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385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我校没有专业的科学、音体美教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兼职代课,每个老师既代一门语文又代一门数学,还代一门或科学或体育或思品等等。

去年我带四年级科学,今年跟班带五年级科学,我将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质量分析拿出来,请张老师和同仁们指正:

一、基本情况:

现有四年级1个教学班共计45人,无缺考人员。

考试成绩80分以上13人,优秀率为28.8%,及格42人,及格率为93.3%,学困生3人占全年级0.6%,人均分78.7分。

二卷面分析

 

(一)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本次试卷测试内容有填空、选择、判断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标准中的知道、会为重点对课堂教学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从答题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如填空题的2、3、6小题判断题的1、3、5、7、8、10、12小题选择题的3、6、9、10小题得分率都很高。

2、基本的科学实验掌握情况一般。

基础知识的检测中不难看出对实验的检测。

如酒精灯的火焰、沙和面粉的过滤、盐和水的分离、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酒精灯的使用、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以及探究题正确排列实验操作顺序等都是通过实际操作后得出结论,由于平时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所以这些题得分率也不是很高。

(二).问题

1.缺乏良好的审题及检查习惯。

填空题根据运量的多少天气的划分本来没有难度但是学生读题时甚至没有读完就盲目的将层云、卷云、积云写上在探究题要求判断水中溶解食盐量一定量、无限量时居然还有学生在所有内容都答对的情况下写出“无限量”。

 2.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判断题第9题当声波遇到物体时就不能传播,此题近30位学生答错,而第12题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无法听到声音,只有不足4名学生答错,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遇到问题时抓不住问题实质进行分析。

类似的问题还表现在探究题的第2题中,当学生看到实验记录数据后,根据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时学生不能根据问题,抓住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盲目答题出现失误。

 三、试卷不足之处1、试卷知识面覆盖面不广。

本张试卷难易度虽然适中,但知识面涵盖不全。

2、考试分数段划分不均匀只《力》这个单元的考试分值就占到47分。

3、部分题目的科学严密性不够。

如五题简答题的1小题拔河比赛中你认为怎样就战胜对方,虽然和体育课进行了整合,但这些严密性不够的题目,会引起学生答题的茫然,影响答题质量。

四、整改措施:

(实现两个加强、两个注重)

1、加强自身充电,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养加强直观教学。

科学课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力求知识点科学准确,并不断充实更新知识。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教学,加强课堂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加强知识的巩固教学,质量的监控在深入钻研教材、备课过程中,还要精心设计练习,做到课课有练习,课后有小测。

根据小测及时分析教学实效,发现问题及时补漏,避免问题成堆时再进行梳理解决。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例如填空题的第1小题,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则导致近一半学生出现错误,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加强此方面训练,提高学生认真读题仔细检查细心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4、注重实验教学。

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后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认知事物,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孙瑞平数学教研组小学部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

判断、选择、看图识别和实验题。

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四大题。

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看图写仪器名称,要求学生列出的实验仪器进行识别,重点考察学生实验识别能力,每小题2分,共10分;第四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分值为20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2个班,分别是44人参加考试,一班合格率达90.1%,优秀率81.8%,最高分,47分。

二班及格率是90.1%,优秀率是72.7%,最高分是48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4、7、10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

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2、7、9小题。

第2小题“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正确答案为A,有许多同学误选了C,原因可能出在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能够清楚的分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WWW.Lspjy.cOm原文地址

(3)看图识别题

试卷上出现的一些仪器学生基本上都见过,除了显微镜学校没有,学生没有见过实物,其它的实验器材学生都用过。

因此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基本上学生都能够识别给出的实验器材的名称。

我想这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

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