子变化柱状图

八、教学后记2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一)。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

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

实验过程:

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

②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观察在

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

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

④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

通过比较得知: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二)

实验名称: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

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

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

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

实验过程:

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到射过来的光。

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射过来的光。

实验名称:

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关系。

实验材料准备:

小车垫圈秒表回形针。

方法步骤:

1、标明起点与终点,小车每次都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

2、从挂第一个回形针开始增加回形针的数量。

3、用回形针的数量表示拉力的大小,用手轻轻敲桌子让小车运动起来,这便于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力。

4、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秒表测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表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有关系:

拉力大(回形针多),小车运动快;拉力小(回形针少),小车运动慢。

教学内容:

认识弹簧测力计,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演示实验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

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

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

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科学地使用测力计。

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砝码,等)

教学过程:

1、谈话:

1.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弹簧测力计,书中就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测力计。

好请同学们翻到书的77页。

(板书认识测力计)

2、PPT课件出示各种弹簧秤图片书中这四种,何老师也带来了其中的三种,同学们看,能不能叫出名字?

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平板式弹簧测力计)第二

种他的名字叫做手柄式弹簧测力计。

第三种,同学们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他的形状像什么,圆桶形状,对,它就叫做圆筒弹簧测力计。

最后这种,(叫条形盒弹簧测力计。

)虽然有这么多款式的弹簧测力计,但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测量力的大小。

3•弹簧测力计由那几部分构成?

各个部分分别又有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

带着这个问题,结合书和桌上的弹簧测力计在组内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构

造和作用)师:

有答案了吗?

谁来告诉我?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多媒体打出弹簧称图片)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弹簧测力计?

他们由那几部分构成?

(学生回答,评价很会观察)

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你知道那个部分就说那部分?

(点击部位)弹簧测力计:

提环(便于手握)、指针、(指示物体力是多少)刻度板(读出力的多少)、挂钩(挂测量的物体)、弹簧(用伸缩来表示力的大小)

5•认识单位、测量范围(最大、最小量程)师:

刻度板上都标着什么呢?

生5:

上面有“牛顿”(板书:

牛顿N)师:

“牛顿”是力的单位,为了纪念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英文字母“N表示。

师:

同学们,指针的右面还有什么呢?

生:

还有“克力”。

“GF(板书:

克力Gf)师:

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

那么“牛顿”和“克力”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生:

1牛等于100克力。

师:

刻度板上一大格表示多少牛?

师:

你再看一看这个刻度板的一小格代表多少牛?

合多少克力?

小格代表0。

1牛,也是10克力。

(师:

真是这样吗,其实100克力是0。

98牛,相当于1牛,小学里为了方便计算和测量就把100克力看作是1牛了。

生:

老师,你看这个刻度板上,两边的刻度都是不一样长的,你看牛的这边少一些,克力的这边多一些。

师:

观察的真仔细)生:

我发现了刻度板上还标着“500克力”(师:

刻度板的下面还标着5N,这表示什么呢?

)师:

这表示什么呢?

生:

所测量的物体不能超过这个500克力,超过的话就会损坏

测力计。

师:

那么我们测量的物体都必须要控制在5牛(以内)。

师: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结构。

出于PPT,让一名学生复述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从自由感知弹簧测力计的外部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从感性的层面全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外部构造。

6.师:

刚才咱们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现在就来做一个热身练习吧认读练习

(PPT出示测力计,请学生读数)(三)使用弹簧测力计1)感受力、估计力师: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的外部结构和测力原理,也学会了读数。

接下来,我们先来感受一下,1牛顿的力、3牛顿的力、5牛顿的力分别有多大?

生两人一小组,体验一下1牛、3牛、5牛的力师: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

拉一牛的时候比较轻松,拉3牛的时候有点费力,拉5牛的时候很费力,都有点拉不动。

师:

说的真好,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能估计一下这个苹果有多少牛吗?

生:

2牛,1。

7牛,200克。

2)体验先估计,再测量的过程师:

老师告诉你们,这个苹果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3牛。

(教师称量苹果,请3名学生代表上台观看)师:

那再估计一下这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有多大呢?

生:

0。

3

牛,0。

6牛。

师:

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请器材员来领一下。

测完了,马上告诉我你的答案。

(生独立测)师:

按顺序汇报一下,(教师罗列数据:

0。

5牛,0。

6牛,0。

5牛,0。

7牛,0。

33牛,0。

45牛,0。

8牛,0。

5牛,0。

5牛)3)分析谬误,得出正确测量方法师:

老师告诉你们,其实我给你们的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同学们测出来的数据这么不一样呢?

分析一下数据(调零、读数、范围)生1:

可能是弹簧老化了。

生2:

可能是指针没有指到零就去测了。

师:

那我们请差距最大的两个组来看看他们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有没有都指在零。

生:

没有师:

那怎么办?

生:

想办法调整到零的位置。

师:

那我们呆会测的时候,一定要把指针调整到0的位置。

还有其他的

原因吗?

生:

可能是看的时候,没有看准。

师:

那么怎样看,比较好呢?

生:

我觉得眼睛的视线和指针相平。

师:

同意吗?

生:

同意师:

总结一下,再来回顾一下,在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一,指针是不是已经指向了0,二是指针与视

线要相平。

师:

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拿来测量呢?

生:

不能师:

那么在测量的时候,应该还加一条。

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最大测量数量。

(师引导总结,P

PT出示正确测量方法)师:

那怎样做才不会超过呢?

那就应该先去估计一下,再进行测量。

(强调:

在测的时候,先估计,再测量)(板书:

先估计,再测量)4)实际测量师:

2人一小组,1个人负责测量,另一个人负责记录,可以测量老师给你提供的物体重力也可以测量自己身边物体的重力。

好,开始。

(生学生

2人一小组完成。

)5)汇报记录(请学生到展台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师:

察这位同学的记录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想说点什么吗?

生:

通过几次测量,我估计的越来越准确了。

师:

你们看估计的和实际的相差的还比较多,那我们课外再去锻炼一下,相信你的估计能力会更出色。

(这是一个让学生经历力的量化过程。

为了让学生科学规范的使用弹簧测力计,先让学生尝试测量50克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从汇报的不统一的数据中,分析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并安排了测量自己带来的物品的活动,加深巩固学生使用的方法的掌握。

教学内容:

滑动与滚动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

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

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几种不同的滚珠轴承的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

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

滑动和滚动

3、提问:

你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课堂实施:

(1)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

1、提问:

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

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

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

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2)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三、小结

1、讨论:

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

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四、板书设计

滑动与滚动

物体运动方式:

滑动滚动

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滚珠轴承:

滑动转变为滚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