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docx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前言
1.1.金字塔三大用途
1.1.1.利用原理要素,搭建模型,解决问题
1.1.1.1.结论先行
1.1.1.2.以下统上
1.1.1.3.归类分组
1.1.1.4.逻辑递进
1.1.2.借助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并管理员工
1.1.3.完成汇报、交流
1.2.企业员工核心竞争力的7个能力要素
1.2.1.分析并有效组织信息的能力
1.2.2.观点和信息的沟通能力(最重要)
1.2.3.计划和组织人员的控制能力
1.2.4.团队协作能力
1.2.5.方法论和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
1.2.6.解决问题的能力
1.2.7.掌握技术及运用的能力
2.你与精英只差一个好原理
2.1.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
2.1.1.观点不能有效的传递给对方
2.1.2.让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流畅
2.2.金字塔原理的结构
2.2.1.基本结构
2.2.1.1.先重要后次要
2.2.1.2.先全局后细节
2.2.1.3.先结论后原因
2.2.1.4.先结果后过程
2.2.1.5.逻辑递进
2.2.1.6.中心思想明确
2.2.1.7.结论先行
2.2.1.8.以下统上
2.2.1.9.归类分组
2.2.2.内部结构
2.2.2.1.纵向关系
2.2.2.1.1.表述
2.2.2.1.1.1.上一层表述产生的疑问,会有下一层表述进行解释;同时这个下一层,可能横向会有多个同类型组成
2.2.2.1.2.优势
2.2.2.1.2.1.快速理清思路,一目了然的结构层次
2.2.2.1.3.形式
2.2.2.1.3.1.自上而下
优点:
能够从一开始,让对方知道你的观点,然后顺着你的观点去理解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使用情形:
面对面表达时,先摆出观点再进行阐述的方式,能增加对方的听讲兴趣
2.2.2.1.3.2.自下而上
使用情形: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存在纷乱的头绪和多线条的因素导致很难抓住重点过程:
多次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演示;开始时,没有逻辑,但要一次性罗列所有要素;研究要素件关系,分类、概括、得出结论
表达(自上而下)
思考(自下而上)
2.2.2.2.横向关系
2.2.2.2.1.演绎法
2.2.2.2.1.1.表述
下层思想是对上一层的表述下下层思想是上两层思想的推论
2.2.2.2.1.2.结构1
大前提——小前提——总结
2.2.2.2.1.3.结构2
提出问题、现象——寻找产生原因——寻找问题解决办法
2.2.2.2.2.归纳法
2.2.2.2.2.1.表述
思想在逻辑上有共同点;合并同类项
2.2.2.2.2.2.结构
定义概念、思想;分组概括概念和思想的词语;剔除改组中不符合内容
2.2.2.3.序言结构
2.2.2.3.1.形式
2.2.2.3.1.1.讲故事,引入要讨论的主题
2.2.2.3.2.内容包括
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2.2.2.3.3.好序言的要点
瞄准需求点、兴趣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时下热点;展开结构性分析,观点完整表述,让受众明白;采用讲故事形式;设计“吸引人、提炼主题精华”的好标题
提高思维逻辑能力(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
2.2.3.充分弄明白自己到底要说什么,怎么说才是最有效的
3.三步搞清金字塔原理精髓
3.1.金字塔结构
3.1.1.纵向
3.1.1.1.目的:
吸引对方兴趣
3.1.1.2.过程:
问题化繁为简;从上往下
3.1.1.2.1.方式:
疑问回答方式;一种表达方法
3.1.1.2.2.使用情形:
目标特别明确时
3.1.1.3.从下往上
3.1.1.3.1.方式:
概括总结;一种分析思考方法
3.1.1.3.2.使用情形:
自己无法清晰的表达时
3.1.1.4.关键步骤
明确主题;根据主题进行思维扩散,集合各项元素;根据结构主题需求,浓缩同类项元素,或者舍弃不需要的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从上往下,从下往上)
3.1.2.横向
3.1.2.1.目的
3.1.2.2.过程:
优化整理、事件归类
3.1.2.3.推理方式
3.1.2.3.1.演绎推理
3.1.2.3.1.1.方式:
线性推理(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3.1.2.3.1.2.思考顺序:
规则、情况、结果
3.1.2.3.1.3.使用情形:
进行总结;项目进行到一半,发现问题的时候
3.1.2.3.2.归纳推理
3.1.2.3.2.1.方式:
共性的概括
小前提+小前提+小前提=结论
3.1.2.3.2.2.思考顺序:
情况、结构、规则
3.1.2.3.3.外展推理
3.1.2.3.3.1.思考顺序:
结果、规则、情况
区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上一个思想的继承或评述
归纳推理侧重句子结构中找到相同点,并根据相同点总结出结论
3.1.2.4.关键步骤
3.1.2.4.1.演绎推理
3.1.2.4.1.1.第一种情况
提出大家认同的客观存在状态表述与状态共存的相关情况,说明两者相关联的状态表述两种情况同时寸在的内在隐含意义
3.1.2.4.1.2.第二种情况
一种已经出现的情况或结果寻找产生原因提出解决、优化方案
3.1.2.4.2.归纳推理
3.1.2.4.2.1.尽可能地用表示同一种类型的名词或者符合同一层意义上的表示、行为以及进行时态的简短句子
3.1.2.4.2.2.该层内容上至少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状态
3.2.SCQA
3.2.1.目的
3.2.1.1.让文字表达更有力
3.2.1.2.引起对方兴趣
3.2.2.要求
3.2.2.1.内容必须回答对方脑中已有、一直关注、觉得困惑的问题
3.2.3.适用情形
3.2.3.1.让对方集中注意力听自己的观点阐述
3.2.3.2.让对方完整看完自己的方案、汇报
3.2.4.四个组成
3.2.4.1.背景介绍
3.2.4.1.1.主题背景相结合,不会引发争议的表述
3.2.4.1.2.特点
3.2.4.1.2.1.绝对:
斩钉截铁的肯定或否定内容
3.2.4.1.2.2.独立:
不用佐证,完全能够说清楚
3.2.4.1.2.3.无争议:
接受信息时,不用其他信息支持、解释
对方在我们设定的这个特定的时空里,已经做好了即将要开始的故事内容接收(特点)
3.2.4.2.指出冲突
3.2.4.2.1.背景中的冲突
3.2.4.2.2.目的:
推动股市情节发展变化,引出对方疑问
3.2.4.2.3.模式:
推出现实情况和预期目标的差距
3.2.4.3.引发疑问
3.2.4.3.1.冲突中的疑问
3.2.4.3.2.最关键的疑问
3.2.4.4.给出答案
3.2.4.4.1.明确将要回答的疑问
3.2.5.过程
3.2.5.1.背景:
深入分析
3.2.5.2.核心冲突:
矛盾分析
3.2.5.3.问题:
针对性;有力度
3.2.5.4.解决方式:
有影响力
3.3.MECE分析法
3.3.1.定义
3.3.1.1.相互独立:
分解问题时,站在同一维度考虑拆分问题,同时做到不可重复
3.3.1.2.完全穷尽:
全面,周密
3.3.2.使用方式
3.3.2.1.第一种
3.3.2.1.1.过程:
确立主要问题;往下层分解;达到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
3.3.2.1.2.优势:
层层分析,简单的找出关键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
3.3.2.2.第二种
3.3.2.2.1.头脑风暴:
找到主要问题——找到所有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拆解、分析——整合——找寻最让人满意的方案
3.3.3.问题拆分的原则
3.3.3.1.独立性:
每个内容相互独立
3.3.3.2.完整性:
过程中间无遗漏,保证完整性
3.3.4.切入点
3.3.4.1.非黑即白
3.3.4.2.现有分析模型:
SWOT;PEST;五力模型;麦肯锡7S
3.3.5.意义
帮助我们找到所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预期效益或者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找到所有可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各种问题或者解决方案的排序、分析,最终确定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3.3.6.步骤总结
3.3.6.1.1、明确问题或者项目内容
3.3.6.2.2、寻找适合的MECE的切入点进行分类
3.3.6.3.3、根绝大分类,考虑后续的内容是不是可以继续使用MECE进行分类
3.3.6.4.4、确定有没有遗漏或者重复
3.3.7.使用场景
3.3.7.1.1、分析原因
3.3.7.2.2、提出解决方案
3.3.7.3.3、管理员工
3.3.7.4.4、汇报工作和交流成果
4.思维模式决定你的未来成就
4.1.金字塔原理的思维逻辑
4.1.1.达成目标,结论先行
开口讲述内容之前,绝大多数人会根据你的第一句话,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你说话的内容
4.1.2.条理清晰,以上统下
提炼一个总结性的思想,然后再有一个可以支撑这个思想的论据,证实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内容。
4.1.2.1.自下而上的思考步骤
1、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2、找出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4.1.3.类别清晰,分组归类
4.1.3.1.看到相同类别的问题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以某种秩序联系起来
4.1.3.2.分类方法
4.1.3.2.1.演绎法
4.1.3.2.2.归纳法
4.1.4.层次递进、逻辑环扣
4.1.4.1.找到每组之间相互的关联,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
4.1.4.2.关联类别:
前因后果关系;整体分割为个体或者个体组成整体;按照事务的重要性程度
4.2.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框架
4.2.1.思维分类
4.2.1.1.垂直思维——逻辑思维
4.2.1.2.水平思维
4.2.2.抓住中心论点
4.2.2.1.中心既是主题,或者时总结性的观点、结论
4.2.2.2.基于目标确定我们的主题
4.2.2.3.设定主题的注意点
主题的内容要十分明确,千万不能含糊不清;只能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者说一个主题进行阐述,不能同时围绕多个,不然就会导致中心点不明确,那么后续要进行的分解也会因此陷入困境;最终设定的主题,需要与沟通对象的想法合拍,或者说与对方的利益站在一条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共鸣。
4.2.3.梳理脉络
4.2.3.1.从上而下的接受者或者传播者
从最顶端的总结开始解释,然后各个阐述点、分支点上进行细节的填充,最终形成一张属于自己的金字塔思维,形成结构网络
4.2.3.2.从下而上的思考者
从点到面
4.2.4.寻找有效论据
4.2.4.1.结构特点
4.2.4.1.1.纵向结构搭框架
4.2.4.1.1.1.学会从上到下进行思考
步骤1、提出问题,证明已有的主题2、回答问题,同时继续提出新的问题3、继续回答问题,一直到没有新的问题产生
4.2.4.1.2.横向结构理顺序
4.2.4.1.2.1.对问题进行从下到上的分析和组建
要点分类清晰1、每一个小组的论据,都一定要有能够支撑同一个论点2、一般是以3到7组为最佳,不建议过少或者过多3、要注意符合MECE原则,不重复,不遗漏排列有序演绎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现象》原因》解决方案归纳1、通过某一流程,可以得出的某种思想观点时间顺序2、通过评论某种结构,最后得出的思想观点结构顺序3、通过事件的不同重要性,或者是发生的程度
4.2.5.形成有效的思维导图
4.3.调整金字塔原理的思维细节
4.3.1.大方向上主次明确
4.3.1.1.将隐形的思维显性化
4.3.1.1.1.将观点和依据提炼出来
4.3.1.1.2.分析观点和依据之间的关系
4.3.1.1.3.用逻辑思维进行概括
4.3.1.1.4.表达和使用
4.3.1.1.4.1.舍去有依据没结论
4.3.1.1.4.2.舍去有结论没有依据
4.3.1.1.4.3.舍去没有逻辑关系
4.3.1.2.不管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围绕一个主题
4.3.2.小细节上条理清晰
4.3.2.1.以上统下
4.3.2.2.分类清晰
4.3.2.3.MECE
4.3.3.内部具体结构关系
4.3.3.1.金字塔原理具体运用
4.3.3.1.1.表达:
结论先行,自上而下
4.3.3.1.2.思考:
总结概括,自下而上
4.3.3.1.2.1.不断演算尝试的习惯
4.3.3.1.2.2.找到其中的全部元素
4.3.3.1.2.3.找出其中逻辑进行归总
4.3.3.2.内部关系,三个原则
4.3.3.2.1.1、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第一层思想观点的概括
4.3.3.2.2.2、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在逻辑上属于同一范畴
4.3.3.2.3.3、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
4.3.3.3.通常遇到的两种情况
4.3.3.3.1.从原因上推导出结果
4.3.3.3.2.从结论中推导出事件
4.4.金字塔原理带来的思想进步
4.4.1.条理清晰,有的放矢
4.4.1.1.思考结构借鉴
4.4.1.1.1.思考模式
4.4.1.1.1.1.确定合适的逻辑思维
确定因果关系分割整体和细节合并同类项使用逻辑顺序
4.4.1.1.1.2.概括分组信息
4.4.1.1.2.解决问题
4.4.1.1.3.有效演示
4.4.2.论据充分,行动有理有据
4.4.2.1.有意识的将信息结构进行重新组建
4.4.2.2.始终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4.4.2.3.强调信息的分层概念
4.4.2.4.每一个论据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包含的是确定的信息
5.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金字塔不是好原理
5.1.解决方案的理想流程
5.1.1.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组成金字塔交流
5.1.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界定,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分析
5.2.区分问题属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5.2.1.界定问题
5.2.1.1.第一步:
找出问题的四个要素
5.2.1.1.1.背景
5.2.1.1.1.1.问题所处在的背景因素
5.2.1.1.1.2.在这个环境下,问题才是问题,换个背景,未必是问题
5.2.1.1.2.现状
5.2.1.1.2.1.问题现在所处的状态
5.2.1.1.3.目标
5.2.1.1.3.1.问题在经过诊断和改善后,期望达到的状态
5.2.1.1.4.解决的办法
5.2.1.1.4.1.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5.2.1.2.第二步:
根据缺失的要素,界定出问题的七种类型
5.2.1.2.1.解决方案没有计划,不清楚,如何达到目标
5.2.1.2.2.有了解决方案,不确定该方案是不是正确的
5.2.1.2.3.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对实施有疑虑
5.2.1.2.4.有了解决方案,实施了,发现行不通
5.2.1.2.5.有好几个解决方案,不知道选哪一个
5.2.1.2.6.对现状清楚,不能描述清楚和确定目标,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案
5.2.1.2.7.对问题的存在表示困惑
5.2.2.结构化问题
5.2.2.1.结构化分析过程
5.2.2.1.1.列出全部的差距
5.2.2.1.2.标清楚“差距”的原因,对“成因”分解,寻找“原因”形成的因素,对因素归纳分组
5.2.2.1.3.通过分组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5.2.2.2.过程中的关键点
5.2.2.2.1.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MECE原则
5.2.2.2.1.1.逻辑思考三种方式
寻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寻找因果关系寻找合适的归类分组
5.2.2.2.2.为真正原因设置出合理的”是非问题“,并解答问题
5.2.2.2.2.1.收集材料,证明是否有这些原因,能够落地的解决方案,有的放矢
5.2.3.万能公式
5.2.3.1.提供给我们一种思维框架、经验向导,能将过去的经验和总结抽象凝结成高度概括的因素,并在实际使用种让我们快速达到目的
5.2.3.2.人均效率=产量/(时间*人数)
5.3.正确分析问题属性的逻辑法则
5.3.1.逻辑思维能力,是由我们内部存储的知识结合在生活、工作种累积的技能,最后产生有效行为
5.3.2.问题解构与结构
5.3.2.1.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将其解构,将大结构拆分成小结构,最终连接在一起逐个击破,最后解决问题
5.3.2.2.金字塔原理解决的问题流程,包括用思维导图来解构问题和用逻辑思维、分析思维进行拆分组合的过程
5.3.2.2.1.第一步,解构
5.3.2.2.1.1.工具
鱼骨图逻辑树
5.3.2.2.1.2.MECE原则
5.3.2.2.2.第二步,结构
5.3.2.2.2.1.方法
归纳法演绎法
5.3.3.零基准思考
5.3.3.1.横向思维
5.3.3.2.跳跃思维
5.3.3.3.突破维度
5.4.深入拆解,发现问题在哪儿
5.4.1.假设先行的逻辑法则
5.4.1.1.试图寻找到一切的关联,一切的因素,其实对解决问题根本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5.4.1.2.定义:
首先我们假设一种情况、背景,不需要去做全局的分析或者思考,只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和试图解决它
5.4.1.3.流程
5.4.1.3.1.提出各种假设
5.4.1.3.2.设计一个或者多个比较重要的实验,并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假设
5.4.1.3.3.可以利用实验的形式,得到明确的结论
5.4.1.3.4.根据得出的结论,采用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5.4.1.4.两个关键点
5.4.1.4.1.建议按照先后顺序画出属于这个内容领域的图例,并且要注明这个领域内,在不同阶段关键性数据的变动,其中包括数据产生的背景,以及有挂你的一切政策、社会化大环境
5.4.1.4.2.对这些变量影响的结果,最后形成的现状提出假设,并且对目标R1实现有多么重要影响的,主要的数据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决定应该做出那些判断
5.4.2.逻辑树表现流程
5.4.2.1.每个论据都能用简单的二分法进行回答
5.4.2.2.常用逻辑图
5.4.2.2.1.议题树
5.4.2.2.1.1.描述
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种,将一个比较大的目标,细分成几个,又内在逻辑联系的小议题
5.4.2.2.1.2.优点
分解后,最大的问题往往解决起来就容易了
5.4.2.2.1.3.使用
一般在开始解决问题的早期使用,往往这个阶段的问题解决,是处于还没有形成足够假设的基础上的
5.4.2.2.2.假设树
5.4.2.2.2.1.描述
是一种有效力的解决方案,并且确认又足够的论据来证明或者否定这种假设
5.4.2.2.2.2.优点
一半处于解决问题的前期设定中,可以起到加速方案确定的过程
5.4.2.2.2.3.使用
提出合理假设的前提是对现状背景有足够的了解
5.4.2.2.3.是否树
5.4.2.2.3.1.描述
用来说明可能的决策和相关决策标准之间的联系
5.4.2.2.3.2.优点
要做出的决定,对目前事件是否有关键性的意义
5.4.2.2.3.3.使用
当对事件问题及其结构有比较好的理解时,这是比较好的沟通工具
5.4.3.寻找的是关键性问题,具有驱动力的核心分析,而不是所有的问题元素分析,不然就会陷入无穷尽的数据分析流
5.4.4.确定关键性驱动力因素后,逻辑树要点切入
5.4.4.1.1、是否有问题
5.4.4.2.2、如果有问题,那么是在哪里(流程图表示)
5.4.4.3.3、问题为什么会存在(因果关系——背景模型图
5.4.4.4.4、我们能做的是(逻辑树——最终方案的组建)
5.4.4.5.5、我们应该怎么去执行方案
5.5.纸上谈兵也能轻松解决问题
5.5.1.方案特点
5.5.1.1.金字塔原理一直强调
5.5.1.1.1.解构
5.5.1.1.2.结构
5.5.1.1.3.揣摩对方的心意,根据对方想要知道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5.5.1.2.原理指导下的方案特点
5.5.1.2.1.提出核心问题
5.5.1.2.2.核心问题拆分成小问题(MECE原则)
5.5.1.2.3.小问题进行解析,其中使用了MECE分析法、归纳和演绎逻辑
5.5.1.3.总主题特点
5.5.1.3.1.怎么提直接集中要点的总主题
5.5.1.3.1.1.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很多时候停留在解决问题的第一阶段看到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这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依靠逻辑推理能力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发生问题的事物本质
5.5.1.3.1.2.做到从“原点“起步,思考问题
从两个方面做起我们所认为的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从这个”真正的主题“提炼出来后,如果进行下面连续拆分,对问题的解决是不是有必要性
5.5.1.4.分析结构模块的逻辑特征
5.5.1.4.1.根据结构搭建方案,结构模式上的特点
5.5.1.4.1.1.利用合适的模型,对问题解构后重新进行搭建
5.5.1.4.2.我们选择或购件模型的标准
5.5.1.4.2.1.高度概括,不重叠,不遗漏
5.5.1.5.解决问题的过程特点
5.5.1.5.1.问题解决模式
5.5.1.5.1.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和框架化,并根据数据或者信息进行每个层面上的论证,最终搭建起合适的框架
5.5.1.5.2.思考步骤
5.5.1.5.2.1.明确的中心思想
只对要解决的问题搭建思考框架,避免做无用功
5.5.1.5.2.2.不断在增添的逻辑结构
用什么样的逻辑结构,根据中心思想来决定
5.5.1.5.2.3.看到的知识储备
不断对问题的要点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必须要有足够的多的知识,才能完整的分析越来越多的问题
5.5.1.5.2.4.逻辑树的存在
5.5.1.5.2.5.从现实出发,寻找论据
从现实出发,将现实条件作为论据避免因果倒置的状态
5.5.1.5.2.6.方案的最终确定,总是能非常贴合客户的心意
思维方式种类具象思维根据语言,形成比较有联想力的思维抽象思维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后,得到论证、得出结论的思维直觉思维根据直觉,没有推理和分析,直接下结论创造性思维跳出固有思维,凭空产生创造力的思维能力
5.5.1.5.3.原则
5.5.1.5.3.1.根据不同人群的思维模式找到最适合客户的方案
6.演示是看得见的高效说服
6.1.人人都能写出一份好方案
6.1.1.逻辑结构一目了然
6.1.1.1.怎样概括各组思想含义,区分行动层次步骤?
如何将自己的想法阐述的清晰简单,重点突破
6.1.1.1.1.要重视“概括各组思想含义”
6.1.1.1.2.要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说法”
6.1.2.层次描述结构鲜明
6.1.3.纵向抛出环扣问题
6.1.3.1.大脑处理信息的特征
6.1.3.1.1.大脑最多一次性记住7个(绝大多数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