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312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六 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专题六基础实验与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

[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与技术,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法、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知识主干·系统联网]              理基础 建网络 回扣关键知识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

■高考必背——记一记

1.常考必记的试剂及其作用

名称

作用

实验应用

50%的酒精

洗去浮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95%的酒精

迅速杀死细胞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水乙醇

溶解色素

色素的提取

15%的盐酸

使细胞分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8%的盐酸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检测核酸的分布

0.3g/mL蔗糖溶液

使植物细胞刚好发生质壁分离且对细胞无伤害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层析液

溶解并分离色素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

二氧化硅

使研磨充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碳酸钙

防止色素受破坏

2.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4)观察叶绿体时,若选用菠菜叶则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5)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用成熟的植物细胞。

■易混易错——判一判

1.判断下列有关基础实验叙述的正误

(1)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2017·江苏卷)(×)

(2)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2017·江苏卷)(×)

(3)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2017·全国卷Ⅰ)(√)

(4)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2017·全国Ⅰ)(×)

(5)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2017·江苏卷)(√)

(6)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2017·江苏卷)(×)

2.判断下列有关探究设计实验叙述的正误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2)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3)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高频考点·融会贯通]               析考点 做题组 攻破热点难点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

考点一 基础实验

[真题试做·明考向]

1.(2018·高考全国卷Ⅰ)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析:

乙组细胞数增加最快,应该是加入了药物X后进行的培养,A项正确;丙组细胞开始时增殖速度与乙组几乎相同,曲线和乙组基本重合,后期比乙组慢,说明丙组先加入药物X促进细胞增殖,后期加入药物D,抑制了药物X的作用,B正确;若乙组先加入药物D,后加入药物X,其细胞数变化曲线开始应与甲组基本重合,后期略有增加,C错误。

药物D对药物X有抑制作用,若药物X为蛋白质,其抑制原理可能是药物D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导致药物X的活性降低,D正确。

答案:

C

2.(2017·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解析:

完整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台盼蓝染色剂不能通过完整的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具有完整细胞膜的活细胞不被染色,而不完整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可进入细胞内,将细胞染成蓝色,A正确;检测蛋白质时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而检测氨基酸时不能用双缩脲试剂,B错误;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液)染色,在细胞分裂中期,可观察到被染色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C正确;斐林试剂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制成,其中含有一定量的Cu2+和OH-,葡萄糖是还原糖,可在50~65℃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正确。

答案:

B

3.(2016·高考全国卷Ⅲ)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①③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其中①是为两组植物分别提供H

O和CO2、H2O和C18O2检测产生氧气的标记情况,③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②采用的是诱变技术,④采用的是混合染色技术。

故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是①和③,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7·高考北京卷)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在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解离小鼠骨髓细胞则需要用到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没有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加倍,C错误;只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D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

答案:

B

[融会贯通·析考点]

1.常考必记的教材经典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选材

实验方法

备注

细胞膜成分及鉴定

人成熟的红细胞

渗透法、离心法、酶解法等

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膜,分析成分

光合作用的发现(需光和O2的产生)

天竺葵叶

遮光法

实验前进行饥饿处理

小球藻

同位素标记法

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两种肺炎双球菌

体内转化法

S型细菌中存在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两种肺炎双球菌

体外转化法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不是

大肠杆菌和噬菌体

同位素标记法

注意误差分析

生长素的发现

胚芽鞘

对照法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单侧光对植物向光生长产生某种影响

胚芽鞘、琼脂

对照法

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的生长

2.教材实验的“同材异用”

有些实验中,所用的某材料相同,但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一类材料可进行归纳,比较记忆。

(1)酒精:

可用于消毒、洗去浮色、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等。

①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

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②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

用于杀菌消毒,体积分数70%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进入,削弱杀菌能力。

③体积分数95%的酒精溶液:

用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液的配制;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提纯DNA;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可用于叶片脱色。

④无水乙醇:

用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盐酸

实验名称

盐酸浓度

盐酸的作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改变过氧化氢的pH,提供酸性环境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盐酸

模拟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促胰液素的发现

稀盐酸

引起胰腺分泌胰液(3)NaOH溶液

①在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存在时,0.1g/mL的NaOH溶液作为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之一,为该实验提供碱性环境。

②在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存在时,0.1g/mL的NaOH溶液作为斐林试剂的成分之一。

③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吸收装置中的CO2,以保证装置中没有CO2存在。

④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pH)时,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来调节pH。

⑤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CO2。

[方法技巧·会应用]

1.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

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

(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

(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隔水加热;

(6)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7)得到单色光:

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8)防止血液凝固:

加入柠檬酸钠;

(9)DNA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

密度梯度离心;

(10)各种细胞器的提取:

细胞匀浆离心。

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净光合速率:

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

(2)呼吸速率:

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3)原子转移途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4)细胞液浓度大小:

质壁分离实验;

(5)细胞是否死亡:

质壁分离实验、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6)甲状腺激素作用: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7)生长激素作用: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8)胰岛素作用:

动物活动状态。

[巩固提升·练题组]

►题组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过程的考查

5.(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B.借助光学显微镜可以粗略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是逆时针流动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

解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以粗略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B正确;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也是顺时针流动,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不能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因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D错误。

答案:

B

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解析:

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正确。

答案:

B

►题组二 物质鉴定类实验考查

7.在生物实验中经常涉及酒精,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

B.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75%的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D.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

解析:

在鉴定脂肪时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混合液进行解离,之后用清水漂洗,B错误。

因为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C正确。

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D正确。

答案:

B

8.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麦芽糖

B.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和盐酸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D.利用小麦根尖进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解析:

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C错误;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正确。

答案:

D

►题组三 调查类实验过程的考查

9.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红绿色盲、白化病作为调查案例

②选择青少年型糖尿病、哮喘病作为调查案例

③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⑤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②③⑤D.①④⑤

解析:

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①正确;青少年型糖尿病、哮喘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适合作为调查案例,②错误;调查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③错误、④正确;调查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⑤正确、⑥错误。

答案:

D

10.下列有关实验和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孟德尔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D.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

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摩尔根,B错误;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C错误;H2O2高温易分解,不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答案:

A

►题组四 教材经典实验的考查

1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可滴加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蓝色

C.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红黄色

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

解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B错误;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D正确。

答案:

D

12.(2018·广东惠州调研)生命科学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需采取相应的科学方法。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假说—演绎法

B.研究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C.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位素标记法

D.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解析:

研究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没有采用假说—演绎法,A错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错误。

答案:

C

考点二 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真题试做·明考向]

1.(2017·高考全国卷Ⅰ)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

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

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

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

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

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鉴定一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要求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DNA和RNA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含有C、H、O、N、P,因此只标记化学元素是不可行的,而DNA和RNA的不同之处在于含氮碱基不同,因此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和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看病毒的增殖是利用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来合成DNA,还是利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来合成RNA。

答案:

(1)思路

甲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2.(2015·高考安徽卷)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_______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

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依图可知,0.5℃条件下蓝莓的CO2生成速率较25℃条件下低,其原因是低温条件下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降低,导致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延长,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升高;检测呼吸速率时可通过检测CO2生成量或O2消耗量来实现。

(2)本小题为实验分析和评价题,解题时要明确实验目的,看是否设计了变量,原理是否妥当,有无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应从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设置平行重复实验等角度分析,即可选用成熟度相同的蓝莓果实进行实验,也可通过增设每个温度条件下的平行重复实验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答案:

(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 O2

(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融会贯通·析考点]

1.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温度(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pH(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

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氧的有无

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酒精产生与否(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检测)

葡萄糖溶液、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等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根长度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时间

酵母菌种群数量

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

2.注意区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比较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概念

指实验者在不知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进行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实验目的

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验证已知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实验假设

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表达,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解释

因结论是已知的,故不存在假设问题

3.准确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四步曲”

4.“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

[方法技巧·会应用]

1.验证性实验题型特点

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

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

如“验证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的实验,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叶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